1、斑纹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说明文第二板块“科学之光奇异的自然”的第二篇,也属于教学研习课文。本文严格意义上的来说,并不能算作说明文,归属于散文更为合适。从本单元自然科学成块来看,个人以为这样的文章放在这个大版块并不太合适。教学时可以当着散文来学。本文的阅读稍有难度,教学时先要读懂,再把握主要信息。目标要求:1、 能够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2、 理解部分议论句子的含义,体会其语言说明文的知识性,兼散文的哲理及情感特色。3、 领会作者对自然的理解,增强自己对自然的热爱。课时设置:2教时。第一教时要点:阅读理解,把握结构脉过程:一、导入马上我们要学的斑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说明文
2、,也许称之为散文更为合适,但是,文章主要的表达方法还是说明,叙述的对象也是以动物为中心的自然与社会生活现象。我们可以在了解其说明对象的基础上,理解其思想、情感及文化的内涵。二、基本了解1、解题:斑纹:在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 显露出来的别种形态的颜色的条纹。本文兼有双关,另外还有抽象的社会文化的含义,我们以后再谈。2、字词积累(给难读的子注音)逶迤(wi)(y) 盘踞(j) 伺机( s ) 聚敛(lin) 禁忌( jn) 鹰隼(sn) 剖开( pu) 青睐(li) 婆娑( su) 凝眸(mu) 栅栏( zh) 脖颈(gng) 螫针( sh) 蛊惑(g) 妊娠( rn)( shn) 老趼(jin)
3、 拱开( gng) 镌刻(jun) 嘹望( lio) 碾砣(nin)(tu) 悄(qio)无声息 静悄悄(qio)3、浏览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文写了哪些事物和现象?(本文用细腻优美的笔调介绍了蛇的外形和它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其具有的侵害性等,突出描绘了蛇身上的斑纹,并由此想到其他事物,通过发现这样或那样的各种斑纹在其他生物(包括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身上的体现而引发自己的感慨,最后推及到大自然,发现了斑纹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现象。)(2)你感觉本文和前面学的文章有什么同与不同?(同:说明到自然界的某种现象;不同:充满人文情感叙述事物。)(3)找出课文中的一两句话,洞悉作者的写作题旨
4、。(“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自然的神奇”。最后一段。)三、浏览课文,和同学合作,输理出文章结构脉络(本文共14个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蛇的斑纹,并介绍蛇的一些生活习性和与蛇有关的一些文化。 1节:写蛇之外形。 2、3节:写蛇的生理特点和习性。 4、5节:写蛇的侵害性。第二部分(第610段):这一部分由蛇写到其他动物,对斑纹的形态进行进一步的描写。 6节:发现简单的重复。 7节:发现其它动物的斑纹的形态。 8节:发现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差别, 9节:发现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有 相同的斑纹。 10节:发现大自然中的斑纹,有对称设计。第三部分(第1l1
5、4段):这是在第二部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从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大到小,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 11节: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大地的斑纹。 12节14节:发现生活中的斑纹无处不在。四、概括本文的主题,在下列文字中填空本文通过对蛇 的斑纹以及生活习性和有关蛇的文化的描绘,进而引发想象,联想到其他动物,联想到大地,以及自然界的其他现象,进而联想到整个地球,说明了斑纹在地球上在自然界是无处不在的事实。从而将自然,文化与我们的生存联系起来,揭示出这种联系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大自然的美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这一切,表达出对生命对自然的敬重和对创造生命的
6、神奇的大自然的赞美。第二教时要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语言特色过程:一、作者叙述自然现象时,并非客观叙述,而是带有人文情感,找出这样的例子做评点。(描写的事物带有情感色彩: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蛇,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秘密的接近方式以及随后而来的缠绕,让人想起和阴谋、危险、罪恶有关的东西。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描写的事物带有人文色彩:蛇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充当寓言家,同时,它也是个生活中的几何爱好者与人类同步结束伊甸园幸福时光的受难者是蛇,只因说出一个真相,蛇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二、
7、有人认为本文选材的线索是自然形成的斑纹,而文中却把某些非自然的斑纹混杂进去,如果让你修改,你将删去哪些材料?(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纹身,人为现象,不是自然形成。遇害者脖颈上可疑的道道抓痕,身体上深浅不一的刀伤,组成罪孽的恐怖条痕,斑纹无处不在。)三、理解句子的含义1、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面对迫近的死亡,鹿群之间既相互掩护又相互推托。世界旷大,它的栅栏由猎食者的目光围就。嗜血的胃总比啃草的牙享有更快和更愉快的消化。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
8、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第一处:“质疑”怀疑,怀疑团结未必就是力量。第二处:推托希望危险属于别人。第三处:它指:世界?老虎?是鹿群。第四处:老虎和鹿的关系就是弱肉强食的关系,没有什么道德和尊严可讲。)2、有限的谋略被双方分享,但输的必然是逃走的一方。猎手对猎物足够了解,后者却从来没有充分的估计,这种规律也和善恶较量相仿。我们容易忽略,善恶之间也在秘密地接壤,而且离这条交集地带最远的善将最早被消灭。也许,统治善恶两界的,是同一个王。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第一处:“有限的谋略”借助斑纹生存的谋略。第二处:是说自然的法则就是对强者的袒护。)
9、3、我们甚至彼此并不知晓,每个人如何终身隐秘地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镌刻着各自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这里斑纹是比喻,形象在心灵的烙印。)4、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 (“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这里既是表达一种哲学的沉思,也使得文章主题升华。)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大型肉食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又胆怯,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我们还会发现肉食者与素食者之间有一个有趣的差别:素食者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如兔、羊、鹿、牛;而肉食者的眼睛处于同一个平面,像狮、虎、狼、豹。其实生物学上的解释非常简单:一个为了聚焦瞄准猎物,一个为了视野
10、开阔便于及早发现天敌并在奔逃时选取路线。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意味着无数次的成功脱逃,意味着无数次另一头鹿作为替身去死深水晶似的柔顺的眼睛逐渐闭合,缀满梅花图案的工艺的身体被自己的鲜血浸透。当梅花鹿群走过,就像一座漂移的花园;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冈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面对迫近的死亡,鹿群之间既相互掩护又相互推托。世界旷大,它的栅栏由猎食者的目光围就。嗜血的胃总比啃草的牙享有更快和更愉快的消化。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
11、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1)本段写到了动物的眼睛长的方位的差别,是不是与“斑纹”无关?(有关,它直接说明眼睛生长在什么地方,是生存的需要,也就暗含着生物生长什么样的斑纹也是生存的需要,不同的生物的斑纹各不相同。)(2)怎样理解“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说明鹿在自然界里生存的艰难,一头鹿能活到衰老而未死去,说明它经历过一次次的逃脱,一次次的侥幸,那么,这幸福里面也含有斑纹的功劳。)(3)写生物的群居与独居,是否与主题脱节?(不脱节,生物生存的能力有很多,本领也有很多,弱小生物不仅有斑纹的保护,还用群居这个方式,来保护自己。)(4)如何理解“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一句?(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道德约束不了命运,保证不了生存,尊严在暴力面前是脆弱无力的。)四、作业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