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进程中,重视内容建构对于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成效而言意义重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应当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遵循包容、实时、平等、创新等原则,在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性与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三个层次上同步展开。此外应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效率、借助艺术化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感染力,同时以良好的科学素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内在规律。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建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04(2023)03-0030-0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多媒体、
2、智能终端等技术设备逐渐在家庭、企业、学校等社会情境中普及开来,网络成为大学生展开学习、娱乐及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景,对大学生思维的发展、品行的培养均产生较大影响。网络能够丰富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但如果将对网络的应用重点放在追求新技术或猎奇体验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将会被技术的冰冷所掩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有助于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增强个人能力、坚定理想信念的决定性因素是网络所传播的内容本身。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道路自信意义重大。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侧重(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要求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内涵深厚统合体,它包括目标
3、、环境、载体、内容、方法、价值等系列子要素1。在这些要素中,“内容”是最基本并且最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大要素,严选精品内容、建立规范化内容体系可以有助于大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核心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现实社会的环境、面貌与结构。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提倡内容的创新性,以平等、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推动教育方法与载体的革新。同时,要摒弃僵化、守旧的价值观,在内容构建中注重创新与转换。通过新思想
4、、新理念的注入,让思想政治教育像有源之水在学生内心激起感情与智慧的涟漪。(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求新、求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追求猎奇、花哨。过度追求外在包装而不重视内容的内在精神会导致教育走入死胡同。就如同在新媒体领域,利用夸张的标题、封面吸引大学生的关注确实能引导他们初步了解传播内容,但学生在寻求深度参与时却很容易发现其中内容的空洞。这不仅不利于保证教育能效,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上当受骗、“货不对板”之感2。故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具有表里如一的内外特征,既重视外在形式的吸引力又注重内在内容的思辨性,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不仅要契合
5、学生的志趣、爱好,还要在严守客观性、科学性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保证内容满足时代需求。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层次与原则(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层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其内容建构也需要符合不断变化的时代精神。传统思政教育内容稳定性较强,但网络的出现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新的内容与呈现方式易受技术、年代、政策等因素影响,需要分层分类、详细剖析。具体来说,网络思想收稿日期:2022-09-14作者简介:施兴(1984-),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第 30 卷 第 3 期灾燥造援30 晕燥援3鄂
6、州大学学报允燥怎则灶葬造 燥枣 耘扎澡燥怎 哉灶蚤增藻则泽蚤贼赠圆园23 年 5 月May 圆园23doi:10.16732/ki.jeu.2023.03.009第 3 期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网络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互联网信息的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介具有高效性、即时性,在传统媒体时代学生想要获知政治资讯只能购买报刊或观看新闻,但报纸的印刷及电视节目的录制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与交互皆具有滞后性。而在网络媒体时代,借助网络的高效与便捷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时事政治信息并积极参与互动,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实时了解年轻人的言论动向并及时予以引导。网络背景下的思
7、政教育内容传播越过了时空的藩篱,为教育主客体搭建了畅通的对话渠道。二是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存在扁平化、碎片化、单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传统到现代的教育模式转换过程中被连带迁移到网络思政教育中。为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的建构,应当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多元性,在将网络教学内容碎中取整、立体塑形的同时创新发展内容呈现形式。三是新增内容数量的巨量性。网络世界为用户提供了海量信息,其中不乏能够为思政教育所用的内容资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内容供给端优化教育环境。可以借助网络内容组织建立以政治、人文、德行、法律、伦理为主题的平台,在围绕网络平台开展德育时需要注重对学生网
8、络信息素养的培养,教会学生筛选、整合、分析多源信息,在强化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提升辨识不良言论的能力。(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原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在厘清层次的基础上还需要遵守两组互为表里的原则,分别是包容原则与实时原则、平等原则与创新原则。第一,包容原则与实时原则。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并极大增进了思想的传播效率。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主动顺应技术与时代发展的步调,积极打造开放、包容的网络平台或网络载体。包容原则是“网络社会”中比较基础的行事准则,遵守并维护该原则是每一位学生乃至每一位互联网用户的基本使命。但是立足于该原则的
9、网络环境也可能生成部分消极因素,比如过度的开放会导致信息的可信性与准确性难以保证。为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还应当遵循实时原则,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与高保真率匡正包容性所带来的信息不确定性。第二,平等原则与创新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属性决定了其教育活动必须依托于平等、共享的交互、交流情境,而建立在网络技术之上的新兴媒体技术恰恰为教育行业提供了平等、高效的交流对话载体3。学生踊跃发言、教师主动了解学生内心情感的平等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在交流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在此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因势利导,以创新原则引领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力求线下与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同进步。三、大学生网
10、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有效路径(一)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效率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广泛应用的网络只是信息技术的一个子集,对信息技术的深入探索将进一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建。信息技术外延丰富,在存储、传播信息之外还能决定信息内容的呈现形态。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要突破视频、音频、图片等传统信息表现形态,利用多元信息技术载体将传统教育内容转换为智能化、直观化、个性化的教育信息。信息技术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中的应用路径如下:一是“静态动态”的转化。动态内容往往比静态内容更具活力与吸引力,部分艰深晦涩的思想理论通过文字、图片等静态手
11、段呈现给学生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动画、微电影、MG 短片,则能够为学生带来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大大提升他们对政治内容信息的接受效率。二是“平面立体”的转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观念的传播往往是层层推进的,在具体教学应用中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有利于教育内容立体性的增强。还可以结合虚拟现实、多媒体等新兴技术对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增加内容呈现的层次与角度。三是“粗放精细”的转化。交互式信息技术富有结构性与精确性,可以利用此类技术搭建思维导图、教学蓝图、指导方略图,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门别类、分割成若干主题单元。还可以在每一单元的基础上继续划分主次并分成若
12、干小节,这样不仅兼顾了内容架构的统揽性还符合学习思维的阶段性,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提升素养。精细化还体现在教育内容供给方式上。在尊重大学生知情权的前提下,可借助大数据整合、实时监测等技术对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上网时长、浏览记录等信息进行精确采样、跟踪,方便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实时纠偏。(二)借助艺术化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感染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内容构建中所使用的艺术化手段并不囿于美术、音乐、舞蹈等常见艺术形式,凡是能够增加教育内容艺术性、审美趣味的方式均可运用于内容建构中。作为一门具有思辨价值与人文色彩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本就具有一定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体现在它对
13、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行为的影响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点指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关键就在于“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且做到“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4。总书记的话虽然没有直接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建,但是深入研究该讲话的精神内涵则不难体会,产出群众爱听爱看、有情感共鸣的内容是增强施 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取向与路径31鄂州大学学报第 30 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具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体现在创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发自内心喜欢的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更加看重教育的技能与技巧,对教育内容的感染力、趣味性重视
14、不足。但如果内容枯燥、吸引力匮乏,教育方法再得当、技巧再娴熟,也很难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要想大学生真正认同思想政治中的思想理念,就必须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坚守“内容至上”,即在内容创作中突显艺术之美、明确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构建原则。美可以激励人对真与善的追求,以艺术化手段构建思想政治内容有助于受教育者在体会人文艺术之美的过程中感悟到思想政治之真以及伦理道德之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应同时兼具艺术性与政治性,将严肃、庄重、教育性强的政治内容转化为富有人文色彩与审美价值的艺术内容。比如,借助网络中的海量教学、娱乐资源以及前文所述的多元信息技术对内容进行润色、渲染;使用多媒体技术增进内
15、容视觉冲击力,利用沉浸式体验技术增强内容触觉上的交互性,借助高保真技术提升听觉的真实性等。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应当展示出真善美的统一,利用思想政治本身所蕴含的情感能量与情境渲染功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内心进行“充能”与“灌溉”。比如,对于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历史事迹、要事大事,利用互联网不难检索出与之相对的音乐、影视艺术作品,典型音乐作品就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曲北京欢迎你、抗洪救灾歌曲 为了谁、主旋律电影 建国大业 等5。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教具向学生播放此类作品有利于他们产生情感“共振”,在美的享受中自觉展开对政治知识的深层次思辨。此外,艺术有很多表现形式,在利用艺术手段构建思想政
16、治内容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贴切性与趣味性。这不仅是为了照顾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艺术与思想政治科目的双向要求。选用的艺术形式必须接地气、符合学生的审美趣味,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认知的愉悦,进而自主生发出积极探索的动力,不断追求更新、更美、更深刻的思想真理。(三)以良好的科学素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在规律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中,如果说信息技术与艺术化手段是推动构建进程的外在作用力,那么以良好的科学素养总结、提炼科学化手段并通过科学化手段把握学科内容规律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符合三个重要规律,即因事而化,遵循思
17、想政治工作规律;因时而进,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因势而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秉持科学精神、借助科学化手段展开内容构建指明了方向。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化构建必须保证学科内容与客观真理相符合、教育目标与科学规律相契合,注重内容的更新、迭代、深化,不断进行系统化研究与科学化探索,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融入时代精神、浸润先进思想、吸收先进科学研究成果。具体而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建必须建立在科学化、规范化的内容体系之上。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信息与知识的数量、种类与渠道较多,但是知识的质量与指向性则很难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应当将网络
18、繁杂信息简洁化、多元知识整合化、零散内容系统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多源大数据等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整理、重组,剔除其中低俗、低质内容,保留其中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以此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网络思想政治内容体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对于运动机制与发展规律的思辨可知,事物的运动与静止、变化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也应做到变与不变的统一。一方面,要注重内容的流变性,摸清时代规律并找出内容变化中的秩序,保证内容与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步调相契合。要坚持创新发展,坚持要素、形式、结构创新,引进多源信息、统合内外资源以实现集成创新与再创新。另一方面,注重内容的不变
19、性。坚守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保证内容思想的统一性与规范性,坚持内容价值导向的一致性。总的来说,要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规律化,不断提炼、总结规律,以严谨的规律性激发大学生对内容的情感认同,保证他们能够在价值形成、情感培养的过程中继续探索内容规律,做到对内容的迁移应用。无论从互联网思维出发还是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都是决定思政教育育人能效的重要因素。网络为当前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全面且深刻的,它对大学生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产生了长足影响。国内高等教育尚处于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构建的初级阶段,鲜有高校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落实本文言及的“三侧重、三层次、四原则、三策略”,教育工作
20、者仍需努力探索优质教育内容,力求全方位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参考文献:1鲍中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则与进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3):77-80.2朱艳艳.网络思政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国大学生在线”为例J.传媒,2022(10):88-90.3魏俊斌.治理算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智能环境治理的政策与趋势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2(4):50-56.4李新富,蒋博.融合媒体传播模式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6):36-39.5韩磊,王利霞,贾立敏.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与实践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3):235-236.(责任编校:杨忠科)3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