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伴读系列:教材文言文温故(四)一寡人之于国也文本回顾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 ,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
2、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凃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 把划横线的地方补充完整。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数罟不入洿池 洿:池塘 B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C 申之以孝悌之义 义:意义 D 狗只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约束3、比较下面两组句中加点的虚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王好战,请以战喻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弃甲曳兵而走 (4)凃有饿殍而不知发 A (1)和(2)
3、相同,(3)和(4)相同 B (1)和(2)不同,(3)和(4)不同 C (1)和(2)不同,(3)和(4)相同 D (1)和(2)相同,(3)和(4)不同4、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句( ) 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A七十者衣帛食肉B填然鼓之C王无罪岁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二、劝学文本回顾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如长也,而见者远;顺见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 把划横线的地方补充完整2、 翻译下列句子(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 解释下列加点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用心一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知明而行无过(6).君子生非异也 (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