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两性关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两性关系与性教育心得体会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是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也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没有了学业的重压,没有了父母的管束,没有了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在蔚蓝纯洁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但是,由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许多人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的困扰。所以这学期我选修了两性关系与性教育这门课,以便于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学习完这门课后我感触颇多。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新闻
2、,说的就是关于现代大学生性观念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这以成为当下许多人的“共识”。但是,性观念的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令人深深担忧,值得全社会关注与思考。如今,性话题成了大学生间公开的谈资,不少学校设有安全套自动售卖机,学校周边的“日租房”、“钟点房”应运而生。有调查显示,近半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人流的“主力军”。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网络发展的影响,以及青少年普遍生理早熟,都导致了大学生性观念的改变。但是,缺乏正规的性知识正确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群体的性
3、安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婚姻忠诚度降低,心理问题增多。专家呼吁,高校开设性教育课势在必行,要使大学生接受科学而系统的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性观念。 性教育既可称为人格教育、人性教育,也是一种“爱的教育”。对学生们进行性教育,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价值观念上多加引导。性重量发育水平决定性心理和性行为的发展水平。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处于性生理发育的成熟期。两性生理的发育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体征上的变化,如男性骨骼壮大,喉节突出等;二是指功能上的,两性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男性分泌精液以至出现遗精,女子开始每月规律性排卵,月经来潮。在我国,男性首次遗精大多数在1416岁,女
4、性月经初潮大多数在1314岁。绝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完成了性成熟的关键一步。性生理的成熟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生理基础。 科学研究表明,直接影响性生理成熟的是大脑脑垂体前叶分泌的性激素。性激素的激活唤醒了性意识的觉醒。所谓性意识觉醒,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性别,两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待两性的态度和行为规范。在一岁半到四岁的时候,人就能从外部特征分辨周围人的性别,但却认为性别是可逆的,学龄前儿童已懂得男女性别是不可逆的。但在第二性征未发育前,孩子都处于性无知期,虽知道男女有别,但仍旧两小无猜。性心理的发展是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意识的觉醒而发展的,经历了四个阶段:(1)异性疏远期。青少年在第二性
5、征出现后的12年内,朦胧的意识到两性差别,开始有了不安和羞涩的心理,很怕异性注意自己的变化,于是男女彼此疏远,即使是青梅竹马的童年伙伴也较少交往。有的孩子在家里在还不由自主地疏远异性长辈。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对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想知道被成人世界掩饰的秘密到底是什么。(2)异性吸引期。对异性产生好感与爱慕,一般发生在女孩1213岁,男孩1314岁以后。这时的少男少女开始好表现自己,男孩乐于在女孩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以赢得女孩的好感与赞许;女孩开始注意修饰打扮,以引起男孩的注意和喜欢。男女相互接近的渴望使他们乐于参加与异性在一起的集体活动,喜欢结伴外出郊游、唱歌、跳舞或参加体育活动等等,并
6、对异性表示关心、体贴、乐于帮助异性同学以博得异性的好感。但是,少男少女毕竟还不懂得应当怎样与异性相处,接触和交往多半没有专一性和排他性。(3)异性向往期。1516岁之后的青少年向成人过渡加快,在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基础上各自形成一个或几个异性的“理想模型”,并在众多的男女生交往中,逐渐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恋,有的还形成一对一的“专情”行动,萌生恋情。(4)择偶尝试期。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青少年,对异性的爱慕和向往有了比较严肃的选择和排他性,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恋爱择偶尝试期。男女双方从内心深处都感到异性存在的美好,并渴望用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引起特定异性的注意与好感。大学生追求爱情,渴望恋
7、爱是在性生理成熟的基础上的性心理需要,性生理成熟是性心理发展的基础。然而,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从动物的性本能中是培养不出人类的爱情的。恋爱的力量只有在人类的非性爱的好感中都能得到。” 大学生入学前后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恋爱有着特别的影响。入学前,男女虽有对异性的向往,但由于学业的压力和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干涉,青春的骚动被压抑着,不敢释放。入学后,学校没有禁令,家长无法直接干涉,处在自由状态下的异性,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频繁交往,相互了解,为大学生的恋爱提供了客观环境。 爱情是指心理成熟达到一定程度的人对异性产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它包括四个要素:是在男女之间产生的,不包括
8、同性恋;是在个体相对成熟时产生的,幼儿无爱情;爱情是一种感情,包括认知的成分,不等于低级的情绪;爱情包括性欲和性感的成分,不等于精神之恋。大学生恋爱有如下几个阶段:异性的正常交往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期和追求期三个阶段。爱情的产生于异性友谊,学会异性交往,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是恋爱前的必修课。有人认为同性同学之间有友谊,而异性同学之间不可能有友谊,至少没有纯洁的友谊,这是一种误解。大学生异性交往的也有重大意义,即男女同学交往,有助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心理的成熟和个性的完善;男女同学的交往,有助于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与异性进行健康交往,可满足青年期生理与心理发展所带来的自然需要,促进性心理的
9、健康发展;正常的异性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加深对另一半的了解,从而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常的异性交往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培养对于爱的正确态度及提高爱的能力等。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还应避免交往观念不正确(封建思想)、交往动机不健康(不纯)、特殊心境下的虚假恋爱、失落心境下的恋爱、依赖心境下的恋爱、孤独心境下的恋爱、迷茫心境下的恋爱等误区。并且还要把握正常异性交往的“度”,首先应保持适度的人际距离,一般来说00.5米为亲密关系距离;0.51.25个人距离,男女同学的交往应在个人距离范围内进行,这种人际距离较少有身体接触。其次要选择适度的交往行为,指交往时的言谈、举止符合
10、大学生的道德、礼仪规范,注意做到:热情而不热烈,亲切而不亲昵,自尊而又尊人,信赖而不轻信,自信而不骄傲,坦诚而不粗率,谦虚而不虚伪,大胆而不轻浮,开放而不放肆,对己严而对人宽。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行为表现有:恋人之间有眉目传情的语言沟通;有美化对方的倾向(情人眼里出西施);力图完善自己,表现得更好;渴望与恋人在一起,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常防备恋人被他人夺走,看见恋人与别的异性在一起有嫉妒心理;期望在身心上与对方融为一体;希望能为恋人多作奉献;恋爱着的人常表现出隐蔽性、羞怯性、兴奋性、冲动性、幻想性。当代大学生恋爱的还有恋爱年龄的低龄化;恋爱的普及化;恋爱的公开化;婚恋观念的开放化(40%),性
11、爱需求的特殊性(只谈感情,不谈结婚、家庭、生儿育女等具体问题);浪漫性、冲动性(择偶,感情升温快、情感的强度大)、轻率性等特点。男生侧重于优美感,较多地要求女子的相貌、情感、姿态等,感情的色彩浓厚,比女子更主动,直接、大胆、不会追求的男子可能错失良机。而女生则多注意男子的身材、力量、才华等,理性的色彩浓厚。女生一般比较含蓄、被动、胆怯、女子即使心里有了爱,一般也不会主动表示,宁愿等待,稍微大胆的女子或许会暗示对方。择偶的时候动机要端正,因为恋爱动机的纯洁和健康是保证恋爱顺利的重要基础。人一旦产生了感情,许多因素都不在乎,因感情是最重要的,所以择偶标准要切合实际。除此之外,当代青年应有大胆追求爱
12、情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择偶方式一定要恰当。恋爱的时候要注意,恋人的言谈举止是其文明修养、心理成熟度的反映,也是促进或阻碍恋爱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少恋爱纠纷或失败常源于恋爱过程中的行为不当。恋爱中双方要平等,互相尊重;恋爱言谈要文雅,彬彬有礼,讲究语言美;恋爱行为要大方;(马克思指出: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亲昵动作的表达有高雅与粗俗之分。爱情是美好而甜蜜的,但不具备爱的能力的人,只能收获爱的苦果,而难于品尝到爱的甜蜜。作为大学生还应当具有识别爱的能力,好感不是爱情;感情冲动不是爱情;异性友情不是爱情(爱情与友
13、情的区别);单相思不是爱情。其次还要有迎接爱、拒绝爱和承受失恋的能力,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受爱的能力,前者是主动给予爱,后者是被动接受爱。 拒绝爱的能力是对不愿意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加以谢绝的能力,其包括两方面:一是敢于理智地拒绝不希望得到的爱情;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失恋是恋爱过程的中断,即遭受挫折,在客观上表现为与相爱者的分离,在主观上表现为失恋者体验到的悲伤、绝望、虚无、忧郁等创伤性情绪。产生失恋的原因;发展爱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我们的内心真正的想法,以便于我们与异性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而不至于产生误会等。另外也能够让恋人们懂得怎样与自己的另一半友好相处。 学习这门课之后我个
14、人觉得门课不应该作为选修课来学,而是应该在每个大学中每个班必须开设的课程,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正确理解两性关系,以及怎样处理好两性间的关系。 教育学院10级小学教育3班王心 2012年10月30日 第二篇:学习两性关系的心得体会对两性关系的认识 学习两性关系与性教育心得体会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是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也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没有了学业的重压,没有了父母的管束,没有了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在蔚蓝纯洁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但是,由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
15、的一些因素,许多人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的困扰。所以这学期我选修了两性关系与性教育这门课,以便于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学习完这门课后我感触颇多。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新闻,说的就是关于现代大学生性观念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这以成为当下许多人的“共识”。但是,性观念的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令人深深担忧,值得全社会关注与思考。 如今,性话题成了大学生间公开的谈资,不少学校设有安全套自动售卖机,学校周边的“日租房”、“钟点房”应运而生。有调查显示,近半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
16、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人流的“主力军”。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网络发展的影响,以及青少年普遍生理早熟,都导致了大学生性观念的改变。但是,缺乏正规的性知识正确的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群体的性安全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婚姻忠诚度降低,心理问题增多。专家呼吁,高校开设性教育课势在必行,要使大学生接受科学而系统的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性观念。 性教育既可称为人格教育、人性教育,也是一种“爱的教育”。对学生们进行性教育,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价值观念上多加引导。性重量发育水平决定性心理和性行为的发展水平。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处于性生理发育的成熟期
17、。两性生理的发育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体征上的变化,如男性骨骼壮大,喉节突出等;二是指功能上的,两性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男性分泌精液以至出现遗精,女子开始每月规律性排卵,月经来潮。在我国,男性首次遗精大多数在1416岁,女性月经初潮大多数在1314岁。绝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完成了性成熟的关键一步。性生理的成熟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生理基础。 科学研究表明,直接影响性生理成熟的是大脑脑垂体前叶分泌的性激素。性激素的激活唤醒了性意识的觉醒。所谓性意识觉醒,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性别,两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待两性的态度和行为规范。在一岁半到四岁的时候,人就能从外部特征分辨周围人的性别,但却认为性别是可逆
18、的,学龄前儿童已懂得男女性别是不可逆的。但在第二性征未发育前,孩子都处于性无知期,虽知道男女有别,但仍旧两小无猜。性心理的发展是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意识的觉醒而发展的,经历了四个阶段:(1)异性疏远期。青少年在第二性征出现后的12年内,朦胧的意识到两性差别,开始有了不安和羞涩的心理,很怕异性注意自己 的变化,于是男女彼此疏远,即使是青梅竹马的童年伙伴也较少交往。有的孩子在家里在还不由自主地疏远异性长辈。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对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想知道被成人世界掩饰的秘密到底是什么。(2)异性吸引期。对异性产生好感与爱慕,一般发生在女孩1213岁,男孩1314岁以后。这时的少男少女开始好表现
19、自己,男孩乐于在女孩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以赢得女孩的好感与赞许;女孩开始注意修饰打扮,以引起男孩的注意和喜欢。男女相互接近的渴望使他们乐于参加与异性在一起的集体活动,喜欢结伴外出郊游、唱歌、跳舞或参加体育活动等等,并对异性表示关心、体贴、乐于帮助异性同学以博得异性的好感。但是,少男少女毕竟还不懂得应当怎样与异性相处,接触和交往多半没有专一性和排他性。(3)异性向往期。1516岁之后的青少年向成人过渡加快,在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基础上各自形成一个或几个异性的“理想模型”,并在众多的男女生交往中,逐渐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恋,有的还形成一对一的“专情”行动,萌生恋情。(4)择偶尝试
20、期。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青少年,对异性的爱慕和向往有了比较严肃的选择和排他性,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恋爱择偶尝试期。男女双方从内心深处都感到异性存在的美好,并渴望用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引起特定异性的注意与好感。大学生追求爱情,渴望恋爱是在性生理成熟的基础上的性心理需要,性生理成熟是性心理发展的基础。然而,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从动物的性本能中是培养不出人类的爱情的。恋爱的力量只有在人类的非性爱的好感中都能得到。” 大学生入学前后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恋爱有着特别的影响。入学前,男女虽有对异性的向往,但由于学业的压力和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干涉,青春的骚动被压抑着,不敢释放。入学后,学校没有禁令
21、,家长无法直接干涉,处在自由状态下的异性,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频繁交往,相互了解,为大学生的恋爱提供了客观环境。 爱情是指心理成熟达到一定程度的人对异性产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它包括四个要素:是在男女之间产生的,不包括同性恋;是在个体相对成熟时产生的,幼儿无爱情;爱情是一种感情,包括认知的成分,不等于低级的情绪;爱情包括性欲和性感的成分,不等于精神之恋。大学生恋爱有如下几个阶段:异性的正常交往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期和追求期三个阶段。爱情的产生于异性友谊,学会异性交往,处理好与异性的关系,是恋爱前的必修课。有人认为同性同学之间有友谊,而异性同学之间不可能有友谊,至少没有纯洁的友谊,这是一种误解
22、。大学生异性交往的也有重大意义,即男女同学交往,有助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心理的成熟和个性的完善;男女同学的交往,有助于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与异性进行健康交往,可满足青年期生理与心理发展所带来的自然需要,促进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正常的异性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加深对另一半的了解,从而为今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常的异性交往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培养对于爱的正确态度及提高爱的能力等。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还应避免交往观念不正确(封建思想)、交往动机不健康(不纯)、特殊心境下的虚假恋爱、失落心境下的恋爱、依赖心境下的恋爱、孤独心境下的恋爱、迷茫心境下的恋爱等误区。并且还要把握
23、正常异性交往的“度”,首先应保持适度的人际距离,一般来说00.5米为亲密关系距离;0.51.25个人距离,男女同学的交往应在个人距离范围内进行,这种人际距离较少有身体接触。其次要选择适度的交往行为,指交往时的言谈、举止符合大学 生的道德、礼仪规范,注意做到。热情而不热烈,亲切而不亲昵,自尊而又尊人,信赖而不轻信,自信而不骄傲,坦诚而不粗率,谦虚而不虚伪,大胆而不轻浮,开放而不放肆,对己严而对人宽。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行为表现有。恋人之间有眉目传情的语言沟通;有美化对方的倾向(情人眼里出西施);力图完善自己,表现得更好;渴望与恋人在一起,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常防备恋人被他人夺走,看见恋人与别的异
24、性在一起有嫉妒心理;期望在身心上与对方融为一体;希望能为恋人多作奉献;恋爱着的人常表现出隐蔽性、羞怯性、兴奋性、冲动性、幻想性。当代大学生恋爱的还有恋爱年龄的低龄化;恋爱的普及化;恋爱的公开化;婚恋观念的开放化(40%),性爱需求的特殊性(只谈感情,不谈结婚、家庭、生儿育女等具体问题);浪漫性、冲动性(择偶,感情升温快、情感的强度大)、轻率性等特点。男生侧重于优美感,较多地要求女子的相貌、情感、姿态等,感情的色彩浓厚,比女子更主动,直接、大胆、不会追求的男子可能错失良机。而女生则多注意男子的身材、力量、才华等,理性的色彩浓厚。女生一般比较含蓄、被动、胆怯、女子即使心里有了爱,一般也不会主动表示
25、,宁愿等待,稍微大胆的女子或许会暗示对方。 择偶的时候动机要端正,因为恋爱动机的纯洁和健康是保证恋爱顺利的重要基础。人一旦产生了感情,许多因素都不在乎,因感情是最重要的,所以择偶标准要切合实际。除此之外,当代青年应有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择偶方式一定要恰当。恋爱的时候要注意,恋人的言谈举止是其文明修养、心理成熟度的反映,也是促进或阻碍恋爱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少恋爱纠纷或失败常源于恋爱过程中的行为不当。恋爱中双方要平等,互相尊重;恋爱言谈要文雅,彬彬有礼,讲究语言美;恋爱行为要大方;(马克思指出: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
26、热情和过早的亲昵。)亲昵动作的表达有高雅与粗俗之分。 爱情是美好而甜蜜的,但不具备爱的能力的人,只能收获爱的苦果,而难于品尝到爱的甜蜜。作为大学生还应当具有识别爱的能力,好感不是爱情;感情冲动不是爱情;异性友情不是爱情(爱情与友情的区别);单相思不是爱情。其次还要有迎接爱、拒绝爱和承受失恋的能力,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受爱的能力,前者是主动给予爱,后者是被动接受爱。 拒绝爱的能力是对不愿意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加以谢绝的能力,其包括两方面:一是敢于理智地拒绝不希望得到的爱情;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失恋是恋爱过程的中断,即遭受挫折,在客观上表现为与相爱者的分离,在主观上表现为失恋者体验到的悲
27、伤、绝望、虚无、忧郁等创伤性情绪。产生失恋的原因;发展爱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我们的内心真正的想法,以便于我们与异性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而不至于产生误会等。另外也能够让恋人们懂得怎样与自己的另一半友好相处。 学习这门课之后我个人觉得门课不应该作为选修课来学,而是应该在每个大学中每个班必须开设的课程,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正确理解两性关系,以及怎样处理好两性间的关系。 教育学院10级小学教育3班王心 2012年10月30日 第三篇:支教分享会:两性关系发起话题:青春期与异性相处 发起人:李锐 参与者:谢威吴金凤岑强陈余熊翎羲沈越倪丽丽李雅 活动内容: 讨论分析了在支教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学生与异性交往存
28、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参与者阅读了相关材料,发起人随机采访了不同同学的意见。 讨论过程:岑强同学介绍了前期支教中遇到的早恋问题; 谢威同学及吴金凤同学从理论上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熊翎羲,沈越等同学讨论交流了解决方案 总结: 存在问题: 1、同学们表面上排斥与异性同学相处,私底下十分好奇。 2、上课有传纸条的现象,存在部分早恋的情况 分析原因: 1、家长传统思想比较重,认为男女授受不亲 2、同学们由于青春期性意识萌动,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可 3、留守儿童父爱母爱缺失,渴望寻求心理寄托。 4、传统教育缺失,部分乡村教师思想封建。 解决办法: 1、积极开展家长会,做好相关思想工作。 2、多安排男女同学一起
29、进行的集体活动,增进感情。 3、做好青春期性教育,传递男女平等思想,引导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第四篇:学习公共关系的心得体会学习公共关系的心得体会 08461班0846104张晓燕 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公共关系”、“传播”与“交际”、“拉关系”、“拉拉扯扯”在词义上容易产生混淆,也许在公共关系实践中确实出现过偏差,从这门学科引入我国之日起,对它的疑惑和误解就没有停止过。有人甚至作出这样的推断:“公共关系美女交际”,“公共关系公关小姐”,“公共关系不正之风”。 在学习公共关系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公共关系的看法与以上见解近乎雷同,但经过对公共关系的学习,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可笑,同时也了解到,公
30、共关系(publicrelation)是一个组织为了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有计划地运用信息传播与沟通媒体,在与这相关的公众之间开展的旨在促进双方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关系的活动;公共关系的内涵包括了1.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讲究创新,构思精巧,效果感人。 2.着眼于人心的管理科学,在把握人心上下功夫。 3.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哲学。公共关系不仅对外而且对内,作为一种哲学,作用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强调思想方法。 4.无形的资产,“软竞争”的手段。它可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促进有形资产增值。 公共关系学诞生于19世纪末,那是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时期。20世纪的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门学科
31、也在中国生根发芽。可见,这是一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也足以发现,公共关系对经济社会的反作用是很迫切的。要不然,我们也不会大力研究公共关系。如今我们说,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存在着公共关系问题,公共关系是形象、是舆论、是评价、是信誉度;公共关系是科学、是艺术、是职业。随着公关时代的到来,公共关系更加受到世人的青睐。本人认为,在现代商业社会,公共关系的职能是空前的广泛的。它具有搜集信息,咨询决策,树立形象,协调关系,引导舆论、传播沟通,教育培训、服务社会等等职能。据财富杂志介绍,公共关系受人们欢迎的程度仅次于电脑软件、家庭保障、电影这三大行业,其价值越来越为世人所认识。于是有人说:“不学公关能
32、做人,学了公关做能人。”公关,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沟通艺术,它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的生活哲学。而我们又是生活在社会中,一定要与人交往的,所以我们就不得不注意人际关系,而公关艺术是人际交往的润滑油,我们掌握了这门艺术就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了。 有很多大学生往往不知怎样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刚进大学的同学。比如在宿舍里面,因为大家来自四面八方,大家的生活习惯、个性也很不同,而把事情弄得很糟糕。所以我们大学生很必要要掌握公关关系,形成良好的公共观念即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意识、协调意识、互惠意识以及团队意识、整体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等等。一个人每天除去睡眠用的8小时之外,其余时间的
33、70%(11.2小时)要花在与别人的交往上,其中:书面写作占9%(1.008小时);阅读占16%(1.792小时;听别人讲话和自己讲话占75%(8.4小时)。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干扰,比如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同文化与风俗间的差异、不现社会角色所造成的干扰和人格、观念差异造成的干扰。人们通常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来沟通相互间的信息,因此,人们交往中使用的言语和非言语工具就是人际交往的工具。特别地,我们要学会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技巧: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简明扼要、具有条理、使用规范、注意通用的语词。美国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提出这样的公式:一个信息的传递=7%的言语+38%的语音+
34、55%的非言语。由此可见,非语言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甚至是比语言更重要的工具。非言语是相对于言语而存在的类语言、体态语言、环境语言等等。它可以反映人的个性、表达个人的情感、反映信息内容的重要性达到渲染沟通的效果。除了在大学期间,学会在工作中如何运用公共关系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应该包括追求卓越、渴望成功的心理、易于投入、热情工作的心理、自信的心理、开放乐观的心理、高雅的气质和广泛的兴趣。能力素质则包括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健全的思维能力、良好的创造能力与学习能力、较强的组织谋划能力、信息采集处理能力与知识管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和
35、组织各种活动来培养和锻炼这些素质和能力。 在充分了解了公共关系的定义、内涵和要求后,通过这门课程,我还学到了公共礼仪的重要性。圣人常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从古至今都非常注重礼节,一个有礼貌有修养的人会给人一种汝浴春风之感。良好的礼仪也可一让你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让你终身受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就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会产生敌对,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礼仪具
36、有很强的凝聚情感的作用。礼仪的重要功能是对人际关系的调解。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所以礼仪是企业形象、文化、员工修养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只有做好应有的礼仪才能为企业在形象塑造、文化表达上提升到一个满意的地位。 人们常以“远”、“近”、“亲”、“疏”、“厚”、“薄”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程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往往也根据不同程度,采用
37、不同的礼仪去交往。如,亲密朋友之间的交往与一般相识交往的礼仪方式就有不同。见面时的礼仪礼节:称呼、问候、介绍、名片、握手和谈话。应多加注意的是有关握手的礼仪,(1)握手的顺序:主人、长辈、上司、女士先伸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2)体态配合:身体前倾、目视对方、语言互动。(3)禁忌:左手握手、坐着握手、交叉握手、戴手套、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手心出汗。而在交谈中,必须尊重他人的隐私,不问年龄、不问婚否、不问经历、不问财产、不问地址和不问电话。我想很多男生与女生搭讪时最常见的就是貌然问电话了,学习了公共礼仪后,就能有礼貌地与心仪的女生交谈,从而更有机会获得其芳心。在访友与待客方面的礼
38、仪更是大有学问。访友要严格遵守约定的时间,准时前往,不要提前到达,以免因主人未准备好而陷入尴尬境地;不可迟到,避免因对方等待太久而浪费时间;更不可失约,如有特殊原因造成不能按时前往或失约,应及时向对方说明情况并请求原谅。访问亲友或同事,要注意仪容整洁,服装要朴素,以表示对朋友的尊重和礼貌。而接待来访客人时,用的物品茶杯、茶盘、烟灰缸等,要擦试干净。如果主动约朋友来更要早点做好准备。客人来了,不论是熟人还是第一次来的生客,不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都应该热情相迎。如果是按约定时间到来,应主动出门迎接,并互致问候,进门后应立即请客人落座。端茶时应用双手端,续茶时把茶杯拿离茶桌,以免倒在桌上弄脏客人衣服。
39、客人告辞时,应以礼相送。送客一般送到大门口,对地形不熟悉的客人,应主动介绍附近车辆和交通情况,或者送到车站。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通讯中的礼仪愈发为人们所忽视。电话礼仪:(1)热情友好(2)声音悦耳(3)认真记录when何时who何人where何地what何事why为什么how如何进行。这在以后的工作中是极其有用处的。 总之,从公共关系这门课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一般,大家很容易忽视在与他人交往中的细节,但往往这些细节就可能决定你的命运。作为一名大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交往、交际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不会说话,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影响我们的形象。如
40、果在未来的求职、工作、业务沟通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影相随行,看似那些普通的日常行为举止,其实正是我们搞好公关工作的重要前提。这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还得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我,我的思想和认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原来,搞公共关系也不是一件易事;原来,搞公关是那么的有意义;原来,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在搞公关。公共关系学的学习让自己大开眼界,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经营策略、传播行为及现代交往方式”。无论是对于组织还是对于个人竞争力的提高,都拥有无庸质疑的力量。 第五篇:两性关系读后感两性关系读后感 本书作者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为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是中国
41、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最著名性学家,自由女权主义者。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这位被冠以“先锋女权主义女知识分子”头衔的学者,在当代毁誉参半,似乎另一个身份已被人淡淡忘却“王小波遗孀”。李银河是孤独的战士,然而每每她的语出惊人,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当下中国女性的生活,同性恋、一夜情、虐恋、群交甚至兽交这些词语紧紧捆绑着李银河,总会有已然受教的女人出现,即便她骂李银河骂的比谁都厉害。一次又一次,李银河成为话语漩涡中心,急赤白脸地越来越说不清楚,同性恋们爱她,一夜情的人也爱她,其实她并不是这类人群的代言人。 在19世纪末
42、20世纪初,市场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女性地位再次受到冲击。许多岗位对女性有特殊要求,女性生育权利普遍得不到保护,企业往往以怀孕生育为理由解雇她们,侵犯、剥夺妇女家庭财产权利的现象和事例仍屡见不鲜。李银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这本书,以求让当代人正确的认识两性关系,提高女性地位。 本书第一章向我们讲述了从古至今男女地位的变化,表现及原因。而后四章是近现代为保障女性权益所作的方式及效果,即从女性参政状况、女性在就业和收入的改变、女性的教育发展情况、工作对女性的健康和生育的影响分析两性关系的变化展开讲解。第六章分析男女关于性的差异,让我们能更加正确地看待性。第 七、八章讲述女性在婚姻与家庭中的地
43、位及暴力对女性可能造成伤害的原因。第九章介绍两性间的性别错位,以求我们更理性地看待两性关系。而第十章讲述两性气质的异与同在女性运动中是一个长期争论而且魅力不减的问题。第十一章介绍各地习俗与看待女性的观点及其更难改变的原因。 看完本书时不禁摘录许多句话,在经过选取后,我给出以下几句: 1.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普遍的低水平上的平等日益为残酷的竞争所取代,女性与男性的竞争也随着个人之间竞争的加剧而日益加剧,女性在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升迁机会上与男性相比的劣势地位逐渐显现,男女平等的意识形态也从主流意识形态变成边缘意识形态。 2.影响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历史文化传统
44、和经济制度。 3.女易性者为什么会拒绝女同性恋者身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女易性者认同男性,女同性恋者认同女性。区别就在这里。 4.同性恋是性倾向认同为主,性别认同为辅;易性倾向是性别认同为主,性倾向认同为辅;易装倾向是性倾向认同和性别认同同等重要。 5.作为一个文明的现代人,我们也要学会尊重与自己有不同性别认同的兄弟姐妹。对他们的任何歧视都只能表明我们自己的粗俗无知。 6.生理父亲不一定是伦理上的父亲。陌生的捐精者没有父亲责任,但同意妻子人工授精的丈夫却有父亲责任,因为她的怀孕是由于他的同意而不是他的精子。 7.究竟应当如何看待离婚现象。我认为不应当对它做道德评判。因为如果说离婚是坏事,对
45、于一些把摆脱已死亡的婚姻当作脱离苦海的人们来说,这个判断就不正确;如果说离婚是好事,对于一些仍在留恋自己的失败婚姻的人来说,这个判断又是错的。因此,对离婚现象的道德判断只有在个人的层面才有意义。 8.强奸犯大多数对于被害女性不是陌生人而是熟人,那么这种暴力行为就应当说是由不平等的权力关系造成的。有学者提出,家内的男女不平等与家庭暴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夫妻平等的家庭增加了,家庭暴力一定会大大下降。 看完本书后,我有许多感想: (一)女性参政人数多,但是在决策时,女性政员的想法都被否决,这能代表女性的地位有所提升吗。只要政府、社会关注、尊重并思考女性的发言,注重女性的话语权,即便女性不参政,女性的
46、地位也能得到提升。而且女性不参政的原因主要归为两个原因:一是个人心理,女性本身并不认为自己适合参政。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就如汉朝的窦太后,唐朝的武则天,清朝的孝庄太后,我们谁能否认她们的参政天赋。这些女性虽然不能说明女性都具有参政能力,但也表明了女性和男性一样也能够参政;二是社会心理,由于男权主义,长期以来女性一直被排除在政权机制之外,“男主内,女主外”的思想深入人心。“牝鸡司晨”这个成语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大众普遍对女性参政抱有的排斥心理。而这两个原因是可以消除,只要我们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想,并努力提高女性的政治素养,让那些参政的女性不再是政治花瓶,体现出她们在政治上不同于男性的特质。就像如今
47、女性参政人数有所提升,并且她们从女性的观点看待经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与男性与众不同的深刻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努力消除男权主义遗留下来的不良影响。 (二)对于是否在法律上给予女性特殊保护,有些人认为这就是对于女性的一种歧视,将女性视为弱势群体。在我看来,在生理上,女性力量没男性大,体质比男性差,且女性还有经期和孕期,在这两个时期,女性会更加柔弱这点是没错,但是这只是生理上的弱势。若社会给予我们女性生理上的特殊保护,我们应该欣然接受,而不是盲目地拒绝。因为这些保护其实不只是在保护我们女性,也在保护我们的下一代。而且,那的确是我们的弱势,我们女
48、性也应该正视自己的弱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优势。更何况我认为,追求男女平等不是要求男女一定要做同样的工作,我们追求的男女平等是男女的灵魂处于同一地位。我们女性与男性一样,我们女性也拥有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的灵魂,我们女性也拥有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灵魂,我们女性也拥有坚韧不拔果断决绝的灵魂。在内里,我们女性和男性没有多大差别,为什么我们要受到男性的轻视。为什么我们要听从男性的驱使。为什么我们要忍受男性的不平待遇。我们,要求男性将女性视为同一等的人,而不是奴隶。我们要男性听见女性的声音,正视女性对社会的贡献,看到女性外表下那与男性无异的灵魂。我们不反对对女性特殊保护,但是我们强调一点,不能因为女性的特殊性而轻视女性。 (三)如今社会上还存在一些现象。如男性不找学历、工资比自己高的女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