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高一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 1.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满足的条件是 A. B. C. D. 2.下列直线中,倾斜角为45°的是() A. B. C. D. 3.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 A.(,1)
2、B.(1,2) C. D. 4.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值的集合为() A. B. C. D. 5.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B.y=lnx2,y=2lnx C D. 6.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P={1,3,5},Q={1,2,4},则= A.{1} B.{3,5} C.{1,2,4,6} D.{1,2,3,4,5} 7.已知函数,那么() A.-2 B.-1 C. D.2 8.已知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则=( ) A. B. C. D. 9.若-3和1是函数y=loga(mx2+nx-2)的两个零点,
3、则y=logn|x|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10.若,都为正实数,,则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11.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 B. C. D. 12.如图所示,△A′B′C′是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则在△ABC的三边及中线AD中,最长的线段是 ( ) A.AB B.AD C.BC D.A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3.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 14.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P,P在幂函数的图象上,则___________. 15.求值: ____. 16.函数的零点个数为__
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2) 18.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重要的阶段,长时间熬夜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某校为了解甲、乙两个班的学生每周熬夜学习的总时长(单位:小时),从这两个班中各随机抽取名同学进行调查,将他们最近一周熬夜学习的总时长作为样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如果学生一周熬夜学习的总时长超过小时,则称为“过度熬夜”. 甲班 乙班 (1)分别计算出甲、乙两班样本的平均值; (2)为了解学生过度熬夜的原因,从甲、乙两班符合“过度熬夜”的样本数据中,抽取个数据,
5、求抽到的数据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 (3)从甲班的样本数据中有放回地抽取个数据,求恰有个数据为“过度熬夜”的概率 19.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课外阅读兴趣小组进行每日一小时“经典名著”和“古诗词”的阅读活动.根据调查,小明同学阅读两类读物的阅读量统计如下: 小明阅读“经典名著”的阅读量(单位:字)与时间t(单位:分钟)满足二次函数关系,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t 0 10 20 30 0 2700 5200 7500 阅读“古诗词”的阅读量(单位:字)与时间t(单位:分钟)满足如图1所示的关系. (1)请分别写出函数和的解析式; (2)在每天的一小时课外阅
6、读活动中,小明如何分配“经典名著”和“古诗词”的阅读时间,使每天的阅读量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20.设函数 (1)若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求函数的零点; (2)若函数在,的最大值为,求实数的值 21.已知函数, (1)若,求函数的值域; (2)已知,且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2.在①,,②,,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下面问题的横线中,并求解该问题. 已知函数___________(填序号即可). (1)求函数的解析式及定义域; (2)解不等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 1、A 【解析】因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7、所以时,恒成立,即 ,故选A. 2、C 【解析】由直线倾斜角得出直线斜率,再由直线方程求出直线斜率,即可求解. 【详解】由直线的倾斜角为45°,可知直线的斜率为, 对于A,直线斜率为, 对于B,直线无斜率, 对于C,直线斜率, 对于D,直线斜率, 故选:C 3、D 【解析】为定义域内的单调递增函数,计算选项中各个变量的函数值,判断在正负,即可求出零点所在区间. 【详解】解:在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又, 所以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故选:D. 4、D 【解析】,可以得到,求出集合A的子集,这样就可以求出实数值集合. 【详解】,的子集有, 当时,显然有;当时,
8、 当时,; 当,不存在符合题意, 实数值集合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通过集合的运算结果,得出集合之间的关系,求参数问题.重点考查了一个集合的子集,本题容易忽略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结论. 5、D 【解析】逐项判断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是否相同,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对于A, 定义域为,而定义域为,定义域相同,但对应法则不同,故不是同一函数,排除A; 对于B,定义域,而定义域为,所以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排除B; 对于C, 定义域为,而定义域为,所以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排除C; 对于D,与的定义域均为,且,对应法则一致,所以是同一函数,D正确.
9、 故选:D 6、C 【解析】根据补集的运算得.故选C. 【考点】补集的运算. 【易错点睛】解本题时要看清楚是求“”还是求“”,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一定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防止出现错误 7、A 【解析】直接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故选:A. 8、C 【解析】先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角的正、余弦,再利用二倍角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故, 所以, 故. 故选:C. 9、C 【解析】运用零点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可得 【详解】根据题意得,解得, ∵n=2>1由对数函数的图象得答案为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零点的定义,一
10、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0、D
【解析】由基本不等式,结合题中条件,直接求解,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因为,都为正实数,,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取最大值.
故选:D
11、C
【解析】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可得,则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零点存性定理,属于基础题
12、D
【解析】因为A′B′与y′轴重合,B′C′与x′轴重合,所以AB⊥BC,AB=2A′B′,BC=B′C′.所以在直角△ABC中,AC为斜边,故AB 11、13、
【解析】利用换元法,将变为,然后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求三角函数的值域,可得答案.
【详解】由,得,
可设,
故,不妨取为锐角,
而,时取最大值),
,
故函数的值域为,
故答案为:.
14、64
【解析】由题意可求得点,求出幂函数的解析式,从而求得.
【详解】令,则,故点;
设幂函数,
则,
则;
故;
故答案为:64.
15、
【解析】根据诱导公式以及正弦的两角和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解:因为,
故答案为:
16、3
【解析】作出函数图象,根据函数零点与函数图象的关系,直接判断零点个数.
【详解】作出函数图象,如下,
由图象可知, 12、函数有3个零点(3个零点分别为,0,2).
故答案为: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1)(2)
【解析】(1)由,可得,从而得出值域;
(2)令将原函数转化为关于的二次函数,再求值域即可.
【详解】(1)
值域为
(2)设
当时y取最小值
当时y取最大值
所以其值域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函数最值,主要用型和换元后转换成二次函数求最值,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础题.
18、(1),;(2);(3)
【解析】(1)利用平均数公式代入求解;(2)由题意得甲班和乙班各有“过度熬夜”的人数为,计算得基本事件总 13、数和个数据来自同一个班级的基本事件的个数,然后利用古典概型的公式代入计算取个数据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3)甲班共有个数据,其中“过度熬夜”的数据有个,计算得基本事件总数和恰有个数据为“过度熬夜”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利用古典概型的公式代入计算恰有个数据为“过度熬夜”的概率.
【详解】(1)甲的平均值:;乙的平均值:;
(2)由题意,甲班和乙班各有“过度熬夜”的人数为,抽取个数据,基本事件的总数为个,抽到来自同一个班级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则抽取个数据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为;
(3)甲班共有个数据,其中“过度熬夜”的数据有个,从甲班的样本数据中有放回地抽取个数据,基本事件的总数为个,恰有个数据 14、为“过度熬夜”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个,则恰有个数据为“过度熬夜”的概率为.
19、(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1)设f(t)=代入(10,2700)与(30,7500),解得a与b.令=kt,,代入(40,8000),解得k,再令=mt+b,,代入(40,8000),(60,11000),解得m,b的值.即可得到和的解析式;
(2)由题意知每天的阅读量为=,分和两种情况,分别求得最大值,比较可得结论.
【详解】(1)因为f(0)=0,所以可设f(t)=代入(10,2700)与(30,7500),解得a=-1,b=280.所以 ,又令=kt,,代入(40,8000),解得k= 15、200,令=mt+b,,代入(40,8000),(60,11000),解得m=150,b=2000,所以 .
(2)设小明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时间为,则对“古诗词”的阅读时间为,
① 当,即时,
=
=,
所以当时,有最大值13600.
当,即时,
h
=,
因为的对称轴方程为,
所以 当时,是增函数,
所以 当时,有最大值为13200.
因为 13600>13200,
所以阅读总字数的最大值为13600,此时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时间为40分钟,对“古诗词”的阅读时间为20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及应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度中档
20、( 16、1)
(2)
【解析】(1)通过,求出.得到函数的解析式,解方程,求解函数的零点即可
(2)利用换元法令,,,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函数的最值,推出结果即可
【小问1详解】
解: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奇函数,
,
,
即,.所以,所以,
令,
则,
,又,
,解得,即,
所以函数的零点为
【小问2详解】
解:因为,,
令,则,,,
对称轴,
当,即时,,;
②当,即时,,(舍;
综上:实数的值为
21、(1);
(2)当时,;当且时,.
【解析】(1)由题设,令则,即可求值域.
(2)令,将问题转化为在上恒成立,再应用对勾函数的性质, 17、讨论、,分别求出的取值范围
【小问1详解】
因为,
设,则,
因为,所以,即
当时,,当或时,,
所以的值域为.
【小问2详解】
因为,所以,
又可化成,
因为,所以,
所以,
令,则,,
依题意,时,恒成立,
设,,
当时,当且仅当,,故;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故,
综上所述:当时,;当且时,.
【点睛】关键点点睛:应用换元法及参变分离,将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求值域,及由不等式恒成立、对勾函数的最值求参数范围.
22、(1)条件选择见解析,答案见解析;
(2)条件选择见解析,答案见解析.
【解析】(1)根据所选方案,直接求出的解析式,根据对数的真数大于零可求得函数的定义域;
(2)根据所选方案,结合二次不等式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出原不等式的解集.
【小问1详解】
解:若选①,,由,解得,
故函数定义域为;
若选②,,易知函数定义域为.
【小问2详解】
解:若选①,由(1)知,,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且,所以,
解得或.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若选②,由(1)知,,
令,即,解得,即,
因为在上单调递增,且,,所以.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