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23 页 前前 言言 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引入工业领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更加日新月异。伴随着数学、控制理论计算机、电子器件的发展,出现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并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已发展成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在品种规模设计与制造技术等方面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目前全国各地均建有机械制造厂,并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以能独立自主地进行从单机到成套设备乃至自动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必须推动各种自动机械向电气控制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皮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量大、结构
2、简单、维修方便、部件标准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煤炭等行业,用来输送松散物料或成件物品,根据输送工艺要求,可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它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布置型式的作业 线需要,适用于输送堆积密度小于 1.67/吨/立方米,易于掏取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的低磨琢性物料及袋装物料,如煤、碎石、砂、水泥、化肥、粮食等。被送物料温度小于 60。其机长及装配形式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传动可用电滚筒,也可用带驱动架的驱动装置。我国生产制造的带式输送机的品种、类型较多。在“八五”期间,通过国家一条龙“日产万吨综采设备”项目的实施,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煤矿井下用
3、大功率、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吕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大倾角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成套设备、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对带式输送机的减低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 PLC 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驱动系统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而通过本毕业设计,则可使学生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基本分析和设计能力,特别是掌握典型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基本逻辑指令的应用、步进顺控指令编程方法及应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
4、设计思想。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机械制造生产情况相符合,使设计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行、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第 2 页 共 23 页 生产线生产线皮带运输机控制系统设计皮带运输机控制系统设计 摘摘 要:要:设计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 PLC 电气控制装置,PLC 采用此种控制系统具有工作较平稳、对空间要求低、性能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先进、较完善、适合于大型带式输送机的控制系统。同时,利用绘图软件 Auto CAD2006 绘制了电气结构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关键词:关键词:皮带机;PLC 控制系统;电气元件;张紧装置;Abstrac
5、t:Abstract:Design for a belt conveyor,the PLC control device adopts PLC control system has the work is smooth,low requirements for space,reliable performance advantages,is a more advanced,more perfect,suitable for large belt conveyor control system.At the same time,the use of the drawing software CA
6、D2006 mapped the Auto electric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system diagram,etc.Keywords:Keywords:belt conveyer;PLC control system;Electrical components;Tensioner device;第 3 页 共 23 页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一一 生产线皮带运输机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生产线皮带运输机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 本设计是学完大学机械类专业众多课程后,进行的最后实践检验性实践教学环节。它要求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自己独立查
7、阅有关资料、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通过这次设计能够很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的综合素质是大有好处的,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二二 设计的目的设计的目的 1、能熟练运用过去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按题目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正确设计主电路及控制线路设计。主要完成继电器、接触器及 PLC 控制线路设计、编写 PLC梯形图及语句表,正确选择电器元件,画出主电路及 PLC 控制外部接线原理图,保证满足题目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设计及 PLC 控制线路设计的综合能力。2、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名称、出处,并
8、做到熟练运用,提高独立工作及分工协作能力。第 4 页 共 23 页 第二章第二章 设计的内容与步骤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一一 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的基本原则 任何一种电气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设计前,应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并与机械部分的设计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拟定电气控制方案,协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一次性投资小,使用后节约能源。(3)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使用与
9、维修方便。(4)考虑到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对于 PLC 控制系统,在选择 PLC 容量时,应适当留有裕量。二二 设计的内容设计的内容 1.基本结构设计基本结构设计 在建材、化工、食品、机械、钢铁、冶金、煤矿等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皮带运输机运送原料或物品。图 2.1 是某原料皮带运输机的示意图,原料从料斗经过 PD-2、PD1两台皮带运输机送出。从料斗向 PD-2 供料由电磁阀 YV 控制,PD-1 和 PD-2 分别由电动机 M1和 M2驱动。PD-2、PD-1 下均安装有称重传感器,一旦皮带轮超重,则发出信图 2.1 某原料皮带运输机示意图 第 5 页 共 23 页 号使得 YV 阀口减小
10、或关闭。2.皮带的张紧和跑偏调整装置皮带的张紧和跑偏调整装置 皮带运输机运行时皮带跑偏是最常见的故障,皮带跑偏轻则造成撒料、皮带磨损:重则由于皮带与机架剧烈摩擦引起皮带软化、烧焦甚至引起火灾,造成整个生产线停产,因而,正确地处理好皮带跑偏关系到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皮带的张紧是防止皮带打滑的重要手段,也对系统的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三 系统传动方式的确定系统传动方式的确定 传动方式包括驱动和调速两个方面。它分为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和流体传动三种方式。机械设备的传动方式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及结构。在机械设备总体设计时,必须从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两方面综合考虑后确定其传动方式。1.往复运动工作机构
11、传动方式的确定往复运动工作机构传动方式的确定 对于仅有一两个简单往复动作的普通机械,可采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拖动,经齿轮减速后用螺旋传动机构来传动。如果机械设备具有多个往复运动工作机构,而且往复动作的调速性能和自动化程度有一定要求时,应采用电磁换向阀控制的液压传动或气压传动系统。若往复运动的调速性能要求比较高,应采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来传动。对于往复运动位移控制和速度控制要求比较高时,应采用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家滚珠丝杠副来驱动和控制。选择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拖动,Y 系列电动机是笼型转子电动机,符合 IEC 标准和 DIN42673 标准。本系列采用 B 级绝缘,外壳防护等级
12、为封闭式(IP44)或防护式(IP23)。Y 系列电动机额定电压 380V,额定频率 50HZ,主要参数如表 2.1,实物图如图 2.2。表 2.1 选定电机的型号参数 型号 额定 功率 KW 满载时 堵转 电流 堵转 转矩 最大转矩 转动惯量 Kg.m2 躁 声 净 重 kg 转速 r/min 电流A 效率 功率因数 cos 额定 电流 额定 转矩 额定 转矩 同步转速 3000r/min Y100L-2 5.5 2870 6.39 82 0.87 7.0 2.2 2.2 0.0029 79 33 第 6 页 共 23 页 图 2.2 Y100L-2 电机 2.传动方式的选择传动方式的选择
13、调速性质是指电动机的转矩、功率与其转速的关系。负载特性是指机械设备的负载属于恒功率负载(即功率不随转速变化而变化)还是恒转矩负载,(即转矩不随转速变化而变化)。设计任何一个电力拖动系统,必须使调速性质与负载特性相适应。也就是说,恒功率负载必须采用恒功率调速性质的传动方式,而转矩负载则必须采用恒转矩调速性质的传动方式。3.电动机起动方式的确定电动机起动方式的确定 对于起动性能要求不高的机械设备,电动机的起动可根据其容量决定,当电动机总容量不超过供电变压器容量的 20%时,一般采用直接起动。当容量大于该值时,可采用星三角形降压起动或在定子中串电阻降压起动、也可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如果机械设备要
14、求电动机软起动,应采用软起动器起动或变频器控制的加速起动。4.电气系统的保护电气系统的保护 电气保护是电气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电路中正确设置保护环节,是确保电动机、其他用电设备、电器元件和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短路保护 电路在发生短路时,由于短路线路的阻抗很小而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在短路线路上的电器元件触头,会因此时流过的电流大大超过其额定容量而被烧毁回发生熔焊,导线的绝缘层也会因此被烧毁,甚至会导致火灾。所以发生短路时必须瞬间切断电源,以保证电气线路的安全。常用的短路保护措施有:a.熔断器保护;b.自动开关的脱扣保护。a.熔断器 选用工业低压电器常用的 RT18(HG30)系列熔断器
15、,如图 2.3。第 7 页 共 23 页 图 2.3 RT18(HG30)低压熔断器 b自动开关的脱扣保护。自动开关一般用的是自动空气开关,自动空气开关又称自动空气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网络和电力拖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电器,它集控制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身。除了能完成接触和分断电路外,尚能对电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的短路严重过载及欠电压等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用于不频繁地启动电动机。本次设计采用 DZ47 系列自动开关 DZ47LE。图 2.4 为其工作原理图,图2.5 为其实物图。图 2.4 DZ47 自动开关工作原理图 第 8 页 共 23 页 图 2.5 DZ47LE 实物图 过载保护 在电力拖动系统
16、中,当负载转矩超过电动机额定转矩时,电动机绕组的温升会急剧升高并超过其额定值,轻者会使绕组的绝缘层老化变脆,寿命降低;重者会导致电动机绕组烧坏。因此在电动机过载时必须及时切断电源,以保证电动机能在寿命期内安全运行。常用的过载保护措施有热继电器保护、自动开关过载脱扣保护。除此以外,还有以下一些过载保护的新措施,如电子式继电器过载保护、埋入电动机绕组的温度继电器(有双金属片式和热敏电阻式)过载保护,软起动器过载保护。本次设计基于生产成本考虑,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用途广泛的热继电器。根据电机参数,选择华洋公司生产的热过载继电器JRS1(LR1),如图 2.6。第 9 页 共 23 页 图 2.6 JR
17、S1(LR1)实物图 零电压和欠电压保护 在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如果出现非正常停电后再恢复供电,电动机又自行起动,很可能会造成生产机械动作错乱,运动部件互相碰撞的设备事故,甚至酿成人身事故。对电网来说,许多电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在恢复供电后同时自行起动,也会引起电网过大的瞬间压降。为了防止电动机失电时停止且电压恢复时自行起动,须采取零电压保护措施。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电源电压过低,会导致电动机转速过低甚至停转,结果造成所拖动的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可能酿成事故。因此,需要在电源电压降到允许值以下时,降电源切断,实施欠电压保护。电动机的零压保护和欠压保护无需特别的保护电器元件,只要将控制电动机的
18、接触器控制电路连接成自锁电路即可。电气元件的选择 按钮:按钮是用于人工操作瞬间接通和断开小电流(5A 以下)控制电路的开关。它有不同的结构型式和颜色。一般情况下,起动按钮选用绿色,停止按钮选用红色,紧急停止按钮选用红色蘑菇头型式;需要显示按钮操作状态时选用带指示灯的按钮;大多数按钮的触头为一常开和一常闭,如果需要一个按钮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回路,则选用多对触头的按钮。机械设备上常用的按钮有 LA18、LA19、LA20 等几种型号。它们的额定电压为:交流 500V、直流 440V、额定电流为 5A,如图 2.7 所示。第 10 页 共 23 页 图 2.7 各式按钮 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主要用于
19、将机械位移转变成电信号,使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得以改变,从而控制机械动作或用作程序控制。行程开关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在工业上,在那里它与其它设备配合,组成更复杂的自动化设备。机床上有很多这样的行程开关,用它控制工件运动或自动进刀的行程,避免发生碰撞事故。有时利用行程开关使被控物体在规定的两个位置之间自动换向,从而得到不断的往复运动。比如自动运料的小车到达终点碰着行程开关,接通了翻车机构,就把车里的物料翻倒出来,并且退回到起点。到达起点之后又碰着起点的行程开关,把装料机构的电路接通,开始自动装车。总是这样下去,就成了一套自动生产线,用不着人管,日以继夜地工作,节省了人的体力劳动。它有触点式和无触点式两种
20、类型。有触点行程开关又分为直动式、杠杆式、微动式、组合式,常用的型号有:LX2、LX19、JLXK1、JXW、LXK3、X2 如图 2.8。无触点行程开关有接近开关、干簧管开关、霍尔开关等。图 2.8 JLXK1 系列行程开关实物图 第 11 页 共 23 页 接触器:接触器(Contactor)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接触器由电磁系统(铁心,静铁心,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和灭弧装置组成。其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
21、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头复原:常闭触头闭合;常开触头断开。在电工学上,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某些型别可达 800 安培)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本次设计选用主触头参数如表 2.2,实物图如图 2.9。表 2.2 主触头的参数 图 2.9 CJ10-20 接触器 型号型号 额定电流额定电流 额 定 操 作额 定
22、操 作频率(次频率(次/小时)小时)可控制电动机最大容量(可控制电动机最大容量(kW)主触点主触点 辅助辅助 触点触点 220V 380V 500V CJ10-20 20 5 600 5.5 10 10 第 12 页 共 23 页 热继电器:用于对异步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的热继电器有双金属片时和电子式两种。电子式热继电器保护性能好,适用于重要电动机的保护。如果电气控制系统已经采用自动开关,不必再采用热继电器;对负载恒定、过载可能性很小的电动机,如冷却泵电机,可不设热继电器。选择热继电器时,要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确定其额定电流及热元件的电流等级。对星形连接电动机,可使用两相或三相结构的热继电器,
23、对三角形连接的电动机可采用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此处省去此处省去 NNNNN 需要更多更完整的图纸和说明书请联系需要更多更完整的图纸和说明书请联系 秋秋 3053703061 热元件的额定整定电流值通常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的 0.951.05 倍选用,各型号热元件电流参数如表 2.3,本次设计采用的JR16B-20/3D 继电器实物图如图 2.10。表 2.3 热继电器的型号参数 型型 号号 额定电流额定电流(A)热元件等级热元件等级 热元件额定电流热元件额定电流 电流调节范围(电流调节范围(A)JR16B-20/3 JR16B-20/3D 20 0.35 0.50 0.72 1.1 1.6 2.
24、4 3.5 5 7.2 11 16 22 0.250.35 0.320.50 0.450.72 0.681.1 1.01.6 1.52.4 2.23.5 3.25 4.57.2 6.811 1016 1422 第 13 页 共 23 页 图 2.10 JR16B-20/3D 继电器 熔断器主要类型有:插入式、螺旋式、填料封闭管式等。常用的有 RL1 系列。选择熔断器时,应根据电流的特点及参数求出熔体电流,再根据熔体电流大小选择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并确定其型号。对负载电流稳定的电气设备,如照明灯、电阻炉等,可按额定电流选用。对具有冲击电流的电气设备如异步电动机,可按以下方法确定:单台电动机长期工作时
25、:Ir=(23)Ied 电动机频繁起动时,上式的系数为 34。本次设计采用熔断器主要参数如表 2.4,实物如图 2.11。表 2.4 熔断器 RL1-15 主要参数 型号型号 熔断器熔断器 额定电流(额定电流(A)熔体额定熔体额定 电流等级(电流等级(A)交流交流380V时极限时极限分断能力(分断能力(A,有,有效值)效值)RL1-15 15 2、4、5、6、10、15 2000 第 14 页 共 23 页 图 2.11 RL1-15 热熔断器 四四 电气控制方案的确定电气控制方案的确定 电气控制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机械设备工作的可靠性、易维修性以及经济性。设计电气控制系统时必须综合考虑,在保
26、证机械设备要求的工作可靠性和易维修性的前提下,应采用简单、经济的电气控制方案。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电气调速系统、逻辑控制系统和数字控制系统。1.电气逻辑控制装置的选择电气逻辑控制装置的选择 电气逻辑控制装置有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屏、顺序控制器和 PLC。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屏的电路结构简单,直观易懂,输出功率大,价格便宜。其缺点是触头容易产生电磨损,工作时有机械振动,容易造成触头松动。这几种情况的发生都会降低控制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一旦出现故障,检查和维修很不方便。顺序控制器是一种介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屏和 PLC 之间的一种控制装置。它具有改变 容易的特点,尤其是采用插销板编程时,改变插销
27、的位置就可以改变程序,使用很方便。这种控制装置适用于动作顺序不太复杂的控制系统,特别适用于需要经常改变工作顺序的生产机械的自动控制。但是这种控制系统由于插销比较多,接触不良的故障时有发生,可靠性不太高,而且这种产品由于没有专业厂生产,所以目前已很少应用。PLC 具有通用性强、应用控制系统设计组装周期短、编程简单、修改容易、调试直观、第 15 页 共 23 页 维护方便、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目前以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但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屏相比,PLC 的价格比较贵。如果机械设备执行机构比较少,工作程序和控制要求比较简单,无论采用电气传动还是液压传动或气压传动,其控
28、制系统宜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屏。对于执行机构比较多、工作程序和控制要求比较复杂的机械设备,其控制装置应采用 PLC。有些机械设备虽然执行机构少,工作程序也不复杂,但工作程序要求经常变动,这种设备应采用 PLC 控制。2.控制方式的选择控制方式的选择 控制方式通常有行程控制、时间控制和其他物理量(压力、流量、电流、速度等)控制。行程控制方式是利用机械设备运动部件上的碰块或感应头,触发在固定位置安装的行程开关或无触头行程开关,以此发出行程信号来实现位置控制。凡是要求进行位置控制的执行机构都应采用行程控制方式。时间控制方式是利用时间继电器或 PLC 的定时器,使控制系统按工艺要求的不同时段进行程序
29、步切换,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因此,机械设备的工作程序如果要求要求延续一般时间后才切换的则应采用时间控制方式。对于要求实现位置控制的执行机构,如果其行程很短,无法安装行程开关。在运动速度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根据运动速度与时间的乘积等于行程的原理,也可以采用时间控制方式来实现位置控制。3.系统动作要求系统动作要求 1、起动:起动时为了避免在前段运输皮带上造成物料堆积,要求逆物料流动方向按一定时间间隔顺序起动。其起动顺序为:2、停止:停止时为了使运输皮带上不残留物料,要求顺物料流动方向按一定时间间隔顺序停止。其停止顺序为:第 16 页 共 23 页 3、紧急停止:紧急情况下无条件地把 PD-1、P
30、D-2、YV 全部同时停止。4、故障停止:运转中,当 M1 过载时,应使 PD-1、PD-2、YV 同时停止。当 M2过载时,应使 PD-2、YV 同时停止;PD1 在 PD-2 停止后延迟 10s 后停止。5、M1 和 M2 电机功率都是 5.5KW。4.确定确定 I/O 点数及点数及 PLC 的选型的选型 伴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PLC 的成本不断下降,因为促进了PLC 的应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控制都必须使用 PLC,可以使用计算机控制或继电接触器控制。在确定控制系统方案时,首先应明确是否有必要采用 PLC 控制。如果控制系统非常简单,所需 I/O 点很少,或者虽然 I/O
31、点需要较多,但控制关系非常简单,各部分之间联系很少,可以考虑不用 PLC,而采用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除此之外,只要满足下列情况之一,应该首选 PLC。1)系统所需 I/O 点数较多(比如在十几个点以上),控制要求比较复杂。2)现场处于工业环境,而又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较高可靠性。3)系统的工艺流程可能经常发生变化,输入、输出控制量需经常调整。4)要求完成多种定时、计数、甚至复杂的逻辑、算术运算,以及对模拟量的控制。5)需要完成与其他设备实现通信或联网。6)系统体积很小,要求控制设备嵌入系统设备之中等。1、输入、输出设备的数量 根据示意图和控制要求可知,该系统需要 5 个输入点和 3 个输出点。2
32、、PLC 的选择 此控制系统只有简单的开关量控制,没有模拟量的输入或输出,对系统的响应时间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时间继电器的定时也是固定的,小型 PLC 即可满足要求。因系统需要 5 个输入点和 3 个输出点,可选用三菱公司的整体式小型 PLCF1-20M,它具有 12个输入点和 8 个输出点,完全满足要求。F 系列 PLC 一共有三种不同单元,即基本单元、扩展单元和特殊单元。基本单元内有中央处理器(CPU)、存贮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每个控制系统必须有一个基本单元。要增加 I/O 的点数,可连接扩展单元。要增加控制功能,则可连接相应的特殊单元,如高速计数单元、模拟量单元等。F 系列 PLC
33、的型号,表 2.5 为 F 系列 PLC 总体技术特性数据表 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要求,F 系列 PLC 有多种型号规格,表示方法如下:F,其中:表示输入/输出总点数;表示本单元的类型:M 为基本单元,E 为扩展 第 17 页 共 23 页 单元;表示输出类型:R 为继电器输出,T 为晶体管输出,S 为晶闸管输出;表示电源电压种类:V 为 100/110V 交流,E 为 220/240V 交流,D 为 24V 直流。本次设计选用的F1-20M PLC 实物如图 2.12。表 2.5 F 系列 PLC 总体技术特性数据表 项项 目目 F20M F40M 电电 源源 功 耗 11VA 25VA 电
34、压 AC100110V,AC200220V 50/60Hz 计计 时时 点 数 8 点 16 点 设定位数 2 位 3 位 设定范围 0.199s 0.1999s 计计 数数 点 数 8 点 16 点 设定方式 设定范围 199 1999 辅助继电器辅助继电器 64 个(其中 16个有掉电保护功能)192 个(其中64 个有掉电保持功能)用户存贮器容量用户存贮器容量 数 制 八进制 十进制 数 量 477 890 运运 算算 指 令 继电器符号 速 度 100s/步序(平均)45s/步序(平均)可可 靠靠 性性 施施 和和 情情 况况 电池保护 锂电池,可连续使用五年,保持RAM 程序 瞬时停
35、电补偿 5M(DC500V)绝缘耐压 AC1500V 1min 外形尺 255mm80mm100mm 305mm110mm110mm 重 量 1.5kg 2.3kg 图 2.12 F1-20M 常用 PLC 的编程指令系统(1)LD 指令 LD(Load):取指令,适用于梯形图中与左母线相连的第一个常开触点,表示一个逻辑行的开始。(2)LDN 指令 LDI(Load Inverse):取反指令,适用于梯形图中与左母线相连的第一个常闭触点。第 19 页 共 23 页(3)OUT 指令 OUT(Out):线圈驱动指令(又叫输出指令),适用于将运算结果驱动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定时器和计数器的线圈
36、,但不能用于输入继电器。OUT指令用于计数器和定时器时,必须有常数 K 值紧跟,K 分别表示定时器时间或计数次数,它也作为一个步序。(4)AND 指令 AND(And):“与”指令,适用于和触点串联的常开触点。(5)ANI 指令 ANI(And Inverse):“与反”指令,适用于和触点串联的常闭触点。(6)OR 指令 OR(Or):“或”指令,适用于单触点并联的常开触点。(7)ORI 指令 ORI(Or Inverse):“或反”指令,适用于单触点并联的常闭触点。(8)RST 指令 RST(Reset):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的复位指令,适用于将计数器的当前值回复到设定值或清除移位寄存器中所有
37、位的信息,即清零。计数器有计数输入和复位输入两个输入端。当计数输入端触点每次从断开至接通时,计数器的值减 1,当通断次数达计数值后,计数器的当前值减为 0,此时计数器的线圈接通,其常开触点闭合。如果要计数器从当前值回到最初设定值,则要接通复位输入端的触点,RST 起复位作用,使计数器线圈断开,其常开触点断开。RST 指令总是优先执行的,因此当 RST的输入保持时,对计数器或移位寄存器的输入不再接受。所有的计数器和部分寄存器具有掉电保护功能,所以当不必再保持计数器原有状态时,在工作开始之前,要使用特殊辅助继电器 M71,在主机投入运行的瞬时,产生的初始化脉冲,使计数器或位移寄存器复位。(9)SF
38、T 指令 SFT(Shift):移位指令,适用于将移位寄存器中的内容做移位操作。可由 8 个或 16 个辅助继电器组成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三个输入端功能为:数据输入端 IN:当连接 IN 端的触点接通时,表示把“1”送到移位寄存器的最低位,反之则把“0”送到此位。移位信号输入端 CP:当连接 CP 端的触点每由断变通一次、来一个脉冲时,移位寄存器的内容从编号小的低位,向编号大的高位顺序移动一次,最高位原来的数据丢失。复位信号输入端 R:当连接 R 的触点接通时,对应的辅助继电器全部断开,即移位积存器全部清零。如果 R 端连接的触点一直处于接通状态,则数据输入和移位输入的信号全无效。第 20
39、页 共 23 页 F 系列 PLC 常用指令如表 2.6 所示。表 2.6 F 系列 PLC 指令系统表 指指 令令 功功 能能 指指 令令 功功 能能 LD 公共总线或支路的起始常开触点 PLS 脉冲产生指令 LDI 公共总线或支路的起始常闭触点 SFT 移位寄存器的移位指令 AND 串联的常开触点 NOP 空操作指令 ANI 串联的常闭触点 END 程序结束指令 OR 单个并联的常开触点 S 操作保持指令 ORI 单个并联的常闭触点 R 操作保持 复位指令 ANB 电路块的串联 连接 MC 主控转移指令 ORB 电路块的并联连接 MCR 主控复位指令 OUT 线圈驱动指令 CJP 条件跳步
40、指令 RST 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复位指令 EJP 跳步结束指令 3、继电器的选择 JZ17 型继电器是引进日本 OMRON 公司技术。设备生产的产品(原型号为MA460N)。可用于交流 50Hz 或 60Hz,额定电压至 220V 的控制电路中。该产品采用直动式磁系统,桥式双断点触头,共有 8 对触头(4 常开 4 常闭),其要参数如表 2.7,实物如图 2.13。第 21 页 共 23 页 表 2.7 继电器的主要参数 额定额定绝缘绝缘电压电压(V)约定约定发发热热电流电流(A)使使 用用 类类 别别 触头触头额定额定工作工作电压电压(V)触头额触头额定控制定控制容量容量(VA)电寿电寿命命
41、(万(万次)次)机械寿机械寿命(万命(万次)次)操作频操作频率(次率(次/h)动作动作时间时间(s)重重 量量 440 6 AC-11 380 360 50 600 1200 0.03 0.29 180 80 72 120 DC-11 220 28 60 图 2.13 JZ17 继电器 4、PLC 的 I/O 分配如表 2.8。表 2.8 地址分配表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 输入点编号输入点编号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 输出点编号输出点编号 起动按钮 X400 M1 接触器 Y430 停止按钮 X401 M2 接触器 Y431 急停按钮 X402 YV Y432 M1 热继电器 动断触点 X403 M2 热继电器 动断触点 X404 第 22 页 共 23 页 5.软件系统设计软件系统设计 PLC 外部接线图如图 2.14,根据控制要求用基本逻辑指令编程编制的梯形图如图2.15。图中,T450、T451 分别为 PD-2、YV 延时起动的计时器;T452、T453 分别为 PD-2、PD-1 延时停止的计时器。图 2.14 PLC 外部接线图 第 23 页 共 23 页 图 2.15 控制 T 形图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