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是怎样传播的教学案例覃 莉【案例背景】现编的小学科学课程中,对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及发展动手实验的能力制定了明确的要求,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时的目标中,都有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详细目标。注重参与和自主动手过程的导向是非常明确的。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专职的科学老师对于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方法都还是比较保守的,基本还是抱着课本,按部就班,总感觉还是老师在牵着学生走,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实验活动的兴趣还仅仅停留在“好玩”上,没有真正体验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在教改培训中,某中学数学老师的“10+35”的教学方法(即一节课结束前用10分钟布置第二节课的
2、教学内容,让学生回去研究学习,第二节课上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他研究学习的成果,其实就是学生教学生)让我很有触动,感到非常适合用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于是稍作改革,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案例描述】这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光”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光是怎样传播的。光,是学生司空见惯的一种物质,在生活中关于光的一些现象也都很熟悉。在教学中,我于第一课时,用了5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讨论、猜测光是怎样传播的,是沿直线还是曲线?大多数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都猜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光是沿曲线传播的”。我没有否认任何一方的观点,而是布置学生回去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第二节课进行展示,
3、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为避免有些学生不知该如何做,我提示可以阅读课本,参照课本的方法进行实验。第二节课让学生展示自己探究的成果。在第二课时的实际操作中,学生参与的状态和教学的效果非常的好。特别是2班,交流的氛围很浓,邓久泽从家里拿来了装修剩下的一段塑料弯管,成功的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冯中华郅还现场为乔芷歆的装置进行操作改进,让原本失败的实验成功演示并印证了她的观点;杨柳州的实验更体现了他个人的思考,他没有用课本上的方法,而是设计了简单、直接的实验用点亮的手电筒一侧贴着黑板,手电的光就在黑板上清晰的留下了一条光线,让同学们在黑板上清楚看到了光行走的路线。每一个实验结束后,都有学生
4、与演讲者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提醒,虚心学习的细节营造出了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而利用学生交流的间隙,我适时的进行一些点评,对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给予大力的赞许和鼓励,我的赏识,让上台演讲的孩子感到非常自豪,在接下来的研究活动中,表现非常专注。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没有设计实验,在课上只是看其他同学的演示,但是,我相信课堂上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交流的氛围,对他们是有影响的,身处其中就是一种科学的熏陶。熏陶着,熏陶着,有一天他们也会动起来的!【案例分析】这样的方法,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不在课堂上,而是在课余,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的是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课堂上的展示交流,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不断完善自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还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目的并不全在于学生从这节课中学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对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他们在研究中客观对待失败和挫折的心态,培养他们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这些,才是我们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比学到知识更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