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二先生人物形象分析1 .迂腐:同薄公孙谈话时他说道: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J后来 他又劝匡超人走上科举之路。惟八股为尊,其他诗词曲赋皆为下品,他的人生追 求已然被科举制度侵蚀扭曲了。同时,在西湖边听说楼上有仁宗皇帝的御书时, 他“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他有臣对君的“奴性”,这可笑的举动反映 了封建礼教的毒害作用。马二先生的上述种种行径生动地展现了封建制度下深受八股制度毒害的迂 腐读书人形象。2 .麻木:儒林外史第十四回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西湖画卷,而他却“看了一遍,不 在意里“,反倒是吃处片时“觉得有些滋味”。“片石居”中,马二先生一听是谈 论古代才女,便立即退出来了。从中可见不
2、管是景物之美还是文采之美,马二先 生都十分麻木,不感兴趣,毫不欣赏。马二先生对美的无感代表了封建制度下的读书人只重文理,却欠缺审美情趣 的麻木形象。3 .坚毅:同在研究八股文,他却与一般读书人不同。他研究的不是“考场技巧”,而 是钻研古圣贤之文字,诸如语类或问等,这在一方面可谓研究了真正的 学问。而且他数十年屡试不中却依然坚持钻研,“向日马二先生在家兄文海楼, 三百篇文章要批两个月,催着还要发怒”。马二先生热衷科举却不随大流钻研“应试技巧”,而是去认真品读圣贤的真 学问,塑造了一个深受八股制度毒害却又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求知者形象。4 .重情重义:从在西湖边只买廉价的食品尝个滋味可见,马二先生
3、后来的生活并不阔绰。 而他之前却一下子拿出上百两银子替遂公孙周旋。并且面对差人的敲诈勒索,他 心急如焚:“任凭你搜,假设搜出一钱银子来,你把我不当人!”他付出甚多来关怀 帮助友人,却不求回报。此外,马二听闻匡超人父亲病重便给了他十两银子,这 次他给自己留下了一些钱财(之前洪憨仙给他的黑煤烧出八九十两银子)。马二先生作为一个生活拮据的普通人,却能做到仗义疏财,解友之困,展现 了极具代表性的厚道读书人形象。小结:马二先生确实是封建科举的受害者,有着迂腐落后的精神思想与扭曲的价值 追求,但他的人生不应用“悲剧”来形容。与匡超人等众多在科举、官场中丧尽 良知的人比照,他重情重义、慷慨无私、感人至深,是读书人中少有的。最为一 个“立体”的人,他美好的那一面,在“冷”与“黑”的儒林中让人感到一丝温 暖与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