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一安全:不去这里玩活动目标1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2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3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2一张对开大白纸(固定在黑板上)和一盒水彩笔。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1)教师:假期的时候,小朋友可以到很多地方玩。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十分危险,是小朋友不能去玩耍的。你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吗?(2)幼儿自由发言并讨论,教师在黑板上的大白纸上用图夹文方式记录大家都同意的几点。(3)教师小结幼儿所讲的内容。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出了很多不适合玩耍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不能去玩耍呢?让我们
2、一起来看一看。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理解第一幅图的内容,即建筑工地危险,不能去玩耍。教师:小倒霉去哪里了?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不能到建筑工地玩儿呢?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建筑工地上都是沙子、水泥、钢筋、石子等建筑材料,不小心会被撞伤、砸伤。各种运输车辆出入工地,不小心也会被撞伤。建筑工地经常有高空吊物,滚落的材料会砸伤人。新建的建筑物未安装楼梯、门、窗等,如果进入其中可能会发生从高处跌落的危险。因此,建筑工地非常危险,不能去玩耍。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二幅图的内容,即停车场危险,不能去玩耍。教师:小倒霉又到哪里玩了?发生了什么事?停车场有什么
3、危险?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幼儿观察描述,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停车场里随时都有汽车驶进驶出,小朋友去那里玩儿很容易被车撞伤,而且停车场里汽车很多,驶进驶出时都会排放废气,里面含有铅,会引起小朋友铅中毒,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因此不可以去玩耍。(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三幅图的内容,即仓库危险,不能去玩耍。教师:小倒霉到哪里玩儿了,发生了什么危险?仓库里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那里玩儿?幼儿观察描述,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仓库里会堆放很多的货物、箱子。如果堆放得不牢固,或者堆放得比较高,容易滑落,小朋友可能会被砸伤。还有些仓库可能堆放了危险物品,比如有毒的化工材料,会释放出毒气,导致人过敏或
4、生病。因此,不能去仓库玩耍。(4)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第四幅图的内容,即废弃的场所危险,不能去玩耍。教师:小倒霉最后到哪里玩儿了?发生了什么?这里有什么危险?为什么不能去玩儿?幼儿观察描述并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废弃的矿洞里,有很多滑落堆积的小石块,会掉落砸伤人,还有可能会有很深的积水,很危险。被废弃不用的厂房、煤窑也有很多危险,比如建筑物不牢固会发生坍塌,人会被掩埋在里面,非常危险。所以,被废弃的场所千万不可以去玩耍。(5)请幼儿整体阅读幼儿用书第2223页内容,引导幼儿克制好奇心,不去危险地方玩耍。 教师小结补充:除了以上的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以外,还有很多地点很危险,不能去玩儿,比如山洞、
5、地洞、神秘地道等。去那里可能会被卡住,还可能遇到蛇等危险动物,或者有很深的积水。小朋友不能因为好奇盲目进入,不然会发生危险。3活动总结:综合前面幼儿讨论的注意事项和幼儿用书的注意事项。(1)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书上所讲的一些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的地方,他们是建筑工地、停车场、仓库和废弃的场所。我们再来看看一开始大家讨论的,把没有的内容补充上去吧。(2)引导幼儿对照一开始讨论的内容,将缺少的内容补充到黑板上的白纸上,形成的安全规则图可用于区角张贴。4活动延伸:表演小倒霉的故事。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幼儿用书内容进行创编,并分组讲述和表演。活动反思:作为一名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特别是作为一名体育教
6、师,学生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时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仅要保护学生的安全,还要让学生学会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上面的这节课设计的内容非常好,如今我国的社会放在飞速,汽车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安全时刻不在,所以这样的教材选择是非常必要的。周三音乐:小孩不小歌活动目标1用自然、较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孩不小歌,体验歌曲自豪、自信的情绪。2欣赏歌曲变妈妈,获得天真活泼、有趣的情绪体验,懂得体谅妈妈,关心妈妈。3关注生活中的声音,能根据声音来编简单的故事;知道音乐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活动过程一、导入 师播放事先录制好的一段声音,生根据这段声音编故事如:小闹钟的闹铃声开水龙头水“哗哗”流的声音
7、;倒水刷牙的声音;打开煤气灶的声音;开门、关门的声音;发动摩托车的声音小朋友,你刚才听到了哪些声音?你能用这些声音编个故事吗?(生:清晨,小闹钟响了,妈妈赶紧起床洗脸、刷牙、做早饭,吃完早饭,妈妈开门走出家门,骑上摩托车上班去了) 二、新授歌曲小孩不小歌1 导语:小朋友个个都能干,洗衣、扫地样样行,谁说小孩小?2 师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小朋友的优秀作品:字画、乐器演奏录音、独立做事的生活画面,与歌曲产生共鸣。3听范唱小孩不小歌。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初步了解反复记号的意思)4这首歌曲情绪怎样?(生:自豪地)5用自豪的语气读一读这首儿歌,初步熟悉歌词。6跟师的钢琴模唱歌词。并解决难点部
8、分“5 3 2 1 ”附点音符时值唱足。7在熟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如:“嗨”字要唱得神气、有力。还可以配合动作表演。三、欣赏歌曲变妈妈1导入:生活中,如果你和妈妈换了一个角色,你最想做什么?(学生自由说)2初听歌曲。问:歌曲中的小姑娘变妈妈后她是怎么做的?3再听歌曲。说说歌曲给你有什么感受?(活泼、有趣的)4听熟后模仿角色表演。四、小结、下课。活动反思:这首小孩不小歌,歌曲内容简单贴近幼儿,比较诙谐、欢快,所以幼儿兴趣较高,而且掌握的速度也比较快。首先,我让孩子们熟悉旋律,我用钢琴演奏歌曲的旋律,请孩子们根据节奏拍手,大班的孩子节奏感明显比较强。接着,我播放歌曲的录音,第三个环节
9、,我根据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两遍过后,让孩子们一起朗读,提醒他们要和我读的节奏一样,并重点练习了有附点的三、四两句,强调“你”字必须拖长一点。在孩子们已经熟悉了歌词、旋律和节奏以后,演唱歌曲就水到渠成了。最后,我让孩子们想出不同的演唱方式和表演方式。孩子们想出的第一种方法是分男、女声轮唱、合唱,按照他们的建议,我们一起演示;第二种方法是分组轮唱、合唱。因为孩子们的兴趣开始转移,所以,请了部分孩子到前面来进行表演,让其他的孩子在下面当评委。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在歌唱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通过讲述故事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难
10、点地方如附点处采用了语言节拍唱,帮助幼儿化解难点。 周五数学活动:数字比大小活动目标: .认识“”和“”和“”“”和“=”。 (1)出示数量为6和7的实物卡,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教师示范把“”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号。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的特征:嘴巴朝前的是大于号。学说:6大于5。(5)小结: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6)出示两张数量一样多的实物卡和数卡,引导幼儿认识“=”,知道等号表示两个数相等。3.游戏:找朋友。老师出示数以及带大于或小于号的数卡,幼儿任意选择一张。游戏开始:一边唱找朋友,一边观察其他小朋友手中的数卡。当音乐结束后,立刻找一个朋友拉拉手,把自己手中的数卡与对方的数卡组成一个正确的大于式或小于式。游戏可反复进行。4.幼儿做相关练习。(1)幼儿看幼儿画册,填写“”“”和“=”,并读出来。(2)相互检查,交流。活动反思:活动反思:今天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认识“”和“”,能准确区分“”符号和“”符号。整个活动的层次比较清晰,孩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和“”,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操作的过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确区分符号,并能准确的在两个数字中选择符号,虽然孩子能进行区分,但在表达上有些孩子会出现读错现象,主要是对符号的认识还不够,我将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辅导及帮助,让孩子在正确区分的基础上并能掌握正确的读法。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