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与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说明()文化包括礼仪、语法、逻辑等意识形态部分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ABC D解析:“礼仪、逻辑、语法”应属于文化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故说法错误;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C。答案:C2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
2、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从文化的本质来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人类的文化比动物的文化要高明B文化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C文化是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D文化是人类预先设计的精神产品解析:材料说明人与蜜蜂的不同在于,人可以创造文化且可以以这种文化指导实践,即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故答案选C项。A项错误,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B项错误;文化既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D项错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答案:C3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这里的理想()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是人们
3、对未来的一种追求能够激励人们去努力奋斗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AB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理想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具有自身的特性,也具有文化的一切共性,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能够激励人们去努力奋斗,这是理想的特点,同时它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所以都正确。答案选D。答案:D4“贵和”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新时期这一思想又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充分证明了()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D发展文化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解析:A、B两
4、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表明,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故选C项;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故D项错误。答案:C5考古发现,世界各地远古人类的遗存中有绘画、文字、装饰、刻有图案的器皿等东西,这些遗存成为当今人类认识远古人类生活的重要依据。这一现象说明()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C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解析:古代的绘画、文字、装饰等通过遗存展现给人类,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项正确切题,A、B、C三项均不合题意。答案:D6图中我国的甲骨文(十二生肖)告诉我们()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
5、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解析:我国的象形文字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发明的,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明显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文字属于非意识形态部分,D项观点明显错误。答案:B7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这是因为()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力量。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表述错误,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不构成因果联系。应排除,故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8当今社会正刮起一股泛文化风潮。
6、生活中有饮食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等,生产中有海尔文化等。更有甚者,还有专门收藏旧时代女人小鞋的“三寸金莲文化”、研究乞丐交往的“丐帮文化”等。文化固然洋洋大观,但“凡事套文化”与“言必称希腊”有何不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从文化的内涵、特点、作用等多个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我们所讲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能体现人们的文化修养,人们的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2)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有一定的普遍性。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们重视文化,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作用有了更多的认识。(3)把一切都贴上文化标签,是文化的庸俗化。我们应积极创造和发展生产和生活中健康的、先进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