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菲女士的日记讲课稿10级汉本一班曹园园2011-5-25【教学安排:一、 创作背景及概况二、 梗概三、 人物形象鉴赏四、 主题五、 艺术特色【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丁玲的生平经历及其作品,掌握沙菲女士的日记的地位及主要内容,鉴赏沙菲女士的人物个性。让学生对女性意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教学内容: 一个心灵上负着创伤的叛逆绝叫者 沙菲女士丁玲是一个不守成规的作家,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她不断突破文坛既成的写作模式,也不断改变自己的写作路数,在她创作的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有独创性的作品。其中,沙菲女士的日记具有特殊的代表性,既是她创作的原点,又在她后来的创作中隐约回响,其主题与情调,以各种形态
2、贯穿了丁玲的全部创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莎菲,了解莎菲。【1】 创作背景及概况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者于1927年写的。它是一篇日记体裁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五四”运动后几年北京城里的几个青年的生活。作者用大胆的毫不遮掩的笔触,细腻真实地刻划出女主角莎菲倔强的个性和反叛精神,同时明确地表露出脱离社会的个人主义者的反抗带来的悲剧结果。莎菲这种女性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她追求真正的爱情,追求自己,希望人们真正地了解她,她要同旧势力决裂,但新东西又找不到。她的不满是对着当时的社会的。 丁玲在20年代时就以其大胆的女性意识、敏锐的文学感觉和细腻的叙述风格闻名文坛,其中莎菲女士的日记反映了当时知识少女的苦闷与
3、追求。本文主要以莎菲的情绪变化为线索,而莎菲正是那种自强、自立,又找不到正确出路的,从而患上了时代忧郁症,显得有点病态神经质的青年女性,沙菲女士的日记以一种急促的、尖锐的、无所顾及的、充满强烈渴望的节奏和语调,做了“激情式的宣泄”表达了五四女性拥有自我,享受我的一切的冲动与渴望。沙菲女士的日记的主人公沙菲女士是一个患有肺病的女子。她的恋爱不是平平凡凡的你爱我,我也爱你的故事,也不是你爱我,我不爱你,或我爱你,你不爱我的问题,更不是简单的几角恋爱,他对爱的见解是异常的深刻而为以前的作家们所体会不到的。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沙菲女士的日记的故事梗概。【2】 梗概 莎菲女士的日记故事梗概莎菲女士一个
4、接受过“五四”新思想洗礼的青年,她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受着肺病的折磨。长期在公寓里养病,她喜欢自怨自艾,生活十分寂寞,对周围的一切心生厌恶与烦恼,但是她身边依旧有知心的好朋友如疏芳.云霖,他们都十分关心莎菲并视她为小妹妹。还有苇弟在苦苦追求她,为她默默的付出。而她呢却一点也不满意苇弟懦弱的性格,总是折磨他,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苇弟的痛苦之上,而后又暗暗自责后悔。 莎菲想追求自由,她希望在自己的生命当中能有一位骑士风范的男人出现。年夜疏芳和云霖来看莎菲并引来了一个高个少年凌吉士,新加坡人,他在陌生人面前毫不拘束,谈吐优雅,举止大方,英俊潇洒。让年仅20岁的莎菲无不为之动容和倾倒。她渴望能与他拥有一
5、段美丽的爱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莎菲决定离开公寓来到一间低湿的小屋租住,因为离凌吉士比较近,她就可以天天见到他让他为自己辅导英语(近距离的接触)。时间长了莎菲发现他是一个十足的享乐主义者拜金主义者,即便这样莎菲依旧喜欢他,爱他,因为莎菲已经无法自拔了,她对他的爱已经很深深了。为了逃避自己良心的谴责,莎菲后来决定去西山养病,之后她得之了凌吉士有自己的妻子,但她还是压制不住自己的狂热欲望,最终莎菲得到了凌吉士的一个拥抱和吻之后,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北京决定南下去寻找新的生活【3】 人物形象鉴赏 沙菲女士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
6、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莎菲何以会“震惊一代文艺界”,让人对她褒贬毁誉不绝?我们且翻开莎菲女士的日记,细细探讨一下。1. 温和任性而又善良残酷,面对苇弟忠实的求爱,她总是毫不含糊地加以拒绝,从不欺骗和玩弄他。她说:“我相信在我平日的一举一动中,我都很能表示出我的态度来。为什么他懂不了我的意见呢?难道我能直接的说明和阻止他的爱吗?为了让苇弟死心,她把自己的日记拿给苇弟看,让她知道他之在她心里“是怎样的无希望”,
7、进而了解她“是如何凉薄的反反复复不足爱的女人”。莎菲常常真诚地为苇弟祝福祈祷,“愿有那么一个真诚纯洁的女郎去饱领苇弟的爱,并填实苇弟所感到的空虚。”“我将替她愿望那世界上最可爱、最美的女人”。但另一方面,苇弟又是莎菲倾泄怨怒的对象,她常常用冷静的眼光欣赏他痛苦地流泪,看到他把眼泪一颗一颗掉在她手背上,“却像野人一样的在得意地笑”。 2. 放任不羁而又自我压抑与周围的女性相比,莎菲活得最无拘:破烂的手套,搜不出香水的抽屉,无缘无故扯碎的新棉袍,旧的小玩具她从不讳言自己的感情欲求,也不隐藏自己的卑下意识。她说:“假使他这时敢拥抱住我,狂乱的吻我,我一定会倒在他手腕上哭了出来:我爱你阿!我爱你阿!但
8、另一方面,莎菲又压抑自己可爱的天性。她说:“近来为要磨练自己,常常话到口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借住在夏那儿时,梦如大发其对感情的一种新近所获得的议论,隐隐的含着讥刺向她,她也只是默然忍受。爱上凌吉士后,更是不断懊悔自己“所做的一些不是”。结果,她活得是那么的不痛快。3. 倔强狷傲而又脆弱颓丧莎菲勇敢地从家庭中走了出来,虽屡遭挫折却总不愿舍弃追求的热望,虽倍受排斥但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莎菲有一个温暖的家,她的父母、姊姊都能如此盲目地爱惜她,但她却不留恋这温馨的乐园,即使到最后,因为一番经历而陷到极深的悲境里去,她也没有想过回去,而是“决计搭车南下,在无人认识的
9、地方”,“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因为在那个时代,回去,就意味着走回头路,就意味着失去真正的自由。莎菲在这方面,表现得如此执着,如此倔强,真可谓“飞蛾扑火,非死不已”。但另一方面,莎菲又异常脆弱颓丧,表现在苦闷时的意志崩溃、自我动摇和借酒浇愁,以自我麻醉来摆脱痛苦上。莎菲接到蕴姊从上海来的信后,百无可望,明知酒对她的肺病有致命的危险,仍发狂痛饮,企望因此一了百了,不必再去细想那些纠纠葛葛的事。 4. 愤世嫉俗而又自我怀疑莎菲瞧不起世俗的虚伪和做作,看不惯周围的堕落和腐败。听到公寓里住客们那又粗、又大、又嘎、又单调的喊伙计的声音,就感到头痛,看到“那四堵粉垩的墙”,“那同样的白垩的天花板”,
10、就感到“窒息”,因为“真找不出一件能令人不生嫌厌心的事”,她宁肯能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只是新的,无论好坏,来刺激她那颗孤寂、苦闷的心。但另一方面,她又常常怀疑自己的信仰,说不上自己真的需要什么,她时时懊悔,时时觉得“无意义”,甚至认为“一个女人这样放肆,是不会得好结果的”,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一个正经女人做不出来的。5. 蔑视礼教而又害怕舆论莎菲尊重人性,鼓吹恋爱自由,蔑视封建礼教,与异性交往,毫无顾忌,从不像子君那样面对一副雪莱像也会忸怩不安。对于“道德家”的指手画脚,莎菲也没有像庐隐笔下的女主人公那样耿耿于怀,家庭关系对于莎菲毫无束缚,她身上从来也找不到淦女士笔下人物那种“孝”的痕迹
11、。莎菲认识凌吉士后,一反女人安于被动的惯例,主动追求真实的爱。她怀着神秘的目的搬了家,并以补习英文为名进一步接近凌吉士。莎菲还敢把自己内心世界的一切复杂隐秘处赤裸裸地亮出来,一点也不忌讳自己的情欲冲动,这一切,都显示了莎菲对于既定道德规范的大胆冒渎和人们所尊崇的传统礼教的勇敢挑战。但另一方面,她又害怕舆论,害怕人们理智的面孔,她委屈自己的可爱天性以迎合浅薄眼光之赞颂,并且常因自己的所作所为“放肆”、“不正经”、不合道德而感到像犯下罪一样的难受。 6. 自尊自强而又自侮自贱莎菲是自我欣赏型的女性,意志自由的倾向非常鲜明,对别人的嘲讽,常不屑一顾。她人格独立的意识很强,热切向往现世人生,充满实现自
12、我价值的渴望。但她又自哀自怜、自轻自贱,拿生命当玩具,置肺病于不顾,狂饮大醉,自咒“倒不如死了干净”。甚而至于向她所轻视的人乞怜。她明知凌吉士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却仍渴求他的“拥抱”和“热吻”。她说:“我的王!准许我亲一下吧!”7. 沉着冷静而又浮躁冲动莎菲能沉着地对待一切外来的打击,用淡漠的微笑讥刺邪恶。身患肺病,却满不在乎,对苇弟的落泪和剑如的生病,反倒快活。但另一方面,莎菲又忽怨忽怒,频喜频忧,情绪一日三变,浮躁不安,以至行为总是和理智相悖离。她不愿捉弄苇弟,并且还确确实实可怜他,但她又能很冷静的去看他怎样使眼睛变红,怎样拿手去擦干,并在那些举动中,加上许多残酷的解释,而未
13、曾想到在人世中,他是一个例外的老实人。8. 鄙视淫乐而又姑息色欲莎菲主张“灵肉高度和谐”的爱情,鄙视一味追求肉感享受。她没有把自己所追求的爱情同世人所谓的爱划等号,后者除让她感到“无味的嫉妒”和“自私的占有”之外,只是等于找得一个忠实的男伴,做一身的归落。她不屑于这种亲密,称它为“男女间的小动作”。但她又不能抵制色欲,凌吉士“颀长的身躯,嫩玫瑰般的脸庞,柔软的眼波,惹人的嘴角”,“音乐般的声音”,总令她陶醉,令她不能自己。其实,单能获得骑士一般的那人儿的温柔的一抚摩,随便他的手尖触到我身上的任何部分,因此就牺牲一切,我也肯。”继而抛开理智,主动投入他邪恶的怀抱。9. 依恋人生而又悲观宿命莎菲是
14、个热爱生命的少女,总觉得没有享受到“生的一切”,因此她寻求快乐,迫切需要这人间的感情,祈望“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没有一丝遗憾地死去。但她又悲观绝望,自己糟蹋自己,心灰意懒,坐以待毙,只想“到无人认识的地方,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这就是莎菲!一个时而温情、时而骄横、时而自尊、时而自卑、时而冷静、时而狂放、时而抑制、时而渲泄、时而像哲人、时而像疯子的矛盾生灵!她既是多侧面的,又是非常鲜明的。就这样,莎菲不断追求,又不断幻灭,自始至终,她的理想,没得到过实现,她的欲望,没得到过满足。于是被压抑的内心欲望和个性便被扭曲,自觉不自觉地向着相反的、极端的方向发展,带上颓废、变态和病态的色彩。她性
15、格中的“狷傲”、“怪癖”和不近情理也便由此而来。所以茅盾说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绝叫者”,“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实在是有见地之极。从某种意义上说,莎菲是另一类型的堂吉诃德,她以自己喜怒无常的性格、玩世不恭的态度作为武器,用这支无形的长矛,对准黑暗、腐朽的社会,单枪匹马地猛打狠杀。这样的战斗当然是无济于事的,最后只能和堂吉诃德一样以失败告终,只是莎菲的失败不带任何喜剧色彩,在人生的舞台上,她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 传统意义上的标准好人“苇弟” 苇弟与凌吉士是女性心目中的两极,他们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苇弟是一个传统意
16、义上标准的好人,现代意识中堪称样板的庸众,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中规中矩,无可指摘,他一味的满足与平淡琐屑的日常生活,甚至不懂如何去爱,他平庸无才,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和担当性,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需要得到家庭和兄长的的经济支柱,苇弟之于莎菲,充其量只是一种倾慕,一种眷恋甚至完全可以看作恋母情节的种种表现,苇弟以笨拙怯懦的哭鼻子的方式,以“盲目的关系代替了对女性的内心世界的把握和了解,放弃与女性产生灵肉结合的真爱和激情,从而遭到了莎菲的捉弄和拒绝。 风流骄子“凌吉士” 凌吉士堪称世俗社会的宠儿和骄子,他俊美风流、潇洒富有,有修长的身躯,嫩玫瑰般的脸庞,柔软的眼波和惹人的嘴,极具个人魅力,他老于世故,
17、工于心计,性格中往往有明显的剥削倾向,惯用强力和策略从他人那儿夺取所需物,在爱情和感情也是如此,他在京都大学第三院的英语辩论会中任组长,志趣是哈佛留学,做外交官,公使大臣,或继承父亲的职业,成为一个资本家。然而,在思想和精神上,他是可怜的,他所需要的是金钱,实在客厅中能应酬买卖中朋友们的年轻太太,他的爱情也是拿钱在妓院中去挥霍而得来的一时肉感的享受,凌吉士的身体上体现的是五四时期一部分资产阶级青年丑恶的灵魂,这两个形象一个是自私的,一个是苍白无力的,一个却是极具魅力的。【4】 主题 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于一个新与旧,进步与反动,光明与黑暗激烈搏斗的时期,丁玲将自身那种因理想与现实相冲突而产生的苦
18、闷与孤独感很自然的融入做品,真实记述了主人莎菲的一段心路历程,深刻的揭示了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精神状态和情感结构。【5】 艺术特色小说美在情节,却巧在结构的合理安排与语言的铺排陈设上,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1. 小说在揭示人物心里方面的特点小说中沙菲女士独特的心理,被写的细腻而大胆,小说采用日记体写成,这对坦露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极为有利,主人公在叙事 回忆中,时而思索感慨,时而想象、幻想,时而又出现闪念、欲望等,把这个年轻知识女性的复杂个性表现十分真切。细腻逼真,曲尽其秒;长于大段心里独白;长于刻画各种遭遇的知识青年女性的恋爱心理和性心理。2. 小说在结构
19、上的独特性 全文用散文式的日记体裁写成,行文舒缓流畅,一气呵成,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3.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自传体的典范,她的第一人称叙事形式带来了叙事上的直接性和真实性。当代著名作家迟子建说:“我觉得无论是生命还是创作都应该呈现那种生命的自然状态”莎菲的自然状态由小说的第一人称的自传体式表现了出来。“我”只能失望的逃离伤心之地,这就是五四时期莎菲们的生存方式。也再次演绎了丁玲早期小说的一个共同叙事模式出走或逃离。沙菲女士的日记中显示了作家丁玲女士是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的。如果谢冰心女士作品的中心是对于母爱和自然的颂赞。那么,初期的丁玲的作品全然和这幽雅的情绪没有关涉,她的沙菲女士
20、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绝叫者。沙菲女士是一位个人主义,旧礼教的叛逆者。她要求一些热烈痛快的生活,她热爱着而又蔑视她的怯懦的矛盾的灰色的求爱者,然而在游戏式的恋爱过程中,她终于从腼腆拘束的心理摆脱,从被动的地位到主动的,在一度吻了那青年学生的富于诱惑性的红唇后,她就一脚踢开了她的不值得的恋爱的卑琐的青年,这是大胆的描写,至少在中国那时的女性作家中是大胆的。沙菲女士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板书:一个心灵上负着创伤的叛逆绝叫者自尊自强而又自侮自贱沉着冷静而又浮躁冲动鄙视淫乐而又姑息色欲依恋人生而又悲观宿命苇弟:传统意义上的标准好人凌吉士:风流骄子一、 主题二、 艺术特色小说在揭示人物心里方面的特点小说在结构上的独特性第一人称叙事形式三、 创作背景及概况1927日记体四、 梗概五、 人物形象鉴赏沙菲女士:温和任性而又善良残酷放任不羁而又自我压抑倔强狷傲而又脆弱颓丧愤世嫉俗而又自我怀疑蔑视礼教而又害怕舆论 沙菲女士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