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85.50KB ,
资源ID:6108362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61083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2.doc)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方剂学笔记_完美打印版2.doc

1、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 先秦时期1、五十二病方 战国 记载52病,药物247种 意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2、黄帝内经 大部分成书战国 略晚于五十二病方 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二、汉代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期 张仲景(机) 载方314首 意义: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分两部分:伤寒论主要是六经辨证 /金匮要略讲杂病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肘后方晋葛洪(评价:验 便 廉)2、小品方 继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论瘟疫四、唐朝1、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共载方7500余首 2、外台秘要 王焘五、宋代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

2、颁发的成药药典。2、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六、金元时期1、伤寒明理论 金成无己 意义: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2、金元四大家 - 观点 -刘完素 倡导“火热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师从刘完素。 “病由邪生,邪去正安” 儒门事亲 以汗、吐、下三法攻邪李 杲:字明之 号东垣老人,后尊称李东垣。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论 辨析补益脾胃之法朱震亨:字彦修 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倡导“相火论” 丹溪心法 主张滋阴降火之法七、明代1、普济方 朱棣 载方61739首 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2、医方

3、考 吴昆 如:知柏地黄丸八、清代1、医方集解汪昂 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2、医学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谦3、温病学派叶天士(桂) 后人为其总结温热论 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瑭) 著有温病条辨 创“三焦”辨证薛雪(生白)王七雄(孟英)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药物配伍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的将一味或二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 常见形式: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制毒纠偏、引经报使。 配伍目的:(增效与减毒) 方剂的组成 (“君臣佐使”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特点:药味少、药量大。臣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辅

4、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涵义有三 佐助药:用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佐制药:消除或缓解君、臣药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反佐药:依病情需要选择与君药性味相反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涵义有二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药物的药力直达病所。调和药:能调和方中诸药的性能,协调诸药的相互作用或起到矫味作用。(味道)第六章 解表剂P391、麻黄汤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主治:风寒表实证桂枝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臣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杏仁 降利肺气,止咳平喘 佐助 头身疼痛,舌苔薄白甘草 缓和药性,调和诸药 佐使 病机:风寒束表(寒邪为主),营卫郁滞,肺失宣降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治法:发汗解表

5、,宣肺平喘4、银翘散 银花、连翘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君 主治:温病初起牛子、薄荷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 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痛,脉浮数荆芥穗、淡豆鼓 辛散表邪,制约方中诸药过甚寒性 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桔梗 宣肺止咳 病机:风寒袭表,热郁肺卫生甘草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鲜芦根、竹叶 清热生津(止渴) 运用:本方为治疗风热表证之常用方剂 第七章 泻下剂P677、大承气汤 大黄 泻下通便,荡涤积滞 实 君 主治:、阳明腑实证 、热结旁流证 、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芒硝 泻热通便,润燥通便 燥 臣 实(实热内结,腹痛拒按,按之硬,潮

6、热谵语)枳实 行气消痞 痞 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厚朴 行气除满 满 痞(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功效:峻下热结 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治法:泻下热结 病机:邪热与有形燥屎结于胃肠,腑气闭阻不通体现:(下胃肠实热积滞)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通因通用 (热厥)寒因寒用9、麻子仁丸(脾约丸)脾约证 麻子仁(火麻仁) 润肠通便 君 主治:胃肠燥热之便秘杏仁 润肠通便,降利肺气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白芍 养血益阴,缓急 病机:胃肠燥热,津血受伤,传导失司大黄/枳实/厚朴 泻热通便,行气消痞(除满) 治法:润肠泻热,行气通便蜂蜜 润燥滑肠 功效:润肠泻热,行气通便第八章 和解剂P88

7、10、小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 舒透半里之邪,疏肝解郁 (外透)和解少阳 君 主治:、伤寒少阳证 、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疟疾/黄疸以及内科杂病而见少阳证者黄芩 清泻半里之热 (内清) 臣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或有目眩半夏/生姜 降逆 和胃 止呕 病机:邪在少阳,正邪相争,胆胃不和人参/大枣/甘草 益气健脾,鼓邪外出 治法:和解少阳注意:阴虚血少者禁用 配伍特点:舒透与清泄并用,以透为主 胆胃兼调 寓扶正于祛邪之中11 痛泻药方第九章 清热剂13、白虎汤伤寒论 石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君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知母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病机:阳明气

8、分热盛,津液耗伤粳米/甘草 养胃护津 & (调和诸药) 治法:清热生津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禁忌: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 血虚发热或气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 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 脉见浮细或沉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配伍特点:清营解毒为主,活血散瘀、养阴生津、透热转气为辅。体现清营透热法。黄连解毒汤5、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 宣肺平喘,开表散邪 “去性取用” 君 主治:肺热壅盛证 石膏 清(肺胃)热,生津止渴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舌苔薄黄,脉数杏仁 降利肺气,止咳平喘 臣 有汗或无汗,鼻翼扇动,苔薄白,脉浮或滑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病机:肺热壅盛 (表邪未尽,入里化热致宣降失常)

9、运用:本方为清肺热之要方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芍药汤第十章 祛暑剂P142第十一章 温里剂P15019、理中丸伤寒论 干姜 温中散寒止呕 君 主治:中焦虚寒证 见阳虚失血证、胸痹、小儿慢惊人参 益气健脾 臣 腹痛喜温喜按,呕吐下利,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白术 益气健脾 燥湿 腹满不食,畏寒肢冷甘草 益气和胃,调和诸药 病机:中焦虚寒,运化无力药后调护:啜热稀粥 温覆 治法:温中祛寒,益气健脾小建中汤第十二章 表里双解剂P169第十三章 补益剂P18122、四君子汤圣济总录 人参 益气健脾(偏肺脾) 君 主治:脾胃气虚证 白术 益气健脾,加强人参作用 面色萎白,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食少便

10、溏,舌淡苔白,脉虚弱茯苓 健脾渗湿 病机: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甘草 益气健中,调和诸药 治法:益气健脾功效:益气健脾 运用: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亦是补气的基本方23、补中益气汤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 益气健脾,升阳举陷 君 主治:、脾不升清证 、中气下陷证 、气虚发热证人参/白术/甘草 益气健脾 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脉虚弱无力陈皮 行气燥湿 健脾,使补而不滞 头晕目眩,视物昏瞀,耳鸣耳聋,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面色萎黄,舌淡,脉弱当归 养血活血 脏器下垂(eg: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便溏,舌淡,脉虚弱柴胡/升麻 升举阳气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

11、舌淡而胖,脉大无力配伍特点:1、补气结合升阳,体现“甘温除热”法 病机:脾气虚弱,清阳下陷 治法:益气健脾,升阳举陷 2、补气兼能调气和血 运用: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当归补血汤炙甘草汤25、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熟地黄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君 主治:肾阴不足证 山茱萸 益肝补肾,涩精止遗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山 药 补脾益肾,固精 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囟门不合 泽 泻 利水泄湿,泻肾火 病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丹 皮 清泄相火 治法:滋阴补肾,清降虚火 茯 苓 利水渗湿,助山药健脾以滋肾 运用

12、: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配伍特点: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第十四章 固涩剂P23127、四神丸内科摘要 补骨脂 温肾暖脾以止泻 君 主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泄(肾泄) 肉豆蔻 温脾暖胃,涩肠止泄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肢冷神疲,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或食不消化,腹痛腰酸) 吴茱萸 温里散寒,助阳止泻 病机:脾肾阳虚,肠道失固 五味子 涩肠止泄 治法:温肾暖脾,涩肠止泄 (生姜/大枣 调理脾胃) 第十五章 安神剂P25130、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 滋养安神代表方 生地 滋阴清热 君 主治:阴亏内热,心神不宁证玄参/麦冬/天冬 滋阴清热 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13、酸杏仁/柏子仁 养心安神 怔忡,虚烦少寐,神疲健忘,梦遗,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远志/朱砂 宁心安神 病机:心肾两虚,虚火上炎致心神不安丹参/当归 养血和血 治法:滋阴清热,养心安神五味子 涩精止遗 人参/茯苓 健脾益气以充养先天 桔梗 载药上行 第十七章 理气剂P27634、越鞠丸丹溪心法 香附 行气解郁 (气郁) 君 主治:气郁所致之六郁证川芎 行气活血 (血郁)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苍术 燥湿运脾 (湿郁) 病机:肝脾气郁而致六郁(气、血、痰、火、湿、食)栀子 清热泻火 (火郁) 治法:行气解郁神曲 消食和胃 (食郁) 第十八章 理血剂P30340、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生黄芪 大补元

14、气,使气旺则血行 君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当归尾 活血养血,使活血不伤血 舌淡苔白,脉缓无力,甚至小便失禁桃仁/红花/赤勺/川芎 活血化瘀 半身不遂,口眼呙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地龙 活血通络 病机:元气亏虚,瘀血内阻,筋脉失养功效: 治法:补气,活血,通络43、小蓟饮子玉机微义 小蓟/藕节/蒲黄 凉血止血,兼以祛瘀 (小蓟)君 主治:热结下焦之尿血、血淋滑石/木通/淡竹叶 清热利尿通淋 尿中带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 小便频数,赤涩热痛栀子 清热泻火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出 病机:热结膀胱,迫血妄行生地 清热凉血又养阴生津 治法:凉血止血,利尿通淋当归 养血活血,伍生地滋

15、阴生津 甘草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第十九章 治风剂P33146、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怀牛膝 引气血下行 主治: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龙骨/牡蛎/代赭石 重镇 平肝熄风 头目眩晕,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龟甲/天冬/玄参/白芍 滋补肝肾 病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茵陈/川楝子 疏肝理气,清泄肝热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生麦芽 疏肝和胃 甘 草 益气和胃,调和诸药 第二十章 治燥剂P352 增液汤 第二十一章 祛湿剂P36651、三仁汤温病条辨 杏仁 宣畅上焦,通利肺气 (宣上) 主治:湿重于热之湿温病白蔻仁 芳香化湿,行气宽中 (畅中) 头身疼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

16、脉弦细而濡薏苡仁 利水渗湿,畅导下焦 (渗下) 病机:湿热阻滞上中下三焦,湿遏热伏半夏/厚朴 燥湿行气,消痞散结 治法:清热祛湿,宣畅气机滑石/通草/竹叶 清热利湿,引湿热从小便出 运用:“三忌”忌汗、忌下、忌润53、五苓散伤寒论 泽泻/茯苓/猪苓 利水渗湿 (泽泻)君 主治:、(蓄水证)太阳表邪未解,膀胱气化不利 、水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白术 燥湿益气健脾 水肿或泄泻,小便不利,苔白桂枝 温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病机: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兼外邪未解配伍特点:1、表里同治 - 内利水湿,外散表邪 治法:解表利水2、二焦兼调 通利膀胱为主,又兼实脾制水 第二十二章 祛痰剂P402含

17、义: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痰饮等作用,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55、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主治:湿痰证陈皮 理气 燥湿化痰,和胃止呕 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茯苓 利水渗湿化痰 病机:脾虚生痰,气机不畅生姜 和胃化痰止呕 治法:燥湿化痰行气乌梅 敛肺,生津 运用: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代表方。第二十四章 驱虫剂P43659、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 安蛔止痛 主治:蛔厥证 久泻久痢细辛/川椒 散寒伏蛔杀蛔 腹痛时止,烦闷呕吐,手足厥冷黄连/黄柏 清热下蛔 病机:寒热错杂(胃热肠寒)蛔动不安; 正气虚弱又有寒热错杂附子/干姜/桂枝 温里散寒止痛 治法:安蛔止痛人参/当归 益气养血 “蛔得甘则动,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