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挖出学生的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任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方法:1,加强理论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注意搜集整理相关材料。确定实施方案,敢于实践
2、,勇于探索,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2,边实践便总结,每月做好分析统计和资料积累,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为撰写结题研究报告作好准备。 3, 在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正常的生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对学生进行生活心理指导。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要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谐的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4,对学生进行个性发展指导,重视个案积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如实分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措施,详细记录辅导后的效果,避免误区。在个
3、别学生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找出规律,有效促进整个研究过程。注意到个体差异,对症下药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5, 结合学科渗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渠道: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各种活动中渗透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我们首先将在一二个学科中开展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然后逐步向其它学科推开。从设计教学模式和挖掘教材内容入手,将建立自信心,增强耐挫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学会自爱博爱的心理品质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 6,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指导,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设心理辅导课程,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各班班主任定期利用班会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爱心的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楷模。7,对学生进行升学与择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