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快乐超越课堂浅议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生成语文学科 王文平一、唤醒感悟的喜悦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体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多的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知识是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例: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就是这样的:指名朗读小姑娘与将军见面时的相关课文,一学生毫无感情地读着小姑娘的话“妈妈死了,妈妈死了!”有几个学生发出窃笑声,我便让笑的学生说说为什么?有的说:“妈妈死了是件很伤心的事情,怎么能读得毫无感情呢?
2、应读出伤心的语气!”有的学生说:“我认为不是这样,小姑娘经受了炮火的惊吓,失去母亲的悲痛,遇到聂将军这样的陌生人应该很惊恐!应读出惊恐的语气!”还有的说:“小姑娘这么小,就受了这么多的惊吓,肯定吓呆了,应读出木讷的语气!”于是,我让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小姑娘这种情况下会怎样?是何种表现?学生纷纷发言,说自己的感受。最后一学生说:“刚才同学说的几种都对,其实不同的人在遇到突发事情时,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或许是悲伤,有的则是无助,或木讷,或惊恐”在教学中,把这感悟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体验、主动地领悟。学生在朗读体会中产生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自得充满
3、灵性的感悟,进行乐此不疲的探索,充满激情地进行价值创造, 学生的喜悦在体验中被唤醒。二、享受思考的快乐思考是艰苦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是痛苦的,但上下求索后豁然开朗带来的那份欣喜,所产生的效益带来的那份慰藉,确实是一种享受。一次笔者在教学穷人时,在初读课文后,提问:你认为桑娜一家穷吗?学生一致认为他们一家很穷,并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穷”的内容。观点出乎意料的单一,全然没有我想象中的碰撞与论争。经思考我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缺陷:教学中,学生思考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思考的过程没有重视。思考时间的不足,大大抑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看书直接获得结果,对知识的产生、发展等思维过程难
4、以暴露,探索情境悉遭破坏,学生思维活动得不到充分展开)现成的结论从思考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扼杀了学生的智慧,剥夺了学生思考的快乐。 其实,教师只要给予学生充分享受思考过程的时间,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后来我在别的班级上这一课时,我提了同样的问题,要求是让学生思考两分钟后回答。学生有了充分思考的时间,有的学生说:“老师,他们生活上很穷,但我觉得他们又并不贫穷”有的学生说:“老师我认为他们并不贫穷,我觉得他们是富翁。”“他们在生活上吃不饱,穿不暖,确实是穷人,但他们敢于面对艰难生活的坚强,关心别人的那份善良,却是金钱也买不到的财富,他们是精神上的富翁。”思考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从中
5、体会到了思考的快乐,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虽然,思索的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要花很多的时间,或许还会一无所获,但,这却是一个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与快乐。 给予耗费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三、共享交往的乐趣“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失去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借班上课”教师其授业技巧的展示;“课堂法庭”运用“法制化”手段进行氛围惩治;教学执行着单向的“培养”活动先教后学,学生跟着教师走,复制教
6、师讲授的内容。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下面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这儿真好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首先展示的是一个荒岛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这个荒岛的印象。然后又播放了一组动画:荒岛上一个孤独的小熊渴望得到朋友,于是在云的启发下不停地种草植树,终于把荒岛变成一个绿岛,最后播放旁白:“这儿真好!”那到底好在哪儿呢?师:谁来夸夸这个小岛?生:这个小岛真美!
7、生:这个小岛原来是个荒岛,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有花有草有树,还有许多小动物的绿岛。真好呀!师:你说得太好了!(这时一个小女孩急不可待地举起了手)师:哦!好的,请你来夸夸吧!生:老师我想给你提个意见。师:好的,你说吧!生:我想夸夸小熊。师:哦!为什么呢?生:因为小岛之所以这样美,全是小熊的功劳。师:说得多好呀,你用你独特的眼睛发现了创造美的人,最美的是小熊,最该夸的也是小熊!(这时许多学生也纷纷说开,该如何夸小熊)赞可夫认为:“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被动地接受,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从课题上看,这节
8、课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小岛的美,感受小岛的美,赞扬小岛的美,但在实施教学中,学生却暴发出要夸小熊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目标。然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不是沙锅捣蒜一锤子的买卖,而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愿望是难仁可贵的。其实教学如同社会交往过程一样,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集结在客观条件与主观要素的网络关系中,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在其间主动获取体验,享受快乐。教师能创造性地从夸夸小熊说起,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到:不仅要懂得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像小熊一样,积极地、不辞辛苦地投身到种草、植树等一系列创造优美环境的行动中。这样一来,不仅合乎了孩子们的童心,满足了孩子
9、们的愿望,也对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与理解。教学中,能舍得“耗费”师生交往的时间,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是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在享受着各自交往中快乐的同时,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四、彰显自评的个性长此以往,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一种评价方式,那就是表现为被评价者的倾听,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教师及其他学生的评价。其实,评价也是一个主动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各国都非常关注评价的主动性,其中英国就提出一种“改善学习”的评价,它伴随着课程学习的始终以自我为参照基础,要求学
10、生了解已有的前提,明确学习目标并知道如何弥补达到目标的差距。德国在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中也反映了这样一种理念:教学评价应当引入学生自我评价机制。由此可见,评价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个性张扬。在教学中如果把这彰显个性的机会留给被评价者,引导他们用自我表现作为参照标准,结合老师、其他同学等外部评价,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学生才会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及弱势领域,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学生自我表现的发展与优势潜能的发掘,同时也能使学生本身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和谐这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在新课程改革下,“和谐教育”让我们提倡,让知识超越教材,让教学超越课堂。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