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蛙看海》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九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讲的是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和松鼠的帮助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本文语言简练,内涵丰富,文章旨在说明只要脚踏实,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两部分。第1~3自然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讲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须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可青蛙对能否登上高山没有信心。第4~12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讲了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 课文
2、言近旨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插图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想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汉字的经验和方法,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形成了初步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姿势。他们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演读更受他们欢迎。他们想象丰富、爱好画画、乐于表演,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但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强,虽然他们也能围绕某一内容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但往往不能独立的、主动地提出问题。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评
3、价等语言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 2、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 的彼岸。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课文所表达的道 理 三、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 2、青蛙、小松鼠的头饰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4、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设疑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多媒体出示小青蛙)大家和小青蛙打个招呼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小青蛙的一篇课文。齐读课题 (设计理念:出示青蛙图片,让学生和青蛙打招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看海》,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和词语,(多媒体出示生字词)复习生字词: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这上面的都是课文里的生词,没有拼音,你会读吗? 苍鹰 展翅 一级一级 善跑 登山 一双 歇一会儿 吸气 台阶 喝水 累 了
5、 失望 (设计理念:多媒体出示课文里的生字词,巩固复习所学生字词。) (1)开火车读词语 (2)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词,简单地说说吗? (3)师: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苍鹰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 二、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蛙是长期生活在湖边,它的愿望就是什么?——看到美丽的大海。(板书画海)让我们先来听听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听完了,请你用一句话说说青蛙是怎样看到大海的。[播放课文录像] (设计理念:播放课文录像让学生形象生动的感知课文内容,以便更好的理解青
6、蛙是怎样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 生: 登上山顶就能够看到大海。师画山 师:谁告诉青蛙必须要登上山才能看到大海的呢?(苍鹰)它给青蛙指了一条看海的路——要看海,就必须要登山。 (一)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1-3自然段,想想小青蛙想去看大海,苍鹰说了什么?(生回答) 2、这只小苍鹰,我来问你,你觉得登上这座山顶容易吗?(生回答) 3、瞧,苍鹰有一双有力的翅膀,在蓝天下飞得多高呀!对苍鹰来说,飞过前面那座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再指名读。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齐读。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4、面对这万丈高山,又小又弱的小青蛙会怎么
7、说? (课件出示)生读:天哪,这么高的山! 谁还愿意读读这句话? 5、想想小青蛙是怎么走路?要登上这么高的山难不难?此时他的心情如何?(惊讶、害怕、担心、没有信心)指名答。 6、是啊,面对这么高的山,小青蛙可犯了难了,谁来读读它的话。 7、课文中用“吸了口凉气”形象地写出了青蛙当时的感受。你什么时候吸过凉气?做做动作。(害怕的时候,吃惊的时候)集体做动作。 8、那让我们边读好青蛙的话,边做好动作,生齐读。 9、青蛙太害怕了,除了山高,还有什么原因让小青蛙觉得自己上不去呢?指名说。 (设计理念:课件出示高山图,从图中学生更能懂得山的高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0、大家来看这
8、两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我没有一双……怎么上得去呢?” “我没有一双……不能上得去。” 师:女生读上面句子,男生读下面的句子,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在读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生读 师:读这两句话的时候,你觉得哪句话能体现小青蛙不能上得去的心情。生回答。那你来读读。(评价:小青蛙很无奈,一点儿信心也没有了。) 11、让我们一起想想小青蛙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吧。生齐读。 12、苍鹰为了鼓励小青蛙又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读:是啊,这山是太高了……看到大海呢? (二)演读4-11自然段。 过渡:正当青蛙为怎么看到大海发愁时,谁来了?后来它有没有看到大海?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自由朗读
9、4—11自然段。并用———画青蛙说的 话,用~~~~画出松鼠说的话? 1、学生四人小组互读,互画,互演。 2、师旁述,指名学生分角色读演,并随机评价指导。 3、全体起立,戴上头饰,现在你们就是这只想看海的青蛙,老师就是这只小松鼠,我们一起一级一级地向上跳。 4、师:你想看海吗? 师: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动作) 师: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5、师: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这么小的青蛙,跳了一级,十级,一百级,一千级,一万级,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累)(渴) 师:那累了渴了怎么办? 学生齐读:累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10、 师:辛苦吗?(辛苦) 师:除了累和渴青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松鼠又是怎么鼓励它的?青蛙听了,又继续向上跳,你们喜欢这只青蛙吗?那我们一起来为它加油“青蛙,加油!青蛙加油!” 6、现在已经登上了山顶,你想不想对青蛙说一句话?小青蛙们,我们到达山顶了,现在你们的心情怎样?让我们用愉快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开火车读。(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课件出示欣赏大海图片)一望无边的大海,广阔无垠; 清澈见底的海水,蔚蓝剔透; 汹涌起伏的海浪,波澜壮阔。 师: 青蛙终于看到了心里梦寐以求的大海。此时此刻,青蛙最想说些什么? 师:小青蛙,现在你登上了山顶,最想感谢谁? 生:我想感谢
11、苍鹰,因为有了他的指路,我才能登上山顶的。 生:我也想感谢松鼠,因为是他给了我支持和鼓励。 师: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很多朋友给了我们无限的帮助,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师:青蛙能登上山顶,除了有朋友的帮助,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自己付出了努力,一步一步坚持着登上了山顶,我为他感到自豪。 生:因为我在登山时能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设计理念: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的同时,用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青蛙是怎样看到大海的。) 三、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小青蛙他靠自己的努力,在苍鹰和松鼠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登上了山顶,看到了
12、大海。学到这里,老师想要送给你们和小青蛙三句话。 (课件出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三句话都是告诉我们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做事情,就能把事做成功。我们把这3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再来读一遍。 如果没有苍鹰的指路,没有松鼠的陪伴,也许青蛙看不到大海。小朋友,你们是幸福的,因为你们有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陪伴,但是记住:成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要我们现在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将来一定能够做成大事。读书是这样,写字也是这样。你有信心把字写好吗? (设计理念:归纳总结,强化学习效果。让学生明白:只要一步一个脚印,
13、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做事情,就能把事做成功。) 四、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两个生字:吸、级 2、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集体书空。 3、你能分别给这两个生字找个朋友? 4、现在把你们的食指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学写这两个字,我们先来写第一个字,提醒学生注意写得左窄右宽,并且注意笔画。 5、教师范写生字,学生将生字写两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师巡视。 (设计理念:低年级识字、写字式教学重点。语文教学应将写字教学贯穿于每节课的教学中,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布置作业 小朋友们,回家后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家长听。 (设计理念:布置作业,再次感受文章内容,巩固所学文章。)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