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它是这部小说中的精彩片断之一,作者叙述了一个穷秀才在中举前后的变化,揭露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设进士科试策取士,到了唐朝唐太宗非常重视科举制度,从此就成为历代皇帝笼络士人,加强统治,豢养封建王朝忠实奴才的工具。及至明、清,科举制度更加严密,考试题目仅限于四书五经,文章必须用“八股文”,使知识分子变成思想僵化的“禄蠹”。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对于科举制度的腐朽,读书人的卑鄙、无知,揭露非常深刻,讽刺淋漓尽致。因此学习这篇课文,必须对明、清的科举制度有个基本的了解。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相同,以考取生员、举人、进士三项为
2、主要考试,谓之正途。一、童试:这是考取生员的考试,因应考的人一律叫“童生”或“儒童”,所以叫“童试”。从词义上看,“童试”像是未成年的童子,其实不然,从十几岁的少年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有。如儒林外史中的周进,虽然六十多岁了,但是还没中过秀才,所以还是“童生”,因此受到秀才梅玖的讽刺挖苦。童试要经过三次考试。县试:为童试之初试,考官为知县,共试五场,也有考四场或六七场的。府试:县试录取后,可应府试,童生县试时因故未考者,经过补考一场,也可以准予参加府试,考官为知府、考试次数与县试同。惟第一场为正场、录取者就可以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童试中关键的一次考试、府试录取后可应院试,童生因故县、府试未考者,
3、经过补考也可以准予参加院试。考官为学政,也称学院、俗称学台,因此也管考取生员的考试叫做“院试”。院试分正场和复试,院试录取者称为生员或附学生员,简称“附生”,又叫“痒生”、俗称秀才。各府、州、县都有学宫(学校),考取生员后由学宫的教官管理,因此叫做“进学”、“在痒”(古代的乡学)、“入学”、“入泮”和“采芹”等。课文一开头:“范进进学回家。”即指他考上秀才了。在封建社会里,考上秀才算是进学了,地位不同了,可以免差徭,见了县官不下跪,若违犯法令由教官责惩,情节严重者须申报学政革去生员后才能治罪,地方官不得擅责。但是秀才还是摆脱不了穷困的地位,附学生员经过考试成绩优良者可以补“增广生员”(简称增生
4、),“廪膳生员”(简称廪生),除了补上廪生可以有津贴(官府每月发米)外,一般生员是没有收入的。所以秀才能有个馆地教书就算很好的出路了。儒林外史中的倪文卿是个三十多年的老秀才,穷困潦倒,只靠修补乐器为生,养不起家,先后卖了四个儿女。所以范进虽然中了秀才,但是胡屠户仍然看不起他。明太祖规定,令天下府、州、县学每年贡生员一人到京师,经过考试录取者可入国子监(即太学、最高学府)读书、称为“贡生”,即把人才贡献给皇帝之意。这也是秀才读书做官的一条出路。清朝沿袭,制度更为严密,贡生共分五种,都算是正途。其实国子监是有名无实的,贡生也不必到国子监入学,因为国子监的学生“监生”也同样不入学,连学校大门也没看见
5、过。甚至贡生、监生也可以出钱捐纳,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严监生都是属于这种情况。二、乡试:这是考取举人的考试。“乡试”一词是源于周礼中“乡里举士”之意,并非在乡里举行考试。每三年一科,周礼有“三年大比”之制,因此乡试也称为“大比之年”。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有时国家如有万寿、登极大典加科,叫做“恩科”。乡试在秋天举行,因此也叫“秋闱”,考试地点在省城之贡院,贡院以荆棘编铺于围墙之上,因此贡院有“棘闱”之称,也可作为乡试之代称。参加考试的人有秀才(廪生、增生、附生)、贡生、监生等。儒林外史中的周进六十多岁了,连个秀才也没考中,没有资格去考举人,所以到了省城看见贡院,一头撞在号板上哭得口吐鲜
6、血死去活来满地打滚,丑态百出令人作呕,众商人实在看不下去,大家凑钱给他捐了个监生,才能去投考。乡试考官有主考官(又分正副主考)和同考官。正、副主考由皇帝钦命,为翰林官或进士出身之部院官充任。同考官为科甲出身的州、县官、同考官分房而坐,因此也叫“房官”,负责评阅考卷。范进跟张乡绅跑到高要县打秋风,就因为汤知县做过范进乡试时的房官,算是范进的老师。乡试共进行三场,录取者称为“举人”,别称“孝廉”(沿用又之举“孝廉”)。第一名称为“解元”。除了正榜外还有副榜,考中者称为“副贡”。考中举人社会地位就远远超过了秀才,因为举人可以到京师去考进士,中了进士便可青云直上,飞黄腾达、获得高官厚禄。此外清代有“大
7、挑”制,举人应进士试三科不中,可以赴吏部应选,由钦派王公大臣于各省举人中挑选官吏。挑选着重外貌,一等者可授知县(俗称大挑知县),其余可任教官等职,总之中了举人就有了入宦之途。中举后即使不去做官,也可以结交官府、包揽词讼,鱼肉乡民,而地方官也愿意和这些有功名的人互相勾结,以便于剥削压榨老百姓。课文中叙述范进中举后,邻居送礼物,张乡绅送银子、房子,甚至有人来投身为仆图荫庇,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特别是南方的社会风尚。三、会试、殿试:这是考取进士的考试,参加考试的人必须是举人,而皇帝赏给举人者,也可准予参加考试。分为两个步骤: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三年一科,以丑、未、辰、戌年为“会试
8、正科”,遇乡试恩科的第二年的会试叫“会试恩科”。考试在京师进行,时间为春季三月,因此叫“春闱”,又因是由礼部主持,因此又叫“礼闱”。会试共试三场,每场三日。会试之主、副考官称之为正、副总裁,以大学士及翰林出身的一二品官充任,同考官若干人由翰林官充任。会试考中后称“贡士”,但是贡士不是科名,是指经会试考中而贡献于皇帝的举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清初贡士不复试,至嘉庆时作为定制,在会试发榜后数日举行复试,考一场当日交卷。评定后准予参加殿试。殿试:三月会试,四月发榜,四月底举行殿试,地点在保和殿,由皇帝亲试,即所谓“临轩策试举人”,因此叫殿试或廷试。实际上仍由大臣主持,但只能称“读卷大臣”,由大
9、学士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大臣充任。殿试考一场,当日交卷。殿试考中称进士。别称“甲榜”,俗称“两榜”(指举人、进士各为一榜而合言之)。公布进士之榜谓之“金榜”。发榜第二天在太和殿举行“传胪”典礼,由皇帝召见新进士,由传胪官唱名,作乐,王公大臣及新进士行三跪九叩礼,极为隆重。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一甲第一名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称“探花”。总称“鼎甲”(鼎有三足,因有此称),因此状元也叫“鼎元”。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三甲之第一名也有“传胪”的别称。传胪后,一甲三人榜下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再举行朝考,然后按成绩授官。明、清两代任命官吏,非常重视科举取士,凡科举中的五贡、举人、进士皆谓之正途出身。官职有变化,但是由考试而得来的出身不可改变。明、清之大学士、部院大臣多系进士出身,非进士出身者则不为士大夫所重视。因此不是进士出身的宰相公卿是罕见的。这就是明、清知识分子钻研八股终身为举业奋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