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城西中心校:曾璇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学困生的定义,然后枚举出学困生的一系列特征,这样便于一线的教师分辨出学生中的学困生。接着有阐述了学困生的转化的方法,便于一线的教师参考,能更好地理解帮助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关键词:学困生 特征 策略1、学困生的定义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柯克(SKirk)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学习困难也称“学习障碍”、“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而存在,我国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学困生研究。至于学困生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可查阅到的与学习困难有关的术语及其定义已达90种以上。也
2、就是学术界对学习困难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效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一方面是指学生各门功课的总分远远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另一方面也指在学生每个学期学习的主要课程中,有一门以上不及格需要补考。也有学者认为“学困生”指的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对学校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他们的表现是学习兴趣淡薄,听课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经常不完成作业或以抄作业来应付老师检查,旧的基础知识不牢,新的知识更加听不懂学不会,从而导致成绩下降。一个大部分学者比较认同的定义是学习困难学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
3、方法、体质等要素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2、学困生的特征学困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的特征,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学困生的特点。2.1学困生的心理特征自卑感与失落感共存。由于学困生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落后的位置,同时,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使得他们更加自卑甚至产生了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念头,长期的负面情绪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进而对学习丧失信心。胆怯心理与压抑心理并重。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
4、笑。多数学困生也想学好,家长也很希望他们成才。但由于基础差总是学不好,于是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帮助和家庭的温暖,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绪波动,性格浮躁,导致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结果一连串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 惰性心理与逆反心理同在。学习上不肯用功,思想上不求进步。只图安逸自在,玩字当头,混字领先,怕动脑子,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由于学困生得到的常常是批评,指责和嘲讽,因此,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速度慢,遗忘快。问卷调查表明:90%的学困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心里想集中但集中不起来。所学的知识记不住,记住的也很快就忘
5、。 志向水平低。普遍的学困生都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一天该做什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结果什么都做不好。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力差。学困生在学习中不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孤立地看问题,不善于将所给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2.2学困生的思维特点再认能力差。学困生由于对知识体系不连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遇到过去的已有的知识不能很好的回忆、再认,建构不出有效的知识体系,使知识不连贯,无法跟上教师上课进度思维起点低,缺乏逆向思维。学困生对一个问题往往要从头开始开始思考。演绎和推理能力较差,逻辑思维不连贯,当思考问题遇到困难
6、时,不知怎么办,不能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往往会中断思维,使面临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思维启动过程慢,分析、综合过程脱节,由于基础差,对一个问题的思维启动要较长时间,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迁移能力差。对照例题能完成部分作业,但对变形的题往往不知所措。不会举一反三,迁移的能力较差。 归纳概括能力差。学困生的学习停留在识记阶段,对事物共性的认识并进行归纳的能力较差。形不成知识体系,在学习基本上无归纳、思考和总结。3、学困生的转化方法3.1因材施教法我们一线教师应在全面调查了解,充分辨别分析,认真摸准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困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们知道
7、学困生有很多的原因,此处仅以心理障碍型为例。对心理障碍型的,重在端正态度或治疗心理疾患,采取的方式为个别谈话、心理辅导;意志薄弱型学生要让其自我监督;一句话对心理障碍型学困生要让其自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的目的,在外界影响下心理自我健全;对知识断层型的学困生,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找出知识断层的所在,在教师的监督下让其主动补习断层所学习的知识链条衔接上;针对环境困惑型学困生,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找出环境困惑的原因,并在家长和教师两方面的鼓励和教育下让其主动克服环境困难、自觉抵制社会不良诱惑,摆脱环境阴影。 3.2人格感化法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比较有强烈自尊的群体,所以对学困生要用真心、爱心
8、、耐心去教育。学困生是在学习上出现了困难,我们应该耐心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在“亲其师信其道”的理念下找出学困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在适当是时间给予解决。在自觉遵守纪律上出现了问题,教师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来教育他们,让学困生从心理上信服教师,而不是觉得教师是在冷落、漠视甚至是歧视他们。其实学困生在困难之际,最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教育、教诲、感化。 结语研究表明学困生在农村学校中占得比例较大,学困生转化工作比较复杂,因此,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少批评。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主体,我们要让学生有自我提高的意识,主动发展的精神和决心,把潜能挖掘出来。 学困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他们的教育,教师和家长要树立信心,相信通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取得成效;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对学困生实施教育的策略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对他们的教育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全社会对他们要始终有一份爱心,关心他们的教育和成长,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这样,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帮助,相信学困生一定能成功地迈入社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