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新课改看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改”就象一股春风,吹遍的中国的大江南北,吹醒了我们的思想。在这次“课改”中使我思考的最多的就是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注重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的一个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我校数学组也进行了“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课题研究,作为课题组的一名成员,想在这里谈一谈自己在经过一段
2、时间的研究实验后的几点感想: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1、学生发展的需要 传统教学中,“书本上的世界”与“生活中的世界”几乎属于“两个世界”,书本与生活的联系少得可怜,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生活,学生体会不到,甚至教师也认识不到生活世界本身就充满知识和需要知识,生活中充满智慧。一部分学生因此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如果我们在课堂内外都能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问题,并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势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一切手段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都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提供了创造空间,有助于提高学生广泛的的能力和素质,也将给数学的教与学注入新的活力
3、。去年“新课改”出台后,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显的尤为重要。2、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数学应用的范围广泛而深远,科学领域-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经济、政治、历史、等社会学科;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技术领域-军用技术、通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而且有些重要问题的解决,数学方法是唯一的。此外,现代社会呈现的是信息时代、高科技,在经济和管理中数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生活质量的
4、提高更依赖于数学知识的丰富,所以离开数学,社会发展将寸步难行。社会发展对数学的要求归根结底表现为:数学在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具有好品质、强能力、高素质的人中具有巨大作用。正因为这样,从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1、将活动实践课贯穿与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有的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只有在规定的活动课中开展的一项具体活动中才能进行。其实不然,在任何教学活动中都能而且应该体现这一点。因为,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所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他们
5、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沉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将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也许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捷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经历探索的“弯路”、“岔路”和纠偏的过程,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形成知识、建立数学概念,同时启迪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内容设计了一个操作实验:每个小组分给一把坏椅子,通过加钉一根木条将其修好,有的学生钉成了长方形、有的钉成了三角形。通过操作比较学生发现将木条斜钉在椅子上使其
6、成一个三角形支架时椅子最稳。而钉成其他形状则不稳。实验完成后,学生很自然的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许单从一堂课还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实践能力,那么,自从学习的这个知识后,学生就利用它修好了班级的坏桌椅、在班级的墙上钉了一个小书架(两根木条与墙围成了一个三角形)等等活动,就更能反映学生应用意识的提高了。2、借助实例,帮助学生沟通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新课改”现在所倡导的是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必需的数学,也就是生活中的数学,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至用。“生活中的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小学数学具有现实性,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运用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学“
7、简单的统计”一课时,我将教材中的例题图,改成了以学校为中心的一张简易地图,并请学生在这张图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这一下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提出了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将小组内各成员的家庭住址标在地图上并整理后用你们认为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表示出来。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基本上都将整理好的数据制成了统计表,虽然不够标准规范,但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搜集整理的能力,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也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的到了提高。课后,学生似乎意犹未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数据,搜集整理后制成了“班级同学身高统计表”、“同学家庭一月用电统计表”、等等,还帮助我将单元测试的成绩制成了一份统计表。真正的将所学习到的知
8、识运用到了生活当中,激发学生兴趣。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去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并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纵观小学数学知识应用教学,在编排上占了相当大的篇幅,教师也花了大量的时间教学,学生更是做了千万道题,可教学效果仍不尽人意,学生仍只会按类型解答问题,对于这些数据从哪来,怎样获取一无所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却有不知道怎么办。那么,如果我们在平时多注意观察,随时找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事,通过其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有一次我们班的学生进行义务劳动(捆扎校服),要求学生每10件捆成一
9、捆,学生很有兴趣的干着,我忽然想起关于三种不同的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就说大家捆完后数一数一共多少捆,多少件。与我们学习的什么数学问题有联系?后来同学们发现,最后还剩4件时也要捆成一捆,但如果是用学过的“四舍五入”法来算的话就少一捆。我因势利导的说,“对,求近似数的方法除了“四舍五入”法外还有“进一法”和“去尾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方法。课后我又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去尾法”。学生很容易形成这三种求近似数的方法的感性认识,并能得以合理的运用。通过从生活中寻找问题,学习问题,再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觉得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数学也来源与生
10、活。3、引导学生树立应用意识,培养探索和创新意识。我们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应用意识。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隐藏着数学。如学校正在进行环保宣传活动,要求学生每人都积极的参与进来。学生们都从网上查找到了很多有关与环保的数据,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你能从这些数据中知道些什么吗?学生通过计算知道了,如果把我国每天用的塑料带平铺在地面的话,整个国家都将被覆盖起来;每人乱人一张废纸全国将堆出10个喜马拉雅山。面对着这些惊人的数字同学们惊呆了,更加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总之,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对师生产生共鸣是一个很好的砝码,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作者:刘海单位:合肥市包河区巢湖路小学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