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中的轴对称说课 简阳市新市镇模范九义校 唐远英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轴对称第一节生活中的轴对称。下面我从以下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一、 教材分析:(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生活中的轴对称”是七年级下册第10章轴对称中的第一节内容,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轴对称的知识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渗透,在初中阶段,它不但与图形的三种运动方式(平移、翻折、旋转)中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是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等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
2、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通过实践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 经历折叠、剪纸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彼此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分析“轴对称的概念和特征”,是整个轴对称知识系统的核心内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
3、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结合学情,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在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概念的理解上容易混淆。为此,我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探索。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图形的认识。(四)教法、学法:根据对教材内容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的确定,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本着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教法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自主地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探究轴对称现象的特征,通过对数学问题、数学活动情境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数学
4、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化静为动,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中,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在学法上,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图片欣赏出发,同步设计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时已接触过轴对称的简单知识,同时,也接触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并掌握了几种简单的图形间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另外,七年级学生活泼可爱,对身边的所有事物充满了好奇,对具有规律性的问题充满着
5、挑战的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在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些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但是,受年龄、思维能力及所学知识的限制,要将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纳还是有困难的,可借助图片的形象直观及动手操作进行直观感知。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白纸、轴对称图片等学具准备:剪刀、白纸等四、 教学过程设计:为了达成目标,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结合以上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新课教学巩固练习知识拓展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一) 新课引入:一堂课设计的再好,学生不愿参与,也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情境创设
6、很重要。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首先展示了一幅很不对称的人物头像,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完感受后,在此基础上,再展示一系列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再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种图形,得到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感受,形成初步的体验。进而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教学主要内容有: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两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也遵循新课标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同时也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二) 新课教学:1、 轴对称图形教学: 采用引导学生剪纸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剪纸后交流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
7、寻找图形的共同点,给轴对称图形以直观描述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给轴对称图形以直观描述,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为了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我让学生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进行跟踪练习,也让学生理解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2、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教学为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我以“一个图形有对称的特征,那么两个图形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特征呢?”来引出第二个知识点的教学。 先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观察每对图形的共同特点,
8、使学生有初步的体验。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准备好的几组图形进行对折,看是否能完全重合。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对称轴”和“对称点”的概念。然后总结“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点并紧跟一道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再以图片展示,由学生寻找对称点和对应线段、对应角,发现轴对称图形(或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3、 两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结合图形和概念,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得出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以突破难点。(三) 巩固练习: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的原
9、则,我设计的“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中的练习题就与实际联系紧密,还涉及到语文、英语等学科,综合性强。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也为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再次体会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轴对称现象。(四)知识拓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新课教学虽然已经结束,但总觉得学生的思维还应再拓展一下,知识面也应进一步进行拓展,于是我又设计了知识拓展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对称形状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有许多科学道理。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价值。(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充分发言,归纳知识 (本环节旨在通过反思、归纳,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巩固知识技能,提高认知水平.) 课外作业,由学生用所学的基本图形自己设计一副轴对称图形,既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应用,又为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带来的乐趣。以上是我对本节课就教学上的一些初步分析与设想,由于能力有限,肯定存在很多不足和不合理的地方,希望老师们多加批评与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