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继续学习课文二、教具准备:头饰、布景、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位学生学狐狸蒙老虎的话,口气大,又神气。连我都被蒙住了。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下面7、8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的故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要先读好他们。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读课文,然后指名读课文,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现在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书上
2、的内容进行回答) 3、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那么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应该在森林深处,要站的远一点。) 4、看来小朋友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导演 ,下面请意味小朋友读7、8两节,由五位扮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5、问;老虎,你在东张西望些什么?(学生回答) (学生继续表演,小动物看到了老虎就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6、问:(鹿)你为什么跑,怕谁呀? 7、请学生进行评价。 8、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一些词都明白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的特别有感情。大家读。(学生读课文) 9、小朋友,看到小
3、动物们逃走 了,它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所以我们讲老虎 (受骗了)(板书:受骗) 10、齐读最后一节。(学生读) 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请看下面一段话:出示: 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教学过程活?” 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的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 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的说:“放牛的!” 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提示:谁借着谁的威风) 我教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
4、狸吗? 学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常规思维) 学生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常规思维) 学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求异思维) 教师:(作惊吓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学生 3: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相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能联系生活,许多学生听了连连点头。) 教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新旧联系,巧妙迁移,对比理解。) 学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 教师:为什么? 学生4:因为它靠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 学生5: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