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对待自律性差、自卑心强的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黄桂花一、基本资料 我班学生周耀宏,是个长得憨实的男孩,可是他上课不专心,经常做小动作,几乎每天都不完成作业,下课惹是生非,弄得其他学生常常向老师告状,而且对老师批评也总是置若罔闻。二、主要问题表现在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得不到父母的爱护和关怀;得不到别人的赞赏;在家里没有地位。 具体表现:1、 父母不关心。2、孤立无助。3、厌学。4、自卑心理和虚荣心较强。 5、自律性差。三、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该生家庭环境不错,爸爸忙着做生意,妈妈的心思都在第二个孩子身上。平时对孩子听之任之,偶尔的管教也是非打即骂。因此该生的家庭教育几乎是一个真空状态。
2、 2、本人情况: 入学以来,耀宏的外在表现比较浮躁,上课开小差,爱和别人说话,经常不听老师讲课,作业错误率高,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批评。由于家长不督促,所以作业也不怎么完成。对老师的批评无动于衷,经常被同学嘲笑,是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人。四、原因分析与诊断 (一)原因分析: 1、缺乏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没有要求,对孩子的过错非打即骂,相互缺乏沟通。2、自尊心过多地受到伤害,变得麻木 自上学起,由于表现不好,成绩差,就经常受到指责、批评,而得到的表扬很少。因此,他对批评之类已经习惯了。 3、自卑感强烈,助长了虚荣心 由于经常受到批评,在耀宏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也深深地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使其产生了破罐
3、子破摔的想法,同时又希望有机会改变现状,虚荣心变得强烈起来。 4、自身不努力上课多动,老师和同学提醒作用也不大,再加上贪玩,回家作业几乎都是第二天在老师督促下补好的。 5、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前途无信心 他因家庭、经济的特殊性,再加上贪玩,心想自己就是努力一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二)诊断: 家庭教育的不当,老师的批评过多,同学的嫌弃,社会环境的压力使案主心理严重失衡,产生了自卑、虚荣、叛逆、脆弱等心理偏差。五、辅导过程 根据耀宏的情况,经过分析,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辅导。 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交流直接辅导,主要是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他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他的意志力。
4、其次对影响他的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父母以及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 1、对学生的辅导(1)首先,我采用了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被他人理解,意味着受到他人的关注、与他人之间达到心灵沟通,从而产生一种“遇到自己人”的感觉。我就在他补做完作业后,表扬他作业中的闪光之处,然后再询问他为什么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同时问他是否能帮助他。如果他愿意交流,再与他讨论以后如何来按时完成作业。如果他不愿意回答,也不强迫。有时,我还设身处地地为他考虑,引起他的同感。比如,前一天的作业没补好,可是当天的功课较多,我就会让他以后再补。这样,耀宏感觉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和理解,他慢慢对我产生了信任,愿意向我倾吐内
5、心的思虑、惶恐、苦闷。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辅导获得成效的基本条件。 (2)其次,我采用了学生主体性原则在与耀宏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协助者,我尽量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宜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我能体会”、“原来如此”、“请继续讲”、“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看是不是更全面”等。班级中的中队干部出黑板报,因为他的字写得很好,我建议他也去帮忙。开始他扭扭捏捏地不肯去,说自己去了没用。我再三说明只要他去了,大家一定会欢迎他的。出板报一共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其他同学做做玩玩,而耀宏始终没有歇一会儿
6、,而且表现较积极,除了完成自己要写的部分,还给这个打水、洗抹布,给那个递粉笔,忙得不亦乐乎。在回家的路上,我与他边走边谈,他说他很累,但不愿让人瞧不起,所以一定要坚持下来,最重要的是大家抢着叫他帮忙。我适时地表扬他意志坚强、自尊心强,并希望他将这种精神用到学习中去,争取做个好学生。并和他一起研究制定了改进计划,我负责帮他找一个好学生帮助他,包括上课提醒他听讲,课后帮他辅导、检查作业等等,他表示一定配合,同时表示一定克服困难,让大家刮目相看。耀宏很努力,在测验中终于及格了。但由于他坏习惯已养成,再加上自控能力差,所以反复性较强。 (3)、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我与耀宏父母
7、多次沟通。了解他在家情况,对他家庭的情况表示同情,并与他们一起商量转变耀宏的方法,同时也把我们的意图告诉他们,希望他们配合。终于,耀宏的父母转变了一些态度,开始从学习上、思想上关心耀宏了, 2、 与科任老师及有关同学的沟通 (1)与任课老师沟通。经常向任课老师了解耀宏的情况,希望他们多给他关心,多给机会,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爱心。 (2)与耀宏的同班同学沟通。有意识地找到有关素质较好的同学,对他们提出要求,让他们多带耀宏参加活动,与耀宏交心,主动关心他,帮助他一同进步,同时与他们一起商量帮助案主的方法、时间、内容等。 六、结果与思考 (一)结果: 师生反映:耀宏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
8、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半节课,课后与同学们一起玩,学习习惯大有好转。 母亲反映:耀宏回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母亲做点家务,母亲不在家时,常常能坚持先写作业后看电视。 耀宏本人:现在我不怕来上学了,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了,我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我考试也能基本及格了。 (二)反省与思考: 1、从结果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但由于年龄关系,反复性较强,因此对其辅导还将持续下去。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 3、对于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要转变一个后进生首先应尊重他,然后再引导他,而心理引导应摆在第一位。因为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缺乏主动精神,缺乏受辅动机,我们强行对他进行辅导,则这种辅导必定会由于学生的抗拒、冷漠和敌意而毫无效果。这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而且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助人”只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它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自我理解与自我指导的能力、自主地把握个人命运与独立地应付生活挑战的主体精神。只有当学生以主体的身分积极加入心理辅助活动时,这一目标才有可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