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论文立足课堂教学 培养良好习惯 姓 名:王 茸 单 位:安徽省合肥市虹桥小学 立足课堂教学 培养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在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而良好的习惯养成不可能通过简单说教或几次活动来实现,教师只有立足课堂教学来实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目标!1、 严守纪律遵守时间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应具体到细节,如不能迟到早退,不能在课堂上开小差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更不能大声喧哗、打打闹闹等,久而久之,学生先从遵守课堂纪律开始,就能遵守校纪校规,进而守纪守法
2、,并且还要让学生认识到纪律法规是维持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求学生按时到堂,上学要有提前量,八点上课通常七点五十分前要到校,必须考虑到路上可能会堵车等常见情况,这就会带动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按时作息,事事有安排。在这一点可以与家长沟通,要求孩子第一天晚上自己整理好第二天早晨穿的衣服,鞋袜等,晚上按时睡觉,早上从起床到洗漱、吃早饭都是孩子自己完成,养成有条不紊地做事情这样的好习惯。同时,可把歌谣加进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课时,把要求和方法用儿歌形式指导学生,歌谣的内容可以是:上课铃儿响,快步进课堂,悄悄准备好,等着把课上”。2、
3、尊敬老师孝敬长辈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主导,特别是小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较弱,教学中要求学生尊敬老师,学习上跟随老师的思路走,如有问题要举手发言。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并且阐明举左手的宜处,即不影响上课记笔记。同时讲明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是对老师的尊敬,同时也是对同学的一种礼貌。作为一名子女,当然应该孝敬长辈,教师可在课堂上结合有关课文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及方式,如为下班回家的父母拿鞋子,泡杯茶或者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3、 尊重同学合作学习的习惯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教师
4、要认真组织,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学习对某一内容有不一致的理解是正常的,应积极进行讨论,一味争执甚至吵起来是不对的,要相互尊重,三人行必有我师,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合作学习方式对小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影响:合作学习主要通过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学程序为引导阶段(提出课题、激发兴趣、探究目标);尝试阶段(尝试学习、交流讨论、示范观察);合作阶段(小组学练、合作探究、改进提高);评价阶段(表演验证、对照评比、体验过程);归纳阶段(交流体会、全面提高、放松身心)。评价学习方式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在评价学
5、习中,应从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次数入手,促使学生主动与同学合作,并大胆与同伴讨论。同时教师评价时应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讲方法、多鼓励,以点带面,灵活多变的评价行为语言有:“你真棒”“有进步”“快努力”“再想想”等。4、 主动学习合理安排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主要是教师带领着学,但教师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理安排的习惯,如课堂教学中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学,周末可以留一些小课题让学生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来解决。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主人意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以致健康成长。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本领,新课程下的教学提倡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6、体意识,给学生营造更多的自由空间,不是不要课堂常规,而是把课堂常规教学提高而升华,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固定式向灵活性发展,由单一式向多元性迈进。5、 勤于思考时时反思的习惯在数学中有很多题目是一题多解,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已做的习题进一步反思,这道题考查的内容还可从哪些角度分析,有没有别的解法。在每一次小测验或考试后要结合试卷完成情况进行认真反思,分析必然失分与无谓失分,要从错解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是思维不严谨还是知识点有漏洞。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愈勤,收获也愈丰。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6、 一心向学勇于创新的习惯小
7、学生要从小培养潜在的探究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从学生的好奇心中找到探究学习的源泉;通过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提高学生学习目标的准确度。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并非要求像林黛玉进入贾府一样,唯唯诺诺,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而是要鼓励学生在遵守常规的基础上,养成一些富有个性的创造思维习惯。切忌以习惯养成为名捆死儿童的言行,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从而扼制孩子的创造性。培养孩子创新精神不能起点太高,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刚开始时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逐渐具备创造的观念,在大脑中逐渐形成创造的意识,让孩子从常见的事物开始训练创造能力,让他们在平常中找到异常,在熟悉中找到陌生,使他们不易形成“熟视无睹”的心态,这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师要引导孩子独立地进行创造思维,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发现新的具有创造意义的解题方法。总而言之,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是相辅相承的,教师只有立足课堂教学才能有效落实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