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城计(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司马懿、旌旗、隐匿、鹤氅”等词语
2、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以及作者。
3、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理清课文思路。
【体验学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司马懿( ) 旌旗( ) 隐匿( ) 擅自( )
鹤氅( ) 纶巾( ) 笑容可掬( )
焚香( ) 麈尾( ) 言讫( )
2、你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以及作者吗?
【新知
2、探究】
1、你能从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说说故事情节吗?
2、 司马懿既然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会得以成功?如果换成司马昭,空城计还会成功吗?
3、 通过读课文,你喜欢诸葛亮还是司马懿?为什么?
【课堂检测】
1、空城计选自《 》,作者: 名: 字:
2、从小说中找出描写诸葛亮“笑”的语句,并分析诸葛亮当时的心理。
【学习反思】
我的收获:
3、
我的不足:
知识链接:这篇课文选自《三国演义》第
4、95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此前的故事背景为: 魏主曹丕新亡,15岁的曹睿继位,诸葛亮欲借此机会伐魏。参军马谡献反间计,令曹睿将司马睿削职回乡。诸葛亮闻此消息大喜,即率三十万大军伐魏,一路上战将掠地,势不可挡。魏主曹睿闻之大惊,只得重新启用司马睿。此时魏将孟达欲谋反,遣人密报孔明,愿里应外合,但不慎走漏风声被司马懿部下所杀。司马懿猜透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不与蜀军正面交锋,却去断蜀军粮道,夺取街亭、柳城。诸葛亮误用马谡失了街亭、柳城,形势急转直下,变得十分被动,又失了内应,已无胜算,急忙准备退回关中。司马懿夺了街亭,率十五万大军来夺西城。此时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官兵居西城,形势万分
5、危急。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懿引兵退去。
美猴王(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西游记》及神话小说。
2、 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理清课文思路。
3、 抓住动作和语言描写分析美猴王的艺术形象。
【体验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镌( ) 迸( )裂 麋 ( )鹿 瞑( )目 石碣( ) 遂( )
径( )直 窍( )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新知探究】
1、 美猴王有哪些的性格特点?
6、
2、 美猴王是“美”的,他美在哪些地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地方并加以分析。
3、 美猴王到底是猴、人还是神?
【课堂检测】
1、《西游记》是古典长篇( ),作者( ),( )代小说家,字汝忠,别号( ),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2、神话是以( )为中心的古代传说。古代人分不清人和神,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同人一样的生命,往往借神话去说明一切,把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些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后人不断加工而写成的( ),就叫做神话小说。
【学习反思】
我的收获:
7、
我的不足:
知识链接
相关背景:
1、关
8、于作者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4、 关于《西游记》
《西游记》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3、关于神话小说:
神话是以神为中心的古代传说。古代人不能分清人和神的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人一样的生命,往往借神话去说明一切,把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些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后人不断加工而写成的小说,叫做神话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