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音的特性基础题1.我们能够区分二胡和月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不同.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不同 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的叫声音调高,_的叫声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凭听觉就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是因为二者的_不同。 4.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5.声音的音调决定于A.发声物体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 B.发声
2、物体不同C.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 D.发声物体的结构不同6利用MP3听音乐时,调节MP3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速度 7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调及响度提升题一、填空题1.吉他上有六根粗细不同但长度相等的琴弦,分别拨动细琴弦和粗琴弦,它们发出声音的_ 不同.2、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3、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变化来判断水是否灌满;看电视
3、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 声音的 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5、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传播。 6、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做了以下实验,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_有关。(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
4、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_有关。(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声音的_有关。二、选择题1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A 减弱声波反射 B 增强声波反射 C 仅仅是为了装饰 D 增强声音响度2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A 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 B 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C 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D 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很长的真空带,没有传声介
5、质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2米/秒,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B 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C 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D 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4.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里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音色保持不变C.声音的传播速度保持不变 D.在不同地方声音的大小相同5、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
6、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6、2010年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7、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计算题1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船上发出信号5秒钟后在海面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底
7、的深度是多少?2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5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已知当时气温是15)3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要早3s,求火车离人多远?(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参考答案基础题1、音色2、响度、音色3、蚊子、水牛、音色4、B 5、C6、B7、C提升题填空题:1、音色2、振动、音调、空气3、音调、响度4、振动、音色5、音色、响度、空气6、(1)振动幅度(2)离声源距离(3)发散程度选择题:1、D2、D3、B4、D5、D6、C7、A计算题:1、3750m 2、13m/s 3、109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