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2023 年第 3 期总第 459 期广西经济Guangxi Jingji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进行了全面研判,提出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审时度势,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断,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常态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指出世界正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我国正面临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压力。为了应对新形势的变化,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和任务,主要包括三大变革,即质量、效率、动力变革;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9大战略;制造、科技、质量、航天等12大强国举措。其中,具体战略任务
2、主要包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广西应当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一、“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分化与失衡带来严峻挑战需求不足,世界格局深度调整,国际贸易持续深度分化。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3%,以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为代表的国家出现了高失业、高赤字和高债务;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波动较大,部分月份出现了经济负增长;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全球能源供需版图出现深刻变革,传统铁矿石、原油市场需求疲软严重
3、影响着上下游产业发展;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局势紧张,贸易增速放缓,尽管2021年有所增长,但仍然低于疫情前的基金项目 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发展理念下广西乡村振兴路径研究”(2022KY1093)作者简介 谭雪燕,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巫德富,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级经济师。聚焦广西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谭雪燕,巫德富摘要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提出了新发展格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RCEP、双碳等一系列战略,广西面临
4、难得的历史性战略机遇,应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格局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广西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R&D经费投入强度、城镇化率等各项经济社会指标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全国各省区排位,发现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城镇收入水平偏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均衡;新旧动能转换不畅,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力量薄弱;三化进程滞后,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受阻以及县域经济实力整体偏弱,资源环境紧约束压力凸显等问题。为此,应强化开放引领,推动产业振兴,突出创新驱动,推动乡村振兴等措施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绿色发展,千方百计
5、全面提质;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高质量共建北部湾城市群等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策略。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开放发展;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462(2023)03-0048-0849水平。(二)着眼“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调整区域战略,对冲分化为了应对全球分化趋势,国家着眼“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用强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和超大市场规模和经济体量优势来冲抵分化。通过实施“4+3+4+N”区域战略,即重点打造东、中、西、东北4大板块,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3大战略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
6、大湾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4大战略,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等N个区域经济布局区,为国内大循环打下良好基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并带动外循环。在“4+3+4+N”区域战略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群都市圈,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支撑新发展格局。打造北部湾、珠三角、关中平原等19个城市群,形成中心城市和都市圈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发展格局,科学把握县城功能定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市政设施、强化公共服务、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等任务举措支撑新发展格局1。(三)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分工格局调整,国际经济
7、大循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弱化。同时,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其中有4亿中等收入人群,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超过1.7亿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类专业人才。新发展格局中,国内大循环是基础,充分发挥我国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机会,有力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和产业关联,供需对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协同。首先,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实现国内经济循环;国际生产、国际分配、国际流通、国际消费,组成国际经济大循环,实现空间和运行层面的要素流转。其次,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代表的国内生产与国际生产实现供应对接;以衣食住行、服务消费、新型消费为代表
8、的国内消费与国际消费实现需求对接,从而实现双循环的供需对接和产业链协同。同时在分配、流通环节实现双循环的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协同,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2。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一)经济总量排位不断下滑,与突出的区位优势相比形成较大反差经济总量是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出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富总和。如表1所示,20112021年广西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维持在2.1%2.2%之间。2013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以来,增速也呈现出放缓趋势,并且一直处于下滑态势,期间,20142017仍然处于中高速增长期,广西经济增速略高于全国水平。广西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处于下滑态
9、势,与其优越的区位条件相比,形成较大反差。2000年,广西GDP总量排在全国第16位,在西部省份中排名第2,高于云南、重庆、陕西等(直辖市)。2011年,广西GDP总量排在全国第18位,比2000年下降了2位次,被陕西、江西等省份赶超;西部省份中,被陕西赶超,排名降到了第3位。2021年,广西GDP总量排在全国第19位,比2011年再次下降了1位次,排在广西往前5位的省(直辖市)分别是陕西、江西、重庆、辽宁和云南;排在广西往后5位的省(直辖市)分别是山西、贵州、新疆、天津和黑龙江;西部12省(直辖市)中,广西GDP排名第5,再次下降了2位次,被重庆和云南反超,相邻省份贵州与广西差距由2011年
10、的8位,缩小至2位。(二)人均GDP全国排名下滑,欠发达区情 明显如表1所示,广西人均GDP占全国人均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60%62%,但在全国排名呈现出下滑态势。2000年广西人均GDP为4320元,排在全国第28位,在西部省份中排在第9位,占全国人均GDP的 58.6%;2011 年,广西人均GDP在全国排名25位,西部地区第8位,占全国人均GDP的61.29%;到2021年,广西人均GDP为49206元,排在全国29位,倒数第3,仅高黑龙江和甘肃,在西部12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二,仅占全国人均GDP的60.75%,与2011年相比,占比略有下降。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来看,广西与全国人均可支
11、配收入同向波动,“十二五”期间全国人均GDP年均上涨7.3%,广西人均GDP年均上涨9.4%,广西人均GDP5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十三五”期间广西人均GDP年均增长5.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1000元,按当年平均汇率6.45,相当于12558美元,基本达到了2010年世界银行规定的12600美元的国际分界线标准;广西按照“十三五”期间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要达到国际分界线标准,还需要10年时间,欠发达区情明显。(三)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靠后人均可支配收入能有效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如表2所示,2021年广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27元,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
12、6.08%;与全国排名最高的上海相比,广西仅达到34.25%;与西部地区最高的内蒙古相比,广西仅达到78.35%;与边疆民族地区最高的辽宁相比,广西仅76.12%。2021年广西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国25位,仅高于青海、新疆、云南、贵州、西藏、甘肃等省区。(四)R&D经费总量小,投入强度偏低如 表 3 所 示,2021 年,广 西R&D经 费 投 入199.5 亿元,排在全国第 21 位,西部地区第 5 位,边疆民族地区第3位,达到它的全国经费投入的0.71%。与全国经费投入最多的广东省相比,相差3802.7亿元,仅达到它的4.98%;与西部最高的四川省相比,仅达到它的16.42%;与边疆地区
13、最高的辽宁省相比,仅达到它的33.23%;与民族地区最高的云南省相比,仅达到它的70.77%;略高于相邻省份贵州省。“十三五”期间广西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34%,低于全国平均增速11.5%,远远低于贵州(21.2%)、宁夏(18.51%)和云南(17.59%)等西部省份。如 表 3 所 示,2021 年,广 西R&D经 费 强 度0.81%,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排在全国第27位。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其中,北京6.53%、上海4.21%、天津3.66%、广东3.22%、江苏2.95%、浙江2.94%;陕西以2.35%的投入强度排在西部地区首位。与边疆民族地区
14、相比,广西R&D经费强度远远低于辽宁(2.18%)、宁夏(1.56%)、吉林(1.39%)、黑龙江(1.31%)、云南(1.04%)、内蒙古(0.93%)和贵州(0.92%)等表1 广西与全国GDP、人均GDP排名及增速单位:亿元%年份广西GDP全国GDP广西经济 总量占 全国比重广西GDP增速全国GDP增速广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广西人均GDP占全国人均GDP的比重广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广西GDP全国排名广西人均GDP全国排名201110299.94 487940.20 2.11%11.50%9.60%22234 3627761.29%13.90%9
15、.00%1825201211303.55 538580.00 2.10%10.10%7.90%24181 3977160.80%9.13%7.10%1827201312448.36 592963.20 2.10%10.00%7.80%26416 4349760.73%9.10%7.10%1827201413587.82 643563.10 2.11%8.30%7.40%28603 4691260.97%7.47%6.80%1827201514797.80 688858.20 2.15%7.90%7.00%30890 4992261.88%7.03%6.40%1726201616116.55 7
16、46395.10 2.16%7.00%6.80%33340 5378361.99%6.03%6.20%1726201717790.68832035.92.14%7.10%6.90%364415959261.15%6.00%6.30%1827201819627.81919281.12.14%6.80%6.70%398376553460.79%5.79%6.30%1828201921237.14986515.22.15%6.00%6.00%427787007861.04%5.15%5.60%1929202022120.871015986.22.18%3.70%2.30%442377200061.4
17、4%2.91%2.10%1929202124740.861143669.72.16%7.50%8.11%492068100060.75%6.90%8.00%1929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22、中国统计年鉴2021、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2 2021年全国各省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排名单位:元省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省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省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省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全国平均35128山东35705湖北30829河南26811上海78027辽宁35112河北29383广西26727北京75002内蒙古34108四川29080新疆2607
18、5浙江57541重庆33803陕西28568青海25920江苏47498湖南31993宁夏27905云南25666天津47449安徽30904吉林27770贵州24950广东44993江西30610山西27426西藏23996福建40659海南30457黑龙江27159甘肃22066数据来源:2021年各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1省区;与西部地区相比,也远远低于四川(2.26%)、重庆(2.16%)、宁夏(1.56%)、甘肃(1.26%)、贵州(0.92%)等省(直辖市),排在西部地区第9位。(五)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发展不均衡如表4所示,2021年广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08%
1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9.46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倒数第5位,仅高于贵州、甘肃、云南、西藏等省区。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趋势来看,广西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28.16%提升至2021年的55.08%,21年间累计提高26.9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8个百分点,累计增幅排西部地区倒数第4位,仅高于内蒙古(1.41个百分点)、新疆(4.25个百分点)、西藏(10.49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重庆(10.31个百分点)。如表5所示,广西各市中,仅有2个地级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柳州市(70.33%)、南宁市(69.79%);只有5个地级市高于广西平均城镇化率。由此可见,广西城镇化进程滞后,发展
20、不均衡。表5 2021年广西各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行政区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率广 西50372774.5555.08南宁市883.28616.469.79柳州市417.53293.6570.33桂林市494.59264.253.42梧州市282.67157.0955.57北海市187.24110.2558.88防城港市105.6866.0962.54钦州市331.08141.7742.82贵港市435.03219.4550.44玉林市581.58293.1150.4百色市357.2159.1744.56贺州市202.66100.6649.67河池市341.91157.03
21、45.93来宾市207.78102.0449.11崇左市208.7793.6444.85数据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22并整理。三、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少边穷、欠发达是广西最大的区情。前文已经提到了广西经济总量偏小,与全国发展差距逐渐拉大。2021年,广西地区表3 2021年各省份R&D经费投入与强度对比 单位:亿元%R&D经费投入R&D经费强度 省区R&D经费投入R&D经费强度 省区R&D经费投入R&D经费强度全国27956.32.44%安徽1006.12.34%黑龙江194.61.31%广东4002.23.22%福建968.71.
22、98%内蒙古190.10.93%江苏3438.62.95%河北745.51.85%贵州180.40.92%北京2629.36.53%陕西700.62.35%吉林183.71.39%浙江2157.72.94%重庆603.82.16%甘肃129.51.26%山东1944.72.34%辽宁600.42.18%新疆78.30.49%上海1819.84.21%天津574.33.66%宁夏70.41.56%四川1214.52.26%江西502.21.70%海南470.73%湖北1160.22.32%云南281.91.04%青海26.80.80%河南1018.81.73%山西251.91.12%西藏60.2
23、9%湖南1028.92.23%广西199.50.81%数据来源: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表4 2021全国各省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单位:%省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省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省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省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国平均64.72%重庆70.32%吉林63.36%四川57.80%上海89.30%福建69.70%山西63.42%新疆57.26%北京87.50%内蒙古68.21%江西61.46%河南56.45%天津84.88%黑龙江65.70%海南60.97%广西55.08%广东74.63%宁夏66.40%青海61.02%贵州54.33%江苏73.94%山东63.94%河北
24、61.14%甘肃53.33%浙江72.70%湖北64.90%湖南60.97%云南51.05%辽宁72.81%陕西63.63%安徽59.39%西藏36.61%52生产总值为24740.86亿元,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16%,相当于广东省的1/5、山东省的1/3、湖南省的1/2。广西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糖、铝、有色金属、冶金、石化、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一是从传统产业来看,2021年传统产业中木材加工同比增长15.7%,采矿业规模同比增长7.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规模同比增长12.3%,利润增长70.8%;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5.7%。二是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看,节能环保
25、、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增长速度仍然缓慢,其中,2021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仅增长3.6%,专用设备制造业(含智能装备制造)同比增长2.1%。(二)城镇收入水平偏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均衡2021年广西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7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4。其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530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3元,城乡收入比2.351。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道路、就业等方面还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4。一是基础教育方面,近年来,受“撤点
26、并校”的影响,广西中学教育基础条件有所改善,生师比从2010年的19.91提升到2021年16.451,小学的生师比从19.51提升至2021年17.61,然而,城镇师生比明显高于乡村师生比,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镇,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教育城乡均衡任重而道远。二是医疗卫生条件方面。广西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能力偏低,2021年每千人中,医院、卫生院病床数5.91张,比我国平均水平低0.79张;每千人中卫生技术人员仅有7.81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6人。受薪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很多年轻医护人员不愿意留在基层,导致农村医疗队伍不稳定,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不强。三
27、是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方面,2021年广西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348千米,农村公路总里程13.36万千米,农村公路人口密度26.69千米/万人,农村公路面积密度56.66千米/百平方千米,但由于广西地形地貌多为丘陵和山地,农村公路呈现出路基窄、路面差等问题。(三)新旧动能转换不畅,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力量薄弱广西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旧动能转换不畅5,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挑战。一是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低。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显示,广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53.51,同比提高了5.22,排在全国第24位,比2020年提升了1位,与全
28、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72.44相比相差甚远,排在全国第二梯队最后1位;专利申请数量少,R&D活动主体专利授权8459件,是全国比重的1%,其中发明专利2284件,占全国比重的0.9%。二是R&D创新投入强度低,2021年仅为0.81%,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3.2%。三是传统产业创新资源投入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相对不足。2021年广西高技术产业有R&D活动单位171个,R&D经费支出12.9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投入偏少,创新成果低端低效化问题突出,陷入创新“低端嵌入”困境。四是创新平台少,类型单一。目前广西只有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6%;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仅有17家
29、,占全国总量的1%。(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滞后,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加快发展受阻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评价指标,然而,广西“三化”进程滞后,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广西工业化水平低。2021年工业化率仅为24.55%,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过快、过早出现了去工业化;工业内部结构不优、产业链条短,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过快明显下滑,比2016年下降了18.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二是城镇化步伐偏慢、质量不高。在前文现状分析中已经提到,2021年广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55.0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低。三是
30、信息化进程总体滞后,基础差、起步晚,在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就业和数字文旅投入和资源利用不足,在数字民生保障体系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示范带动效应不53强,数字化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五)县域经济实力整体偏弱,资源环境紧约束压力凸显一是广西各县经济总量总体偏小。2021全国百强县中,广西无一县上榜。排全国经济百强县第100位的扬中市GDP达到了550.8亿元,是广西县域经济规模最大的桂平市(390.29亿元)的1.4倍;2021年全区仅10个县进入西部百强县,贵州省有11个县入围,全区超过50%的县GDP低于全区县平均值。县域财政收入水平持续低位增长,财政自给能
31、力较弱,如2021年桂林市临桂区和阳朔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下降9.5%和8.3%。二是财政收入县域之间不平衡,北部湾经济区(六市合计)财政收入达到1364.13亿元,左右江革命老区(三市两县)财政收入仅为347.59亿元。三是县域产业结构有待升级,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四是县域发展受资源环境紧约束压力凸显。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导致湿地萎缩、自然岸线被侵占、围填海过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突出。四、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路径策略(一)克难攻坚,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1.强化开放引领,全方位开放是根本支撑广西与东盟国
32、家陆海相邻,东盟战略地位突显,广西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在开放,需要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成为西南地区战略开放的重要支点之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使广西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国内大循环方面,按照东融、西合、北联、南向策略,以东融为重点,全面对接粤大湾区和珠三角城市群,加速产业向广西转移和布局,在合作竞争中共赢,使广东成为广西最大内资来源地,香港成为广西最大外资来源地;南向利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验区,推动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以西合、北联为协调,西合主要与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协调,北联主要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
33、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方面,与东盟国家、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合作,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门户开放建设,办好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跨境结算,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国际通讯枢纽作用,把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2.推动产业振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广西需要不断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近年来,广西在制糖、铝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节能环保、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网络直播、共享汽车、网络约车、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广西工业也存在龙头企业偏少、创新能力不强、产
34、业链短等诸多问题。为此,广西需借助国家大循环发展格局战略,稳定自身产业链和供应链,补齐拉长产业链条,承接东部和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大力实施“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建设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特高压等新基础设施,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散乱、高耗能的企业,为产业转型夯实基础设施。以项目为王,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同时深入推进对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促使金融加快脱虚向实,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3.突出创新驱动,坚定不移走创新道路产业发展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必要支撑,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确定创新在广西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继
35、续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创新思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和数字广西。加大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三企入桂”在广西建立研发总部,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将更多核心项目在广西开展,依托区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更多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重点行业的研发水平投入,补齐薄弱行业的创新链、突破关键性技术瓶颈,争取更多财政资金支持,推动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提升。4.推动乡村振兴,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广西虽是农业大区,却不是农业强区,农产品的产业链不全,缺少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品牌,在“大循环、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经过54脱贫攻坚后,广西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一
36、些深层次、难度较大的改革任务尚未涉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重道远,因此要推动乡村振兴,提升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6。一是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村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林业产业。二是深入开展乡村振兴行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三是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积极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四是加强“两新一重”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即以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培育一批经济强县或经济强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格局,深化县域体制改革,建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经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打造特色示范县。
37、(二)千方百计全面提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绿色发展1.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7。新发展理念要求共享发展劳动成果,因此,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千方百计全面提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收入、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促进人民群众共同富裕。通过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及就业创业稳定增长,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加强住房保障力度,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广西建设,共享劳动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加快
38、绿色发展,生态优势金不换2021 年广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8%,排在全国第7位;近岸海域水质连续10年为“优”,稳居全国前三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55%,居全国第三位,林业产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2位,形成三大千亿元产业;“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广西生态优势最亮的金字招牌。然而,广西在能耗控制、跨流域生态补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压力,因此广西需加快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绿色金融,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一方面,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改善环境,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现代监管制度体系、健全生态补
39、偿机制等构建美丽广西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同时,优化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三)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新的区域战略互动格局,这是广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西部陆海新通道以重庆、成都、北部湾、海南为主要枢纽,核心覆盖区包括贵阳、南宁、昆明、柳州等西南地区重要节点城市;辐射延展带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综合运输通道等8。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分阶段实施,不但要提升港口、航运、公路、铁路、水路等基础设施水平,实现海陆空互联互通,而且需要综合考虑沿线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不协同、不均衡问题,特别是产业链的
40、协同需要加强。当前阶段是集中建设一批重大铁路、物流枢纽项目,重庆2021年出台了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实施方案;贵南高铁、黄百铁路、广西平陆运河等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开工,弥补沿线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短板,特别是平陆运河枢纽型工程,将成为西部陆海通道的重要控制节点,大大缩短西南、西北地区出海距离9。广西要以陆海新通道为牵引,构建面向东盟、服务“一带一路”的开放新高地和双循环枢纽节点。一是系统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加强综合服务品质,出台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优化市场环境,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服务软实力10。二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强化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
41、全面深化改革等国家战略衔接,实现国内、国外市场协同,陆海联动发展。三是高水平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大力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协同发展,推动共建高质量通道物流体系。(四)高质量共建北部湾城市群2017年北部湾城市群获批,主要包括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15个市县,主要定位是面向东盟、55服务“三南”的蓝色海湾城市群。然而,到目前为止,城市群所规划的“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空间格局尚未形成,还未形成辐射带动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城市,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机制体制尚未建立,城市群整体综合实力虽有所提升,但与全国绿色产业基地建设要求的差距比较明显,工业增长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和重化工业,战略
42、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产业规模较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支撑作用不明显,临港产业绿色化发展水平不高。城市群内部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偏低,创新驱动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支撑。北部湾城市群发展需强化通道支撑,使之成为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出海口和联通东盟的关键枢纽;突出向海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和陆海统筹发展的重要示范;深化开放引领,打造“三南”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牢牢守住北部湾生态本底,建设全国重要绿色产业基地和宜居宜业的蓝色海湾城市群。根据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高质量共建北部湾城市群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43、一是保护“一湾”,打造“两轴”,做强“一核一圈”,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二是打造北部湾现代化港口群,畅通陆海运输大通道,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三是筑牢陆海一体的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共建高水平蓝色生态湾区。四是建设向海经济体系,加快数字经济发展,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高水平分工协作。五是协同共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高地,推进开放通道建设,高标准建设开放合作平台,强化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参考文献1 孙久文,蒋治.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骨架与路径构想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26(4):78-87.2 张二震,戴翔.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
44、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3(1):51-59.3 彭清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让创新成为引领广西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的讲话J.当代广西,2016(19):12-15.4 覃翾涵.广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讯,2021(20):38-39.5 黄汉权.推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8(8):32-40+2.6 王春城,王焕.乡村振兴考核评估的体系、流程与机制:基于脱贫攻坚经验的接续创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2(5):1-9+104.7 周文,何雨晴.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要义J.齐鲁学刊,2022(2):77-86.8 邵洁,胡山川,蔚欣欣,等.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发展格局初探J.公路,2021,66(9):318-322.9 陆娅楠,蒋云龙,张云河,等.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N.人民日报,2021-10-18(2).10 刘宁.牢记领袖嘱托 勇担历史使命 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在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当代广西,2021(23):12-21.(责任编辑:李海玲)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