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浔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高一语文试题一. 基础题.( 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选出下列拼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虚掷(zh) 翘首(qio) 抛锚(mo) 自怨自艾(y)B. 饿殍(pio) 思忖(cn) 矫饰(jio) 熠熠闪光(zhu)C. 蛰居(zh) 佳肴(xio) 嗥叫(ho) 恪尽职守(k)D. 桑梓(z) 吞噬(sh) 懊悔(o) 铩羽而归(sh)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B花草是废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花草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
2、。C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D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澜灯灺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10级的高一新生在暑期军训中虽然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如果毫无知识储备,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是铩羽而归。D我们学生
3、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人们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 B.可是,我自从离开这湖岸之后,伐木人竟大砍大伐起来。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D.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不容易翻译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个可遮风挡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的烟波,在心中 一派苍凉。陶渊明归隐田野,以“力耕”谋取“衣食”。
4、这种情况情况情况与富贵绝无 ,在古人心目中乃成为真正的清高。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象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能 一点清福了。A体味 姻缘 享受 C. 品味 姻缘 消受B. 品味 因缘 消受 D. 体味 因缘 享受 6. 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 A.赫尔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B.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主要有沉沦、屐痕处处。C.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
5、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7. 将序号按语意连贯的要求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乘船在两岸夹山的漓江上航行,最能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船舷外,_ 。_。_。_。面对这一幅幅彩墨画,你不能不叹服诗人诗句的贴切:桂林的山啊漓江的水,情一般深啊梦一样美山色虽无幽深,但青葱明丽:山石层层累累,刀劈斧削,触目是造化形成的溶洞江水穿峰过岩,曲曲折折,仿佛银河化为了大地上的飘带江峰临江陡起,谈不上海拔,但气势依然雄险;峰峦相连,蜿蜒形成一道道优美的曲线江面弥望中一抹抹深深的碧色,使人心醉;近处的江水却又清澈见底,荡人心胸A B C D8. 读
6、下面的句子,从“大山”、“绿树”、“白云”三种景物中选取一种进行仿写。(4分) 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_是_。它是_,望着它的人_。 9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如果人们把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翅膀很小,并会很快死去。()上述现象给你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4分)A B ()写出与上文含义相近的一个成语。(1分)_(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一13题。(12分,每题3分)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 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
7、,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果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翅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是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说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有人怀了悲悯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
8、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的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积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唯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没有谁能施舍给帝王蛾一双奋飞的翅膀。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不惧怕独身越狭长墨黑的隧道,不指望一双怜悯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
9、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尽全力去穿透命运设置的重重险阻,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美丽的长天。10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王蛾的幼虫生活在一个洞口极狭小的茧中。B当帝王蛾的幼虫将要成为成虫时,这狭小的通道就会使它丧失生命。C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是说很多的幼虫在通过那个狭小通道时,因力竭而身亡。D有人怀了恻隐之心,将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结果却适得其反。11以下判断符合文意的正确的一项是:( )A经人加宽的幼虫的生命通道,有利于其幼虫的生命转化。B经人工修剪的生命通道出世的蛾子,都不是帝王蛾了。C经人工修剪的生命通道出世的蛾子,短时间内很难飞翔。D帝王蛾的幼虫只有自己通
10、过那狭小的生命通道,才能够自由飞翔。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王蛾幼虫只有在穿越狭长通道时,才能使血液挤压到蛾翼的组织中去。B只有两翼充血,才能使帝王蛾振翅飞翔。C文章最后两段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去帮助帝王蛾。D“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意在提示人们,只有靠个人的努力奋斗,才会获得成功。13根据文本,请给“帝王蛾”的名称来源下一定义:“帝王蛾”美名是因 而获得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22题。(18分) 灯火的温情 叶延滨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
11、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
12、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着自己。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带给我们的刺激。有时候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对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乞助和
13、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眼,会左右我们的言行。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种境界,能够不与人为伍的独钓
14、又是一种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14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15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16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17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
15、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三、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16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16、,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选自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
17、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选自后赤壁赋)1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方其破荆州(当,正,刚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验)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 舞幽壑之潜蛟(使舞动)C始指异之(感到奇异) 听其所止而休焉(聆听)D酾酒临江(斟酒) 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简直)19.选出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A.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复游于赤壁之下B攀栖鹘之危巢 不知东方之既白C. 郁乎苍苍 放乎中流D. 而今安在哉 反而登舟20. 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后赤壁赋和赤壁赋都表现
18、出一种虚无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C.赤壁赋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D. 赤壁赋选文叙述客人由于眼前的历史陈迹,触发了怀古伤今的情绪,对人生的短促渺小发出了无限感慨。翻译下列选段中的句子。(7分)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分)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2分)四、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渡 汉 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
19、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宋之问被贬到泷(shung)州(今广东罗定),因为不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在没有得到皇帝赦令的情况下就擅自逃离泷州。在回故乡的路上,经过汉江,写下这首诗。汉江,指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22.(1)请分析一二句中“断”与“复”两字的妙用。(2分)(2)按照常情,三四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而作者却完全出乎常情地写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你认为这样写合情理吗?为什么?(4分)五.默写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四小题,8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选自师说)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 如是而已。(选自师
20、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选自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选自赤壁赋)悠悠乎与顥气俱,而莫得其涯; , 。(选自始得西山宴游记)六.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几小时飞机就到了;美国在地球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以
21、上材料说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同意这样的观点吗?抑或你有什么新的看法?请就“距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南浔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白云是自然风景中最轻、最飘逸的姿态。它是天空的笑容,望着它的人可以感受到自己心灵的愉悦。此题第一空要写出景物的特征,第二空要用适当的比喻,第三空要点出哲理。每空1分。9A苦难往往是人生的财富;B要尊重客观规律;C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意思对即可,写对一条得分,写对两条即可得4分。)A欲速则不达B揠苗助长(答案不唯一,共1分,意思对即可。)10B11. D12C13. 一是因其双翅长达几十厘米,
22、二是因其勇敢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并冲破死亡的封锁,从而拥有了快乐的飞翔而获得的。14解析: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分析综合能力。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叙述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来自生活经历对黑暗的感触,亲切自然,而又令读者感到熟悉,正是为下文写人生之旅中的黑暗、人生的孤绝境界作铺垫。参考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15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结合文章语境中不难看出,第一段中的“荒野无灯”写的是生活经历对黑暗的感触,而第三段中的“荒野无灯”乃是身居繁华闹市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心里刮着凄冷的风”,有着一种“孤绝感”,一种“无靠无助的感觉”,
23、这正是一种孤绝的心境。参考答案:第一个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二个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16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能力。本语句理解关键在于“冷”和“灯”的含义,从上文第四段“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可看出,“冷”是指人生路上的孤绝环境,人生路上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而第三段中通过理解“荒野无灯”是“心里刮着凄冷的风”,“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无靠无助的感觉”,可以理解“唤我归去的灯”实际上是孤绝人生中所缺少的真情和温暖,是“通过这段黑暗时”的解脱的方式。至此,也就把握作品的深层内涵。参考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
24、(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21.不断流逝的如同那江水,而实际上未曾流逝;时圆时缺如同那月亮,最终却并未消逝。况且我和你在江边砍柴,在江面打鱼,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回到岸边登上小船,把船划到水流中间,任凭小船漂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22(1)“断”写出了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苦闷处境和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 “复”写出了作者困居贬所时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达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2)合情理。因为作者贬居岭外,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
25、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1分,关键要答出“另一方面”)这种思念和担心经历的时间越长就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1分,这是“心理透析”的第一部分,必须答出)尤其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这种矛盾心理变得更加强烈: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2分,这是“心理透析”的第二部分,也是点题部分,只要合理即可给分)2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