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苍南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高一语文期期中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摇曳(yì) 惬(qiè)意 摭拾(zhé) 翅膀甫(fǔ)健 B.打夯(hāng) 瞥(piě)见 啮噬(niè) 汗流浃(jiá)背 C.赭(zhě)色 干瘪(biě) 什刹(chà)海 悄(qiǎo)无声息 D.骸(hái)骨 给(gěi)予 犄
2、jǐ)角 按捺(nè)不住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仓皇 寥廓 嬉戏 未雨绸缪 B、娇饰 愧杀 斑澜 魂牵梦萦 C、商确 焦躁 静谧 盖莫能外 D、引擎 桑莘 震撼 振耳欲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⑴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对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 你对“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 ⑵我们的车在甘肃的定西高原盘旋。天已经有些 了,头顶上甚至隐隐约约地有几颗星星。 ⑶我们看到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
3、这条激流,它的胸部 在白色的水中。 A.干涉 暗淡 淹没 B.干预 黯淡 淹没 C.干预 暗淡 湮没 D.干涉 黯淡 堙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军训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今衣锦还乡的他,还时常会想起创业之初那废寝忘食,筚路蓝缕的情景。 C.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D.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5、下列各句,没
4、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经过班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笑容。 B.它们一样是大自然的杰作, 而且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悲剧感。 C.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 D.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下,不在于它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6.下文选自《江南的冬景》,横线上依次选填诗句恰当的一组是( )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
5、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A、④①②③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7、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表达效果
6、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此/我和大海一同醒来,拿起工具/春天伴随我们一同奔腾。 (此诗句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为了理想,为了美好的未来,清醒地认识到了奋斗的作用,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志向与豪情。) B.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妄自菲薄”比作“毒蛇”,将“厌世”和“绝望”比作“毒蛇的毒液”,形象地写出了妄自菲薄的危害,取得了令人警醒的效果。) C.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
7、那种失望能滴血。 (此处运用了排比手法,连用三句“会对故乡……失望”,强调了作者对故乡落后的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是一种源自内心地对故乡真正彻底的失望和悲叹。) D.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此句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小说《茶馆》《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词
8、开豪放一派。 C、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和柳宗元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是他的代表作品。 D、六经,指《春秋》《易》《礼》《诗》《书》《乐》 9.语言文字表达(4分)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
9、您老人家 ”。 (4)邀请朋友到自家作客,可以说“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我在家恭候您 ”。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漂泊者的故乡 刘墉 归 乡 到阿拉斯加靠近北极圈的费尔班克去,偌大的巴士里,只有我这么一位乘客。 窗外除了远处仍然覆着白雪的山头,四面望去全是杉树林,那些树又都长不大,好像上面有什么力量压着,全不到5米高。 “树长不高的!上面是雪,下面是冰,即使在夏天,往下挖,没几尺就是冰冻层了,”中年的女司机对我一笑,“一年只有4个月不下雪。” “在这儿生活,寂寞不寂寞?”我问她。 “不寂寞,
10、我有8个孩子。从17岁开始生,现在老大都30了,”她又回头一笑,“下月抱第7个孙子。” “他们都到南边去了吧?”“不,全在费尔班克。” “没一个到美国本土去?”“去玩过,都回来了,受不了外面的拥挤和吵闹……还有污染。”她突然发出一串大笑,“信不信?这里是天堂,一个鸟不生蛋的天堂。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 守 土 电视上转播奥运会体操比赛。特别为夺得男子团体金牌的俄国队名教练阿卡耶夫作了专题报道。 20多年来,阿卡耶夫为俄国训练出许许多多体操名将,一个个拿到奥运奖牌,又一个个移民欧美。 对欧美那些富裕国家,争取顶尖好手“入籍”,是他们不遗余力的事,只要想跳槽,几乎立刻就
11、能办成。于是那些跳槽的选手,一个个换了护照,拿了高薪,住了华厦,代表其他国家出赛,或担任其他国家的教练。 但是,阿卡耶夫仍然留在俄国住小小的房子,拿不高的月薪。 “谁说俄国穷苦、没前途?”阿卡耶夫在电视上说,“我就爱它。” 现场转播,也特别拍摄了以前受教于阿卡耶夫,而今代表其他国家参赛的选手的画面。 镜头运用得很妙,远远带到阿卡耶夫不时抬头远眺“老学生”的特写。 老学生从平衡木上摔下来了。 阿卡耶夫的脸色一震。 我不知道他的感觉,是喜,是悲?还是再一次失落?我猜想,阿卡耶夫会不会心里暗骂:“谁让你不留在自己的土地上?” 离乡10年前认识了一位从苏州来的青年画家,他抱着一叠作品四
12、处兜售,画的都是“水乡”。氤氲的水气、蒙蒙的雨丝、撑着伞的村妇,在青瓦白墙的杏花村里,美极了。 隔两年,又遇到他,画价涨了不少,画的依然是“杏花春雨江南”,用的依然是宣纸、徽墨,只是感觉差多了。 “离开小时候长大的土地,只好拿以前的旧稿子改造,‘空想’总不如‘眼看’的变化多。”画家倒也坦白。 最近逛画廊,又见到他,江南的雨景成了纽约的高楼,凄迷的水色成了十里红尘的灯火,透过水墨的技巧,把纽约的风景画活了。 “我找到了另一块土地,”他得意地说,“何必执著在一个地方?” 归乡与离乡 故乡就像母亲,有的人会守着母亲一辈子。有的人小时候虽然爱妈妈,到了叛逆期,却看母亲不顺眼,急着离开家。
13、也有人在孤儿院长大,从来不知道母亲是谁、家在哪里。 我常想,到底是那“安土重迁”,守着故土一辈子的人对,抑或“志在四方”,早早就离乡背井、出去打天下,甚至一辈子不再归乡的人对? “故乡”,英文说得好,是Hometown也是Birthplace,家在哪里,哪里就可以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不一定是父母的故乡。正因此,我们才不住在“周口店”;也正因此,世代的人类,才会东南西北地漂泊,创造了多样的文化。故乡,本来就不该执著在一个地方。 有人总盼着归乡,有人常盼着离乡。归乡是去寻找自己的故乡,离乡是为子女创造另一个故乡。 这世上有几人,知道他的祖先是从
14、哪里漂泊来? 这世间有几人,知道他的子孙将往哪里漂泊去? 只知道: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 对于漂泊者而言,上一个家,就是故乡。 10、 “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应如何理解?(2分) 11.阿卡耶夫为什么为移民欧美的“老学生从平衡木上摔下来”而“脸色一震”?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12.作者写到从苏州来的青年画家三次不同的表现,意在说明了什么问题?试简要分析回答。(3分) 1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当前流浪潮席卷天下,作者及时对这一现象进行心理剖析,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嘲讽那些“忘根”“忘本”之人。 B.
15、本文围绕中心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表达了一种独到的哲理观:故乡是从异乡演变而来,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 C.“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意在告诉我们家是不固定的,她是随着人的工作生活等因素变化而迁徙的。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D.虽然作者不能肯定“安土重迁”对还是“离乡背井”对,但是从“正因此,我们才不住在‘周口店’;也正因此,世代的人类,才会东南西北地漂泊,创造了多样的文化”句上看,作者更多的是赞成“离乡背井”。 E.读刘墉作品,如品香茗,善用生活事例,道出人性的真善美丑,尤其是文章结尾,总留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
16、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
17、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其他几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日与其徒上高山 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k*s5u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5.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许多人) B.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C.日与其徒上高山 (徒:随从)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16.下列各项中
18、加点“而”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施施而行 起而归 B.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 侣鱼虾而友麋鹿 群聚而笑之 D. 耳得之而为声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k*s5u 17.下列各项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凌万顷之茫然 B. 句读之不知 古之人不余欺也。 C. 渺渺兮余怀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月出于东山之上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记”是古代一种文
19、体,可用于记事、记物、记景等,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本文表露柳宗元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傲世情怀。 B、作者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而苏轼《赤壁赋》开头的景物描写直接反映了作者人生虚无之感。 C、作者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是因为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因此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 D、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结束全文。“始得”暗含了初次遭遇西山,透露出偶然而又惊喜的心情。k*s5u 19、翻译(4分)
20、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分) 译文: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分) 译文: 四、诗歌鉴赏(5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
21、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2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五、名言名句填空(9分)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 (韩愈《师说》)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苏轼《赤壁赋》) (3)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 (苏
22、轼《赤壁赋》) (4)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5)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六、作文(40分) 又是 飘香时 无论经过多少年,往日的回忆依旧炽热,旷野的风吹过窗棂,仿佛又闻到了那 的清香……k*s5u *作文要求:1、从花草植物中,任选一种填入所给标题及开头的空白处。 2、以此为开头,续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苍南中学高一语文期
23、中考试必修一测试卷答案: 1、C (A.摇曳(yè) 摭拾(zhí) B. 瞥(piē)见 汗流浃(jiā)背D. 给(jǐ)予 犄(jī)角 按捺(nà)不住) 2、A ( B、矫饰 斑斓 C、商榷 概莫能外 D、桑梓 震 耳欲聋) 3、B(B、典故: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A、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C.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D、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贬义词) 5、C(A项去掉“经过”。B
24、项“不但”在“你”后面,关联词和主语位置,D项优劣高下应对应两方面) 6、D 7、c 8、A、《茶馆》是话剧 9.(4分)(1) 拜托(麻烦) (2)包涵(海涵)(3)高寿(4)光临(大驾) 10. “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反映了女司机对故乡的辩证认识,意在说明无论故乡环境好与坏,只要是生养自己的地方,才有自己真正的爱,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2分) 11. “阿卡耶夫脸色一震”,这是他内心情感的反映,对“老学生从平衡木上摔下来”,阿卡耶夫并不是喜,(1分)而是出于师徒情谊对徒弟寄予厚望,希望徒弟在外乡一切都好,至少不给自己丢面子;(1分)更出于一种民族自尊感。
25、1分)(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且合常理,即可给分) 12.(分析思路:(1)青年画家为了谋生而离开故乡,开始生活上的漂泊; (2)青年画家离乡时间已长,思乡情日重,因而家乡的画也成了珍贵的藏品; (3)青年画家找到了新的归宿——家。) 青年画家具有代表性,意在说明:故乡,本来就不该执著在一个地方,在漂泊与漂泊之间,就有了家,也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3分) 13.AD[A项没有社会责任感之说。D项无赞成不赞成之说,作者处于中立态度] 14. C (2分)15. A (2分)16. B (2分)17. C (2分) 18C 19翻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1.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注释: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五、默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