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感悟原创20篇 郑德荣先进事迹有哪些。你从中有什么感悟。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 党员、学者、教师郑德荣同志是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是XX省优秀共产党员,被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郑德荣同志的一生,懂马信马、传马护马,忠诚信奉和坚定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忠诚于党,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典范。他一辈子的老朋友孙柏枫说他不愧于自己的名字,郑德荣,人正、大德,受人尊重。 人的一生,都是做人、做事。郑德荣在做人、做事中所追求和理想境界,所坚持的精
2、神高度,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共产党员更应从郑德荣的信仰、坚守及其毕生奋斗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光芒,做到一辈子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忘初心,一辈子为党的事业孜孜不倦,无怨无悔。 作为教师,郑德荣一生践行着传授知识和品德高尚的师德。郑德荣67年如一日,始终以身作则,不求名利,甘为人梯,坚守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第一线。他对待学生比对待子女要好。他76岁上讲台,90岁作报告,讲课声如洪钟,说理透彻,他在博士生的第一堂课上,从不讲专业知识,而是告诉学生树立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治学精神,坚持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治学方法。他活到老学到老,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 作为学者,郑德荣67年干一件事,成
3、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共党史的研究者。他对中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研究中悟出:中国共产党在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一步步走向成熟,最终夺取政权,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毛泽东思想。郑德荣一生撰写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有50多部,高水平学术论文260多篇,奠定了中共党史的学科基础,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 作为党员,郑德荣把个人信仰、个人命运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在一起。郑老在从教65年座谈会演讲时表示,要与党一起过百岁生日,对党的无限忠诚与信仰,是他用半个多世纪悟出的精神财富,并深化到灵魂中。2018年4月5日凌晨3点左右,郑老对儿子说出最后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学生,坚持马克
4、思主义,不忘初心。 教师的品德,学者的坚守,党员的信仰,足见郑德荣平凡人生的伟大。作为普通百姓,学习郑德荣,要从他做人做事风格中享受崇高,从他的精神世界里汲取营养,光明磊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普通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我们党员干部,学习郑德荣,要从他笃信马克思主义主、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生经历中,感悟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义,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与个人利益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以组织利益为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做出积极的努力。 篇二 病重期间,依然笔耕不辍,与学生讨论学术论文修改意见;撒手之际,没说一句家事遗言,留下的最后一个完整的
5、词是不忘初心hellip;hellip;2018年5月3日,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默默耕耘的辛苦园丁、品格高尚的世纪老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德荣安详地走完了他的92岁人生。 回首郑德荣的世纪人生,有一根红线贯穿始终。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人必须以德为帅,要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和道德情操。才乃德之资,德高方为荣。可谓人如其名,一个德字,道出了郑德荣成就辉煌人生的秘诀。涵泳良久、品味再三,他身上的大德、公德、私德,让人难以忘怀、感悟颇多。 绝对忠诚的大德。姓马容易,信马不易。姓马是专业,可以作为单纯的谋生手段,而信马则是信仰,是高于谋生的精神追求。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虽然端
6、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饭碗,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大搞伪信仰,有亏大德。而细数郑德荣的一生,他始终高举信仰之炬,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自从22岁在东北大学(东北师大前身)学习时,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并被深深吸引后,70年来,他一直在东北师大从事党史学习研究,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无论外部环境顺逆,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信仰者。 鞠躬尽瘁的公德。郑德荣曾说。人生的最大欣慰和快乐,一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二是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观其一生,他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从事教学研究67年来,他
7、视学术造诣为生命,视学生培养为热爱,视工作需要为志向,始终坚守工作一线,潜心探索、教书育人、甘当人梯,始终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仅仅在60岁退休后,他就培养了49名博士生,出版了40部专著,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远远超越了他60岁时许下的宏愿;85岁那年,他发表了13篇学术论文;91岁,他申报了党的十九大重大课题;92岁,他带病准备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文章hellip;hellip; 度己以绳的私德。郑德荣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慎始慎终、慎独慎微,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始终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他公私分明、廉洁自律。1955年,他去西安出差,利用周日乘车游览
8、大雁塔,下车后第一时间就撕毁了4分钱的车票,生怕与其他的车票弄混,出现报销问题。郑德荣不仅对自己严格,对身边的人也同样严格。有一次,他的亲属想用他的医保卡买点药,郑德荣给予严厉批评,党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随便开这个口子。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他担任东北师大副校长时,个别领导打招呼让他招生时网开一面,被他一口回绝。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即使他后期被结肠癌折磨,也很少缺席过党支部活动,始终自觉履行一个党员的基本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郑德荣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充分体现了这一优秀品德。我们要自觉对照郑德荣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
9、激发斗志、激起干劲,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永久奋斗者。 篇三 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郑德荣同志作为一名红色理论家,一生忠诚信奉和坚定实践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传播科学真理,与时俱进探索理论真谛,是忠诚于党、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典范,是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是守卫真理、党性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典范,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典范。 学习宣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10、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用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郑德荣同志作为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典型,总结好、宣传好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矢志奋斗,为信仰高举忠诚事业的旗帜,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 篇四 郑德荣同志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为国家、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被誉为红色理论家。 郑德荣
11、老先生留给世人的财富远远不止是他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更有不竭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信念坚定,追求执着。郑德荣教授自始至终一直是笃行共产主义,我自己的一生献给国家和党的事业,年老而不停,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话语中透露的不忘初心体现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永恒的追求,他毕生的追求就是用自己的所学为党、为国家多作贡献,这样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二是为人谦逊,人格高尚。我受党的教育多年,毕生的追求就是用自己的所学为党、为国家多作贡献。要尽职尽责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我自身就必须孜孜不倦,不断上进。这是郑德荣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一生驰而不息始终奋战在马
12、克思主义教育一线的动力源泉。郑德荣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和国家,从这些事情看出,郑德荣高尚的人格和谦逊的为人,他的这种精神将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篇五 人这一生,会因为什么而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情。 商贾之争,为利;飞鸟之亡,为食。享誉红色理论家的郑德荣,一生视学术为生命,一生传承红色基因,一生高举旗帜跟党走,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 最是夕阳分外红。即便我已多遍拜读郑老的事迹,我仍无法想象,在本该颐养天年的60岁,郑老还能以此时作为资政育人的起点,在30年间培养出49名博士生,学生多人成为社会各界的领军人才;我无法想象,郑老一生的学术脚步从未停歇,2011年正值建党90周年,时年8
13、5岁的他年内发表的学术论文居然能达到13篇;我更无法想象,一个92岁高龄的癌症晚期患者,是如何忍受癌细胞全身扩散带来的巨大痛苦,亲笔撰写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理论文章,还能在临终的前两天,在病榻上坚持听着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 只有一个解释,郑德荣心中有信仰,是信仰给予他力量,是信仰让他精神不竭。对党史事业无限牵挂,视学问为毕生事业,对学生和社会极端负责,就是对他一生信仰的具体诠释,归根结底,就是对党忠诚、对党热爱。我们庆幸,我们能有郑德荣式的榜样,诠释何为对事业的坚守,何为对工作的专注,何为做人做事的本分;我们庆幸,能有郑德荣式的榜样,告诉我们坚守心中的信仰原来并不是空中楼阁、水中望月,坚
14、守信仰原来可以如此具象化,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去时不忘来时路,信仰就不会淡化消亡。我们庆幸,在我们党的壮丽征程上,能有郑德荣式的榜样,燃烧生命贡献光和热,燃起千万党员心中的信仰圣火,为理想而来,为信仰而战。 新锐作家蔡玉婷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伟大事业伟大斗争需要榜样引领,时代呼唤着千万个郑德荣。作为普通党员,我们不求每人都像郑老一样著作等身、功成名就,但我们追求像郑老一样,对党信仰坚如磐石,情怀贯穿一生。因为我们怎么样,我们的党就怎么样,我们是什么,我们的党便是什么。 篇七 郑德荣同志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
15、要开拓者和奠基人。郑德荣同志一生坚持在马言马、忠诚信奉和坚定实践马克思主义,一生视学术为生命、矢志不渝传播科学真理,一生传承红色基因、把德育为先贯穿培养学生全过程,一生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探索马克思主义真谛,是忠诚于党、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典范,是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是守卫真理、党性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典范,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典范。 一、学习他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
16、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每名党员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二、学习他探索创新的精神。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力量。郑德荣同志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每名党员只有学习郑德荣同志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方式、创新新方法,增强履职能力,我们的工作才会有质的飞跃,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深入学习宣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的需要;是用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17、指导实践,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需要;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党员初心不改、矢志奋斗的需要;是激发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干劲、凝聚新时代振兴发展力量的需要。 篇八 我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是。科研成果启人心智、服务人民、资政育人。这是郑德荣同志的语录之一。简单一句话,承载的是郑德荣同志一生的奉献,一世的心愿。在这纷扰的繁华中,郑德荣同志就像黑夜里为人照亮方向的蜡烛,微小而强大,不计较得失,让人敬佩。 郑德荣同志一生都与优秀并肩而行,他是一名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东北师
18、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他获得的美誉是实至名归,甚至不足以完全体现他的付出与优秀。在这美誉的后面,我们可想而知郑德荣同志为了国家为了教育而牺牲多少时间和自由,失去多少与家人的团聚与欢乐。就好比那些令人敬佩的前辈一样,郑德荣同志为了大家舍小家,为国家培育无数人才,让更多优秀的人跟他并驾齐驱为国家而奉献自我。 2018年5月3日,这位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坚持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学术选择的红色理论家逝世了,我们失去了一位高等人才,遗憾、悲痛和怀念的情感围绕在广大群众心里。但是,我们非常明确,郑德荣同志甘于奉献的大爱情怀、永久奋斗的高尚品格永远留在我们心中,驱使我们更加积
19、极向上的生活,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付出更大的贡献。 篇九 郑德荣同志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典型,值得大家广泛宣传和学习。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他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 学习郑德荣,要学习他的忠诚。作为一名守卫真理的红色理论家,郑德荣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坚定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面对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诉求
20、,他笔耕不辍,始终以过人的政治胆识、巨大的理论勇气去回应质疑,坚持用真理作为前行的坐标。 学习郑德荣,要学习他的担当。郑德荣同志既是一名理论研究者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理论研究者,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郑德荣的研究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把自己的所思、所学、所得传授给每一个学生,培养了大批人才。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学习郑德荣,要学习他的奉献。郑德荣同志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于奉献,认真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他在60岁时给自己立下的宏
21、愿:我退下来后,要用10年时间,也就是到我70岁的时候,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仅仅是在80岁到90岁的10年间,郑德荣的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项,发表论文70余篇。60岁本应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岁,但是郑德荣却以60岁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培育后学、资政育人、创新治学,在人生的后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学术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人民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 篇十 2018年5
22、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前夕,92岁的郑德荣老先生以隆重的方式向自己的人生谢幕,党史人生从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出生于XX省延XX县区龙井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院历史系的郑德荣老先生,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教育开始,就一头扎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学术研究之中。在他执教65年的一个学术思想研讨会上,曾这样说道:1948年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毅然投奔XX县区,从此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教育。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对党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定不移。正是他的这种坚定不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不平凡的一面。 一位伟大的学术缔造者。东北师范
23、大学校长刘益春曾这样介绍过郑德荣老先生:先生曾说过,离开严谨求实,不称其为科学;没有探索创新,不称其为研究。他视学术为学者生命,视学问为终身事业,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从他的第一本专著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开始,60多年来,郑德荣老先生先后主持过国家、教育部和省社科规划项目10项,撰写或主编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发表了学术论文260余篇。他用自己笔杆子填满了中国党的历史上的一些空白,以独特的见解,开拓了新的领域,将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历史淋漓尽致展现在大众面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程舒伟感叹道:美国国会图书馆里居然收藏了先生29本著作。你知道当我在那里看到先生的书时有多震撼吗。正
24、是这样一位学术的缔造者,让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正视起了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 他是一个忠于党的好同志。90多岁高龄的他,本该像其他人一样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停下手中的工作。为了宣扬红色理论,他多次应邀到多个省市、多所大学、多个系统讲理论、讲党史,充分践行了党史专业资政育人的社会使命。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式结束后,为了将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价值观说清楚,他主动向东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王延申请去做宣讲。他的一言一行,奉行了他高举旗帜跟党走得立意,他的一生,为中国共产党描绘了不一样的光辉。 他是一个用
25、生命教书育人的人生导师。转达给我的学生们,要不忘初心,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跟守护在自己身边的女儿说的最后一句完整的话。从东北师大中共党史博士点建立开始,他先后培养了49个博士生,即使到了花甲之年,他也足足坚持工作了32年。他不仅是一位知识传授者,更是一位人生导师。在第一堂课上,他会告诉自己的学生,作为党史学者,应该树立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治学精神,坚持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治学方法。他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来给自己的学生做模范,用自己开放的思想、包容的胸怀来引导自己的学生,为历史负责,为党和人民服务。 厚德以载物,郑德荣老先生的一生不算风风火火,但他的一生却为中国共产
26、党的历史和追随中国共产党的同志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样的一生不叫平凡,而是伟大。 篇十一 2018年5月3日,郑德荣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用一生诠释了少时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他的一生不仅仅在于对他身边学生、朋友具有深远影响,对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与价值,更应该引起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党员学习和崇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在90多岁高龄时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始终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郑老用一生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27、要好好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将思想上升到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首先,学习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牵起学习热潮,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我们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与自身的能力去克服战胜和驾驭层出不穷的挑战,让一带一路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落稳、长实、生根。其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方针没有前人做过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党员干部的自身具有更全面、系统、富有探索精神的学习方式。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中,既要抓住学
28、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的经验学习。既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学习实践知识。要善于挤时间,没有时间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学好乐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郑老用学习诠释了一生,他依靠学习在人生走上了巅峰,创造了世纪老人称号。相反,不学习就意味着我们会被这个时代淘汰,我们无法融入时代,我们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作为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者,作为祖国强大和民族复兴的舵手,学习必须沉下心来,必
29、须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对待学习不能放松,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总之,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承与发扬这种宝贵的精神。 篇十二 93岁的红色理论家郑德荣教授,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直至生命的最后都还在认真准备论文,悉心听取学生谈学习心得,谆谆教诲学生,用毕生的执着坚守和甘于奉献,将坚定信仰融入学术、将教书育人融入生活、将研究创新融入生命,为党和国家交上了一份厚重的人生答卷。 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成为红色理论家,但每一个党员都必须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追
30、求者和践行者。郑德荣同志留下的宝贵理论财富和精神财富,值得每个共产党员认真学习。 要有为党工作的意识。郑德荣同志一生严谨治学,桃李满天下。在他所带的每一届博士生第一堂课上,从不讲专业知识,而是告诉学生,党史学者的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为标准的,一切的研究成果都要为历史负责、为党和人民服务。正是这种为党工作的意识,促使他一生致力于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诸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广泛传播,为党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和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八千九百万党员,心中要时刻装着党,站在党的这一边,像郑德荣同志一样要在党言党、履职尽责、
31、砥砺前行。 要有坚定执着的信念。郑德荣同志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从20世纪50年代出版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开始,一生撰写主编毛泽东思想史稿、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30部,在求是、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耄耋之年,仍壮心不已。作为党员,要有郑德荣同志坚定执着的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在新时代迎接新挑战,肩负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要有不忘初心的情怀。一生许党,一生为党。郑德荣同志为党史立说,为学术立命,为学生立标,为广大党员立形。先生的学问、先生的勤勉以及先
32、生的成就与高寿皆源于如此的情怀与精神。他把自己的生命与一个更为伟大的存在融为一体,以致永存。郑德荣同志的学生如此评价他。普通党员纵然达不到郑德荣同志的境界,但我们以他为榜样,向他无限靠近,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身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党的伟大目标贡献力量。 篇十三 2018年5月3日,全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XX省优秀共产党员,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州德荣同志走完了光辉的一生。 郑德荣同志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
33、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信仰了60多年的共产主义,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思想与观点。撰写出多部填补学术空白的著作。国内研究毛泽东思想最早的一部专著毛泽东思想史稿,就是郑德荣与黄景芳、陈一华合著的,这部书是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第一部专著,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具有开拓性地位,修订本被中共中央办公厅确定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理论学习的配发教材。东北师范大学的中共党史博士点是全国高校最早的3个中的一个,郑德荣是这个博士点的奠基人。他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影响也颇为深远:首次提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
34、谛在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渊源来自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两方面。郑德荣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最早一部创立概论体系的著作,至2015年9月已印刷13次。郑德荣一生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撰写、主编的著作在国家图书馆藏30余种,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也均有藏书。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笃定和执着。他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始终高举旗帜跟党走,是党性原则和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被誉为红色理论家。作为新时代的干部,就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既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又做共产主义
35、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务求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入脑入心,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终生致力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的追求和创新。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始终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视学问为事业,视学术为生命,90多岁高龄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把学术创新作为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学术空白,以高深的学术
36、造诣、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一面旗帜。我们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把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作为座右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中始终装着党的事业、人民的嘱托,以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奋斗姿态,真情谋事、激情干事、勇于成事,真正让追求成为一种价值、一种境界,让创新成为一种意识、一种责任。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就是要及时将学习中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工作的不懈动力。当前,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处在改革创新的深水区,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方能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
37、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在学习中焕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创一流的作风,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新时代彰显共产党员的新作为。 篇十四 郑德荣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 为党史立说,为人民立学,为民族立魂,为师德立丰碑是郑德荣同志奋斗精神的最好写照。他出生于吉林,奋斗于吉林,67年如一日地投身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研究探索中,在追求真理的
38、道路上,他以自身的学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影响着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他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德荣同志是一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时刻牢记自己对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67年的研究探索,便是最好的精神写实,一切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信仰,对党的事业发展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郑德荣同志是一名不舍昼夜,勤奋刻苦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几十年如一日,身为教师,身为学者,身为党员,无论是何身份、何岗位,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
39、人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在我国的发扬和传播倾注了毕生心血。他培养博士生的数量,出版专著的数量远远高于他的计划,同时还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他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郑德荣同志是一名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者,一生为国家的复兴,为民族的兴盛燃烧了所有的光与热。多年来,积极承担并完满完成省委有关部门交给的任务,经常被约稿为地方报刊撰写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文章,特别是纪念党诞生八十周年和宣传十六大精神,被指定为省委宣讲团成
40、员,为各地各界宣讲十余场,quot;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quot;。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身为党员要始终谨记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履行党员义务,正确理解党员权利,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为党的事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光与热。 篇十五 1926年,正是列强入侵、战乱四起的年代。一颗年轻的心灵总在拷问自己:到底怎样才能救积贫积弱的中国。在东北大学的他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接触到了共产党的理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心底开始有了苗头。如今的他在教学建设、理论建设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绩,不仅是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是全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
41、、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更是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就是用尽一生攀登学术高峰的郑德荣老先生。 在大多数人心中,60岁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岁,但对于郑德荣老先生来说60岁是人生的又一新的起点。很多曾与郑德荣老先生共事过的同事还清楚地记得他曾给自己立下的鸿鹄之志:我退下来后,要用10年时间,也就是到我70岁的时候,培养出10个博士,出版10部专著。弹指一挥间,30多年过去了,郑德荣老先生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5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4倍,仅仅是在80岁到90岁的10年间,其个人专著就达5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3
42、项,发表论文70余篇。 2018年5月3日郑德荣老先生因病逝世了,但对于后辈的我们来说逝世不是结束,是最美的开始,是一段有温度的回忆。 一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笃定。他坚定地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面对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诉求,他笔耕不辍,始终以过人的政治胆识、巨大的理论勇气去回应质疑,坚持用真理作为前行的坐标。 终于中共党史学术研究的执着。活到老学到老,93年,承载着一个平凡人一段不平凡的年华,他把毕生精力都放在了对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上,潜心探索,精益求精,至今在海内外学术界依旧享有崇高声望。 毕生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的坚守。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43、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保障,我们要深深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好干部标准,争做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人。 篇十六 2018年5月3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同志因病逝世,享年92岁。 郑德荣同志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为国家、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
44、。郑德荣曾说:我的治学理念是: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严谨求实、探索创新。为师为学六十七年来,培养的学生中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和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社会各界领军人才,郑德荣教授为我国中共党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郑德荣教授在80至90岁的十年间,依然奋力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勇拼搏在学术的征程上。他坚持孜孜不倦地翻阅文献,浏览大量学术期刊,并保持着每年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习惯。所有学术会议郑德荣教授都是以文参会,且文章见解独到,对学术界新思想、新观点保持高度关注和批判吸收的态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郑德荣走了,走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家事的遗言,最后一句完
45、整的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最后一个完整的词是不忘初心。直到他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他终生热爱的党的事业,仍是他毕生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优秀代表,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我们要铭记不问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向郑德荣同志学习。 篇十七 郑德荣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楷模,他把理想、勤奋、毅力、进取作为座右铭,将信仰信念融入人生追求、学术研究以及教书育人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住院期间,仍在病榻上反复修改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入选,临终前两天还在听取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正体现了老党员、老教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
46、定信仰,对党史学科的无比热爱,对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 郑德荣同志毕生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郑德荣同志是新时代的先进,更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体现了甘当人梯、淡泊名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体现了老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本职工
47、作的无比热爱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 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像郑德荣同志那样,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 篇十八 拿破仑曾经说服过。天才会像流星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所处的时代,很多人虽然不是天才,但依然能够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成就了自己。 郑德荣,一位一生致力于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者、一位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教师、一位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员,每一个身份他都做到了
48、极致,无愧于党和人民。坚守信仰,热爱事业、追求创新就是他的人生三大事。 坚守信仰,做信仰的传播者。要有为党工作的意识是他教给学生的第一课。只要是党和国家的重大纪念日和重要活动总会看到他的身影。2017年恰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0岁高龄的他不顾身体状况,第一时间在学校站立式宣讲十九大长达两个多小时,还申报了十九大专项课题,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病床上仍带头作纪念文章。因为对党坚定执着,所以他及其珍视党员身份,并能耗尽毕生精力,研究和传播党的历史和思想,无论年龄多大,身体多弱,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习总书记曾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我们青年党员干部必须锤炼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