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年5月第28卷 第5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MianyangNor malUniversityMay.,2009Vol.28No.5收稿日期:2009203216作者简介:陈业(1980-),男,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游泳教学与训练。蛙泳手臂动作技术与常见错误动作分析陈 业(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摘 要:针对游泳教学中蛙泳手臂动作技术,选取成都体育学院2006级体育健康教育系游泳专修的18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在考察了蛙泳手臂动作技术的开始姿势、抓水、划水、收手、伸臂五个技术环节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法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研
2、究分析,找出常见的错误动作,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并提出了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与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关键词:蛙泳;力学分析;升力;阻力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12x(2009)05201282051 前言蛙泳技术是游泳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蛙泳又是大众健身的一个常见运动项目,而规范的蛙泳技术动作可以提高运动成绩,对于增强运动效果十分重要。学者对蛙泳手臂动作技术有一定的分析和讨论,但具体到蛙泳手臂技术动作的各个环节中常出现的错误、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力学分析,则鲜有深入的研究与分析1。本文着重对蛙泳教学中蛙泳手臂动作技术与常见的错误动作
3、进行力学分析,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与改进措施,这对于蛙泳的教学和训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2。2 研究对象成都体育学院2006级体育健康教育系游泳专修18名同学3 研究方法31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312 观察分析法选取成都体育学院2006级体育健康教育系游泳专修的18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313 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4 研究结果与分析蛙泳手臂动作技术是影响蛙泳运动成绩和动作效果的关键之一,而开始姿势、抓水、划水、收手、伸臂又是蛙泳手臂动作的五个基本环节.本文着重针对这五个技术环节进行研究与分析。411 蛙泳开始姿势手臂的动作技术分析
4、41111 蛙泳开始姿势手臂的正确动作身体水平俯卧水中,两臂自然向前伸直,两臂与水平面平行,头部置于两臂之间,掌心朝下,两眼俯视前下方,使身体纵轴与水平面约为5-10度,形成较好的流线型。41112 常见的错误动作及其统计分析(表1)(1)两臂动作不规范,不能平伸,两臂之间有夹角,不能形成较好的流线型。(2)头部位置过高或过低,不能保持静力性平衡。表1 开始姿势手臂动作对比统计Table 1ar m movements compared in start position类别错误动作(人)规范动作(人)错误动作人数的百分比蹬壁滑行成绩(m)纠正前常见错误(1)9950%7.9常见错误(2)10
5、855.6%7.6纠正后常见错误(1)51327.8%8常见错误(2)31520.0%7.9图1 静力性平衡Fig.1Static balance41113 原因分析(1)动作概念不清。(2)动作技术要领掌握不好。(3)双臂位置不能水平伸展紧位于水面下,手臂不能夹于两耳处,形不成较好的流线型.头部位置过高或过低,使身体重心与浮心不能处于同一条垂线上,因而达不到静力性平衡(见图1)。41114 力学分析如图1所示,经过观察分析发现,研究对象在学习中浮心与重心不在同一条垂线上,形成了转动力矩,身体不平稳,出现转动。要使身体保持水平平衡姿势,必须将两臂自然向前平伸,头部保持适当的位置,使重心与浮心处
6、于一条垂直线上。41115 纠正方法与改进措施(1)做蹬壁滑行练习,在练习中注意体会动作,调整浮心与重心在同一垂线上.(2)在陆地上和水中反复做开始姿势练习,借水的反作用用力顺势潜行或进行蹬壁滑行(注:陆上模仿练习,两脚开立,上体前倾,两臂向前伸直相并置于两耳处,掌心朝下。水中模仿练习,站立齐腰深的水中,做同陆上练习的动作)。412 蛙泳抓水的动作技术分析41211 抓水的正确动作从开始姿势起,手臂先前伸,并使身体重心向前,前臂和内臂立即内旋,掌心向外斜下方并稍勾手腕,两手分开向前侧斜方压水,当手掌向前臂感到有压的力量,就开始划水。抓水动作一般在水下7-9英寸进行(约为18-23厘米)。412
7、12 常见的错误动作(1)抓水动作完成过早,抓水角度不够。(2)划水用力过早。(3)没有手臂的内旋与稍勾手腕的动作。41213 原因分析(1)动作概念不清。(2)急于划水,使身体前进。(3)抓水动作不充分,双手向内侧斜方压手角度过小(一般应为40-45度)。41214 力学分析经过观察分析与对比分析后发现,在抓水的技术动作的间隔断上,研究对象在抓水角度和手臂的内旋与勾手腕上存在着很大的错误。抓水时,手有向前运动的速度分量,此时,阻力不起推进作用,升力才起推进作用。抓水属于升力型推进力。抓水一方面能给划水创造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还能造成身体上浮和921第5期陈业:蛙泳手臂动作技术与常见错误动作分
8、析图2 升力原理图Fig.2Schematic lift前进的作用。所以,在此动作阶段,不应过早划水,而应将抓水动作做到位,注意抓水角度,注意手臂的内旋与勾手腕的动作3。图2所示,在一定的条件下,升力随倾斜角的增加而加大。当倾斜角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升力会急速下降,游泳中的有效角度约为40度左右,所以双手向内侧斜方压手角度般应为40-45度,过大就会不符合流体力学原理,会出现“失速”现象.所以抓水动作完成过早,抓水角度不够,没有手臂的内旋与稍勾手腕直接导致升力的倾斜角度不足,造成没有充足的升力,影响推进速度。41215 纠正方法与改进措施(1)在水中进行双腿夹板,手臂做抓水动作练习,体会动作要
9、点。(2)在陆地上和水中反复做“连接式”配合的模仿练习,推水结束时,借水的反作用用力顺势提臂移臂。413 蛙泳划水的动作技术分析41311 划水的正确动作划水是产生牵引力量最有效的技术环节,也是增加游进速度的最有效的技术环节。在划水的开始阶段,背部下凹,在紧接抓水动作后,加速向后方划水,在整个划水动作过程中保持肘部较高的位置,蛙泳划水主要是拉的力量。蛙泳划水的方向是向侧、下、后、内方,划水路线是椭圆曲线。41312 常见的错误动作及其统计分析(表2)(1)两臂划水不连贯,有间断,造成动作脱节。(2)划水路线不到位,或出现直臂划水,提供不了足够的升力。(3)在高速游进时,手型不正确。(4)划水结
10、束时,两臂在体侧停顿。(5)划水过程中,肘部位置较低,造成手与水的接触面积减少,划不到足够的水。表2 划水手臂动作对比统计Table 2Comparison on ar m movements错误种类错误动作(人)规范动作(人)错误动作的百分比常见错误141428.6%常见错误212666.7%常见错误341428.6%常见错误421612.5%常见错误516288.9%划水错误动作纠正前后比较(表3)。表350 m蛙泳手臂划水动作一览表Table 3The ar m action of 50m breast stroke类别划幅(m)划频(次)合格成绩平均成绩划频与划幅的搭配肘关节纠正前1.
11、1139 很快48s43.8s0.2差90纠正后1.2036 较快48s43.3s0.2较差=9041313 原因分析(1)动作概念不清。(2)手臂力量差,没有力量划到足够的水。(3)手臂划水路线不正确。(4)过分追求划频,减少划水路线。(5)过分追求划幅,增加划水距离,使动作分解,缺乏连贯性。41314 力学分析从力学角度出发,在划水路线上不能只考虑单纯利用阻力的直线划水技术而应该考虑到既利用阻力,又利用升力的曲线划水技术,才能保证最大的游进速度4。划水动作是产生推进力的主要来源。在划水031绵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的技术动作间隔断上,升力和阻力都起着推进作用。升力和阻力的大小
12、可分别用下列两式表示:L=1/2CLSV2D=1/2CDSV2式中L是升力;D是阻力;CL是系数;CD是阻力系数;是水的密度;V是手在划水的速度;S是手的某个特征体积,S采用手的表面积作为其特征面积最为方便,这样CD,CL的值是以手的表面积为其特征面积的条件下测定的.从上面两式看,升力和阻力与手的阻力系数、而与手的划水速度成二次方的关系,也就是说,划水速度对推进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划水速度是原来的二倍,则推进力是原来的四倍。41315 纠正方法与改进措施(1)明确动作要点,认真理解并体会动作要领。(2)在陆地上和水上反复做“连接式”配合的模仿练习,推水结束时,借水的反作用力顺势提臂移臂。(3
13、)加强手臂力量练习。(4)在水中进行腿部夹板划水练习,主要练习划水路线及划水角度。414 蛙泳收手动作的技术分析41411 收手的正确动作动作是由内向上收缩头的前下方,继而成两手掌向上,最后掌心向下并拢前伸,收手动作应当有利于做快速的前伸手动作,在整个收手动作过程中,手的动作应积极地、快速地、圆滑地来完成,收手结束时,肘关节低于手,大小臂成锐角。41412 常见的错误动作(1)含胸动作不到位,形状阻力较大。(2)双手不能收缩到头前下方。(3)大小臂夹角过大(大于90度)。(4)两手掌不能够向上。(5)双臂在肋部没有夹水动作。41413 原因分析(1)动作概念不清。(2)急于伸臂出水换气,收手动
14、作不到位。(3)上肢力量差。(4)含胸动作没有或不到位,造成形状阻力过大。(5)过分追求划频。41414 力学分析升力系数增大,升力变大,但与阻力相比,升力明显大于阻力,所以应尽量选用手掌向上的技术动作,但是应该是在不破坏原有动作的节奏前提下进行改正。阻力不起推进作用,升力才能起推进作用。因而应积极、快速、连贯地完成收手动作。41415 纠正方法与改进措施(1)在水中进行腿部夹板收手练习,体会动作要点。(2)采用一些陆地上和水上的模拟练习和分解练习,或采用矫枉过正和强制的方法进行纠正。415 蛙泳伸臂的动作技术分析41511 伸臂的正确动作伸臂动作是由伸直肘关节,肩关节来完成,掌心由朝上逐渐向
15、下方,同时,向前伸出,快速伸臂动作,它紧密配合腿的动作,因此,在伸臂的同时,肩要前伸,不能有停顿现象。41512 常见的错误动作(1)动作概念不清。(2)臂入水点过于偏外。(3)不能够积极地向前伸臂,使伸臂动作的各个环节分解、停顿,缺乏连贯性。131第5期陈业:蛙泳手臂动作技术与常见错误动作分析41513 原因分析(1)动作概念不清。(2)肩关节灵活性、柔韧性差。(3)手臂力量差。(4)收手动作不到位,不能产生足够的力量推动上体浮出水面。41514 力学分析手有向前的运动的速度分量,阻力对推进力起不利的作用,只有升力起有利的作用,应保持伸臂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使身体形成流线型,减少形状阻力,
16、利用惯性冲量提高蛙泳的伸臂速度,提高游进速度。41515 纠正方法与改进措施(1)明确动作要点,认真理解并体会动作要领。(2)加强肩关节柔韧性、灵活性的练习。(3)采用矫枉过正的方法,要求手在头前方。(4)在水中进行腿部夹板伸臂练习,主要练习伸臂动作中手臂的位置、速度和动作的完整性。5 结论(1)蛙泳手臂动作技术是蛙泳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提高蛙泳的运动成绩,增强动作效果十分重要,所以应该给予重视。(2)蛙泳学习中由于手臂动作不正确,不规范而直接影响蛙泳技术的发挥,影响游速,分析这些常见错误及产生的原因,将有助于蛙泳技术的学习。(3)针对蛙泳手臂动作的五个技术环节进行力学分析,可大大提高学
17、生蛙泳技术动作的练习质量。参考文献:1 丁宏,张红军,明罡.游泳运动员手型与划水效率分析J.少年体育训练,2004,3:28-29.2 杰 康西尔曼.美国游泳技术和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4.3 肖龙,刘银斌,陆淳,等.浅谈游泳力学原理与节奏在蝶泳技术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3:11.4 狄建.在划臂过程中手指间隙的变化对游泳推进力的贡献作用的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1):71-73.5 游泳.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6 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 运动生物力学 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7
18、 陈武三.现代蛙泳技术特点综述J.游泳,2008,8:32-35.8 蛙泳八学时程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176-177.9 李长义,杨杰.世界高水平蛙泳运动员动作特征分析J.游泳季刊,2008,1:12-13.10 赵歌.对北岛康介、罗雪娟两位奥运冠军的蛙泳技术分析 收腿与划水技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26-228.11 于荣.蛙泳教学中常见错误的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J.体育教学.2006,3:61.Analysis of the Arm Action Techn iques and Common Errors in Breaststr
19、okeCHEN Ye(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637002)Abstract:To analyze the ar m action skills in breaststroke teaching,18 swimming majors in grade 2006 ofth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 of Chengdu Sports Institute are chosen as research subjects
20、.Based on reviewing the five technical links of starting posture,catching,pulling,recovering the ar m and stretc2hing,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xercisebiomechanics are employed to identify common errormovements and the causes of the errors.Finally,the paperputs forward some corrections and measures to rectify the errors for future teaching and training.Key words:breaststroke;mechanical analysis;lift;resistance231绵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