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监利一中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09 使用时间: 2016.4 编制 张文志 审核 林观胜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疏通文意。2、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感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及孔子对弟子的态度。3、感知儒家学派为人处事的原则。【学法指导】 本文的学习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在早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本导学案。第二课时,按271课堂模式,以导学案为序,进行知识积累,讨论探究,展示交流与点评。预 习 案【知识链接】(一)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2、。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二)了解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饗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2在经济方面,孔子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
3、足。”(论语子路)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在他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4、,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三)背景补充:孔子一生,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但由于到处碰壁,有时也流露出消极情绪,特别是晚年回鲁国后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本文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四弟子中公西
5、华最年幼,比孔子小42岁。据资料,当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这一顺序就体现了孔子“长幼有序”的思想。他们中有的年纪很大了还在读书,这是为了“独善其身”,“修身”。孔子主张“入仕”,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他还主张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说“学而优则仕”,主张“仁政”,主张“以礼治国”。【自学检测】1、字音哂(shn)之 饥馑(jn) 铿(kng)尔 小相(xin) 比及(b)冠(gun)者沂(y)水 舞雩(y) 喟(ku)然 撰(zhun)2、通假字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莫
6、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表示反问的语气词)3、翻译加点字的意思1、 夫子哂之。(笑)2、因之以饥馑(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这里泛指荒年。)3、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4、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待)5、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6、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风,用作动词,吹风乘凉)(咏,歌唱)7、吾与点也(赞成)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3、解释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毋吾以也(动词,认为)则何以哉(用、做。)为国以礼(介词,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用,凭借)余船以次俱进(介词,按照)作师说以贻之(目的连词,
7、表目的,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介词,因为)4、词类活用撰(动作名:为政的才能) 端(名作动:穿着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着礼帽) 鼓(名作动:弹奏)风(名作动:吹风) 小(形作动:小事,做小相)大(形作动:大事,治国为政)5、翻译1、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明确: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回答我的问题。2、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明确: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3、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明确:(这是曾点)弹瑟的声音稀疏下来,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
8、位的才能不一样呀?”4、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明确:在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探究案【合作探究】小组合作,集思广益:1、本文是论语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章,依据文本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孔子四弟子的志向及体现的性格。明确:四弟子志向: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治理国家(偏向军事)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治理国家(偏向经济)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治理国家(偏向外交)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曾皙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志向,而是描绘了一副图景,一个场面,志隐于其间。)四弟子性格
9、:明确:子路:直率、信心十足,失之于莽撞。冉有:谦虚、实事求是公西华:更谦虚、敏而好学,(失之于墨守成规)曾皙:洒脱、淡泊于功名、从容不迫。2、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深为孔子所赞同的曾皙所追求的那种人生理想。儒家的政治理想是“礼治”,既以礼治国。曾晳描绘的师生一起出外郊游的快乐情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缩影,是“礼治”的最高境界。3、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儒家学派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什么?能否用文中出现过的一个字来概括,并结合论语谈谈你的认识。明确:礼。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孔子主张礼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10、。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述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罚不中,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已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课外拓展】阅读下面(唐)柳宗元的蝜蝂传,完成14题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
11、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已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善负小虫也善:喜爱 B及其怠而踬也 怠:疏忽大意C物积因不散 积:积累 D以近于危坠 危:危险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大其禄,而贪取滋甚 遇货不避,以厚
12、其室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以近于危坠A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C不同,不同D相同,相同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C)A文中的蝜蝂背负很多东西仍然不满足,即使为它取去重物仍然执迷不悟,又喜欢往上爬,最终坠地而死。B作者借蝜蝂来讽刺当世一些人也喜欢取物自厚,贪婪不知足,直到被罢官了才翻然醒悟,痛悔不已,影射当时的黑暗现实。C这篇文章作者抓住蝜蝂的特征予以夸张,讽刺政敌,抨击社会丑恶现实,造意新奇,讽喻生动,幽默犀利。D本文名为“传”,是一篇传记,和种树郭橐驼传一样都是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苟能行,又持取如故。译文如果它还能爬行,就像原先一样抓取物体。(2)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译文:如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不放过,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会成为自己的累赘,还只担心财富积聚得不够多。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