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时 强弱电解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能区分强弱电解质。2. 了解电离平衡概念,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3. 会书写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 能与同学、老师交流合作,来了解有关弱电解质电离的知识。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投影】展示几幅溶洞图片。【引入本
2、章内容】在湖南你们肯定听说过张家界,张家界中享有“世界溶洞奇观”的黄龙洞就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溶洞中的那些引人入胜、千奇百怪的石笋、石柱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学完第三章的内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我们就可以去试着自己探讨了。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复习回顾【引导】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学生回答】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提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为什么能够导电呢?【回答】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推进新课【思考】酸、
3、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那么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呢?盐酸和醋酸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酸。盐酸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去除水垢,我们知道醋酸的腐蚀性比盐酸小,比较安全,为什么不用醋酸代替盐酸呢?醋酸的去水垢能力不如盐酸强,除了浓度因素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下面我们以实验解决这些问题。【实验3-1】测浓度相同的盐酸、醋酸溶液的pH并分别取等量的溶液与等量的镁条反应。【实验结果】开始1 mol/L HCl与镁条反应比1 mol/L CH3COOH与镁条反应剧烈,且盐酸pH为1,醋酸pH1。【结果分析】盐酸和醋酸与镁条反应的剧烈程度及pH都有差别,说明两种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是不
4、同的。前者的氢离子浓度大于后者,即两者的电离程度不同。盐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而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因此等浓度的盐酸酸性大于醋酸,这就是不能用醋酸代替盐酸用于卫生洁具的原因。【投影】课本P40HCl和醋酸在水中的电离示意图。一、 强弱电解质【结论】我们把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化合物称为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把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称为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和水。【投影】练习题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思考】从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醋酸是一种弱电解质,醋酸在水溶液中的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分析】当醋酸溶于水中,必然被水包围,部分醋酸分子在水的作用下离解为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离子
5、一部分扩散进入水中,一部分重新结合形成醋酸分子。其变化过程如下:电 离结合CH3COOHCH3COOHCH3COO H随着电离的进行,CH3COO的浓度不断减小,电离速率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不断增大。一段时间后,当醋酸分子发生电离的速率和相应的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可逆反应,遵循可逆反应的一般规律。【思考与交流】分析一元弱酸与一元弱碱的电离平衡过程,完成书本上的问题【过渡】我们知道弱酸有很多种,它们的酸性强弱如何判断呢?要想判断它们的酸性强弱,我们接下来学习电离平衡常数。三、 电力平衡常数【科学视野】与化学平衡类似,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
6、即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结论】因此,对于醋酸的电离,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其电离常数达到一个定值。C(CH3COO)C(H)C(CH3COOH)K电离=【分析】从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看出,分子电离得越多,溶液中分子越少离子越多,因此分母越小分子越大,从而电离常数越大,弱电解质越强。所以电离常数可以用来形容弱电解质的强弱。【投影】电离常数【实验3-2】向两支分别盛有0.1mol/L醋酸和饱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浓度Na2CO3溶液,观察现象。【现象和结论】碳酸钠溶液加入醋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加入饱和硼酸溶液中无气泡产生。因此,酸性强弱:醋酸碳酸硼酸,电离常数:醋酸碳酸硼酸。【思考】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步都有各自的电离常数,那么多元弱酸与其他弱酸比较时,用哪一步电离常数呢?阅读教材P43有关内容。【结论】多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1K2K3,其酸性由第一步电离常数决定。【思考】由书本上表3-1比较碳酸、磷酸、草酸和柠檬酸的酸性强弱。【结论】根据第一步电离常数,酸性强弱为:草酸磷酸柠檬酸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