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 故市镇初级中学 闵战文一、问题的提出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流,更是新世纪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学校体育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校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好多家长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少学生身上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自私
2、、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虽然国家教育部要求在全国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我们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不足。那么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对学生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将“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作为课题,立项攻关,以努力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和积极、健康向上的个性,来积极推进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以使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二、课题概念的界定本课题中“体育教学”主要是指初中体育的学与教两个方面;“心理健康
3、”是指个体心理和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学生具有开朗、活泼、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有自信心、进取心和不屈不饶、互帮互助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渗透”是指在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体育修心养性的特殊作用,协助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对学生进行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心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三、本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探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类型及成因;2、结合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提出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通过各种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并达到会学习、会交往、会生活、会做
4、人,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本课题以实践研究为出发点,立足课堂,坚持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规律,必定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二)研究内容1、调查我校学生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分析其原因。2、研究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3、研究在体育活动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4、研究如何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课堂心理氛围,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四、研究原则1.有意渗透原则:牢固树立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要渗
5、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针对中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特征,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有序渗透原则:根据中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对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以求得良好的整体效应。做到教育进程有条不紊,层次清楚;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有机渗透原则:找准渗透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适当、适时、适量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水乳交融,避免穿靴戴帽,牵强附会。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从中学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
6、理论框架和方法。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在开展教育实验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为分析教育实验提供事实依据,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成果进行总结,筛选出教学的新经验、新方法,用以指导实际操作。3、行动研究法。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筛选和研究来自实际的关于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科研的即时应用价值,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六、具体实施步骤、成果及成果实现形式1.准备阶段( 2010 年 9 月至2010年 12 月)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制定课题计划,填写申报表。预期成果:研究报告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2.实施阶段( 2011年
7、1 月至 2011年 6 月)根据课程计划和课题计划,在高一、高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和指导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注意收集多方面的资料,最终形成相关课题的比较丰富的研究素材和资源。预期成果:论文学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体育教案双杠加速跑、体育教案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3.总结阶段( 2011 年 7 月至 2011 年 9 月)阶段性地做好各种资料整编,并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 形成课题体系和整体研究框架,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论文, 整理汇编实验成果。预期成果:论文体育锻炼对学生高考心理的调节作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报告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结
8、题报告七、研究基础及保障条件(一)研究基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初探论文于2009年7月在学问上发表;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于2009年10月在科教新报上发表;“十五”期间省级课题中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状况及对策研究已结题并推广。(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 校领导及学校教科室的重视、关怀和指导,使本课题有了组织保障;2. 课题组成员曾参与过各级教研课题,有丰富的教研经验和实力,使课题研究具有了人员保障;3.我校学生体育兴趣浓厚,特别是参与学校体育活动或训练积极性较高,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4.信息社会的通讯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收集资料的工具和渠道;5. 现代教学理论活动
9、的开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6.各方筹措确保课题研究的经费支出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八、参考文献1、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2、孟昭兰:当代情绪理论的发展,心理学报,1985年第3期3、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4、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5、邵瑞珍主篇:教育心理学,心里教育出版社,1997版6、钱民辉:学生实话实说,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7、庞丽娟、叶子:论教师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载教育研究,2000(7)8、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戴冯塔纳: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陈爱平:教师的人际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