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上学期高一物理同步验收 物理过关检测22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 1. 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 ②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 ③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 ④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
2、④ 2.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冲上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规定沿斜面向上方向为速度v和摩擦力f的正方向)则图乙中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所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3. 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小车中的斜面A和竖直挡板B之间,所有接触面均光滑。起始小车向左匀速运动,某一时刻改为向左匀减速运动,整个过程中小球与小车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关于前后两个状态下斜面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变,减小 B.增大,不变 C.有可能增大
3、 D.可能为零 4.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方分别有光滑轨道OA、OB,其中OA沿竖直方向,OB与斜面夹角∠OBA大于90°.设一光滑小球从O点沿OA、OB运动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分别是t1、t2,则 ( ) A.t1> t2 B.t1= t2 C.t1< t2 D.无法确定 5. 如图甲,用传送带传送小麦,小麦由静止放上传送带到落至粮堆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图乙能正确反映小麦水平速度vx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t 0 vx A B C
4、 D t 0 vx t 0 vx t 0 vx 甲 乙 二、双项选择 6. 物体在几个外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它可能做(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7. 如图所示,在汽车中悬挂一小球m,实验表明,当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稳定角度.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1,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1的受力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汽
5、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汽车可能向左运动 C.m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m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 8. 图3-1-13 如图3-1-13所示,物体A与斜面B保持相对静止并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加速度a增大时,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B对A的弹力不变,B对A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B.B对A的弹力增大,B对A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C.B对A的弹力增大,B对A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B对A的弹力增大,B对A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9. 如图所示,斜面和档板之间放有一个光
6、滑小球,在档板缓慢逆时针旋转9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B.小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C.小球对档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对档板的压力一直增大
10. 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测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1中A、B所示,则 ( )
A.μA>μB B.μA<μB
C.MA>MB D.MA 7、
11. 为了定性研究阻力(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接通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将拴有金属小球的细线拉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后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击固定在小车右端的挡板,使小车和挡板在无动力条件下一起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的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表明小车所受的阻力随速度的减小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甲
乙
四、填空题
12.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⑴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直接测量得 8、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⑵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直流电源
⑶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电源的频率是50Hz,若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交流电的频率为60Hz而未被发觉,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 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⑷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变速运动,下图是经打 9、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段,打点顺序是A、B、C、D、E,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打点,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D点的速度是 m/s,AE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3.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是为了(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 10、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m/s。
3.95
4.00
4.00
4.00
3.80
3.50
第4次
cm
14. 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力F的作用下产生10 m/s2的加速度,若推力增大到2F,则火箭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11、g取10 m/s2)
15. 假设汽车突然紧急制动后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与汽车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差不多,当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突然制动,它还能继续滑动的距离约为________m。
16. 一物体从倾角为θ的固定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物体离开斜面顶端距离x之间满足μ=kx(k为已知量),则物体刚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下滑过程中速度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7. 如图,物体质量m=20kg,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恒力F=200N斜向上拉物体,使它从静 12、止开始运动,2s后撤去外力F,试求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下来总位移多大?(g=10m/s2、sin37°=0.6、cos37°=0.8)
18. 在学校组织的“运箱子比赛”趣味体育活动中,一名学生用大小为F=100 N的力先后两次作用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10kg的箱子上,如图所示。一次箱子做匀速运动,一次做匀加速运动。已知sin370=0.6,cos370=0.8,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箱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5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B
【解析】若磁悬浮列车减速, 13、磁悬浮列车运动的速度变小了,而小球因为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小球运动的速度要大于磁悬浮列车运动的速度,即小球要相对磁悬浮列车向前滚.反之,当磁悬浮列车加速时,磁悬浮列车运动的速度变大了,而小球因为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小球运动的速度要小于磁悬浮列车运动的速度,即小球要相对磁悬浮列车向后滚.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B正确.
2.【答案】A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A
【解析】
5.【答案】C
【解析】
二、双项选择
6.【答案】BC
【解析】
7.【答案】BC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汽 14、车的加速度a=gtan θ且方向向右,汽车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或向左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正确;m1所受合力方向应向右,m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C正确,D错误.
8.【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物体和斜面保持相对静止,沿水平方向加速运动,则合力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设斜面的倾角为θ,若开始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则FNsin θ+Ffcos θ=ma,FNcos θ=Ffsin θ+mg.若N增大,则Ff增大,因此此时,a增大,FN、Ff都在增大.同理,若开始时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则FNsin θ-Ffco 15、s θ=ma,FNcos θ+Ffsin θ=mg,若FN逐渐增大,则Ff沿斜面向上先逐渐减小到零,再沿斜面向下逐渐增大,此时B对A的弹力增大,B对A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减小,可能为零,可能不变,可能增大,因此B、D项正确.
9.【答案】AC
【解析】
10.【答案】AD
【解析】
三、实验题
11.【答案】减小 减小
【解析】
四、填空题
12.【答案】(1)A (2) AC (3)偏小
(4) 4.05 2.16 2.32
【解析】
13.【答案】CD; 2.0m/s
【解析】
14.【答案】30 m/s2
【解析】推力为F时,F-mg=ma1,当推力为2F时,2F-mg=ma2.以上两式联立可得:a2=30 m/s2。
15.【答案】20
【解析】a==g=10m/s2,由v2=2ax得x==20m,
16.【答案】gsinθ,
【解析】
五、计算题
17.【答案】26.4 m
18.【答案】(1)0.5
(2)
【解析】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