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媒体教案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l 教材分析: 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从结构上说,这篇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第13自然段用跳跃式的笔触描述了充满灵性的万物,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第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
2、的。这部分又分别从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三个层面来写;第911自然段则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是本文的最大特点。一方面,课文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表达出对它们无比眷恋的感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
3、本文主要内容,了解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二是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地的情感,懂得必须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自己的家园;三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感悟语言蕴涵的意义。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教学难点一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二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l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1)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
4、表达上的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读、思、议,感受印第安部落首领西雅图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热爱和敬畏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l 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2.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3. 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l 课时安排:2课时l 课前准备:PPT课件;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l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感知“神圣”
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过渡: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朗读4-8自然段,说说告诉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去做?【PPT19】二、深入课文,探究“神圣”1.学生朗读4-8段,说说面对这神圣的土地,西雅图告诉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去做?2.交流: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这也是西雅图对白人的要求。【PPT20】把善待换成对待可以吗?为什么?【PPT21、22】1.找一处你最喜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质疑或说说你的理解。“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想想河水对我们有什么贡献?如果没有了河水人类的生活会怎么样呢?“空气与它滋养的
6、生命是一体的。”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中就业会降临到人类身上。”人类是否主宰着动物?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动物的灾难怎么会成为人类的灾难?【PPT23】2.小结思考:为什么“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呢?【PPT24-30】(介绍西雅图这个城市。) 资料:西雅图被称为常青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积雪的山峰。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拥有温润的气候,如春的四季。无论是在美国本土
7、,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林所覆盖。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而在环绕着城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雨,轻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设计意图:适时引入背景资料,有助于加深对西雅图的了解和喜爱。1.最后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我们要热爱它、照管它。这个它指谁?联系实际说说该如何热爱、照管?2.默读910自然段,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PPT31】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小结;人类
8、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吟读、想象、探究关键词句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字词句中诗一样的语言,去领略这片土地的可贵,感受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念。使情感“感染”的作用发挥极致。三、拓展延伸,领悟“神圣”1.读到现在,你知道这位印第安人酋长发表这篇演说的用意了吗?请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并发表自己的看法。2.在150多年后的今天,你觉得我们人类是遵从了西雅图这位酋长的宣言去做了吗?人们究竟如何对待这片神圣的土地的?联系课前调查或搜集
9、到的资料,谈谈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最后环节,仍旧紧紧抓住“神圣”不放,让学生将对西雅图的情感延伸到现实中来,呼唤大家要珍惜土地、热爱家园。四、板书设计: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善待河水(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善待动物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五、作业【PPT32】1.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背下来。2. 勾画好词佳句并摘抄。3. 阅读西雅图酋长演讲原文。4. 小练笔:联系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是否得到了保护,写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六、相关链接写作背景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
10、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相信万物有灵论,他们崇敬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报以敬畏态度。他们认为大山是有生命的,并把这些山称作“父亲”。印第安人相对比较封闭,他们不愿陌生人打扰他们的生活,直到今天,印第安人的许多村落还没有电、自来水和电话、电视等现代生活设施。目前美国有印第安人253万,分属560多个部落,居住在200多块印第安保留区内。印第安人中,中低收入的人口占总人数的绝大多数。西雅图被称为常青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积雪的山峰。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拥有温润的气候,如春的四季。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林所覆盖。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而在环绕着城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雨,轻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