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新社区建设推进会讲话稿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可以说酝酿已久。召开这次会议有三个背景:一是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11月6日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这次会议等到今天开,很大程度上是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工作会议召开,从而能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精神,结合我们平湖实际,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工作。所以,我们一边准备,一边等。二是今年又正好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们平湖的“三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gdp从1978年的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8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211元增加到2007年的10082元
2、,农村面貌更是日新月异,这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农村的大改革、大发展;今后的改革发展,同样要从农村开始。三是全市的农村新社区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去年,我们在2006年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这项工作,到现在已有一年多时间,有必要对农村新社区建设情况作一些深入分析。所以,这次会议,是一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是一次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会议,是一次系统回顾一年多的实践,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坚定信心,并进一步查找问题、把握关键,落实措施、务实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的会议。为
3、了开好这次会议,讲究会议效果,提高会议质量,有关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刚才我们又特地组织现场参观,三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相信大家看了、听了、思考了以后,一定会有不少启发。去年8月24日召开的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会,提出了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结合我们平湖的实际,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体现两个关键词(一是体现一个“新”字,二是体现“社区”)、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规划环节,二是操作环节,三是政策环节)、突出四个重点(调动多个积极性、典型引路、加强监管和服务)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目标要求。一年多来,大家围绕这些目标要求在推进,有成绩,有
4、不足,也有需要破解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川弟副市长已经作了系统回顾、深入分析,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都赞同,希望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这里,我围绕“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查找问题、把握关键,落实措施、务实推进”的问题,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全市农村新社区建设总体上是有效的,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绩,112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村中已有109个村启动建设了151个农民集聚点,累计进新社区建房农户达到3356户,其中至少有五、六个村到年底有望建成50户以上的规模型新社区,向中心XX县区、新市镇、集镇型中心社区集聚的工作也在探索和实践,“两分两换”试点工作也已经展开,但要看到
5、,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情况千差万别,又关系每家每户、每个家庭、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特别要强调坚定信心,从而使大家持之以恒认真对待、认真抓。我们认为,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一)符合中央精神。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牛鼻子,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怎么样子抓住这个牛鼻子、抓住这个总抓手。农村新社区是一个好的载体。因为新农村建设说到底是在做“三个集中”的文章,即投资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通过“三个集中”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实现城
6、乡一体化。“三个集中”中最关键的是人口向社区集中,这个集中牵动着其他两个集中,农村新社区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区”问题,而是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土地节约集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完完全全的“三农”问题。这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历史、辩证、客观、系统地回顾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既看成绩,又看问题和挑战,分析部署非常具有针对性、有效性,为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尤其是会议决定提出的“一个长久不变”、“两个转变”、“两个最严格的制度”、“一个允许”、“三个不得”、“三个大幅度”等一系列具体要求,不但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而且也给我们抓“三农”工
7、作的同志吃了一颗定心丸,表明我们已经在实践的各项“三农”工作尤其是农村新社区建设和土地流转非常符合中央精神。 (二)符合平湖实际。具体分析起来,尤其符合三个方面实际:一是平湖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平湖区域规模小、人口密度高、城乡发展相对均衡,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这样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征,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三个进入”的判断完全符合。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是时候通过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等途径来加快城乡一体化了。二是农民的居住状况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平湖有9万多户农村居民,分布在2343个自然村落。这种居住状况,既不利于我们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又不利于我们推进公共服务
8、均等化,城市文明、乡村文明、基础配套等都难以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三是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全市的可用建设用地空间已几近枯竭。另一方面,农村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很低。目前农村居民居住占用建设用地总面积7.6万亩、户均0.84亩。我们现在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平均每户占地面积0.5亩甚至可以更低,这样每户可以腾出0.34亩以上的用地空间,9万多户能节约3万亩左右的用地空间甚至更多。这是事关平湖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问题。 二、要查找问题、把握关键针对目前农村新社区建设碰到的问题,这里就几个需要把握的关键事项作一强调: (一)针
9、对规划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规划关。规划是龙头,是管方向、管大局、管战略的一项工作,涉及选址是否合理、规模是否适度、功能是否配套、方向是否对头、执行是否到位,真是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基础基层基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关键。可以说,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最大的节约、最大的效益。这个关不把,就是我们失职;不把好,就是我们不称职。我们在实践中感到,规划上的问题还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尤其是: 1、有的村规划点太多、太散。点多了、散了,农村新社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就又不高了,而且配套工程就多、资金需求量就大,市里和镇(街道)、村三级的财力就都难以承受。即使以后发展了,财力增加了,也不能这样到处去配套。
10、 2、有的点规划的规模太小。一个村有时要规划2-3个点。一个村最多就几百户人家, 一、二千人,如果规划2-3个点,每个点就可能不足千人。人口少,人气就不会旺、商气自然就不会旺,同时配套就做不到位,尤其一些体现城市文明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施就运用不到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去,建设的档次、品位就不会高,这样的农村新社区就变成了农户的简单叠加,根本就体现不出我们去年讲过的“新”和“社区”这两个关键词,甚至就可能出现“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我们要把规划完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突出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性、综合性和战略性作用。对农村新社区规划开展“回头看”的工作,刚才川弟副
11、市长已经提出明确要求,希望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三农”发展规律,尊重历史、尊重实践、尊重乡土文化,把规划进一步完善起来、优化起来,使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农民群众的检验。把好规划关,除了规划的制订完善,还应该包括规划的执行和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这些方面请大家同样要把握好。我们花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搞规划,不能使规划成为一种摆设,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规划的作用。 (二)针对政策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执行关。农村新社区建设开展以来,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包括这次会议出台的关于完善农村新社区规划加强建设管理的意见
12、、xx市农村新社区建房管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在内,总共有过14个政策意见,分两类:一是资金支持类的,二是建房管理类的。政策环节存在问题,主要是建房管理类的问题,因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超面积的、一户两宅的、“两违”的等现象。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把好关,执行政策不统一、不严肃,这个事情一定要重视起来、纠正过来。一级组织、一个干部,能否让老百姓信任,能否真正取信于民,能否干事、干大事、干好事、干成事。关键的关键说到底,就是看“三条”:一是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干部自己要正气,也只有自己正气,才能公开、公平、公正;三是敢抓敢管、敢作敢为,为了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了维护政策的严
13、肃性、统一性、连续性,敢于批评人、敢于得罪人。这三条,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上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把好政策执行关,操作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纪律上做到严明、严肃、严格。不能因为无为而导致无序,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而导致不敢作为、无人作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三)针对操作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责任关。操作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引起重视,进一步落实好责任。一是有的镇、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好象这项工作一定要等上面都谋划好了、创造好条件了再去干,这样也太简单了。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存的经验可循,惟有一边探索、一边实践。现在我们碰到了一些问题,将来在推进过程中还会碰
14、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这是一项纵向看时间跨度很长、横向看涉及面又很广的工作。市、镇(街道)、村都有各自的责任,市里要做好市里的工作,镇里要做好镇里的工作,村里要做好村里的工作。当然,希望向上面争取一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也无可厚非,但不能完全抱一种“等、靠、要”的思想和态度,有些事情应该由镇(街道)、村来做,由镇(街道)、村来把关的,就不能往上推。二是有的部门配合不积极、不主动。部门之间的配合总体是好的,但有的部门认识不到位、步调不一致,还是仅仅把农村新社区建设看成是农口部门的事,好象与己无关,碰到问题就采取“推”的方式。希望今天会议以后,大家都能够齐心协力,既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共同把这
15、项工作做好。现在,大家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没有把会议精神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实践上,是否积极参与、支持农村新社区建设就是一种检验,各个部门在这项重点工作中都有各自应有的责任。 三、要落实措施、务实推进这次会议之前,市委、市政府专门对农村新社区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这项工作能不能真正做到“不走调”,达到“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扎实有效”的要求,关键要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务实推进,不跟风,不作秀,不劳民伤财,不图形式,不做表面文章。首先,组织、领导上要进一步加强。要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合作、镇村实施”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市里最近对相关组织领导机构作了调整完
16、善,整合成立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七个专项组。同时建立了农村新社区建设办公室,办公室有集中办公的,也有相对集中办公的,集中办公人员的抽调单位一定要支持他们的工作,使他们集中精力来做这件大事情,相对集中办公的也要认真负责做好工作;办公室对农村新社区建设要加强指导、严格把关、落实政策、强化督查。各专项组要坚持开展一年一检查、一分析。各相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工作。各镇、街道和村,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村级组织一定要发挥好作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村级组织换届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为老百姓办的一件重要实事、好事来对待,真正开好头、起好步,在规划、设
17、计、安排和政策把关等方面用心、认真地去思考、去实践、去抓,真正抓出成效、抓出水平。能否把这件大事、实事、好事办成,要作为对我们村级组织、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高不高、战斗力强不强、能力强不强、原则性强不强的一种重要检验。第二,政策、资金上要进一步用好。我刚才讲了,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一类是扶持政策,市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有关金融机构也给予了很大支持,这些对农村新社区建设都是有力推动。希望各镇、街道和村结合实际,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措施,花有限的资金把农村新社区建设这件大事办好。同时,对有关政策资金的安排、兑现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落实好,市里下拨的信贷资金按照要求
18、三年后再分期回收,对农村新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各级都要加强管理。第三,思路、模式上要进一步完善。要全面认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客观规律,根据实践的发展,既要把点上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提炼为指导面上工作的方法,又要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并有效转化为我市的具体实践,对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思路、模式进行完善。最后,再强调一下结合问题。农村新社区建设,也不能就新社区而新社区,必须与当前有关工作结合起来:一要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既要在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全过程中体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又要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要进一步
19、全面、系统、具体、深入地排查梳理我市“三农”工作当中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符合、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三农”发展规律不相符合的观念理念、想法做法、政策措施,有的加以纠正,有的加以完善。二要与“两分两换”试点工作相结合。“两分两换”,就是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这是xx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的。我们一方面要按照要求抓好试点工作,另一方面要把“两分两换”这种好的理念、思路、做法运用到我们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等工作中去。三要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相结合。如果一个农村新社区建设规模达到600-700户,那么可以集聚2000-3000人,相当于一个小集镇的规模了, 二、三千人的生产生活必然会拉动消费需求,商气也就上来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就有了途径、有了渠道,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四要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目的是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我们要把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成效尤其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新社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的解决情况,作为党员干部是否受教育、人民群众是否得实惠、科学发展是否上水平的一种检验。 潘川弟同志的讲话 一、两年多来我市农村新社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农村新社区建设是
21、自试点起这两年多来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平湖的一项自选、特色动作,非常有必要进行“回头看”。到目前,全市按照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在全市编制的112个村中已有109个村启动建设了151个农民集聚点,累计进新社区建房户3356户,其中自然翻建置换户1301户,全市新社区建设总体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扎实有效推进。 12 (一)规模型新社区建设加快。近几年,我市在城市开发、工程项目推进过程中,对征迁农民的建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要求,集中安置建房,形成了像曹桥百寿大桥新村、全塘星华新村等一批规模型农村新社区。2006年下半年起,我市通过农村宅基地置换的形式,把村中
22、心社区作为农村新社区建设重点,推动农民自然翻建住房向农村新社区集聚。经过新仓试点、全市面上推开,一批以农民自然翻建为主的农村新社区逐步形成规模。今年,全市计划新建自然翻建50户以上的规模型农村新社区有10个。目前,全塘穗轮村自然翻建住房已达140多户,钟埭八寺桥、新埭大齐塘和杨庄浜等村,今年都有望建成50户以上的规模型新社区。 (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两年多来,各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吸引农民集聚建房。全市累计投入新社区建设资金1.42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实建设用地,共落实用地面积3370亩。其中,今年新增建设资金4675万元,新落实用地面积895亩。在落实用地、兑现政策的
23、同时,各集聚点抓紧配套建设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根据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农村“三电”设施建设意见,各地因地制宜,在XX县区内推行低压电杆和弱电线杆两杆制,同时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新村内建设污水管网收集排放系统,努力改善环境,提升建设水平。 (三)分类置换集聚开始启动。按照四个层面分类推进农民居住集聚的基本思路,在全市面上稳步推进村中心社区建设的同时,启动农民置换建房向集镇型中心村、新市镇和中心XX县区集聚,积极探索农民跨镇(街道)、跨村置换和商品房置换等多途径置换,重点开展了农民居住向新市镇社区集聚试点。今年,新埭杨庄浜村确定为全市新市镇社区建设试点,目前试点工作稳步实施,出台了置换
24、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吴泾等三个集聚点共集聚农户120户,其中吴泾小区开展跨村置换试点,已有跨村置换建房户22户,统一以联排房形式安置。 (四)农户建房管理得到加强。按照控源头、强监管的要求和全市“两违”整治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建房秩序明显好转。拆旧建新的农村建房制度有效实施,各地在农村建房管理中,签订先拆后建协议,明确建房权利义务,如广陈镇民主、钟埭街道八寺桥等村,对申请建房的农户由村与其签订协议,明确建房户必须先拆后建,在建房户拆除旧房并经村干部检查确认后,由镇、村两级管理人员到新社区建房现场放样建房。“两违”集中清理整治对农村乱搭乱建行为予以了有效制止,今年以来,各级各
25、部门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村庄规划点外建房、任意加层的现象明显减少。新仓、全塘镇对前期建新不拆旧的遗留户加大处置力度,绝大部分“一户两宅”户得到有效清理。 (五)“两分两换”试点调研正式展开。今年xx市被列为XX省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出了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两分两换”政策意见。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将当湖街道列为嘉兴“两分两换”试点。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市里及时组建了“两分两换”工作调研组,先后到嘉善和南湖等地学习考察,又专门设立了“两分
26、两换”试点工作办公室,及时拟定了“两分两换”工作实施方案,当湖街道对全街道农户建房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并形成了调研报告。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二、客观分析当前农村新社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市开展宅基地置换、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全市上下边探索、边建设,边总结、边完善,置换集聚工作正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有效推进。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反映出不少新情况、新困难和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及时研究解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村庄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市在2006年底,根据市域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完成了112个建制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共规划集聚点275个
27、。去年,对村庄建设规划进行了“回头看”,但是,从目前规划实施情况看,仍旧碰到了一些问题。规划考虑地理均衡分布的因素比较多,而考虑交通、人口、区位、经济等要素的集聚比较少,长远性、系统性、方向性的考虑不够,由此带来有些村集聚点布点仍不够合理,可实施性较差,不但影响了农户建房集聚的积极性,又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如新一轮村庄规划中有一部分村重新选址规划点落在农田,而原有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老村落没有很好地加以保留;部分村规划集聚点远离村部或集镇,公共服务设施很难配套;还有一小部分村规划集聚点过多,多的有4个以上,最多的有6个,一定程度上没能达到节约土地、集聚居住的目的。二是社区建设节地不明显。我市这
28、一轮村庄建设规划布点275个,目前已启动建设151个。集聚点的农房除新埭杨庄浜吴泾小区和全塘穗轮村第四期安排一定数量的联排建房外,其它149个点规划建房户型都是以独立式为主,节约集约用地不明显。从实施情况来看,目前全市农村新社区户均用地在0.6亩左右,按照全市老宅基户均面积0.84亩计算,通过置换每户节约面积只有0.24亩,以每年1500户的置换速度,每年只置换土地360亩,节约土地非常有限,这与我们建设新社区的初衷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市推行宅基地置换集聚的形式是以自然翻建、零星置换为主,对宅基地复垦带来困难,而且,明年起省里可能对零星宅基地复垦不再验收,造成短期内复垦指标和指标费将无法兑现,
29、对新社区资金的良性运作也将带来很大困难。三是启动建设进展不平衡。推进农民居住集聚在全市上下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在部分干部中还存在依靠自然翻建集聚速度慢,形成集聚规模更慢的想法,感到推进集聚畏难,工作力度不够,工作方法缺乏,拉大了镇(街道)之间、村与村之间的集聚差距。到目前止,全市还有2个村新社区建设没有启动,11个村的14个点基础设施还没完工。同时,部分农民存在入住新社区感到生产半径远,又不能搭建生产用房的陈旧观念,对置换建房持观望态度,所以有些村新社区内只有零星的极少数农户建房甚至没有农户建房,规划点外任意加层和翻建的现象仍然存在。四是建设资金相对缺乏。推进农民居住集聚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在基础
30、设施建设和政策处理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但目前新社区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还比较单一,部分镇(街道)和村仅仅依靠市里的贴息扶持资金,自筹资金渠道不多,力度不够,普遍存在着等待上级想办法给资金的想法。市里去年落实了每村50万元的启动建设信贷资金,今年又追加了一部分,共计拨付信贷资金5975万元,但目前新社区建设的成本比较高,土地复垦指标费下拨和政策兑现还有一个过程,所以光靠市里的信贷资金捉襟见肘,建设资金比较紧张。特别是接下来要推进的“两分两换”试点工作,初步估计需要1-2亿的启动资金,搭建融资平台、广开投资渠道成为眼下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优化布局,强化监管,切
31、实抓好农村新社区建设各项工作推进农民居住集聚,是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项战略部署,完全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市整个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积极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农村居住社区化、基本服务均衡化、农村居民市民化的思路和方向。下一步,我市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是:以“两分两换”的理念和思路,进一步优化布局、规范审批、强化监管,多层次、有序规范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积极开展“两分两换”试点,努力建成一批规模适当、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小康新社区。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规划,优化布局。规划是龙头,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中,要进一步完善
32、、优化和细化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一是努力做好两张规划的衔接。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机会,做好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使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点合法落地。二是调整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我市这一轮村庄建设规划经规划建设部门批准的集聚点275个。要严格按照扩大中心点、缩减一般点要求,每个村重点突出村中心社区建设,控制其他一般点启动建设。建制村户数在800户以下的原则上启动建设1个中心社区,800户以上的根据需要可增加建设1个一般点。规划点远离村部或集镇、公共设施不配套、与老村庄不衔接以及规划点3个以上的村,在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按规定程序进行调整和完善。三是细化新社区规
33、划布局。本着节约、集约用地原则,调整村庄建设规划技术参数,凡按规划启动建设的新社区,独立式住宅包括道路、场地、绿化等公共设施户均占地不得超过330平方米,即0.5亩以下,日照间距为11.3。要改变单一的独立式户型,全面推行联排房安置,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村建设多层公寓,规划设计一批美观实用的联体和多层户型,满足不同层次的建房和住房需求。 (二)多层次推进居住集聚。要按照农民置换建房向村中心社区、集镇型中心村、新市镇和中心XX县区“四个层次”目标开展农民居住集聚工作,探索完善农民置换建房集聚机制,努力打造一批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样板。一是探索新市镇置换集聚机制。积极抓好新埭新市镇社区建设试点,
34、研究探索农民跨村置换机制,在跨村置换建房户中实施联体住宅或置换多层公寓房,总结完善新市镇社区建设的经验和模式,逐步在全市面上推广,明年力争每个镇、街道启动一个新市镇社区试点,引导更多的农户向新市镇集中居住,促进新市镇发展,做大做强新市镇规模。二是加快集镇型中心村规划建设。加大对集镇型中心村试点的规划指导,组织相关部门对集镇型中心村申报的对象进行审定,确定一批条件成熟的中心村加以重点推进。通过试点主要探索:完善集镇建设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创新集镇发展、管理的体制机制;整合集镇资源,改善基础条件,在本镇农民居住集聚的同时,吸引周边农户置换集聚;做大做强集镇型中心村经济,发挥中心村集镇优势,发展商业
35、、服务业等集镇型经济。全市通过3-5年的培育,努力建成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可观的经济大村和经济强村。三是规范有序推进村中心社区建设。继续把每个建制村的中心社区建设作为重点,逐步做大规模、做出特色,彰显特色和个性特征,努力改变目前村庄规划、户型建筑千篇一律的状况,加快村中心社区“五位一体”服务设施的配套。对未启动建设村中心社区的村,要尽快落实用地,及早启动建设,使农户建房进得来。四是加强农村新社区环境整治。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中,要紧密结合新一轮村庄整治工程,加快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推进“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绿化示范村、生态村等创建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居质量。同时,要实施社区长
36、效管理,完善已出台的河道保洁、农村公路养护、垃圾收集、绿化管护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建立健全社区治安、社区福利、社区卫生等一系列社区管理制度,加强社区的服务功能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的农村新社区。平湖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要以城市社区的管理理念和要求,抓好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工作。 (三)规范审批,强化监管。根据先批后建、先拆后建原则,严把审批、监督、处置三大关,加强建房管理,强化监管责任,规范农户建房行为。一是加强建房审批管理。经批准的新社区建设规划,在启动建设前,必须向市规划建设部门上报总平面规划图,经技术审查、盖章同意,方可建设;已启动建设尚未办理报批手续的新社区,
37、应及时补办手续。农户建房手续全部进入审批程序。需要说明的是,符合“两规”集聚点的建房户,严格按照xx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农村新社区规划加强建房管理的意见的规定报批。暂不具备土地审批条件的规划集聚点农户建房,按原审批流程至规划审批,审批材料先由规划建设部门保管,待具备用地条件时,再移送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用地报批。二是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前阶段,农村新社区建设“先拆后建”原则得到了较好贯彻落实,成效明显,要继续在坚持“先拆后建”原则的基础上,严格“先批、先拆、后建”。农房监管部门和村要全过程跟踪管理村民建房,切实履行“四到场”职责,确保村民按批准的位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高和建筑层数建造住房。按照新
38、社区布局规划,要有秩序地安排村民建房,做到有一批、放一批、建一批,确保新社区建房逐步成片推进,同步建设道路、水电、通信、有线电视及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改善建房环境和居住条件。三是加强违章建房监管处置。严禁村民在规划点外加层、翻建和以加固维修为名重建住房。村和镇、街道两级组织是农村居民建房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规划区外的农村居民建房早发现、早制止、早上报,发现苗头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对违章建筑面积大、影响恶劣的重点户,镇、街道要组织力量强制拆除,需要上级给予协助的,由镇、街道提出申请,由市“两违”整治办牵头协调,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对违法违章建房户,供水、供电、电信、广播电视等部门
39、一律不予提供服务供给,工商、消防、税务、环保、文体、卫生等部门一律不予办理相关证照。镇、街道、村要切实加强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加强巡查和监管,做到守土有责;市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凡对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损害农村居民利益或对农村新社区违规建房监管不力、处置不严的,严格按照会上下发的xx市农村新社区建房管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当事人的责任。 (四)积极开展“两分两换”工作试点。我市已决定在当湖街道开展“两分两换”试点。下一步,要结合前阶段的调研,按照“两分两换”试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争取尽早启动核心区块的试点工作。一要明确责任。目前我市已专
40、门成立了“两分两换”试点工作办公室,抽调人员建立了试点工作组,下一步,试点工作组要承担起当湖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研究以及街道试点方案的完善等工作。当湖街道要按照试点实施方案,负责实施试点具体工作。二要搭建试点启动平台。以市、街道两级为主,搭建融资平台,负责试点融资、新社区建设、土地整理等工作。三要开展宣传发动。通过及时召开党员、小组长、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地听取意见,做好政策宣传。深入每户农户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加强沟通与交流,并及时调整优化实施方案。四要积极探索集聚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在抓好当湖“两分两换”试点的同时,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商品房机制,推进农民居住向中心XX县区集聚。在全塘穗轮、新埭杨庄浜等地,完全有条件、有基础,按照“两分两换”的要求,积极推进居住集聚、土地流转。同时,要加快自然村庄迁建速度,探索自然翻建和整体推进集聚机制。联动推进居住集聚、土地流转和农民保障,探索农民居住集聚和土地集聚、社会保障挂钩机制,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均衡发展。12第22页 共22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