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12月摘要:猪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由细小病毒感染引发。虽然该病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会造成严重的生殖系统障碍,导致不孕不育,严重影响养殖效益。笔者结合实际病例探讨了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控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病;诊断;科学防控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猪群都可以受到细小病毒的感染,但是不同性别,尤其是不同繁殖阶段的猪群,感染细小病毒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繁殖阶段的母猪感染细小病毒之后,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最为明显。细小病毒主要发生在初产母猪群体当中,该种病毒能够使母猪体内的受精卵
2、受到严重的损伤,从而造成胚胎在早期死亡。从当前出细小病毒病的发生流行现状来看,呈现世界流行的态势,常常呈地方流行或者散发流行,并且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有个别繁殖母猪出现感染现象,就会迅速向整个猪群传播,防治不当会大大降低繁殖母猪的利用年限,导致母猪的产仔数量显著下降,影响到养殖效益,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做好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该种疾病的具体发生流行现状,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1病情探讨2020 年 9 月下旬,某小型规模养殖场管理者为了扩大养殖规模,从外地引进了一批猪用于繁殖,其中后备母猪 12 头,种公猪 1 头。引进的猪群到达养殖场之后立即混合养殖,没有执行严格的封锁隔
3、离观察制度。当养殖场进入生产高峰期之后,母猪在妊娠中后期陆续出现了流产现象,产下木乃伊胎或死胎,有个别猪妊娠终止,腹度逐渐缩小,胚胎自体吸收。经过统计,共有 13 头繁殖母猪出现了流产和胚胎自体吸收的现象,产下的胎儿大多死亡。妊娠母猪的分娩时间大大延长,在分娩过程中很容易难产。很多母猪在流产后出现了严重的繁殖障碍,表现为发情症状不明显,不能正常发情,发情不稳定,即便是有发情症状,多次配种也不能正常受胎。养殖者随即将病情上报了当地兽医站。兽医发现,该场不同年龄的猪群在同一个圈舍中混合养殖,卫生环境相对较差。圈舍当中存在很多吸血昆虫,还能发现老鼠活动的痕迹。随即采集了患病猪的新鲜血液和典型的病变组
4、织,带回实验室后进行了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道障碍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瘟等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抗体水平监测。结果除了猪细小病毒病抗体水平不达标之外,其他几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的抗体水平合格,再加上养殖场进行了细小病毒病的疫苗免疫接种,由此可以判定猪群存在野毒株感染的现象1。同时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没有细菌感染,由此可以判定为细小病毒感染引发的繁殖障碍性疾病。2临床症状经产母猪对该种疾病的易感性不强。初产母猪猪 细 小 病 毒 病 的 诊 断 与 科 学 防 控刘玉娟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西营子动物卫生监督所(122606)中图分类号:S858.285.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2996(
5、2022)12-0097-02技术交流972022年12月感染细小病毒病之后,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繁殖障碍。妊娠阶段的初产母猪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流产,胎儿大多表现为死胎、畸形胎、弱胎或者木乃伊胎,产下的胎儿大多死亡,即便是仔猪能够出生也是身体瘦弱,死亡率较高。被感染的繁殖母猪再次受孕之后,往往表现为不能正常分娩。妊娠阶段不同,感染该种疾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也不同。妊娠 45 d感染,母猪会出现流产现象。妊娠 60 d 感染感染,大多数母猪会产下死胎。妊娠 60 d 以上感染该种病毒能够产下胎儿,但仔猪大多会携带该种病毒,成为传染源2。携带病毒的仔猪养殖周期变长,生长发育迟缓。健康仔猪感染病毒之后
6、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腹泻,体温升高到 41,出现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心率衰竭,严重的会导致死亡。3科学诊断一方面,可以结合临床表现对病情作出初步的诊断,同时针对养殖场的病死病例还可以做出进一步的病理检查,感染细小病毒病的母猪主要表现为胎盘严重钙化,出现子宫炎,胎衣畸形。解剖流产胎儿,胸腔、腹腔中存在很多红色渗出液,肝脏显著肿大。可以采集肾脏组织分离病毒或者进行血液抗体水平监测进行确诊。4防治措施目前,猪细小病毒病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及时淘汰养殖场繁殖障碍母猪,持续进行血清监测,及时发现并淘汰隐性患病猪。有效净化疾病,培养健康猪群。对于受到细小病毒威胁的养殖场,要做好后代仔猪的选择。仔猪出生后,应该
7、将其和母猪分开养殖,并给仔猪投喂经过消毒的乳汁。通过多次检疫检验确保为阴性之后,转移到健康猪舍当中,作为后备猪群进行养殖。想要防控细小病毒病,一定要进行免疫。繁殖母猪、种公猪可以在猪的 6 月龄以及配种前 15 d 免疫细小病毒灭活疫苗。成年猪和经产母猪每年春秋免疫各 1 次3。仔猪出生 20 d 后可以进行 1 次免疫。对于发生过细小病毒的养殖场,应该每年进行2 次抗体水平监测。如果发现抗体浓度相对较低,应该及时进行补免。要做好养殖管理工作,构建良好的生长环境,定期进行清扫消毒,避免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保证圈舍通风良好、干燥整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5结语综上所述,生猪养殖领域细小病毒病是发
8、生率相对较高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我国将其划归为二类动物疫病,严重制约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由于细小病毒病与其他疾病的症状十分相似,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广大养殖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好日常防范工作,提升自身的防控意识,减少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参考文献1何少瑜,陈先进,刘美容,等.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株的分离与鉴定J.福建畜牧兽医,2002(z1):39.2李昌文,仇华吉,童光志,等.一株内源性猪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S1):90-93.3付庆,蔡家利.猪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贵州畜牧兽医,2004,28(4):8-9.技术交流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