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 一个正弦交流RC并联电路,已知IR=6mA, IC=8mA,总电流I等于( )。A、14 AB、10 AC、2 A 2. 一个正弦交流RC串联电路,已知UR=3V,UC=4V,则总电压等于( )。A、7VB、1VC、5V3.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瞬时值伏安关系可表达为( )。A、B、ujLiC、4. 已知工频电压有效值和初始值均为380V,则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A、VB、VC、V5. 已知A,A,则( )。A、i1超前i260B、i1滞后i260 C、相位差无法判断6.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增大 B、
2、减小 C、不变7.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8.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A、最大值 B、有效值 C、瞬时值9. 314F电容元件用在100Hz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所呈现的容抗值为( )。A、-0.197B、-31.8C、-5.110.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表示错误的是( )。A、 B、UIR C、11. u100sin(6t10)V超前i5cos(6t15)A的相位差是( )。A、25 B、95 C、11512. 周期T=1S、频率f1Hz的正弦波可能是( )。A、4c
3、os314t B、6sin(5t+17) C、4cos2t13. 将正弦电压u =10 cos( 314t + 30 ) V施加于电阻为5 W的电阻元件上,在关联参考方向下通过该元件的电流为( )。A、2 cos314t AB、2 cos( 314t+30 ) AC、2 cos( 314t30 ) A14. 已知某正弦电压的频率f = 50 Hz,初相角j=30,有效值为100 V,则其瞬时表达式可为 ( )。A、u = 100cos( 50t+30 ) VB、 u = 141.4cos( 50pt+30 ) VC、u = 200cos( 100pt+30 ) VD、 u = 141.4cos
4、( 100pt+30 ) V15. 标有额定值为“220V、100W”和“220V、25W”白炽灯两盏,将其串联后接入220V工频交流电源上,其亮度情况是( )。A、100W的灯泡较亮B、25W的灯泡较亮C、两只灯泡一样亮16. 在正弦交流RL串联的电路中,R上端电压为16V,L上端电压为12V,则总电压为( )。A、28VB、20VC、4V17. 在正弦交流RL串联的电路中,复阻抗为( )。A、B、C、18. 已知电路复阻抗Z(3j4),则该电路一定呈( )。A、感性 B、容性C、阻性19. 在图示电路中,RXL-XC,并已知安培表A1的读数为3A,则安培表A2、A3的读数应为( )。A、1
5、A、1AB、3A、0AC、4.24A、3AA1A2A3uCLR20. 日光灯电路的灯管电压与镇流器两端电压和电路总电压的关系为( )。A、两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B、两电压的相量和等于总电压21. 图示电路中uS (t) = 2 cost V,则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 )。 A、(1j1)B、(1j1)C、(1j2)D、(1j2)W3+_+_u2H22. 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的振幅等于( )。A、1VB、4V C、10VD、20V23. 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的初相等于( )。A、B、C、D、24. 图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 )。A、(3+j4) B、(0.33-j0.2
6、5) C、(1.92+j1.44) D、(0.12+j0.16) 25. 图示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导纳等于( )。A、(0.5+j0.5) S B、(1+j1) SC、(1-j1) SD、(0.5-j0.5) S26. RLC并联正弦交流电路中,则总电流为( )。A、8AB、5AC、4A27. 图示电路,若Us,L和外加信号频率不变,当R变大时,与之间的相位差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定RL28. 图示电路处于正弦稳态中,则u与i的相位关系为( )。A、u与i同相B、u 超前i C、u 滞后i D、u 与i 反相29. 图示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Zab等于( )。A、2 B、j2
7、C、(2+ j 2) D、(2- j 2)二、填空题1. 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电,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被称为 电。2. 含有 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3.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正弦量的 、 和 。4. 反映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反映正弦量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它的 ;确定正弦量计时始位置的是它的 。5. 已知一正弦量,则该正弦电流的最大值是 A;有效值是 A;角频率是 rad/s;频率是 Hz;周期是 s;随时间的变化进程相位是 ;初相是 度;或 弧度。6. 正弦量的 值等于它的瞬时值的平方在
8、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的 ,所以 值又称为方均根值。也可以说,交流电的 值等于与其 相同的直流电的数值。7. 两个 正弦量之间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 频率的正弦量之间不存在相位差的概念。8. 实际应用的电表交流指示值和我们实验的交流测量值,都是交流电的 值。工程上所说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数值,通常也都是它们的 值,此值与交流电最大值的数量关系为: 。9. 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在相位上是 关系;电容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相位存在 关系,且电感的电压 电流;电容元件上的电压 电流。10. 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上的阻抗= ,与频率 ;电感元件上的阻抗= ,与频率 ;电容元件上的阻抗= ,与频率
9、。11. 两个正弦信号的初相 称为同相,初相位差为 称为反相。12. 已知负载阻抗为,则该负载性质为 。13. 电感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短路/开路),在高频交流电路中相当于 (短路/开路)。14. 电容器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短路/开路),容量足够大时在交流电路中相当于 (短路/开路)。15. 正弦电压为,则的相量为 ,= 。 16. 若电路的导纳Y=G+jB,则阻抗Z=R+jX中的电阻分量R= ,电抗分量X= (用G和B表示)。17. 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为 ;相量关系式为 。18. 已知i = 14.14cos(t+30)A,其电流有效值为 安
10、培,初相位为 。19. 在f =50HZ的交流电路中,容抗XC =-314W,则电容C= 。20. 与正弦量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复数电压、复数电流称之为 。最大值 的模对应于正弦量的 值,有效值 的模对应正弦量的 值,它们的幅角对应正弦量的 。21. 单一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单一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电阻电感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电阻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电阻电感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22. 单一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导纳Y= ;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
11、路中,复导纳Y= ;单一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导纳Y= ;电阻电感电容相并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导纳Y= 。23. 按照各个正弦量的大小和相位关系用初始位置的有向线段画出的若干个相量的图形,称为 图。24. 相量分析法,就是把正弦交流电路用相量模型来表示,其中正弦量用 代替,R、L、C电路参数用对应的 表示,则直流电阻性电路中所有的公式定律均适用于对相量模型的分析,只是计算形式以 运算代替了代数运算。25. 有效值相量图中,各相量的线段长度对应了正弦量的 值,各相量与正向实轴之间的夹角对应正弦量的 。相量图直观地反映了各正弦量之间的 关系和 关系。26. 三角形是相量图,因此可定性地反映
12、各电压相量之间的 关系及相位关系, 三角形和 三角形不是相量图,因此它们只能定性地反映各量之间的 关系。27. R、L串联正弦稳态电路中,测得电阻两端电压为120V,电感两端电压为160V,则电路总电压是 V。28. R、L、C并联正弦稳态电路中,测得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为3A,电感上通过的电流为8A,电容元件上通过的电流是4A,总电流是 A,电路呈 性。29. 图示电路中各电压表指示有效值,则电压表V3的读数应为 。V3V1V2RC3V4V30. 正弦稳态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的有效值如图所示,则IL 。5A3AIL3ARLC31. 已知图中I1A,则:I1 。+Us2 j2 -j2 I32. 图示电
13、路中,A是电抗元件(L或C),已知:,则元件值 ,L(或C) 。i(t)R+u(t)A三、判断题1. 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因此相量等于正弦量。 ( )2.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它的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 ( )3. 几个复阻抗相加时,它们的和增大;几个复阻抗相减时,其差减小。 ( )4.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超前电流时,电路一定呈感性。 ( )5.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超前路端电压时,电路应呈感性。 ( )6. 电感电容相串联,UL=120V,UC=80V,则总电压等于200V。 ( )7. 电阻电感相并联,IR=3A,IL=4A,则总电流等于5A。 ( )8. 某电路的阻抗Z=3j4,则导纳为。
14、( )9. 正弦波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倍。 ( )10. =5cos(20t+30)V与=7cos(30t+10)A的相位差为30。 ( )11. 在某一个频率,测得两个线性非时变无源电路的阻抗为RC电路: Z=5-j2 ( )RL电路: Z=5-j2 ( )12. 超前45角。 ( )13. 电抗和电阻的概念相同,都是阻碍交流电流的因素。 ( )四、简答题1. 直流电、脉动直流电、交流电、正弦交流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 电源电压不变,当电路的频率变化时,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发生变化吗?3. 某电容器额定耐压值为450伏,能否把它接在交流380伏的电源上使用?为什么?4. 相量等于正弦量的说法对
15、吗?正弦量的解析式和相量式之间能用等号吗?5. 你能说出电阻和电抗的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吗?它们的单位相同吗?6. 正弦量的初相值有什么规定?相位差有什么规定?7. 直流情况下,电容的容抗等于多少?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8. 感抗、容抗和电阻有何相同?有何不同?9. 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能否串联使用?10. 如何理解电容元件的“通交隔直”作用?五、简单计算题1. 试求下列各正弦量的周期、频率和初相,二者的相位差如何?(1)3cos314t; (2)8cos(5t17)2. 图示电路中,各电容量、交流电源的电压值和频率均相同,问哪一个电流表的读数最大?哪个为零?为什么?-(a)u
16、(c)u(b)CCCA1CA2A3U3. 已知工频正弦交流电流在t=0时的瞬时值等于0.5A,计时始该电流初相为30,求这一正弦交流电流的有效值。4. 在1F的电容器两端加上V的正弦电压,求通过电容器中的电流有效值及电流的瞬时值解析式。若所加电压的有效值与初相不变,而频率增加为100Hz时,通过电容器中的电流有效值又是多少? 5. RL串联电路接到220V的直流电源时功率为1.2KW,接在220V、50Hz的电源时功率为0.6KW,试求它的R、L值。6. 已知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1:5A、A2:20A、A3:25A。如果维持A1的读数不变,把电源频率提高一倍,求电流表A的读数
17、。AAAAAAAAAAAAAAA R A1 L A A2 C A37. 如图,(1) 为正弦交流电压,XL=XC=R=10,求A1,A2,A3读数。(2)U=100V为直流电压,同上,求A1,A2,A3读数。8. 已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阻为200,电感量为7.3H,接到工频220V的电源上。求线圈中的电流I=?如果误将此接触器接到U=220V的直流电源上,线圈中的电流又为多少?如果此线圈允许通过的电流为0.1A,将产生什么后果?9. 图示电路中,N为无源网络,求N的阻抗Z。 2H 1 i 1F u N 10. 图示电路,欲使滞后于45,求RC与 w 之间的关系。R六、计算题1. 在图示交流电路
18、中,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都是5A,问:1若Z1=Z2,则A0的读数是多少?2若Z1=R,Z2= jL,则A0的读数是多少?3若A0的读数是0,则Z1和Z2满足什么关系? 2. 已知us=220cos(t+),R=110,C=16F,L=1H,求: 1)输入阻抗;2)谐振频率0;3)当=250 rad/S时,A1和A2的读数。 R L R C usA1A23. 图示电路中电流求稳态电流。4. 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已知V,求电流和。5. 电路如图所示,列出节点电压方程和网孔电流方程。gU2 6A11111 U2 U1 0.5U16. 在电扇电动机中串联一个电感线圈可以降低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已知电动机电阻为190,感抗为260,电源电压为工频220V。现要使电动机上的电压降为180V,求串联电感线圈的电感量L应为多大(假定此线圈无损耗电阻)?能否用串联电阻来代替此线圈?试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7. 已知右图所示电路中,R-XC10,UABUBC,且电路中路端电压与总电流同相,求复阻抗Z。ZRjXCABC8. 图示电路中,已知Z(30j30),jXLj10,又知UZ =85V,求路端电压有效值U?Z9. 图示电路中,已知电路中电流I22A,US7.07V,求电路中总电流I、电感元件电压两端电压UL及电压源US与总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j1jL1ab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