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型:
预习展示课
设计:陈雄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 星期
课题: 苏州园林
第 1 课时
累计 课时
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107 页至 111 页)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与要求
一、 明确目标
1. 初读课文,掌握本文的基础文学常识以及重要字词。
2. 熟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3. 通过寻找中心句,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二、自主学习:
【基础演练】A层
2、 圈点批注
1、默读课文,标注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2、文学常识填空:
《苏州园林》作者 ,原名 ,字 ,现代著名 、 、。有“ ”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作品收在 中。本文原题为“ ”,略有删节。
3、给加点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然后朗读识记。
轩榭( ) 丘壑( ) 嶙峋 ( ) 镂空( ) 蔷薇(
3、 ) 池沼( ) 模样( ) 着眼( ) 相间( ) 对称( ) 斟酌( ) 阑干( ) zhuó ( )磨 yìng( )衬
因地制yí( ) 叠zhàng( ) màn( )延 qiáng( )薇
4、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
①、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 )
②、独有的巧妙的构思。 ( )
③、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
4、 )
④、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 )
【整体感知】B层
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
6、说明事物,要抓住它的主要特征。读完这篇课文后,你认为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主要特征的? ★★
独学:
①重点词语用框框线
②关键词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5、③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④用双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⑤在书页的空白处写批注【多音字扫描】
模范( ) 蔓延( )
模样( ) 瓜蔓( )
对学:
² 交流对子进行交流,了解对方自主学习情况。
² 帮扶对子用红笔检查对方的自主学习情况,共同纠偏解疑。
【爱心加油站】
a. 第5题找说明对象可以从题目、首括关键句、中心句入手。
b. 第6题可从每段的中心句入手。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三、合作探究
【理清思路】 C层
7、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介绍苏州园林的?请你为此设计一个直观大方的结构图。
6、 ★★★
四、展示提升:
扮演展示:各组自选角度,自创形式,选派代表扮演。
讲解互动:各组对板演内容进一步解释,或讲解或提问或引领大家学习。其他同学要根据自己理解适时提问、补充、质疑。
语言展示:精心设计的朗读,小演讲,独到发现或者其他创造性的语言展示。
【问题袋袋裤】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之后,各组还有什么不明白或希望了解的内容?再次浏览课文,把它整理出来,提交到问题袋袋裤,我们共同解决。
五、过关检测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
7、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②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④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⑤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 设计者和匠师们修建成功的园林各个不同。
B、 苏州园林的共同特
8、点。 C、设计者和匠师们的一致追求。
D、苏州园林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
3、这段话正确的层次划分应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群学:
先独立思考,可以根据上面的问题来进行分析,给课文划分层次。
然后小组根据要点内容一起设计课文结构图,力求新颖、直观、简洁。
总结一下自己这一节课的表现吧,看看你能拿几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