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修总结:让课堂充满自主学习激情窗体底端窗体顶端通过培训,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不能对品德课的教学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方法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学生知道应该这样做,但在行动中并不这样做,这就是“知”与“行”不一致。如何让学生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呢?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参与中明理,在主动学习中受教育,让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有 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的一些探讨: 一、激发兴趣,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兴趣是儿童接受新知识的心
2、理基础,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新事物的倾向性情感的表现,是恒心和毅力的源泉。而对学生来说品德课一般是比较枯燥无味,他们无法主动去学习,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创造出充满情趣、发人深省的教学情景,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鲜活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踏入自主探究之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放一段电视剧片断、动画、图片;或者讲故事、演一段小品、歌曲欣赏等以此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去。 二、多法兼用,指导自主学习过程 在课堂上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袖手旁观,那学生自学就只能成为一种形式,图图热闹罢了。所以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
3、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参与者,巧妙设疑,巧妙组织,使学生在一种共同的、开放的环境里参与、交流、辩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明辨是非,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运用“提出疑问小组合作协调自学讨论辩论小结”;也可以采用“阅读生疑解疑参与体验”;还可以运用“分组讨论不同的问题汇报学习成果制定行动计划评议行动结果”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教师都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让每一个学生都来参与,都在思考,都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看法,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精神,才能培养他们创造性才能。 三、引导实践,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生活是培养儿童道德的乐园,道德寓于儿童
4、的方方面面,学生在课堂形成的道德观念要在实践中去体验、认识、感悟。品德课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多提供给孩子一些实践活动的场所和机会,给他们一个参与实践的宽广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不唯书,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比结果更重要,更有趣,使自主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 总之,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体会乐趣,这样自主学习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才能成为充满自主激情的课堂。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规范了道德行为,而且学会了学习的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吃饭;第二,借鸡生蛋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