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宁夏党校学报公共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进移风易俗的实践研究基于宁夏中卫市B村的调查武鋆(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农村移风易俗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既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积极介入,也需要社会力量和民众的参与。基于宁夏中卫市B村的调查发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运行模式是在乡村治理失效的情况下,基层社会发挥基层创造自主性的一种体现,也是国家权力嵌入乡村社会促进村民自治的体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需要以柔性嵌入机制、权责共生机制、治理互融机制助力推进移风易俗。关键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移风易俗;乡风文明
2、中图分类号:D6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91(2023)02-0104-06作者简介:武鋆(1995-),女,宁夏中宁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2019级政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层治理与中国政治研究。Journal of Ningxia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宁 夏 党 校 学 报2023年3月第 25 卷 第 2 期Mar.2023Vol.25 No.2农村移风易俗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将推动移风易俗、构建文明乡风纳入国家治理的宏观
3、视野和乡村治理的具体实践,农村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但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新形势下,正视农村移风易俗面临的问题,寻求破解之策是当务之急。本文以宁夏中卫市B村为例,探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下简称实践站)在推进移风易俗中面临的困境,探索其运行机制的内在逻辑,以期对实践站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有所启示和借鉴。一、问题提出乡风文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一些不良风气如高价彩礼、冗余的人情费支出等陋习在乡村有蔓延之势,如不加以遏制,势必影响乡村振兴的如期实现。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立足于国家层面,指出实践中心(
4、所、站)应定位在融合多方面于一身的综合实践平台上,从而推进农村基层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1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为推进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为遵循。截至当下,全国各地都在推进实践中心(所、站)的建设工作。从我国广大农村探索的情况来看,宣传动员难度较大、农民参与意识淡薄、政策落实走样变1042023.2宁夏党校学报公共管理形等多种困境阻碍着实践站的顺利运行,导致实践站后续发展动力不足。本文基于宁夏中卫市B村的调查,探究实践站推进移风
5、易俗的内在逻辑及推进机制。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进移风易俗的困境宁夏中卫市B村是一个从贫困山区搬迁来的移民村。全村共有农户456户,2 070口人。2020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800元。有小学1所、村卫生室1所。2020年B村在县、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实践站。但是,在实践站的运行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困境。(一)信任缺失,村民思想有顾虑信任是影响干群关系的关键因素,因而决定其合作的效果2。政策下达后,宣传是头一关,要让农民理解接受是不容易的,这就涉及干群信任的问题,当出现村干部宣传政策走样的情形后,后续工作就难以进行。笔者和被访者谈到关于参加B村实践站活动时,村民对此表示怀
6、疑与不解。据B村村民马某说:“我们一天既要干农活,又要帮子女们带孩子,哪里有空参与这些事。村党支部书记来我们家,说要建实践站,要我们支持和参与,也没讲清楚具体是干啥的,万一让我们出钱,那我们不大愿意。”由于一些遗留的问题村干部没有很好的帮村民解决,加之乡村干部在宣传推行国家政策时,宣传讲解政策不深入、不接地气,只流于形式或命令式的强力推行,在此过程中造成一些村民的利益受损导致村民对村干部缺乏信任,政策难以落实。(二)角色错位,风俗异化严重基层政府具有双重角色,不仅接受上级政策,而且管理下级事务。村庄治理失灵会削弱集体经济对村干部领导力和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也会制约村干部领导力的发挥3。笔者在与
7、该村村民们访谈时,得知有的村民借款或贷款,娶媳妇、送人情,导致欠债。此外,村干部对村里发展村集体经济路子不宽,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钱办事”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村集体经济匮乏,有时农户建房、修路等配套设施建设,部分资金还让农户自筹。村干部宣传动员村民参与实践站的活动时,村民思想有各种顾虑,表现出难以理解接受的情感。(三)观念守旧,政策执行受阻受传统思想影响,村民在政治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依赖政府的倾向,认为政府是全能政府,究其原因,是村民主体地位的缺失与话语表达的弱化。据调研得知B村村民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观念守旧,一些村民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困难,自身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村务的治理,更
8、谈不上对公共事务治理方式的建言献策。村监委会老杨说:“即使一些村民参与到实践站的活动当中,也认为参与这些活动是在浪费时间,他们宁愿在家待着,也不愿意花些时间去听宣讲。可是,他们在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宜上却很热心、也很主动,并且出手大方。”由于一些村民思想认识存在误区、支持配合不积极、不主动,导致B村实践站的前期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进移风易俗的建构逻辑初期,由于村干部与村民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B村实践站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并不顺畅,鉴于此种情况,该基层政府及B村尝试了以下探索。(一)信任建构,密切基层干群关系村级党组织的权威源于村民内心的价值认同,只有当村级党组织真正代表民意、为村民
9、利益着想时,村民与村级党组织之间才能真正建构起相互信赖的关系。1.尊重民俗,积极回应村民诉求。在国家政策落实和村民需求二者之间,村委会和红白理事会起到了中介式的连接作用。对于政策介入而言,不单单借助于行政力量,采取单一化的方式,而是下放不同级别的权力,引领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对广泛且深入的各种动员活动予以落实,使得村级组织能够有全方位的自主性。B村的移风易俗,主要是两条渠道,一是村党支1052023.2宁夏党校学报公共管理部、村委会利用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对中央、区、市、县有关文件和政策精神进行宣传。二是红白理事会作为实践站下设的组织,对婚俗活动大小事项进行直接管理,把村民在婚丧事宜当中表达
10、出来的共同诉求予以公开,并将之归置于村规民约之内,构建全新的规范。2.民主协商,营造文明乡风氛围。对民主进行重新塑造,就要对村民进行教育,将他们的民主意识提升上去,不管是村内的基础性事务抑或是同村民自我利益有着密切关联的事务,都应当进行充分的协商,让村民在村集体当中有融入度,将党的领导和村民主体有机统一构建4。村干部小马说:“我们每次开会的时候,要给红白理事会成员,填民主测评单子,现在不像以前做做样子,现在是实打实地干着。”经过文明乡风氛围的营造,党员积极引领带动,村民们相互间的纠纷减少了,发展产业的数目增多了,新的风尚逐渐发展起来。3.强化监督,聚力推进移风易俗。对于乡村社会来说,现代网络技
11、术的深入推进,特别是移动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改变了村民的一系列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对于乡村社会治理而言,这不仅可以缩小村民相互间的时空和角色间隔,而且能够有效连接村内和村外村民,方便他们对乡村公共事务进行探讨,大大拓宽了社会公共交往的层面。2021年1月,T乡组建“村务监督微信群”,微信群里的成员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红白理事会成员等构成。乡包村干部小陈说:“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党员干部带头很重要。我们要求党员干部要做移风易俗的宣传者、引领者、践行者,带头抵制陈规陋习。”由此看来,这个微信群是现实映射乡村公共治理空间的一大体现,使得村民和乡村干部以及基层政府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实现了良性互动。(二)
12、政策宣传,营造政策语境氛围在执行农村公共政策的进程中,基层政府通过解读和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破除农村中的封建迷信,净化了农村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农村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1.观念革新,灵活宣传促使村民转变观念。县直部门、单位干部对政策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宣讲宣传,乡村干部针对一些政策目标进行细化,能够有效提高村民全方位的认知度5。在政策执行的进程中,上级政府降低干预的力度,更多地激发基层的自主性,推动地方更好地运用政策。B村第一书记汪某说:“宣传方式改变后,老百姓都很理解,也都支持配合工作,这一点我们很感动。”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大操大办红白事的不良后果,增强了村民移风易俗的主动性
13、。2.道德约束,熟人社会中村庄舆论的导向作用。在村干部宣传政策的过程中,立足于道德层面,牢牢抓住村民情感属性的心理特征,号召村民积极参与到实践站的活动中,熟人间的积极导向贯穿于实践站活动的全过程。据村里老马说:“我们家的大姐是实践站活动策划的小组长,我也是一名党员,我们家首批就报了名,当村里对移风易俗进行宣传动员的时候,我也是鼓励邻居们一同参加。邻居们也感觉不参加就好像没有集体意识,本着这种心理,参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从本质上看,熟人社会催生了一种道德约束,促进了人人关心、大家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的形成。(三)方案众筹,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在实践站筹备过程中,活动场所的确定,人员的选聘,细
14、则的敲定都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规范的工作程序,采取民主协商,会议讨论研究确定相关事宜。1.集体选址,国家授权挂牌。当村民在参与公共事务,有充分表达自我意愿的权利时,就已然将国家事务变成了同自我利益相关的事务。村民是一级治理主体,村民围绕集体行为这一组织目标,自身也是一种对内部组织权责关系进行重新明确的具象化体现6。B村实行党务、村务公1062023.2宁夏党校学报公共管理开,倾听村民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对实践站选址、工作制度等进行民主商议和会议研究决定实施方案,此举获得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村民田某说:“我们实践站挂牌的那天,很多村民不约而同去参加,我们很信任村两委,说话在理,做事透明
15、。”2.吸纳人才,组建班子成员。在选拔有关人员的过程中,注重选用那些同村民有着比较亲近关系的村干部,党员就成了其中的主体部分,不过,在村“两委”对政策进行宣传以及对群众进行动员的过程中,村民亦是选拔的辅助一方。在上级有关政策和部门指导下对B村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的成员不局限于现任的村干部,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复退军人、回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都是备选人才,真正地把同农村发展相互匹配的“两委”班子党政正职和成员从村民认可的人员中选拔了出来。人员的选拔方式由村级党组织推荐、个人报名、党员和村民代表投票选举。3.发扬民主,制定完善细则。B村立足村党支部的领导,将党员的骨干作用释放出来,对村规民约进行
16、研究制定,在对村民意见进行广泛征求的前提下,使得村民普遍发自内心地认可实践站活动的一系列章程和修订颁发的村规民约等。村干部马某说:“我们充分吸纳了村民的意见,以书面形式确定了本村实践站活动的细则,明确了村民应遵守的规定,工作起来有序有理,有力推进了移风易俗。”凡成年男女婚嫁,彩礼不得超过8万元,迎亲车辆不得超过6辆。红白事宴会宴请人数不得超过100人,收送礼金不得超过200元。用餐一般不超过10桌,每桌不超过200元。细则修订后,严格执行申报制度,操办婚事要在办事前5天向红白理事会申报,由红白理事会会长审批后监督操办,并报B村实践站备案。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进移风易俗的优化机制结合宁夏中卫市
17、B村实践站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治理实践,笔者尝试提出以下优化机制,以期实践站在今后推进移风易俗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柔性嵌入机制柔性嵌入式治理作为实践站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的一种策略性试探,是一种结构化的治理体现。一方面在于国家向基层的分权赋能,另一方面在于村民自治组织承担部分治理功能,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最终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整合与健康发展。1.市、县、乡政府的层级授权。授权,指的是“政府抑或是上级机构,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许可下级单位抑或是组织承担相应的社会服务职责,其职责原来是政府承担的,与此同时,也对政府转让出来的一小部分权力进行接收”7。具体表现在将实践站设立
18、到乡镇的每一个层级中,将基层治理的多项职能授予该机构,并借助政府颁发的有关文件进行落实。“三级联动”制度是一种衔接性的机制体现,是一种常态化对该项工作进行推进的基础性架构,为移风易俗和乡村治理成果的巩固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证。2.村庄内部人情关系网的整合。中国社会的典型特质在于对人情往来非常重视,所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非常注重人际交往。在对实践站进行搭建和实际运作的进程中,人情关系网络也释放出了关键性的功用。实际工作中,村民小组组长自身就密切联系着村委会,有一些还将较为深厚的个人关系连接起来。而对于老年群体而言,村委会平时和他们接触得比较多,也就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关系,实践站的运行顺其自然就得到了
19、他们的支持。村民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协同主体,合力提高了基层政府服务群众的水平,在此过程中还无形中传达了国家政策。(二)权责共生机制国家通过选派“第一书记”的作法,将国家权力和公共资源传递到村治场域之中,在诸多层面上释放出关键性的功用,而村“两委”干部与第一书记交往能拓宽干部社交范围,积累社会资本。1072023.2宁夏党校学报公共管理1.权力渗透的组织机制,第一书记统领村党支部。实践站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对每个成员进行工作记录,上报给上一级的党组织进行备案落实,“早晨会”与“晚研判”是促成工作任务落实的关键运行机制。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协作,降低了访户难度。实践站是一种混合式的半科层的
20、组织架构,上级从差异化的单位中选派其中的一部分站员,这部分站员的下沉带来一部分资源,继而解决了部分村级层面上存在的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问题。2.责任追踪的反馈机制,乡督导员查看工作实情。乡督导员这一角色,是各乡镇在县乡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设置的相应的解决风俗改革任务的职位,他们的职责是定期下村入户,将情况上报上级部门,从而及时回应村民诉求。对实践站建设工作人员的培训,围绕实践站工作业务进行专业化培训,并抽调专门的从业者组成督导组,立足于实践站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加以跟踪式督促,并将工作周通报制度建立起来,确保工作能够在量和质两方面圆满完成。3.权责一致的调适机制,公共空间下的行为规制。任何一项制度由生成
21、到落地都有一个实践过程,都需要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和调适。实践站建立后,村党小组在乡村党组织授意下,以书面形式与全村村民订立契约,村规民约要进行修订完善,并在村部公布张贴。公共区域内,遵守契约与违反契约的情况全部公开,以此警示。一方面,负责实践站的干部层层签订移风易俗目标责任书。同时,促使“一约”(村规民约)“一站”(实践站)目标同步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村务公开内容,实践站逐渐实现规范化和透明化,意味着国家权力通过实践站得以体现,将国家的政策内容切实落到实处。(三)治理互融机制在乡村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元素相互交织着,农村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势必要历经一个相对繁杂的具体过程,急需不同制度
22、共同发挥相应的参与和互动作用8。1.多维激励促进互融,国家刚柔并济下奖惩并行。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都应当立足于被激励者的内在动机这一角度,同其内在所需相互匹配,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激励成效和结果9。一方面,设置移风易俗红榜公示栏,只有那些表现极佳的村民可以登上榜单,并采用在大会上表彰的方式进行精神激励,更加能够调动村民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设立移风易俗黑榜,将参与积极性不高,糊弄、敷衍了事的村民归置于“黑榜”之中。如此一来,促使村民进行自我监督,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成效。2.上定下行实现互融,基层政府进村考核。实践站作为一种国家性质的制度与政策安排,嵌入到农村移风易俗实践中,有效地将村民自治和政府治理
23、结合起来。一方面,基层政府主动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事项的落实,旨在立足基层治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思考怎样采用有效的激励方式,对村级组织进行鼓励,将广大农民参与实践站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基层政府明确划定自我角色,从主导式的位置变成引领式的位置,持续将基层治理的活力激发了出来。3.集体认同承载互融,风俗政策再造公共性精神。一方面,独特的文化认同能够建构起自我与他者的身份标识,强化村民的集体认同。另一方面,风俗政策和地方性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究其本质是政策观念和村民践行的价值观呈现出一致化的情况,政策目标刚好同村民利益所需相互匹配。实践站的设立同村民的地方共识有效契合,加
24、快了政策的落实过程。综上所述,实践站的建设加快了对农村移风易俗的推进,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运作手段,确保了国家权力在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的有效介入,进而实现了风俗治理、乡村治理。移风易俗是乡村治理的主要工作,是农民生活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治理1082023.2宁夏党校学报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构造国家权力调控村庄日常生活的制度通道,重塑新时代农民与国家的关系10。将国家权力下放到乡村社会中,将地方政权组织在乡村社会中的动员性力量构建起来,由此村集体被赋予了配置资源的权力,可促使实践站在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 2023年中央一号文
25、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J.新西部,2023(2).2 钟兴菊.地方性知识与政策执行成效环境政策地方实践的双重话语分析 J.公共管理学报,2017(1).3 张立,王亚华.集体经济如何影响村庄集体行动以农户参与灌溉设施供给为例 J.中国农村经济,2021(7).4 王乐乐.基层协商民主: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有效路径 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1(1).5 白茹霞.政府政策激励过程研究 D.太原:山西大学,2020.6 曾红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型公共品治理模式研究以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资金项目运作为例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7 薛立强.授权体制当代中国中央地方关
26、系的一种阐释 J.云南社会科学,2007(5).8 张爱军,张媛.迈向善治:制度与乡规民约的契合逻辑与建构理路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9 王大伟.后乡土社会视域下农村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0杜鹏.乡村治理的“生活治理”转向:制度与生活的统一 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6).The Practice Research of The New Era Civilization Practice Station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tdated Customs a
27、nd Bad Habits Based on a Survey at B Village,Zhongwei City,NingxiaWu Jun(Institute of China Rural Studies,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9)Abstract:Eliminating outdated rural custom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areas with social etiquet
28、te and civility,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nd a systematic project,which not only needs the active involvementof Party committees and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but also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forcesand people.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t
29、B Village,Zhongwei City,Ningxia,it is found that the operation mode for the new era civilization practice station is an embodiment of the grassroots communities giving play to the autonomy of grassroots creation when the rural governance fails,and also anembodiment of the state power embedding in th
30、e rural society to promote the autonomy of villagers.The new era civilization practice station needs to use flexible embedding mechanism,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co-existence mechanism,and mutual integration mechanism for governance to help promote the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tdated customs and bad habits.Keywords:New Era Civilization Practice Station;Transformation of Outdated Customs and Bad Habits;Scial Etiquette and Civility责任编辑:任德靖109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