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门办报”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党报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大力倡导深化“开门办报”,2021年12月25日,扬州日报党报学习站首站在邗江区西湖街道蜀秀社区成立,报纸专栏同日开启。截至目前,已有15家社区(村)加入党报学习站。作为市委机关报,扬州日报联合社区(村)打造党报学习站,开展“党报一刻钟”“社工读报”“青年学报团”等活动,旨在让党的声音第一时间飞入百姓家,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是“开门办党报”的创新举措,也是巩固党报舆论场、主阵地,提升党媒影响力的新尝试。2023年4月,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公示“2022年度江苏省好新闻(新闻专栏)”获奖名单,由扬州日报社报
2、送的党报学习站栏目获得三等奖。内容:“上接天线”和“下接地气”党报学习站主要以打造平台、策划活动为主,持续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既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党史专家、老党员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也邀请普通百姓说身边变化、谈幸福感受、诉急难愁盼。同时,报道社区(村)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崇尚学习、创新实干的舆论氛围。栏目依托众多社区(村)站点,2022年共开展活动30多场次,刊发稿件50篇。这些报道“上接天线”,有传播党的声音的“党报一刻钟”全会精神润人心讲“我家的故事”谈“党员之初心”等,有聚焦城市发展的一场下午茶品出古街“诗意”与“烟火”“一周一谈”解发展难题等,也有助力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建
3、设的“共享药箱”装满邻里互助温情他们把文明“派送”到千家万户等。这些报道 【摘要】本文以扬州日报党报学习站栏目的创新实践为例,提出作为扬州市委机关报,扬州日报联合社区(村)打造党报学习站,开展“党报一刻钟”“社工读报”“青年学报团”等活动,旨在让党的声音第一时间飞入百姓家,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是“开门办党报”的创新举措。【关键词】“开门办党报”党媒影响力创新实践乡村振兴提升党媒影响力,“开门办党报”的创新实践扬州日报党报学习站栏目创办一年多来的启示 李文明67新闻创优XIN WEN CHUANG YOU“下接地气”,有讲述身边变化的400菜贩“富口袋”又“富脑袋”一块火烧背后的环保之
4、变,有关注基层治理的“红绿蓝”服务让老人享受“三色温暖”,更有延伸党报触角的社区“大喇叭”每天为居民读党报等。特别是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出进家门 听幸福书记直播连连看等子栏目,刊发了一起奔小康聊聊我家的幸福故事一件“头等大事”几代人才辈出一场直播 看社区治理十年之变等。党报学习站的创新实践以及开展的活动、刊发的稿件,受到读者和业内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人民融媒体、澎湃新闻、搜狐网、腾讯网、网易以及中国江苏网、江苏文明网、潇湘晨报等纷纷予以报道或转载,在市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探索:新时代“开门办党报”创新实践党报学习站依托与社区(村)共建的站点,打造植
5、根基层的党媒触角型平台,常态化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社会舆论与风尚引领、身边微典型选树、一线好经验分享等活动和报道,是新时代“开门办党报”,在基层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创新实践。2022年1月10日,党报学习站栏目刊发稿件榜样打动人心 追星就去追“道德明星”。该作品报道了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应邀作为2022年党报学习站开讲嘉宾,分享好人故事、点亮道德之光、凝聚奋进力量。稿件通过三个“一”“一束光”“一摞储蓄本”“一场爱心接力”,讲述了农电工周维忠20多年坚持做好事,就像一束光,点亮了万家灯火,温暖了这座城市。生动的语言讲述、真实的现场还原、感人的双向互动,如凸透镜一般放大了周维忠身上的“道德星
6、光”,感动了万千读者。2022年1月初,中共扬州市委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向周维忠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1月8日下午,扬州日报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走进邗江区西湖街道蜀秀社区党报学习站作为开讲嘉宾。当天的党报学习站活动,蜀秀社区除了组织社区党员群众代表参加,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的教师也主动参与,扬州安利志愿者也带着“城市小候鸟”前来聆听道德模范的故事。记者全程记录了现场一幕幕的生动场景和感人话语,营造了崇敬模范、学习模范的浓厚氛围。2022年9月26日、10月10日,党报学习站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别策划进家门 听幸福子栏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走进党报学习站,几位小学生在聆听周维忠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7、,小学生正在观看代缴电费“爱心存折”邗江区西湖街道蜀秀社区 党报学习站社工志愿者以读党报的方式,对社区老人进行情感陪护68新闻创优XIN WEN CHUANG YOU目,陆续刊发一件“头等大事”几代人才辈出“小个子”女孩的大能量等稿件,真实记录发生在普通市民身边的新时代好故事。代表作一件“头等大事”几代人才辈出讲述了“全国最美家庭”广陵区汶河街道旌忠寺社区黄叔怀家庭,传递好家风,弘扬正能量。作品主要以聆听老人讲述“为学日益、树德务滋”的家训故事展开。一个“学”字家训,让这个书香门第人才辈出,真实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扬州人崇文尚德的精神风貌。通过党报学习站的报道,更多的市民得知了黄叔怀家庭的事迹,
8、许多社区、学校等纷纷邀请黄叔怀走进“社区讲堂”“校园讲座”,为青少年讲述家风故事。代表作“小个子”女孩的大能量从一场广场舞大赛上,一名“小个子”女孩的精彩亮相展开。她衣着靓丽、精神饱满,舞姿优美且动作娴熟,跳出了年轻人的精气神,跳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事以倒叙形式,讲述了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一户困难家庭在党和政府全力帮扶、一家人不懈努力下,发生的巨大变化。10年来,“小个子”女孩朱田雪,在沙口村的帮扶和自己的努力下,如愿考上了研究生,找到了稳定工作,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她的故事激励了更多的弱势群体。亮点:讲述乡村振兴好故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扬州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报成为记录
9、和呈现这一时代变迁的最佳平台,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支重要力量。党报学习站乡村振兴系列报道讲述乡村振兴好故事,宣传报道好社区(村)的好做法、好经验。党报学习站乡村振兴系列报道聚焦每个400菜贩“富口袋”又“富脑袋”榜样打动人心:追星就去追“道德明星”69新闻创优XIN WEN CHUANG YOU社区(村)特色,宣传亮点。如广陵区曲江街道沙口村党报学习站站点,创新推出学习模式,“一站多点”让学习教育“全面开花”。沙口村位于城郊接合部,党员村民分散、企业商户集聚、流动人口偏多。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站点创新推出了“一站多点”学习模式,以村委会为“一站”,每日开展集中读报学习活动,以农贸市场
10、、工地为“多点”,因地制宜打造“读报角”,由“读报小分队”定期上门,带领党员商户、普通群众开展“流动学习”,确保党员学习“一个不落”、群众学习“一起参与”。广陵区曲江街道施井村地处城郊接合部,是主城区典型的“城中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村民变为居民,其中包括了六成以上的党员。为了帮大家留住“乡愁”,依托党报学习站平台,施井村党总支创新打造了一个“一起学 直播间”,由村书记、副书记轮流当“主播”,通过村头喇叭、直播平台等载体,带领全村党员、村民开展“每日一学”,在学习中拉近距离,提升服务质量,营造“家”的氛围。党报学习站乡村振兴系列报道刊发以来,推进了学习型社区(村)建设,受到了一致好评
11、。党报学习站不仅是一个学习阵地,更是一座“连心桥”,激励基层党员干部学以致用,为群众百姓解决急难愁盼。社区将“社区大喇叭广播站”与党报学习站进行融合,把扬州日报每天刊发的新闻在广播站进行播报,新闻故事经大喇叭“喊”出来,让正能量声音传播了整个社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这些“车头”或是懂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一些能人,或是优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只有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才能带动一个村一个乡的内生动力。因此,今后党报学习站乡村振兴系列报道关注点也应该放在这些人身上,例如,可以联合相关部门评选最美农民、最美村党组织书记等,从而通过聚焦这些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在
12、乡村掀起争先创优的热潮。(作者单位为扬州报业传媒集团)编辑:梅桦地燃眉之急的同时,拉近了两地人民的感情。在援疆期间,笔者挂职当地融媒体中心,在工作期间了解到中心在场馆建设、设备投入方面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笔者发挥一名援疆人的作用,积极帮助中心申请援疆项目经费,此外,笔者还积极参与设计制作“援疆大礼包”,组织“书香寄情”“小小书桌”等公益捐赠活动,为盐察两地青少年搭设友谊的桥梁。三年援疆路,一生察县情。在万里之遥的西北边陲,以一名见证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援疆建设中去,这无疑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虽然笔者已经援疆期满回到盐城,但与新疆的情缘却无法割舍。随着新一批盐城援疆工作的正式启动,笔者将继续秉持一名援疆新闻人的初心,始终关注边疆的发展和变革,尽心尽力地讲好新时代的新疆故事,继续为盐察两地的交往交融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作者单位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编辑:明嘉(上接第65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