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 ,大小:1.43MB ,
资源ID:593025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5930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困境挑战及实践路径.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困境挑战及实践路径.pdf

1、跨境民族是指跨越不同国境间居住的同一民族。为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全面推进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但是,由于人文内涵和社会特征的复杂性,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较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群体而言任务更为困难和艰巨。从宏观角度而言,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识受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约有30多个跨境民族分布于不同省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着眼全局,认清现实,在全方位制定路径的基础上,推进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

2、程。关键词:跨境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949(2023)02-0096-06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困境挑战及实践路径张琛琪,刘继荣(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51)收稿日期:2023-03-25基金项目:2022 年度山西统战理论政策研究立项课题“铸牢我国跨境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2SXTZ040)作者简介:张琛琪(1999-),男,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继荣(1978-),男,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哲

3、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多次阐述,作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的背景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成为当前学界的一个新的理论增长点。另一方面,我国的跨境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个特点鲜明的群体,应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许多现实的困境与挑战阻碍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如何深入推进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的价值意蕴(一)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共同体,其中大量的少数民族居住于边疆地区。有学者统计,在我国长达 2.2 万多公里,与 14 个国家山水相连的边境线上,有多达 31 个民族跨境而居。在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中,有蒙古族、朝鲜族、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等民族跨境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边境线上,分布着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等跨境民族;在与南亚和东南亚接壤的西南与第 2 期97华南地区,更是有多达十多个跨境民族,例如傣族、京族、苗族等。由此可见,我国跨境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占比巨大,且地

5、处边境地区远离核心地带,易受内外部不同因素影响滋生一些问题。在传统安全视角下,跨境民族是分离主义与极端宗教等势力挑唆和煽动的主要对象;在非传统安全视角下,跨国毒品交易与人口贩卖等跨境违法犯罪与跨境民族问题交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以及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线下跨境民族地区社会更加稳定、民族更加团结、边防更加巩固。由此可见,推进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二)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加快跨境民族聚居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潜在动能我国的跨境民族,大多聚居于我国边境九个省区,这其中,有

6、45 个州市属于边境城市,139 个县沿边境分布,我国跨境民族大多聚居于此。在这 45个州市的县级行政区中,曾经有将近一半位列 2012年 3 月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公布的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名单。因此,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曾经也做为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战场。经过党带领各族群众的不懈努力,在 2020年底,跨境民族聚居区全部脱贫摘帽。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有着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追求的共同体,跨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与国家整体的支持与帮扶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现。特别是在“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的力度不断加大,根据财政

7、部的数据显示,2021 年边境省区共获得了 95.4%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所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指引下,我国跨境民族群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其他成员一道,为了实现“兴边富民”而不懈奋斗,极大的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加快跨境民族聚居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厚植爱国情怀的思想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1我国跨境民族作为特殊的民族群体,教育引导跨境民族群体坚持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认同,与其他民族一道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

8、以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聚焦下,随着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战略性任务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在此之下,通过国家认同教育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跨境民族群众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汇聚。我国跨境民族共同抵抗外来侵略,并肩作战,共同投身边疆建设,卫边戍边的历史记忆得到进一步唤醒;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荣辱与共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富民强边的美好愿景得到进一步激发。因此,通过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引导我国跨境民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有利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厚植各族群众的爱国情怀。二、我国跨境民族铸牢

9、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困境挑战(一)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复杂性身份认同是一个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对于自我特性,以及与某一群体之间所共有观念(国籍和文化)的表现的认同。身份认同往往用来表示“我群”与“他者”的感觉与认知。就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的复杂性而言,主要问题体现在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及政治认同上。1、民族认同层面从民族认同来讲,可以将我国的民族认同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高一级的整体层面之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另一个是在次级的个体层面上,对组成中华民族的 56 个民族当中的某一民族的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推进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持续开展的大背景下,我国跨境民族对中华民族

10、认同感不断增强,但是由于跨境民族跨越国境线分布居住的特点,在我国跨境民族群体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与境外同源民族的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呈现出多维性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张琛琪,刘继荣: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困境挑战及实践路径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 年98国家与国家的边境线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即现代主权国家明确化、固定化的国境替代传统国家的习惯性的疆界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秉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精神与周边国家签订条约明确国境线的范围,解决了和大部分陆上领国的勘界问题,我国边境线上许多同源的族群被客观上分隔到不同国家形成跨境民族。因而在我国跨境民族

11、当中许多依靠自身血缘维系的族群没有随着所处国家的不同而改变,仍保持与境外同源族群间强大的民族认同。2、文化认同层面站在文化认同的角度,我国民族的文化认同即包括对中华文化的主流认同也包括不同民族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而我国跨境民族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其对自身民族的文化认同往往能够跨越国境向外延伸,这是由以下三个特点决定的:第一,跨境民族有着共同的起源,在被现代主权国家边境线分隔之前有着共同的社会发展轨迹,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第二,跨居国境两端的不同分支,虽受不同国家不同政治制度和不同发展道路的影响,但仍具有共同的文化成分与相近认知观念这里的文化成分指那些具有传统性及相对稳定性的社会意识及文化现

12、象,如起居出行、礼制仪轨、文学艺术、岁时节令、宗教习俗等;认知观念指价值判断、价值标准、态度倾向等。第三,跨境民族情感上相互亲近体现在对共同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对彼此发展的关注。3、政治认同层面提及政治认同,主要是指对政治身份及国家归属的认同。我国跨境民族尽管在血缘、文化、情感上与相邻境外的同源族群有显而易见的相通性,但总体上讲对政治身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不存在异议,对国家归属即对祖国深厚的依存感不存在问题。然而,我国跨境民族的政治认同相比于其他少数民族群体而言仍具有特殊性。在现实当中,存在着个别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党中央有关民族工作的指示精神没有抓实、抓细、抓牢的情况,致使部

13、分跨境民族群众对自身政治身份没能得到清晰认识。同时,我国跨境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边界的不确定性在现实上会呈现动态迁移的趋势,最终会对有着稳定边界的政治认同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二)外部势力渗透煽动的严峻性对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避免的要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形成了社会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有利局面,特别是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以来,我国跨境民族在边境地区对外开放中扮演了促进国家间友好交往的重要角色。但是,受国际环境变化、周边国家地缘政治震荡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在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遭受到国际敌对势力、跨国民族

14、主义、极端宗教思潮等外部势力带来的严峻挑战。1、来自国际敌对势力的挑战长期以来,国际敌对势力为了达到遏制中国分裂中国的目的,妄图以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为据点展开分化与破坏活动。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西方反华势力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编造、散播我国民族问题的谣言,歪曲、攻击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纵容、支持我国的民族分离势力。如美国国会每年都会抛出所谓涉华人权提案;一些政要和国会议员频频发表涉疆和涉藏的不当言论;境外武装组织频频在我国境内跨境民族群体中进行宣传,煽动边民外逃等。国际敌对势力已经成为破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的祸根,需要格外加以警惕,严加防范。2、来自跨国民族主义的威胁冷战结束后,跨

15、国民族主义的影响日益增大,跨国民族主义者以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同源或相近族群为依据,大肆鼓吹同源族群要成为一个共同体,从而谋求建立其所谓“民族国家”,具有极大的煽动性和破坏力。与我国边境疆地区部分跨境民族同源的有关组织和团体,常常以“大某某族主义”为旗号,亦或者发出某某族群“回乡”的号召,对我国边境地区的个别群众发出错误信号,造成我国跨境民族部分成员身份情感认同混乱,甚至产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离心倾向,威胁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3、来自极端宗教思潮的蛊惑一段时期以来,外部势力通过借助宗教分化我第 2 期99国的活动愈演愈烈,宗教渗透已成为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极端宗教思潮

16、的渗透也成为阻碍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因素。我国跨境民族的宗教信仰程度较高,以云南为例,全省 15 个跨境民族人口中宗教信徒占全省宗教信徒总人数的 48.6%。此类现象在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入的大背景下,给极端宗教思潮的渗透留下了可乘之机。就我国跨境民族地区而言,极端宗教思潮的渗透主要表现在私建教堂、滥收僧尼、非法发展信徒等现象。极端宗教思潮的渗透,不仅威胁我国宗教健康发展,也对我国跨境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三)跨境民族聚居区发展水平的滞后性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受多重因素影响,发展水平存在滞后性。跨境民族聚居区的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我国跨境民族群众的心理获得感和幸福感,特

17、别是跨境民族习惯用邻国同源族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参考,如果跨境民族聚居区发展滞后的状况得不到改善,就会诱发跨境民族群体心理失衡,造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弱化,阻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1、跨境民族聚居区经济基础薄弱我国跨境民族大多聚居于边疆地带,在实施脱贫攻坚和“兴边富民”建设以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极大的增强了我国跨境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但是,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东部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充分与不均衡直接影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进4。从人口来看,边疆九省区人口呈现逐年

18、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东北三省占全国人口比重由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8.3%下降到了 7%,人口流失明显。从城镇化水平来看,2020 年边疆九省区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6.5 个百分点,边疆地区城镇化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截至2020 年底,边疆九省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 13.8%,人均 GDP 占全国同期水平 68.5%。2、跨境民族聚居区社会发展缓慢我国跨境民族大多居住于边境地区,从地理条件上来看,多为有沙漠戈壁或高原山地分布的偏远地带,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因此,在这样的因素影响之下,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社会发育历史起点低,生产力发展速度缓慢,教育水平落后,基础

19、设施不健全。社会发展程度的高低是决定民族群体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影响着民族群体及其个体是否能够更好地平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心理效应。现实来看,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的社会发展程度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即便同边疆省份内的其他地区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较为缓慢的社会发展,使得跨境民族聚居区的群众对个体与群体,群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诸多阻碍和挑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各族成员对这个共同体客观存在的感知和认识,以及对其产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依附感”5。因此,积极推动跨境民族聚居区社会发展,缩小跨境民族聚居区与其他地区

20、的发展差异的客观存在,是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中之重。三、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一)着眼大局,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1、坚持党的领导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体现了民族团结平等的民族政策保障了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政治前提。在党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整体上保持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的安定氛围,特别是与冷战后跨境民族现象造成许多国家战乱与动荡的态势相比,我国被世界公认是跨境解决民族问题最好的国家。因此,要坚持党的

21、领导,通过充分发挥好党在统筹民族工作各方面的制度优势,积极探索出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民族政策,使我国跨境民族群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其他成员一道,一致团结张琛琪,刘继荣: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困境挑战及实践路径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 年100向前、共圆伟大梦想。2、深化制度建设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要深化制度建设。第一,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包括我国跨境民族在内的各族群众当家作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要确保国家治理与民族自治相统一,保障跨境民族聚居区内包括各民族在内的成员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共享发展成果。第二,要加

22、强我国跨境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选拔一批思想坚定、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三,要持续推动我国跨境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依靠法律意识和法制思维处理跨境民族聚居区的事务,使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法治体系建设更加现代化、规范化。通过以上制度建设的深化,我国跨境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为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套行之有效长效机制。3、营造良好地缘格局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要营造良好地缘格局。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理念,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以来,我国与各邻国的关系的到进一步深

23、化。在这其中,我国通过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在内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与周边各国一道共同打击利用跨境民族从事民族分离主义和极端宗教活动的行为;同时,我国通过积极协调双边合作,与邻国联合打击利用跨境民族的贩毒、走私、拐卖人口等犯罪行为,保障了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的安全稳定,为铸牢我国跨境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立足优势,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1、推进跨境民族聚居区经济繁荣发展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关键在于推进跨境民族聚居区经济繁荣发展。我国跨境民族沿边境分布,这些地区大多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欠佳。同时,跨境民族群体会自然产生比较心理,比较境外同源民族

24、经济发展情况。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大力推进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特别是要因地制宜,根据边境地区特点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提升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对内要根据边境不同省区原有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各民族差异等,统筹兼顾好发展与安全、发展与保护关系6。通过协调区域协作,依靠产业对接、人才共建、技术共享等举措,促进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产业发展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对外,我国跨境民族地区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格局,利用与境外同源族群间相近语言相似文化的特点与便利,深度推进双边经贸往来。2

25、、加强跨境民族聚居区民生工程建设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重点要在加强跨境民族聚居区民生工程建设上狠下功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下,近年来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医疗、教育、养老及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改善。要继续立足优势,持续推进我国跨境民族地区民生工程建设,我国跨境民族聚居区要继续实施好“兴边富民”等推动边境地区民生工程发展的各项战略举措,巩固好边境地区脱贫攻坚来之不易的成果,通过群众切身感受最深的民生工程增强跨境民族群体获得过幸福感,进而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三)凝聚共识,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1、深化我国跨境民族群

26、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认识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要深化我国跨境民族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认识,特别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历史观、以及国家观认识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通过深化我国跨境民族群体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识,使我国跨境民族群体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民族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观点、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妥善处理跨境民族问题的相关政策,正确看待跨境民族现象;通过深化我国跨境民族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认识,使我国跨境民族群体了解其马克第 2 期101张琛琪,刘继荣:我国跨境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困境挑战

27、及实践路径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立场和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理论。通过使我国跨境民族群体正确认识长期以来包括我国跨境民族群体在内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共同投身卫边戍边建设,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充分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包括我国跨境民族群体在内的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旗帜鲜明的反对任何歪曲、否认历史事实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想;通过深化我国跨境民族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认识,使我国跨境民族群体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和观点,从而认识到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2、动态整合我国跨境民族的文化格局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要动态整

28、合我国跨境民族的文化格局。“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昌盛,各民族间关系的团结稳固离不开对共同文化的归属和认同。”7在我国的跨境民族聚居区,部分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可能滞后于对自身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存在个别简单地把本民族传统文化同中华民族文化分割开来的实际情况。对此,要通过正确引导跨境民族群众坚持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理念,探索出一条使单一民族文化与中华主流文化整合的路径,大力培养跨境民族群体跨文化的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通过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中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理解、融合、共享,使我国跨境民族群体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通过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视角,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是

29、中华优秀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态整合我国跨境民族的文化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厚植文化基因。3、加强我国跨境民族群体“五个认同”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要加强我国跨境民族群体“五个认同”,多渠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五个认同”包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8。“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也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要在我国跨境民族地区依靠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持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加强我国跨境民族群体对“五个认同”的认识进而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既要通过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深化

30、对在校中小学、大学和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的跨境民族青少年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学校日常教育体系中纳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对“五个认同”思想通过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加以宣传,广泛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舆论阵地。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2021-08-29(1).2 李学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跨界民族问题的形成与历史演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02):7-12.3 张强.警惕西方势力利用宗教因素助推“颜色革命”J.科学与无神论,2018(03):23-28.46 王永莉.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民族学刊,2021,12(12)1-10.5 赵红伟.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J.黑龙民族丛刊,2018(01):20-25.7 乔志龙,滕驰.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固J.新疆社会科学,2019(02):50-55.8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7.【责任编辑:温开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