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塔县城市公园系统规划思路 前 言我县开展创建国家旅游城市工作,把“创园”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城市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创建国家旅游城市的目的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和谐幸福家园。借此契机,结合环境“五整治”活动,全县城区发展特征开展公园绿地系统规划。万江区位于东莞市区的西部,是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万江区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万江按照“一城、两区、三河、四带、五组团”的发展格局,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优化城市环境,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建设宜居、宜业万江,打造“水岸新城、和谐万江”的城市形象。2007年3月,受万江区办事处的委托,我院承担了万江区绿地系统规划的编
2、制工作。随后项目组着手进场踏勘、收集基础资料、确立构思原则,5月份形成了规划初步方案,与规划所多次交流后于9月份正式向区领导汇报,规划方案的整体构思和空间布局得到充分的肯定,于2007年11月份召开并通过了专家评审会。会后,项目组针对各专家提出的相关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邀请了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科技股股长刘颂颂高级农艺师作为项目顾问,形成了本规划的最终成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万江区办事处的重视和支持,使本次规划能够顺利的开展,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目 录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篇1一、规划背景与规划意义1(一)规划背景1(二)规划目的与意义2二、工作阶段划分与技术路
3、线3(一)工作阶段划分3(二)技术路线4第二部分 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一、概况及现状分析5(一)概况5(二)城市绿化现状调查分析7二、万江区规模确定15(一)万江区与东莞市对比分析15(二)相关规划指引与万江区未来规模确定17三、重点问题思考20(一) 如何确定合理的绿化建设指标20(二)充分体现滨水地区建设的特点20(三)充分考虑滨水地区和全区的关系20(四)注重历史文化传统的发扬21(五)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和景观特色21(六)滨水地区用地功能的重组21(七)滨水地区的交通组织22(八)滨水地区开发和防洪设施的关系22(九)重视渐进式开发与可操作性23四、规划总则23(一)规划范围23(
4、二)规划年限23(三)规划依据与原则23(四)规划理念26(五)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27五、城市绿地空间结构29(一)规划结构29(二)城市绿地系统的文化意义30六、城市绿地系统布局33七、城市绿地分类规划33(一)规划手段33(二)城市绿地分类34(三)公园绿地(G1)规划35(四)生产绿地(G2)规划42(五)防护绿地(G3)规划44(六)附属绿地(G4)规划46(七)其他绿地(G5)规划52八、园林绿化植物规划52(一)园林植物种植与生长现状53(二)植物资源与生长环境分析57(三)规划原则58(四)园林植物规划58九、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65(一)总体现状分析65(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
5、设的目标65(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66(四)保护措施与对策67(五)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68十、古树名木保护规划68(一)古树名木范畴及分级标准68(二)古树名木分布、数量及树种69(三)古树名木保护规划74十一、分期建设规划75(一)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75(二)中期建设规划(2011-2015)76(三)远期建设规划(2016-2020)76十二、实施措施77(一)法制保障措施77(二)行政管理措施77(三)资金保证措施78(四)舆论宣传措施78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篇一、规划背景与规划意义(一)规划背景2、塔县美化城市环境与生态环境整治的相关要求塔县政府为打造宜居
6、环境,在县城规划创建22个城市公园体系,维系塔县生态安全格局。塔县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品位提升,努力扩大生态绿化的覆盖面,全力打造旅游。新一轮的经济竞争的核心是“城市环境的竞争”。通过绿地系统的建设,全面提高万江的整体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3、塔县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要求在万江区的“十一五”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出,万江坚持“工贸万江、水岸新城”的发展定位,按照“一城、两区、三河、四带、五组团”的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城市建设辐射带动战略,注重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优化城市环境,逐步提高城市档次、品位和形象。在此基础上,区政府提出以优化城市环境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
7、,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建设宜居宜业万江。4、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重要性2002年,在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的框架和基础上,东莞市政府组织编制了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15),规划区域为97平方公里,对于东莞市市区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没有完全包括万江区,因此,03版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发展空间不适合万江区生态建设的需求。2006年,为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需要,东莞市政府组织了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范围覆盖全市域,其中市区171平方公里是规划重点地区。从规划区范围来看,也没有包括万江整个行政区范围,因此,在人均指标以及区域绿地规划中存在缺失,需要补充区级绿地系
8、统规划。近年来,万江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建成区依托东江支流迅速扩张,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需要更多的城市绿地来为市民开辟更多的绿化休闲空间,绿地系统规划需要安排新的空间布局。东莞市要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实现经济社会双转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力争城市绿化居于国际先进水平,为创园作出贡献。此外,国家对城市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要大力建设节约型绿地,绿地系统规划要相应的提出建设指引。结合东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新的发展态势,以及城市到2020年的远期发展目标,万江区办事处提出,以“创园”及 “五整治”为契机,构建具
9、有水乡特色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沿东江及支流的“绿色珠链”,打造“工贸万江、水岸新城”的城市形象;因此委托编制万江区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及重点地段园林景观详细规划。 (二)规划目的与意义1、科学规划,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具有万江完整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从绿地系统的布局、数量、种类等各个方面注重生态效益的综合发挥,以求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作用的最大化。2、以创园为契机,协调城市各类绿地全面均衡发展,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万江区对于公园绿地建设比较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各个社区均建设了规模不等的小区游园,但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建设仍有待提高。绿地系统规划就是要科学规
10、划、合理布局,促进各类绿地全面、均衡发展,使城市绿地建设指标符合并超越国家园林城市标准。3、科学引导,为万江城市建设指明方向,实现“工贸万江,水岸新城”目标对万江绿地景观系统及开放空间进行技术研究,为万江未来城市建设指明方向,为近期项目的实施提出指导。 二、工作阶段划分与技术路线(一)工作阶段划分根据项目工作特点与区政府规划意图,整个项目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展开:(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阶段:根据建设部关于引发的通知,规范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尤其突出景观、文化功能。(2)城市环境整治重点项目建议书阶段: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合“十一五”城市发展目
11、标,形成项目示范与带动效应,推动全区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二)技术路线图11 技术路线第二部分 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概况及现状分析(一)概况1、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万江区地处北纬232305之间;东经1134111344之间。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地处东江下游西岸,东临莞城区,南至南城区,西邻望牛墩镇,北壤高埗镇。107国道、广穗大道、环城路等穿越境内,水陆交通便利。2)气候条件万江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靠近海洋,属海洋性气候。四季温暖,气候湿润,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适中,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3)地形地貌万江区内部地势平坦,傍江穿流。东江南支流、汾溪河、东莞水道、厚街水道等,蜿蜒曲
12、折,丰富了本区的自然景观,奠定了万江水乡特征。其中东莞水道在万江境内长10.7公里,流经万江、金泰等10个社区居委会;厚街水道在万江境内长7.8公里,流经坝头、简沙洲、新和等区域。东江是珠江在省内三大水系中水质较好的江河,但万江处于东江下游,近二十年受石龙及莞城的工厂和乡村废水的污染,水质较差。2、社会经济发展1)行政区划与现状人口万江区总面积为48.6平方公里,现状建成区内辖万江墟、万江、石美、莫屋、拔蛟窝、黄粘洲、蚬涌、共联、水蛇涌、大莲塘、牌楼基、金泰、曲海、坝头、胜利、官桥滘、简沙洲、新和、新城等19个社区。2006年现状建成区2150.80公顷,总人口114782人,其中户籍人口39
13、800人,暂住人口74982人,暂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5.33。2)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过20多年来的累积与发展,万江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至2006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48.98亿元,比2005年增长20.3;工业总产值57.21亿元,比2005年增长2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2亿元,比2005年增长13.8,税收总额6.45亿元,同比增长42.6,外贸出口总值3.04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其中以三资企业出口为主,总值达1.8亿美元。表21 2001年以来万江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1年以来平均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万
14、元)17569321391926959332984940465848980022.76主导产业目前,万江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万江区的五大支柱产业,未来通过基础设施的配套、资金的运筹、政策的倾斜等措施扶持这些支柱产业做强做大,积极发展数字装备及机械设备、软件及集成电路、光电材料及元器件、汽车零配件、生物医药、新型高分子材料等新兴产业。3、城市规划建设十五期间,万江区紧紧围绕市委“一网两区三张牌”、“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城市规划建设进展迅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万江区根据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划分不同的组团,
15、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的凝聚力、承载力、服务力,实施“一城、两区、三河、四带、五组团”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大力度开发建设城市中心区。今后五年,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方针,以及“开发一片、配套一片、形成一片”的原则,以城市中心区为重点,把城市中心区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资金向中心区倾斜、商贸服务项目向中心区靠拢、建设向中心区集中,就业向中心区集聚,着力提升城市中心区的建设形象。4、历史文物古迹东莞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万江区内也存有不少文物古迹,例如金鳌洲塔、沙亭古渡、文烈张公祠、天街、何氏大宗祠、大汾古桥;此外,还存在许多地方
16、名胜,例如万江八景(梅园放鹤、印洲渔唱、虹桥春霁、古渡归帆、天街夜月、宗祠夕照、鹤苑钟声、水角浪涛)、小享八景(东山踏青、关口榕阴、教场练武、台下观潮、芦洲落雁、龙树僧归、梅亭月照、北门渔唱)、大汾十二名胜(三将晨昏舞鹤、素庵竹影朝霞、种德桥梁夜月、西鸦滘口烟村、连步树荫钟韵、红花池畔飞龙、沙庙庭前古渡、南天紫极魁灵、北坊杨枝甘露、浮山尾跌汾村、玉佛光腾莲沼、青云浦里渔歌等),旅游设施、休闲设施日臻完善,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水岸新城正在崛起。表22 万江区历史文物情况名称位置年代级别金鳌洲塔金鳌洲村明朝1264省级沙亭古渡大汾乡宋朝1304文烈张公祠万家租村头坊永宁里清朝1895天街万江居民管
17、理区村头坊1644何氏大宗祠大汾村明朝1529谢氏宗祠滘联村清朝重光社学小享村1368大汾古桥大汾村明朝省级其中连步桥第八家坊明朝青云桥大汾欢音围坊与下坣坊之间明朝种德桥明朝5、生态环境状况万江区是东莞市现有四个市区中水系最多的一个区,河流纵横交错,构成别具特色的水系网络,形成东莞市中心城区独一无二的江河穿流的自然景观,因此,万江区树立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最关键的是利用绿地,充分做好“水”的文章。(二)城市绿化现状调查分析1、园林绿化建设现状万江区地势处市区低位,主要为平原河网地形,以种植粮食、蔬菜、水果和苗木花卉为主。建成区内总人口为11.48万人,区内现有绿地548.2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
18、面积为8.46平方米。绿地率25.5%,绿化覆盖率26.2%。但分布不均,使各类用地内的绿色植物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不能得到均衡的发挥,绿化系统不完善,绿色网络结构不能形成连续的整体。表23 万江区各类绿地现状指标一览表序号类别代号类别名称绿地面积(公顷)绿地率(绿地占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人均绿地面积(m2 /人)1G1公园绿地97.078.462G2生产绿地74.343.463G3防护绿地6.804G4附属绿地370.04合计548.2525.5备注:2006年现状城市建设区用地2150.80公顷,现状人口11.48万人,规划总面积4860.51公顷。1)公园绿地万江区主要因借东
19、江等水系滨水地带发展公园绿地,现状公园绿地景观还不成系统,优越的水网条件亦未善加利用,许多公园绿地远离居住区或被道路分割,缺少与周围地区联系,影响整体系统的形成。表24 万江区现状主要公园一览表名称公园类型地址总面积(公顷)金鳌洲主题公园综合公园金泰社区3.8000江滨公园综合公园万道路路口2.6000江都公园综合公园莞穗大道旁0.2800曦龙广场综合公园万江黄鹤苑4.3700内环南路公园综合公园曲海大桥旁2.5000 金泰小公园社区公园金泰村委会河边0.3000简沙洲公园社区公园简沙洲村小组0.1286石美公园社区公园石美小组0.4274 石美卢鹚涡公园社区公园卢鹚涡小组0.2500 大莲塘
20、公园社区公园大莲塘村0.5542 蚬涌蚬一公园社区公园蚬涌社区0.2933 蚬涌蚬二公园社区公园蚬涌社区0.1980 蚬涌企石公园社区公园蚬涌社区0.4500 牌楼基社区公园社区公园牌楼基社区办公大楼0.1800 牌楼基村仔广场社区公园牌楼基社区村尾0.1100 牌楼基岳潭岳翠园社区公园牌楼基岳潭居民小组0.2300 黄粘洲公园社区公园黄粘洲社区0.1559 简沙洲广场社区公园简沙洲社区0.2900 官桥滘公园社区公园官桥滘社区0.1200 共联豪侠滘广场社区公园共联社区豪侠滘村0.2700 共联豪侠滘村公园社区公园共联社区豪侠滘村0.1600 水蛇涌滨江公园社区公园水蛇涌社区0.3500 水
21、蛇涌望溪祖公园社区公园水蛇涌社区0.3000 水蛇涌文化广场社区公园水蛇涌社区0.4000 水蛇涌办公广场社区公园水蛇涌社区0.2800 水蛇涌荔枝基社区公园水蛇涌社区0.7000 共联古屋村公园社区公园共联社区0.1952 共联莲子村公园社区公园共联社区0.1962 下坝公园社区公园坝头社区0.3300 莫屋旧村公园社区公园莫屋社区0.2010 拔蛟窝西坊公园社区公园蛟窝社区0.5047 石美茶艺园社区公园石美社区0.8930 汾溪河北岸绿化带社区公园石美社区2.8356 赵屋村公园社区公园赵屋社区0.6785 虾公饮公园社区公园简溪路0.4398 新和公园社区公园新和社区2.5557 新和
22、下塘公园社区公园新和社区0.1857 滨江体育公园专类公园万江坝头18.7000金鳌塔公园专类公园东江河边(金泰社区)0.4500 东江西岸绿化带油九段带状公园万江区办事处内1.1540 东江西岸绿化带曲海段带状公园曲海村内9.4294 上坝公园带状公园万江区办事处坝头上坝股份合作社旁0.1681 阳光海岸公园带状公园曲海桥南边4.0000运河西路小公园带状公园运河西路坝头段0.2518 莫屋新村公园街旁绿地莫屋新村1.1871金泰大道休闲公园街旁绿地金泰大道(花园粥城旁)4.2300 鸿福西路旁园林绿地街旁绿地鸿福西路旁(坝头段)3.2980 水闸头公园街头绿地牌楼基村头0.1500 从现状
23、公园绿地来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公园绿地系统不完善,等级较低,未能满足居民所需目前,万江区内的公园大多是以社区公园为主,综合公园以及专类公园的数量、面积都很小。市级公园仅为滨江体育公园,居住区级的公园以及纪念性公园几乎没有;加上大型城市公园绿地不足,使得绿地布局的点、线、面结构不能形成,城市公园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公园绿地数量与国家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根据现状调研数据,2006年万江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46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2005年国家园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8平方米的标准,但与广东省要求的10平方米、东莞市要求的12平方米差距较大。表25 城市建成区绿化建设指标控制表绿化指
24、标单位2005年国家省东莞市绿地率%303335绿化覆盖率%353538人均公共绿地M2/人81012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M2/人456城市景观凝聚力不强,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万江区城市公园绿地景观主要以植物景观为主,各公园绿地无明确的主题,特色不突出,相关的配套设施未实施到位,再加上现状公园绿地植被景观层次和应用树种不够丰富,配置形式比较单一,使得整个区的公园景观质量水平不能得到提高,所形成的景观层次略显单薄。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内涵不高,未能体现地方特色在现有的公园绿地中,已达到较高绿化建设标准和恰当的反映本区地方文化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艺术水平的精品较少,仅有金鳌洲塔公园和曦龙广场,发掘不
25、够,面积较小,难于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2)生产绿地规划区现有生产绿地74.34公顷,已满足“生产绿地面积应不低于城市建成区总面积2”的国家规定要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没有指导和促进民营苗圃建设的制度、规划等具体措施,大多数苗圃缺乏发展战略规划,规模小、分布零散,苗木种类少,只求急功近利;2、外来树种有大幅增加之势,必须重视外来生物入侵对本地乡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表26 万江区生产绿地(苗圃、花圃、草圃)调查统计表名称位置面积(公顷)何佳泉花甫场107国道旁0.2450花甫北庙三洲0.6000村委会蚬涌村委会蚬三0.1000蚬涌小学蚬涌罗屋0.2000万江中学汾溪路旁5
26、.3000万江敬老院汾溪路边0.7000第四检测站万江工业城0.2000谷涌花圃谷涌0.0840永兴花木场107国道旁0.5090万松园花场107国道旁0.4510明记盆景场107国道旁0.4530粤海花场107国道旁0.4460万景园艺场107国道旁0.6910奇艺盆景场107国道旁0.2180松江花场107国道旁0.1400东城园艺场107国道旁0.7030亚健园艺场107国道旁0.2020新天地花圃107国道旁0.0710万桂财盆景107国道旁0.3120王胜球花场107国道旁0.3250杰强花场107国道旁0.2490周明惠苗圃107国道旁0.2104金银沙养殖场谷涌东围0.6130金
27、银沙养殖场谷涌东围1.9860花卉场麦屋1.5318公墓海心洲5.3282花圃富贵竹登龙桥村沙梨基田0.2000花圃花场汾溪公路工业区旁4.3300严屋花场严屋村0.2000卢屋花场卢屋五甲6.0016圣茵花场赖屋村4.8806下二花场独洲4.1321下一花场大道4.6661旧宁基花场南面2.6623村尾花场独洲11.8056新宁基花场六字号0.4617周屋基村花场金泰周屋基村2.8466金鳌洲村花场金泰金鳌洲村2.0666江滨花园金泰万道路旁0.3120眼龙花场牌楼基0.4940陈屋州花场牌楼基1.7900岳潭花场岳潭0.2001花场水蛇涌村甩州田1.3200花场水蛇涌古屋村田4.6200绿
28、茵花场新谷涌上村3.3164圣茵花场新谷涌村2.0117领南园林花场坝头上坝禾田滘4.6669下坝村花场坝头下坝村沙塘4.0002阳光花场赵屋村村后0.6667龙泉花场龙湾村前0.3333花卉树洲心水塔2.6000城区园林处新和横滘村7.7330下塘村新和下塘桥头0.0208新洲村新和小学0.1410横滘村横滘村停车场旁0.1012螺涌村螺涌村村下0.0750市蕉菜研究所新和麻场3.0229绿缘花场严屋社区汾溪路边1.334明生园艺场牌楼基社区蓬庙桥边0.53363)防护绿地近几年万江区在水系绿化和对外交通干道的防护绿地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绿化了东江西岸绿化景观长廊,全长4.34公里,总投资
29、1.5亿多元;绿化了汾溪水道一河两岸绿化景观长廊,全长6.167公里,工程总投资约4380多万元。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城市组团之间隔离带尚未形成。缺乏大型厂区与紧邻居住区之间的隔离绿地。缺少卫生隔离带。在主要污染源周围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缺乏大型的防护隔离绿带。4)附属绿地万江区现状附属绿地370.04公顷。居住区绿地:新建居住小区绿化较好,辟有休息活动园地,面积基本达到占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的要求,但旧居住区改造,绿化面积达不到总用地面积25 的要求;且达标居住区不到全区 “园林小区”占60以上。单位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建设发展不均衡,绿化状况较好的是一些大的行政事业机关单位、部队营区、中
30、小学校,绿化基础好,受侵害、蚕食的可能性较小,市民绿化养护的意识较强。绿化较差的主要是码头区、仓储区、工厂区。整体来说,单位绿化不够重视,没有达到“园林单位” 占60以上的标准;道路绿地:区内主要道路的绿化状况较好,品种多样,绿化层次丰富,道路绿化带多选用木棉、阴香、香樟、大叶榕、白千层、大叶相思、黄槐、紫荆、樟树、鱼尾葵等树种,富有热带风情,形成了一定的万江特色。但城市次要干道及支路绿化率参差不齐,有些路段缺株少株现象严重,行道树树种相对单一。万江区也没有形成林荫路系统,滨水道路的特色化不强。表27 占地面积较大的单位和花园式单位绿化情况名称位置总面积(公顷)绿化情况绿地面积(公顷)绿地率绿
31、化覆盖面积(公顷)绿化覆盖率万成制药厂石美下蓬庙村7.26662.543335.00%2.552535.13%石美学校石美大道侧1.60000.333720.86%0.340321.27%水印长堤住宅区石美村17.40006.960040.00%7.180041.26%宏达花园东福大街旁1.50000.08415.61%0.09486.32%七宝一丁会所流涌尾王洲工业区2.00001.533476.67%1.563478.17%理想0769住宅区大莲塘村委会32.890012.000036.49%12.000036.49%坝头学校坝头下坝2.13341.535171.96%1.550272.6
32、6%市蕉菜研究所麻场22.00003.627216.49%3.987218.12%市污水处理厂16.65008.560051.41%8.560051.41%学校小计5.19151.866635.95%2.308344.46%万江幼儿园万盛花园旁0.96000.307632.04%0.309132.20%万江中心小学徐屋坊1.56000.623239.95%1.015965.12%万江中学万江蟹地2.67150.935835.03%0.983336.81%江滨花园18.95106.064232%7.201338%华南MALL40.000012.000030%12.000030%都会广场5.142
33、91.800035%1.800035%万盛花园莞穗大道旁1.5450.494432%0.494428万江村委会万江村6.17521.420323%2.557532滘联中油鸿程滘联社区1.85710.65350.72385)风景林地区内无风景林地。2、城市绿化现状指标根据万江区现状实际发展,现建成区为2150.8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97.0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8.46平方米;生产绿地74.34公顷,占建成区的3.46,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占建成区用地2的强制规范要求;防护绿地6.80公顷;附属绿地370.04公顷;绿地率为25.5,绿地覆盖率为26.2。3、城市古树名木状况万江区内在册古树名
34、木数量总数为110株,现存102株,其中一级保护1株,二级保护9株,三级保护92株,已死亡8株。详见下表。表28 万江区在册古树名木数量统计表(单位:株)在册总数死亡现存在册其中待鉴定大树一级保护二级保护三级保护名木11081021992015 4、城市绿地综合评价1)发展优势区内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是万江最具价值的天然资源万江区是东莞市区最具特色的区域,丰富的水网资源与水乡特色是市区四个区中独一无二的天然资源,东江南支流、汾溪河、东莞水道等,极具文化底蕴与休闲特色,可围绕“水”做大文章。人居环境标准的提升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绿地环
35、境、公共设施配套以及舒适度等方面,从而对城市公共绿化空间景观提出要求,更加要求城市能从改善未来生态生存空间的高度出发,建立完整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近年来公园绿地建设日益重视,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万江区近几年建设了大量的街坊级公园和沿河滨水绿地的建设,为未来绿地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打下基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契机目前东莞市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也非常支持,对于促进城市各类绿地全面、均衡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存在问题公园绿地偏少,造成整体绿化指标偏低根据现状调研数据,公园绿地仅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51,远远低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人均公园绿地仅为8.46平方米,勉强达到国家园林城
36、市的标准,但与广东省与东莞市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公园绿地缺口较大,因此,造成整体绿地率偏低。区内园林绿地未成系统,布局不均匀,缺乏区级及社区公园绿地现状公园绿地数量少,缺乏大型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整体绿地布局不均,可达性比较差,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中未能充分发挥江河的重点,营造滨水地区特色受早期发展模式的影响,万江区沿河建设主要以私宅为主,分布凌乱,虽然近几年城市建设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未能突出“水”这一特征要素,特色不明显。现有绿地缺乏绿文化万江属东莞历史相对丰富区域,应结合宗祠、古桥等布置公园绿地,提升绿地文化内涵。二、万江区规模确定(一)万江区与东莞市对比分析1、经济发展地位
37、万江区内水系众多,由于早期传统经济受发展成本的约束,使得万江区道路交通建设以及工厂企业发展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大量外资企业进驻东莞时,水乡片区包括万江在内,显得稍微落后,因此,未能走在第一轮经济发展的前列。通过2001年以来市区经济生产总值对比可知,万江区仍然处于发展的后列,发展的劣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优势。正是由于第一轮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所以万江区相对于其他三个区来讲,空间资源相对较多,空间扩展的余地较大,因此,在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经济主导阶段的过渡的第二轮经济发展期,万江区具有相对较多的资源优势,万江区应抓住本次经济转型的机遇,创造机会,为第二次国际产业大转移创造良好的进驻条件。表2
38、9 万江区与东莞市其他市区生产总值对比表 单位:万元万江区莞城区东城区南城区20011756932222333420442864732002213919312742466960350029200326959342599365240845291120043298495523708977277416092005404658633189108101810530852、城市面貌差距20002005年“五年见新城”是东莞市城市面貌发生改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五年的时间内,东莞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由一个小城镇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极具影响力的大城市,尤其是东莞市中心城区:莞城区加
39、强旧城改造,随着新办事中心及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成,空间虽小,但成果显著;南城区建成了东莞市新城市行政中心区,同时房地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发展非常活跃;东城区建成了几大商贸中心、森林公园等,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活力,相比之下,万江区稍显落后,城市面貌未发生根本改变。3、城市绿化情况对比根据现状调查情况以及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在市区四个区中,万江区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他三区存在较大差距,未来绿化任务较重。4、万江区未来发展选择随着城市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业的发展,原来繁荣的水运事业逐步衰退,但许多河、海沿岸昔日的港口、码头等各种作业性构筑物仍长期占据着滨水空间,与此同时城市湖
40、滨地带也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逐渐被填没或包围,由此带来的一些显性的和潜在的危机反作用于城市,使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水”是万江区与其他市区相比的特色之一,因此未来的城市建设与面貌改善应该从“水”上下功夫。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保持滨水区固有的或塑造新的滨水城市轮廓线,最充分地展示城市的形象和轮廓;保护好滨水区的各种生态资源;充分发挥滨水区在城市中的职能作用;提供足够的公共活动设施;保留一定规模的绿色开敞空间和视线走廊,保持开阔的空间和视野;保证滨水区与城市间具备良好的交通联系及内部多样化的步行通廊。打造东莞市水岸新城,加强滨水地区的建设,同时结合东莞市创建国
41、家级园林城市的契机,改善万江区内人居环境,提高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未来的万江滨水地区将是一个多功能平衡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得以保护的、绿色空间和走廊不断延伸的滨水区。(二)相关规划指引与万江区未来规模确定1、相关规划指引1)东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本规划确定万江区作为城区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五大片区里的西北片区的中心组团的一个重要区域,和莞城形成莞城-万江为商业服务中心,同时结合水乡组团产业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大型商贸中心。规划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两轴三廊、三核六区、多节点网络状”的多层次生态空间体系。万江处于其中一条生态廊道上,即东江南支流生态廊道上,主要河流、
42、岸堤、水源涵养林形成的绿色生态廊道,将新鲜空气导入城镇、改善区内的生态环境,给整个地区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2)东莞市主城区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本规划确定:加快万江新中心区的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潜力;调整居住、产业空间布局,逐步把工业调迁至环城路以西地区,环城路以东地区“退二进三”,优化城市空间;加强东莞运河沿线整治,保护好河网生态,综合利用高速公路防护林带、滨河防护林带和农田防护林带形成城西生态走廊。规划主城区构筑“一核、一轴、三带”的生态绿地系统结构,形成山、林、水、城相融,四周绿带环绕的生态绿地空间格局。一核:同沙森林公园,为生态功能调节区、水源涵养地,定位为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示范区。一轴:以松山湖外围为生态屏障,以黄旗山城市公园、水濂山森林公园、绿色世界公园、虎英公园为中心城区楔形绿带,形成东南向西北的生态主轴。三带:东江南支流、东莞水道、东莞运河及其沿江林带形成的滨河水系廊道。其中明确指出主城区北部依托东江南支流沿江林带和滨江公共绿地,构筑“一江两岸”滨水绿化景观带。东部依托纵深的耕地园地林地与南北走向的公路防护林带、沿河岸护田林网构建城东生态走廊。西部利用高速公路防护林带、滨河防护林带和农田防护林带形成城西生态走廊。3)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