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一)(总分126,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心是从( )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A 区域 B 区域和城市C 城市 D 整体和局部2. 城市性质不是由( )决定的。A 基本职能 B 中心地职能C 特殊职能 D 主要职能3.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 )。A 城市的形式 B 城市的分类C 城市的发展 D 城市的空间组织4.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 )。A 城市所在区域的位置和城市与区域的关系B 城市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C 城市各功能区的联系 D 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5. 下列不属于微观城市空间研究内容的是( )。A
2、 城市内部空间 B 用地分异过程C 城市化 D 土地利用模式6. 土地利用的三大经典模式是( )。A 同心圆、单中心和多中心模式B 扇形、楔形和多中心模式C 同心圆、扇形和多中心模式D 同心圆、扇形和楔形模式7. ( )的同心圆城市理论是最有名的城市土地使用模型之一。A 亚当斯 B 贝利 C 伯吉斯 D 辛吉斯8. CBD内的商务活动向外可划分为四个圈层,下列不属于商务活动圈层的是( )。A 零售业集中区 B 零售服务集中区C 办公机构集中区 D 高层次商业区9. 下列各项中,属总体规划的城市用地规划的是( )。 确定防洪堤顶及堤内地面最低控制标高;确定无洪水危害内江河湖海岸最低的控制标高;确
3、定主、次道路范围的地块的排水走向;确定城市主干道与公路、铁路交叉口点的控制标高;选择城市主要景观控制点,确定主要景观的控制标高A B C D 10. 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限,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是( )。A 中心地 B 大都市带C 大都市 D 城市化地区11.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了倡导性规划运动,这一运动的主旨就是( )。A 在政府的倡导下进行规划B 注重物质空间规划C 在规划中注重弹性D 规划师对公众的重新认识和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12. 下面关于城市形态说法完整正确的是( )。A 城市形态是由城市形
4、状、城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B 城市形态是由城市形状决定的C 城市形态是由城市形状和城市结构决定的D 城市形态是由城市结构决定的13. 城市地理位置类型划分为大、中、小位置,是从( )来考察城市的地理位置。A 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B 城市的大小C 不同空间尺度 D 中心城市所在区域的大小14. 下列不在中心地理位置的省会城市是( )。A 成都 B 贵阳 C 广州 D 杭州15. 城市化的含义包括( )。A 无形和有形的城市化B 物化和无形的城市化C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D 外延型和飞地型的城市化16. 城市化包括物化的城市化和无形的城市化,下列选项中属于物化的城市化的是( )。A
5、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B 脱离乡土式生活态度及方式C 社会经济结构变化D 农村意识行为转为城市意识行为17. 关于城市化的有关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 城市化的概念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赛达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B 从城市化的转化主体看,城市化可分为城市化和城市化C 城市化是一个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复杂过程,其复杂性在于转化的主体和转化的过程D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18. 20世纪70年代后,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 )。A 美国 B 澳大利 C 法国 D 英国19. 在“规划选择理论”引导下形成了( )。A
6、 弹性规划 B 倡导性规划C 城市更新 D 可持续发展20. 零售业郊区化是20世纪( )以后逐步发展的。A 40年代 B 50年代 C 60年代 D 70年代21. 下列有关逆城市化表述正确的是( )。A 逆城市化是城市在衰退B 广大发展中国家正步入城市化阶段C 它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城市化正普遍向农村推进,并以中小城市的分散发展为主D 逆城市化表现为大城市圈人口增长率超过小城市圈22. 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 )两种类型的城市化。A 外延和飞地 B 向心与离心C 景观和职能 D 积极和消极23. 商务中心是城市内所有主要商业、办公及零售商店的集中地,围绕商务中心通常
7、是低、中、高收入阶层的环形居住区。随着城市增长而发生的持续压力迫使各圆形区域不断外移,这一现象被称为( )。A 扩张 B 渗透 C 外延 D 转移24. 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是( )。A 复合指标法 B 土地利用指标C 人口比例指标 D 人口中位数指标25. ( )说主要是用来说明集中城市化阶段的运行机制。A 推力 B 拉力 C 推拉 D 向心26. 按照( )的不同,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市化。A 土地利用密度 B 城市离心扩散形式C 城市景观 D 集聚方式27. ( )是杰斐逊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A 首位度 B 城市金字塔C 城市首位律 D 位序-规模
8、分布28. 首位度是指( )。A 一国最大城市人口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B 一国最大城市与其他所有大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C 一国最大城市人口与第一、第二大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D 一国前二大城市人口之和与其他所有大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29. 位序规模法则从( )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A 城市之间 B 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C 城市不同位序 D 城市规模和职能等级30. 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金字塔与城镇体系规划、( )的内容密切相关。A 城镇人口年龄结构 B 城镇空间分布结构C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D 城镇职能结构31.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分别于(
9、)年和( )年提出的。A 1943;1933 B 1940;1933C 1933;1940 D 1925;193332. 下列对中心性和服务范围表述正确的是( )。 一个地点的中心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地点对围绕它的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城镇的人口规模不能用来测量城镇的中心性;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商品和服务都有其可变的服务范围;范围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商品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他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A B C D 33. 在( )的系统中,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A K3 B K4 C K5 D K734. K4系统是按( )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A
10、市场原则 B 交通原则C 行政或管理原则 D 综合原则35. 克里斯塔勒为了论证中心地理的方便,将补充区抽象成下列特点的均质区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平坦的、开放的,购买力及运费率各处均等;人们并非总是从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接受服务;区域内任一部分均为中心地的补充区,即设有“空白”,每一补充区只属于一个中心地;消费者尽可能少走动;任一中心地都有意赚取过高的利润A B C D 36. 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突破,但在肯定其做贡献的同时,人们也有很多看法,错误的是( )。A 尽管假设在建立中心地理论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某些假设
11、或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B 中心地理论不仅适用于单纯农业区,还适用于城市密集区C 克氏的中心地学说忽视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D 中心地理论强调了城市间的等级联系,而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子系统中的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忽视了同一个子系统中同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37. 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 )。A 职能单位 B 门槛人口C 中心度 D K值38. 最小需要量法是1960年厄尔曼和达西提出的( )的方法。A 城市职能分类 B 确定主导产业C 划分基本/非基本部分D 确定城市化水平39. 霍伊特为了简化直接调查的程序,提出的划分城市基本和
12、非基本活动的间接方法是 ( )。A 普查法 B 区位商法C 残差法 D 正常城市法40. 核心-边缘理论是一种关于( )的理论。A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 B 城市规模分布C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D 城市职能研究41. 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 )的方法。A 多变量分析 B 统计分析C 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D 统计描述方法42.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模型是以( )为特征。A 明显的等级结构 B 商品销售范围上限C 人口的有规律分布 D 以上都对43. 克里斯塔勒认为,最适合用市场原则进行布局的是( )。A 高级中心地 B 中级中心地C 低级中心地 D 以上都不对44. 在一国之内,公司
13、总部在都市间的迁移时有发生,迁移的结果会使公司总部区位趋于 ( )。A 集中 B 分散C 均匀分布 D 均匀分散45. 中心地理论中的“中心性”是指中心地的( )。A 相对重要性 B 发挥作用的程度C 供给自身商品后的剩余 D 以上都对46. 克里斯塔勒认为,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的是( )。A 高级中心地 B 中级中心地C 低级中心地 D 以上都不对47. 企业增长的动因之一是要实现或满足( )。A 规模效益 B 经营者的欲望C 横向一体化 D 纵向一体化48. 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 ),其次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第三是城市格局,最后才是城市风格。A 城市建筑高度 B 城市道路C 城市道
14、路交叉 D 城市历史性建筑49. 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 )的产生。A 人文地理学 B 商业地理学C 农业地理学 D 工业地理学50. 19世纪80年代,欧洲地理学家( )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 瓦伦纽斯 B 奇泽姆C 罗蒙诺索夫 D 葛茨51.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发展阶段,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A 中小城市增长速度超过大城市B 城市衰退C 城市向郊区蔓延D 出现一批超级大都市5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城市中哪个城市是由于交通条件改善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 )A 太原 B
15、 西安C 南京 D 石家庄53. 在城市边缘区编制的哪一类规划属于城市规划的内容?( )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 郊区规划C 乡域规划 D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54. 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金字塔与城镇体系规划哪一部分的内容密切相关?( )A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B 城镇空间分布结构C 城镇人口年龄结构 D 城镇职能结构55. 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的哪一个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A 道路系统规划 B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C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D 城镇分布规划56. 生长极理论对发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指出生长极的形成需要具备何种条件?( )A 有无中心商务区 B 有无经济技术开发
16、区C 有无支柱产业 D 有无发动型的工业57. 每个城市对周围地区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其吸引力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 )A 城市性质 B 城市功能C 城市的产业结构 D 距城市的远近58. 假定S代表“4城市指数”,P1,P2,P3,几分别代表城镇体系人口规模前4位的城市,P1P2P3P4,指出以下方法中哪一种是计算4城市指数的正确方法?( )A S(P1+P2+P3+P4)/4 B S(P1+P2+P3)/P4C SP1/(P2+P3+P4) D S(P1+P2)/(P3+P4)59. 下列哪一种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根据土地经济学的地租竞价曲线推导出来的?( )A 同心圆模式 B
17、扇形模式C 多中心模式 D 带形模式60. “首位城市”是杰斐逊(M.Jefferson)1939年提出的,此概念指的是以下哪一种城市? ( )A 一国城市体系中规模最大的城市B 一国的最大经济中心C 城市体系中比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的城市D 一国的首都61. 城市体系位序-规模法则的一般表达式可以用下式表示:lgPilgP1-qlgRi,请问式中P1、q和Ri所代表的含义,下列哪一组是正确的?( )A 第一大城市的人口、城市位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B 城市位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第i位城市的人口C 第一大城市的人口、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城市位序D 第一大城市的人口、城市位序、集中度指数62.
18、城市地理学的中心地理论认为,在有竞争的情况下中心地所服务的市场区的形状以下面哪一种最为经济合理?( )A 圆形,因为周长确定后圆形面积最大B 正四边形,因为能覆盖全部C 正六边形,因为消费者到中心地的距离最短D 正三边形,因为中心地是均匀分布的63. 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当6个次级中心地落在一个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或补充区)范围以内,这种中心地体系的组织原则是什么?简称为什么系统?( )A 行政原则,K7系统B 交通原则,K4系统C 市场原则,K3系统 D 行政原则,K7系统64. 从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协调的角度来看,城市化可以分化成以下哪一组相对应的类型?( )A 过度城市
19、化和低度城市化B 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C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D 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65. 关于城镇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城市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过程是直接的城镇化过程B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城镇人口的增长意味着该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在提高C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D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在提高,该国的工业劳动力的比重却可能在下降66. 如果我们已知中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城镇人口比重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城镇人口比重,当我们要预测2010年时的城市化水平时,试问采用以下哪种方式最方便?
20、( )A 一利用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的综合增长法B 利用时间趋势外推法C 利用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法D 利用符合S形曲线原理的联合国法67. 用于界定城市CBD的常用指标“墨菲指数”,指的是以下哪一项?( )A 中心商务高度指数和中心商务职能指数B 中心商务强度指数和中心商务面积指数C 中心商务面积指数和中心商务职能指数D 中心商务高度指数和中心商务强度指数68. 城市的区位结构不涉及以下哪一项?( )A 城市的构造形状B 城市的人口组合和社会阶层C 城市化过程D 城市的社会制度69. 居住区规划应充分考虑适应于满足人的需求,下列哪一组内容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人生存的基本
21、需要?( ) 建筑风格;绿化配置;空间尺度;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交通安全;防盗;社区活动中心;噪声与污染防治A B C D 70. “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心模型”被称为三个经典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下哪一项?( )A 可以说明所有城市的空间结构B 考虑了交通轴线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C 考虑了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D 考虑了社会文化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71. 以下哪一组现象属于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类型的问题?( )A 建成区“摊大饼”和卫星城建设B 过度城市化和低度城市化C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D 大城市化和小城市化72. 有人概括发达国家的
22、城市化过程,认为它们出现各种现象的正确顺序为( )。A 郊区化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B 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C 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化D 城市化逆城市化郊区化再城市化73. 关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指出以下错误的表达是( )。A 北京、上海、天津和港澳台的最高,属于城市化水平的第一集团B 东北三省由于“东北现象”,经济发展速度下降而导致城市化水平低于南方省区C 近20年东南沿海省份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在加快D 西南各省城市化水平较低74. 城市的内部结构有“经典三模式”之说,正确的“经典三模式”是( )。A 霍伊特的同心圆模式、麦吉的东南亚港口城市模式、曼纳的英国工业城市模
23、式B 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C 麦吉的扇形模式、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曼纳的英国工业城市模式 D 霍伊特的同心圆模式、伯吉斯的扇形模式、曼纳的多核心模式75. 城市边缘区不利于( )。A 对城市的依附性 B 动态性C 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D 总体上的均质性76. 按照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当城市体系符合交通原则时,从上到下的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数量应该符合哪一种情况?( )A 1,4,16,64 B 1,6,42,294C 1,2,4,8 D 1,3,12,4877. 城市是城市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对于城市概念的界定随城市社会研究视野或视角的不同而呈现较
24、大的差异。从以下哪一个侧面描述城市概念是不正确的?( )A 作为高密度人口集聚的城市B 作为社会关系和心理状态的城市C 作为生物栖息地的城市D 作为文化的城市78. 下述关于“世界城市”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全球资本将全球范围内的几个世界城市作为基地 B 各种各样的世界性城市发挥着不同的“控制功能”C 世界城市是国内以及国际移民的主要目的地D 世界城市中不存在空间和阶级的两极分化79. 1985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方向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轻纺工业方向,棉花、能源供应充足B 高新技术方向,政策、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等优势逐渐丧失,而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增强C 高新技
25、术方向,环境越来越优美,能源供应越来越充足D 轻纺工业方向,劳动力持续保持低价80.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具有的优势的区位是 ( )。A 产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B 能源充足,土地丰富C 国家政策优惠,经济腹地大D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二、多项选择题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有共同性B 城市地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基础C 城市规划的发展为城市地理学提供研究平台,开辟了研究领域D 城市地理学研究宏观世界,城市规划研究微观世界2. 城市性质的内涵包括( )。A 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B 城市的微观区位意义C 城市的地理位置 D 城
26、市的主导职能3. 关于城市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B 城市性质等同于城市职能C 城市性质关注所有的城市职能D 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规划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4. 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市地理学学派出现了( )。A 空间学派 B 人文学派C 行为学派 D 激进学派5. 下面关于城市基本活动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基本活动部分是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B 基本活动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C 基本活动部分随着非基本活动部分的发展而发展D 基本活动部分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6. 在( )的情况下,月/N比的比值可能较小。A 地方性中,B 城市专业
27、化程度提高C 城市发展历史长 D 位于大城市附近的中小城镇或卫星城7. 关于城市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定点B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C 单纯地表示一个城市所处的经纬度位置D 仅指城市距交通于线的距离8.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 )。A 土地利用指标 B 主要指标法C 复合指标法 D 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9. 城市职能三要素包括( )。A 专业化部门 B 职能数目C 职能强度 D 职能规模10. 关于职能型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8、职能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B 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C 职能型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D 职能型城市化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11. 下面关于中心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心地是一定地域的中心,为向居住在它周围的地域的居民提供低级的商品和服务B 中心地可划作不同等级C 高级中心地提供少量高级的商品和服务D 低级中心地只能提供少量的、低级的商品和服务12.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有( )。A 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B 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C 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D 呈现自上而下型的城市化特点E 呈现从右到左型的城市化特点13. 关于当代世界城市
29、化进程表述错误的是( )。A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B 城市化进程趋于缓慢C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D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E 城市化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变为多元14. 下列属于城市地理学两大重点研究方向的是( )。A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B 区域城市的空间组织C 城市问题和对策 D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E 城市市政设施工程规划15. 下列具有向城市中心集聚特性的部门是( )。A 银行 B 自来水厂C 煤气厂 D 政府机关E 公司总部16.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有( )。A 不同等级的中心地 B 中心地级C 地磁场分布 D 市场六边形E 市场竞争制17. 从大都市管理模
30、式来分,属于多中心模式的城市是( )。A 纽约 B 东京C 巴黎 D 旧金山E 莫斯科18. 墨菲和万斯定义CBD界定指标是( )。A 中心商务密度指数 B 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 中心商务车流量指数 D 中心商务零售指数E 中心商务强度指数19. 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的有( )。A 相互作用法 B 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C 地域等级体系法 D 系统动力学法E 城市填图法20. 城市形态的组成要素包括( )。A 道路网 B 街区C 城市用地 D 城市发展轴E 节点21. 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 )。A 史记 B 山海经C 禹贡 D 汉书22. 20世纪上半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此时期,引入的经济活动区位论包括( )。A 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B 克里斯塔勒的以商业为主的“中心地理论”C 廖什的“区位经济论”D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23. 将新疆打造成中国的“油库”,其有利条件是( )。A 新疆已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石油工业基地B 新疆石油油质好、价格低廉C 新疆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外油引入D 新疆工农业欠发达,石油消耗量较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