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学习教师工作指导手册目 录1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2.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和一般操作程序3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方法4研究性学习各类研究方法5开题报告撰写的方法6如何撰写结题报告7研究性学习论文基本要求及书写格式8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教师的规范要求9研究性学习课程计划10研究性学习结题材料装订清单及要求11研究性学习课程各种表格 12各学科组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13主要参考文献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2009年4月)研究性学习是为适应时代需要而探索出的新的学习模式,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的社会要
2、求学生具备三方面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这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活动要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老师的教学活动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科学精神、科学品格的指导。学生要研究,老师要指导学生研究。为了开好这门全新的课程,经校务会议讨论并制定实施方案,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纳入规范、有序、有效的轨道中运作。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要求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必修课。开展过程中坚持以科学的人文的思想作为指导,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强
3、调学习的过程性,即通过教师的参与,以人文、社会为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想象力及实践能力,学会寻找信息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具体的课程目标有多重指向,一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三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开拓新的教育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二)、对学生的要求1、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和加深
4、理解已经学到的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3、培养与学校生活、职业生活和继续学习有关的能力:自主意识,团队工作,资料研究,人际交往和掌握现代教育信息工具等,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人文情怀。4、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确立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态度。(三)、对教师的要求1、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2、通过与其他教师合作,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3、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
5、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4、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理论素养和积累实践经验,培养科研能力。(四)对学校的要求1、贯彻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方针,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创名牌教育工程。2、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探索该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3、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探索学校培训教师的新模式。4、开拓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辐射周边教育,推动区域教育的发展。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1、成立研究性学习课程领导小组:组 长:张素琴(校长)副组长:唐珠天(书记) 薛青(副
6、校长) 张 强(副校长)成 员:柯贤波 史彩清 刘全红 王新敞 李明虎 魏江 任湘琴 孟伟新 闫福才 2研究性学习工作小组组长:各学科备课组长组员:各班班主任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3、“研究性学习课程”评审委员会委员、领导小组全体成员 、各学科教研组长:黄书泉、尹文华、许贵平、徐宗明、刘建华、 李书平、曹庆江、唐秋生、张增倡、欧阳建国、朱艺4、“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指导教师全体任课教师 、部分校外专业人士,以及部分学生家长。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为学校必修课,学校统一组织2-3天的时间集中培训。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之前对师生完成全员培训,这样对研究性学习就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指导课
7、程的开设和课程的操作就有刃有余。在班级内以自由组合为主要形式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研究一个课题。根据课题方向选择指导老师,指导教师负责课题的过程指导评价与结题评价。组长负责课题的组织研究,小组内部实行明确的课题分工,每个组员都主动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的研究工作。建议学生利用部分节假日进行一些调查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数据的分析处理等工指导教师的是学生研究性课题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策划者,教师要“全面参与、指导过程、落实结果、实行责任制”。高中三年完成三个研究性课题,每个课题5个学分,共15个必修学分。四、教师职责(1)班主任职责:对全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负责。协助培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礼仪教
8、育,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条件和安全保障、负责班级各个实践环节的组织协调、协助评审小组和专家进行最后的学分认定。(2)指导教师职责课题组和指导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契约关系,教师不得随意拒绝充当课题组的导师。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充当,必须向学生清楚地说明原因,并以书面形式向课程领导小组说明原因。教师一旦当上课题组的导师,就要全面担负起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导师要作好指导学生的原始记录。五、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4月份)1、研究性学习动员 2、专题辅导讲座3、师生分别初步选题 4、年级汇总形成研究主题5、确定研究课题(二)选题阶段(5月份)1、开设辅导讲座,编辑辅导材料 2、根据学生选题,组成学生课题
9、组3、学生选题调查 4、学生各组交流调查情况(三)开题评审阶段(6月份)1、学生撰写开题报告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3、开题评审活动(四)实施阶段(暑期)1、问卷调查 2、实验论证3、走访 4、科研方法指导(五)课题成果展示和交流(9月份)1、整理分析资料 2、数据处理3、选择成果展示形式 4、撰写结题报告5、成果展示 6、各组按规定提交所有材料7、学生自评、互评 8、指导教师评定六、评价要点1、对学生学生态度:主动性、创意、协作、完成任务情况、采纳他人意见等。学生资料研究能力:查阅资料数量和质量、使用新技术、向周围人请教、对资料的研究和利用等。学生研究能力:研究方向的清晰、研究方案的可行、研究
10、手段的选择、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种现象的解释;对研究结果的表述和发挥;科学术语的使用,各种软件的使用等。书面文字材料、原始资料的保存和整理,研究问题的表述、总结等书面材料的质量等。答辩:报告的结构、主要观点的突出、对内容的理解、论据的质量、仪态和表达能力等。2、对教师 工作态度:主动性、与其他老师协作、指导的到位与及时、与学生的平等民主关系、事先认真准备等。指导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善于点拨学生的创造火花和欲望,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了解校内外教育资源,能指导学生规范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能认真备课撰写教案等。继续学习:主动学习本学
11、科前沿知识,关心相关学科知识内容,会使用各种新技术学习,能开设有关科研方法和本学科前沿知识的讲座。课题研究:研究方向明确,指导思想明确,材料数据详实,结论科学。对实践具有的指导作用有所发挥并得到验证,结题报告表达明晰。七、学分认定学分认定由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负责,由研究性学习课程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开题评价20%+中期评价20%+结题评价20%+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20%+个人总结20%”的权重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得分后,按照 “合格”、“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给出四个等级,不及格者不予以学分。评价结果汇总报教研室和教务处存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和一般操作程序一.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
12、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利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第一个特点是开放性。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是综合开放的,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大量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
13、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第二个特点是探究性。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重视结
14、果,但更注重学与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选择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第三个特点是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的包括: 1、获
15、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2、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认真、踏实的探究作风,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
16、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类型依据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主题研究类和专题研究类。1、主题研究类涉猎的范围广、内容多,综合程度比较高,所需的研究时间比较长,在一个主题下,可以派生出许多相关的小主题。这类研究主要是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某些重大问题为目的,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文献研究等。2、专题研究类所涉猎的范围比较小,内容相对单一,有的类似于主题研究中的一个小主题。其内容可以是来之于社会生活实际,也可以来之于自然科学命题。其中还包括一些如专题宣传设计、主题班会策划、某一设施设备的制作或改造的设计等。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组织形式研究性课程实施的主要
17、组织形式有三种: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和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1、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大多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要组织形式。小组由兴趣爱好相近的36人组成,学生自选组长,自定课题,并聘请有一定专长的老师或校外专业人员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各展其长,相互协作,互相帮助。2、个人独立研究常采取开放式作业的形式。可以是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综合性研究课题,再由学生自定具体题目;也可以是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选取确立研究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的进行研究活动,用几个月或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研究性作业。3、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是指若干个学生围绕着同一主题开展研究活动。通过各自搜集资料、
18、开展研究活动,取得初步结论后,再集体讨论,进行思维的碰撞,以此相互推动,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研究。(三)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本阶段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提供研究范围,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机。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建立研究小组,聘请校内外的指导者共同参与研究活动,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帮助。学生要积极分析和思考,进入问题情境状态,在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出研究的具体问题,确立基本的研究目标,拟订研究计划和活动方案。2、实施阶段。在明确了研究问题、确立了研究目标之后,学生便进入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19、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学生要通过个人研究、小组合作研究等各种形式,主动地在实践中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3、总结阶段。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或口头表达材料。成果的表达交流方式可以是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也可以召开辩论会、答辩会、展示会以及展板展示、编刊物、办板报等,使研究成果在全班或更大的范围得以发表。以上三个阶段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不能截然分开,经常是相互交又、交互进行的。(四)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步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包括选题、资料收集、制定研究方案、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结题等几个
20、环节。 选题。研究性小课题的选题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 (1)课题研究动员。由学校领导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动员,主要阐明课程的目的与意义,特别强调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体意识与合作能力方面的价值。(2)课题研究经验介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由指导教师分别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学生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方面的成功例子。 在小课题研究方面己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介绍他们各自的经验,比如,如何选题、如何研究、如何写研究报告等。 研究方法介绍,如创造思维在小课题研究中的作用科技情报资料检索等;(3)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介绍。聘
21、请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做出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介绍当前国内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目的是及时地将学生推向科学发展的前沿,不仅使学生开阔研究视野,而且使学生了解当前科学研究的问题有哪些,为学生自主选题做准备。(4)学生自主选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学生所选的课题,不受学科的限制,可以是运用某二门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的课题,也可以是需要综合运用几门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的课题;可以是理论性较强、需要逻辑推断予以阐明的问题,也可以是实验性较强、需要进行科学实验才能解决的课题;可以是与当前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现实性较强的课题,也可以是需要进行调查、实验、理论分析等综合研究的
22、课题。总之,选题的过程,是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全新的课题,也可以是前人(别人)己研究过的课题,但两者都强调课题研究本身的新颖性要么取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要么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要么提出一个新的观点(5)可行性分析。与选题过程的开放性相反,可行性分析阶段强调学生所选择的课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可能。这一阶段的工作大致包括, 课题组的组织。在个人自主选题的基础上,个人题目内容相近的36名学生自愿组成一个课题研究小组,小组内自行产生组长,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研究分工以及与指导教师的联络。在组织课题组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每一个成员的兴趣,又要考虑他在课题组内分工负
23、责的研究任务。小组课题的确立。小组对每个人的题目和初步设计进行讨论和论证,最后形成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每一小组查阅、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体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指导教师的选聘。小组研究课题确立后,小组根据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自行选聘校内相关各学科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也可以选聘校外特别是的专家学者(目前县科协有关专家)担任指导教师。一个研究小组可以选聘多个指导教师,校内教师一人可以受聘担任多个研究小组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作用在于从理论、研究程序与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帮助与支持,但整个研究过程都由学生自行完成。 研究计划的制定。课题确立后,
24、要求每一个研究小组认真讨论,共同拟定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形成具体完整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大致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本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本课题拟创新之处、具体的实施步骤 (研究进度计划)、课题组成员的分工、经费预算、主要参考文献等。 开题报告。学生选定课题、拟定研究方案后,需要以班为单位组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由各研究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向指导教师(组)和全班同学汇报,指导教师和全班同学均可提出问题,小组内各成员均可参与回答提问。指导教师根据全班讨论的情况,对研究方案进行评价,或提出研究方案建议和修改意见。明显不合理、难以实施以及没
25、有充分准备的选题不予通过,小组重新讨论、修改,准备第二次报告。 课题研究的实施。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获得通过后,即可按计划安排时间分头进行研究。各小组在研究过程中,根据计划,既分工负责各自的任务,又相互配合,体现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既要为研究小组内的各成员提供咨询与研究指导,又要负责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监控。由于这是一门完全以学生研究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指导教师的监控权体现在依据各研究小组所制定的研究方案定期检查研究进展情况,掌握和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解决发生的偏差和问题。此外,指导教师还需要检查各小组的阶段报告(特别是中期研究报告),以便指导学生调整研究计划。 结题与答
26、辩。各研究小组在按计划完成课题研究之后,需要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详细叙述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与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指导教师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进行初步的评审,符合基本要求的准备参加班内的答辩,不符合要求的重新修改。答辩由陈述、展示、提问、回答、评语五个部分组成。在以班为单位的答辩过程中,各研究小组推选一至两名学生为主陈述人,在所限制的时间内,向全班同学和指导教师简要汇报开题报告通过后方案的实施过程,主要分工情况,介绍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收获。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可以要求小组推选回答人,也可以直接要求某一位组员回答。答辩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小型的学术讨论会,大家共同探讨
27、该课题的价值,研究的成功之处,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研究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等。对于较优秀的研究成果 (作品、论文),提交学校,由学校组织答辩会。必要时,学校根据情况,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评估、鉴定、并给予一定奖励。学校还将优秀的研究成果送交有关部门,参加评比,或交有关报刊,予以正式公开发表。(五)研究性学习在实施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必须加强组织和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的指导和监控,做好记录,纳入评价内容;加强与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
28、沟通和联系,共同负责学生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的安全工作,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教师要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点拨、督促。特别是初次开展研究学习活动,教师要给学生一些研究性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观察、实验的步骤要求;文献资料的查询和使用;调查报告的写法等。教师还要加强对有困难的小组和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有计划地组织好形式多样的交流与研讨活动,公正、客观、准确地做好各阶段的总结评价工作,推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健康发展。 3、学生要认真完成个人承担的研究任务,及时做好研究情况、体验感受的记录,积极参加小组和教师组织的交流、研讨活动,
29、敢于思考、善于申辩、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方法方法1:从生活和学习活动的实践中获得题目 青少年只有根据自己生活和学习活动的需要,多参加科学探索实践活动,能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使自己的如识更广博,观察能力更敏锐,联想能力更丰富,思路更正确,研究性学习专题的选择才可能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和正确性。方法2:从机遇或者灵感中获得题目在科学史上,有不少例子都可以说明机遇在科研选题中的巨大作用,机遇可以成为发展科学理论的先导。许多生动的实例告诉我们,要很好地捕捉机遇,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正如
30、法拉第所说的那样: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的发现和发明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敏锐的观察对遇到的意外现象格外重要,聪明的人往往能够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新现象、新事实,通过偶然出现的现象去查明背后隐藏着的、起支配作用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形成自己的研究探索专题。方法3:从文献资料中发现题目任何创造性思维都不是凭空臆想,它有坚实的基础。任何新成就的取得,都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来自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对文献的调查特别重要。通过调查可以了解白己所要进行探索的领域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即了解前人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科学探索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可
31、供借鉴,以作为发现和提出问题,最后确定专题的依据。从文献调查中还可以了解该领域内存在什么争论的问题,解决这些争论的问题的现实意义,如果自己对其中某一问题做过比较深入的探索研究,而且有一定的心得,并具备一定的继续研究的条件,就可将这一问题选为自己将要研究的专题。总之,我们应该懂得,通过文献调查,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瞻望,而不是盯住他们的 脚底,要有勇气研究前人刚刚开始接近但还没有解决,甚至还没有提出的问题。这是通过文献调查选题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4:专家咨询确定研究性学习研究专题 (项目)的同时,还可以向有关的科学家和专家请教。他们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熟悉本门学科的现状和前沿,他们知道自己研究的
32、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向他们咨询,可以获得许多启迪,找到自己可以研究和想要研究的专题。方法5: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交流,一方面可使自己研究的专题获得他人的帮助,得到肯定、否定或质疑的具体意见;另一方面,也是向别人学习的极好机会。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别人的选题方法、选题原则,了解有关科学技术信息。有些专题对某一学科来说可能处于中心地位,而对另一学科则可能处于边缘位置。利用这些专题的边缘可能衍生的其他问题,甚至遗留问题,选择自己将要研究的专题,也是一种常用的选题方法。因为这些问题很可能就是自己感兴趣并具备探索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的专题 (项目)。 研究性学习各类研究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
33、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观察方法是获取客观世界第一手原始信息和感性材料的基本手段;观察方法具有证实或否定假说的作用;观察方法往往是一些重大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1)从观察进行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又称肉眼观察和仪器观察)。所谓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仪器设备的出现,在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出现了中间环节 仪器。仪器在观察方法中的使用,使人们的观察能力大大跃进了一步,由直接观察发展到了间接观察。所谓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
34、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随着仪器和技术手段的发展,间接观察的范围大大向前推进了。 (2)从观察描述的结果来看,可以分为定性观察(质的观察)和定量观察(量的观察)。 所谓定性观察,是指对所观察的对象进行性质和特征方面的描述。这是观察方法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这种观察在动植物分类学、地理学、传统生物学等学科中运用比较广泛。如动物分类学常常要描述动物的头部、体形、四肢等形态特征,以便进行分类。所谓定量观察,是指对观测对象的位置远近、体积大小、运动速度快慢等数量方面的观测或测量。这种观察在天文学、物理学和技术科学中运用较为广泛。如天文学中对遥远星球的位置、运行轨道的观察等,技术科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定量观
35、测。随着各门科学向精密科学发展,定量观察愈益显得重要,数学方法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也正反映这一特点。观察方法从定性向定量的发展,是人们认识能力、观察水平的提高。对观察事物能够作定量描述,表明了人们从认识事物的特性、特征向更深层次的本质认识的发展。如人们对红橙绿青蓝紫各种颜色定性辨别的认识,发展到各种颜色是由于各种物体所吸收的光的波长不同所引起的认识,这在认识层次上是一个飞跃。 (3)从观察者的空间位置来看,又可分为地面观察和空间观察。 所谓地面观察,是指观察者在地球表面上所进行的观察。当科学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观察手段还无法摆脱地球引力的作用时,在有些领域中观察所获得的资料,就带有一定
36、的局限性。如对地震的观测、星球的观测等。 所谓空间观察,是指在宇宙空间所进行的观察。由于空间技术的发展,遥测遥控手段的出现,设立了能够摆脱地球引力作用的星际飞行器和避开大气屏障的空间观测站,这种观察手段所取得的资料,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宇宙、天文、气象、地震等情况。近年来,宇宙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与空间观察手段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观察还可以根据观察者的自觉程度分为:自发观察或被动观察、诱发观察或主动观察等等。 二. 实验法 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相比较所不同的是,实验方法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37、的方法。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实验手段的日益提高,实验方法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按照科学实验方法的不同方面,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型。 以实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析因实验、判决实验、探索实验、比较 (对照)实验、中间实验等。 析因实验是指为了寻找引起某些变化或结果的原因而安排的实验。它的特点是从已知的结果中去找出未知的原因。 判决实验是指为了判定某种假说是否正确而安排的实验。它的特点是能够宣判这一假说的前途命运。经过这类实验,假说就可以被证实或被否定。 探索实验是指创设一定的条件来达到某一目的而安排的实验。它的特点是从已知的原因来发现它将产生的未知结果。 比较 (对照)实验是指
38、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进行比较,一个是对照组,作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是试验组,是进行某种试验而采取的一些措施,通过一些实验步骤,然后观察其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这种措施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影响。 定量实验是指在测定研究对象的组成成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定各组成成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含有某一组成成分的数值等实验。在化学实验中,往往不仅要了解某一化合物的化学组分,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确定其各组分的含量,或者了解化学反应中各组分参与反应的消耗量,或者了解各组分的最佳配方比例等等。中间分析实验是指为了测定研究对象的空间结构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而安排的实验。它既有定性的一面,也有定量的一面。实验
39、方法还可以按照实验场所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地面实验、空间实验、地下实验等。还可以按照实验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生物实验等。总之,实验方法根据其分类的标准不同可以进行多种区分。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验方法的种类将不断丰富。 三. 访谈法 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收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适用范围:访谈法收集信息资料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访谈广泛适用于教育调查、求职、咨
40、询等,既有事实的调查、也有意见的征询,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究。访谈研究法的优点: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访谈研究法的缺点: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另外,无法控制被试受主试的种种影响(如角色特点,表情态度,交往方式等)。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与问卷法、测验等结合使用。 访淡的技巧 (1)谈话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避免只凭主观印象,调查对象之间毫无目的、漫无边际的交谈。关键是要准备好谈话计划,包括关键问题
41、的准确措辞以及对谈话对象所做回答的分类方法。也就是说要事先做好如下准备,谈话进行的方式,提问的措辞及其说明,必要时的备用方案,规定对调查对象所做回答的记录和分类方法。目前往往出现的问题是,访谈时总想跳过制定谈话计划这一步骤,直接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事先准备不充分,因而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一个不愿思考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在研究工作中是很难有成功希望的。 (2)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要分析被访者能否提供有价值的材料;要考虑如何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另外,在访谈时要掌握好发问的技术,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善于随机应变,巧妙使用直接
42、法开门见山,间接法等。 (3)关于访谈所提问题,要简单明白,易于回答;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问题的范围要适合被访者的知识水平和习惯;谈话内容要及时记录。记录也可以用类似列表格的方法整理谈话材料。 (4)研究者要做好访谈过程中的心理调查。如,为了使被访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要善于沟通,消除误会隔阂,形成互相信任融洽的合作关系。研究者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其中关键是以诚相待,热情、谦虚、有礼貌。有时访谈的失败正是在于沟通不够。 如有人想对师范生职业理想状况进行调查,采用访谈法。问:你为什么报考师范?答:喜欢。你爸爸妈妈支持你报考师范吗? 支持。周围亲戚朋友是什么态度? 不反对。结果谈话进行不下去,
43、真实材料没有收集上来。 为防止被调查者出现反感情绪,可先用非正式谈话沟通感情。 至于如何开好调查会,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好对象。参加调查会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参加人数以6至12人为宜;参加成员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参加者在学历、经验、家庭背景等各方面情况尽可能相近。事先要了解一下与会者的个人问题,避免触及个人隐私而造成被动局面。 第二,拟订好问题。问题设计要具体,如有可能,可事先发给每人发言讨论提纲,让他们事先做好准备,并约定好开会时间和地点;临开会前应追发一个通知。 第三,要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气氛。座谈会要按计划进行,目的明确,中心议题要集中。视具体情况 ,也可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临
44、时提出提纲上没有的问题,让与会者作答。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气氛。讨论中若发生争执,如果争执有利于课题的深入,支持争执下去;争执与结论无关,要及时引导到问题中心上来。主持人一般不参加争论, 以免堵塞与会者的思路。主持人应以谦虚平等的态度,诙谐亲切的语言,争取与会者的合作。 3. 访谈的基本类型 访谈的类型:访谈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有逐一采访询问,即个别访谈,也可以开小型座谈会,进行团体访谈。四.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所
45、以又称问题表格法。问卷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编制问卷,选择被试和结果分析。 1. 问卷类型及问题形式 (1)结构型结构型,也称为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 例如:你购买XX牌电扇的主要原因:价格便宜? 保修期长; 看到电视广告宣传;听亲戚朋友介绍? 样式时髦。这是固定应答题,对指定答案方式的回答。结构型问卷包括是否式、选择式、评判式、划记式几种问题型式。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 不同意。【示例】: 关于学生自主性情况的调查我自己决定的事,别人很难让我改变主意 是 否我的行为不受班里舆论的影响 是 否学习上,我总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是 否当我干事情不顺利时,我从不轻易放下 是 否我不愿别人提示而愿独出心裁 是 否我每天坚持记日记,从没有间断过 是 否生活上我能自理,从不要别人帮忙 是 否学习中遇到挫折,我常常会半途而废 是 否 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作上记号。【示例】:,高中必修课教材修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最多选三项答案) A. 加强理论性; B.减轻负担,少而精; C. 提高兴趣,注意可读性、可接受性; D. 便于自学; E. 加强教材的综合性; F. 联系实际; G. 注意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