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城市道路设计一、填空题:1.我国城市道路分_、_、_和_。2.快速路的纵断面设计应考虑_,_,_,_,_等条件,纵坡要_,_最小纵坡一般不小于_。3.三幅路利用分隔带将_与_分开,解决了最大的交通矛盾。4.中央分隔带开口应设置在_的路段。5.城市道路网所提供的_的高低,取决于该系统的科学合理性。6.主路一条车道宽度一般采用_m,城市中心区以小车为主时可将小车道设为_m。7.出入口一般应设置在主行车线的_。8.非直线系数是指_与_的比值。9.立交按交通功能可分为_和_两类。10.交通标志的三要素是_,_和_。11.国内外常见的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可抽象归纳为_、
2、_和_三种基本类型。12.纵断面设计中,最小坡长限制是主要从_和_要求考虑的。13.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多少以_为标准车型。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是按_的方法计算道路的通行能力。14.快速路服务水平分为_个等级。设计时,主线一般采用_级。15.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分为_和_两类。16.最大纵坡的确定应通过对_,_,_以及工程、运营经济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考虑确定。17.车道线的曲线部分应按照_和_绘制。二、判断题:1.分隔带包括路侧带和中央分隔带。( )2.对于加宽问题,加宽缓和段应与缓和曲线的长度不同。( )3.当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时,必须注意平纵合理组合。( ) 4.在实际运
3、营中匝道行车车距仅考虑停车视距。( )5.平面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应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影响。( )6.调查统计现状交通量通常以小汽车为计量单位。( )7.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分为三类。( )8.环行平面交叉是一种以路口中心岛为导向岛,进入车辆一律顺时针绕行,需信号控制。( )9.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和直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10.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道,宜按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 )11.道路立体交叉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冲突点。( )12.城市道路照明技术标准有平均路面亮度(照度)、路面亮度(照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 )13.道路的平面位置
4、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14.城市道路和公路之间应设置适当的进出口道路作为过渡路段。( )15.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只需满足近期使用要求。 ( )16.车头间距是在相邻机动车道上同向连续行使的车流中,前后相邻两车车头之间的距离。( )17.设计交通量应小于设计通行能力。( )18.平面交叉的相交道路不宜超过8条。( )19.设计年限的取值与路面建筑材料和路面工程建设与维护费用大小有关。( )20.城市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 )21.高架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22.出口一般设在主线下坡路段。23.两侧带用来分隔两个机动车道。( )24.住宅小区道路属城
5、市道路级支路。( )25.交通标志牌设在中间带。( )26.出入口处平曲线宜采用尽可能小的半径。( )27.立体交叉匝道口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造成交通堵塞、影响正常运行时,可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的立体交叉。( )28.自由式城市道路网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中小城市。( )29.中间带就是中央分隔带。( )30.道路平面交叉使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三、名词解释题: 1.超高设计图 2.环行平面交叉 3.可能通行能力 4.基本通行能力 5.冲突点 6.行车视距 7.汇水面积 8.交通量 9.道路面积密度 10.平面交叉 11.合成坡度 12.人行天桥 13.最大纵坡
6、14.平面设计图 15.车行道 16.城市主干路 17.交织区 18.基本车道数 四、简答题: 1.简述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要求。2.道路立体交叉的优点有哪些?3.中间带的组成和作用。4.超高的横向过渡方式有哪些?5.设计年限的确定应注意考虑哪些因素?6.交叉口进口专用左转车道的设置方法7.行人交通安全措施有哪些?8.高架路横断面设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9.试述城市道路的分类。10.互通立交依据平面几何形态及行使方式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11.简述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2.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哪些?13.简述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极其特点。14.简述道路网规划的美学要求。15.
7、简述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五、计算题:1.计算如图所示T字形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已知每个信号周期:BC方向: A 面:BC方向: 2.计算如图所示十字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已知每个信号周期:绿灯时间为45s, 黄灯时间为5s。南北方向:左,右转车辆各占本面进口车道交通量的15%,东西方向:。,。城市道路设计第3页共3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1.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2.地上,底下构筑物,管线,水文,地质条件;均匀,缓顺;0.5%3.机动车,非机动车4.视通条件良好5.通路交通服务质量6. 3.75 , 3.57.右侧8.道路起,终点间的实际长度,其空间直线距
8、离9.互通式,分离式10.标志的颜色,形状,符号11.方格网式,放射环式,自由式12.汽车行驶平顺性,行车安全13.小客车,车头时距14.六,C15.整体平地式,高架(地道)分离式16.汽车动力特性,道路类(级),自然条件17.设计圆曲线半径和长度,缓和曲线长度二、判断题:每题1.5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1.超高设计图:是以超高旋转轴为横坐标轴,其上按比例标注超高缓和段上
9、的各点桩号的图。2.环行平面交叉:是一种以路口中心岛为导向岛,进入车辆一律逆时针绕行,无需信号控制,实现“右进右出”,依次交织运行的平面交叉口形式。3.可能通行能力:在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行车密度不很高,不至于引起车辆过度地延误和阻碍驾驶的通行能力.4.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和道路上某一点能通过的最大小客车数。5.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流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6.行车视距:为了行车的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一旦发现前方道路上有障碍物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7.汇水面积:管道所服务的面积
10、。8.交通量:道路在某一定时段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数。9.道路面积密度:城市道路各类各级道路占地面积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值。10.平面交叉: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在同一高程上相交。11.合成坡度: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的矢量和。12.人行天桥:修建在过街繁忙路段和行人较多的交叉口出的高架人行道。13.最大纵坡: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14.平面设计图:它全面反映了道路平面位置和道路所经过的地区的地形,地物等情况的图。15.车行道: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道路部分。16.城市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线公路。17.交织区:是指一条或多条车流沿着高架道路一定长度穿过彼此车行路线的路段。1
11、8.基本车道数:某条干道所必须的一定数量的车道数。四、简答题:1.1)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以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3)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汽车营运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5)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底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综合考虑6)山城道路应控制平均纵坡度。2.使各方向车流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行驶,消除或减少冲突点。车流可连续运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节约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控制相交
12、道路车辆的出入,减少对高等级道路的干扰。3.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其作用为:A将上、下行车流分开,防止因快车驶入对向行车道造成车祸,减少道路中心线附近的交通阻力,提高通行能力。B作为设置交通标志牌及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C种植花草或设置防眩网D路缘带可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行车部分的路面结构也起到保护作用。4.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绕内侧边缘旋转b、绕中线旋转c、绕外边缘旋转2)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c、绕各自车行道中线旋转5.道路设计年限是指道路的正常工作年限。包括两层含义,即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和道路路面结构设
13、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是预测或估算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采用的年限。在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内,则期望不发生路面结构的破坏。设计年限的取值与路面建筑材料和路面工程建设与维护费用大小有关。6.(1)在直行车道中分出一条专用左转车道;(2)压缩中央分隔带,新辟一条专用左转车道;(3)进口道中线向左侧偏移;(4)加宽进口道,以便新增一条专用左转车道。7.(1)人行过街地道(2)人行天桥(3)交叉口护拦与人行道护拦(4)人行横道8.(1)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2)应近远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3)交叉口范围有上、下匝道布置的路段,有条件时,应在匝道外
14、侧设地面车辆右转车道,以避免车辆交织。9.试述城市道路的分类。1)城市快速路:完全为机动车服务的,为汽车专用道路。2)城市主干路: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线公路。3)城市次干路:城市内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4)城市支路:直接与两侧建筑,街坊出入口相接的局部地区道路。是交通的终端。10.互通立交依据平面几何形态及行使方式分苜宿叶形、喇叭形、迂回形,迂回式、定向式、组合式、菱形和环形立交等多种形式。A、苜宿叶形立交使用于十字交叉路口,在交叉点四周四个象限内均设有环形左转匝道和直接右转匝道,保证相交道路交通在各个方向转向。B、喇叭形立交各转向方向设独立匝道,无冲突点和交织,行车干扰小,安全
15、系数大。转弯车流一律从主线右侧出入,方向明确C、迂回式立交是环形立交的变形,将左转弯匝道延长绕行的一种形式D、定向式立交每个方向的车辆均行使在直顺的专用单向行使的车道上,与其它方向的车行道相交时,均采用立交,无交织和交叉,路线短捷而清晰,行驶安全快速E、组合式立体交叉是根据各转向交通行驶要求,选用以上标准立交形式的某些部位,进行组合。F、菱形立交是将十字形平面交叉口的主要干路高程在竖向与平交路口分离,次要道路与四条匝道相接,仍为平面交叉,可满足所有转向要求。11(1)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运输要求;(2)满足城市用地布局要求;(3)满足各种市政工程管线布置要求。12(1)取“高峰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
16、小时交通量;(2)取“交通量频率曲线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3)参照其他类似城市规模的道路交通量资料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4)根据或参照城市规划资料确定设计小时交通量。13.1)方格网式: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中小城市。街道划分整齐,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是道路功能不易明确,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2)放射环式:优点是市中心区与各个分区,郊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道路功能明确;缺点是容易将各个方向的车流引至市中心,造成市中心交通过于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适用于大,特大城市。3)自由式:一般用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变化呈不规则形状而形成的。优点是不拘一格,充分结合
17、自然地形,线形生动活泼,对环境和景观破坏较少,可节约工程造价;缺点在于绕行距离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比较分散。适用于山区与丘陵地带城市。14(1)道路的特征; (2)道路的方向性;(3)道路的连续性;(4)注重道路网结构对城市布局的影响。15(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2)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3)对干道的主要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横断面形式、纵断面设计等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方案;(4)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5)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6)编制道路系统规划方案说明。五、计算题:1.解:A方向:B方向:C方向:其中因此 B进口必须折减。(pcu/h)2.解:N-S方向对称:同理:东,西对称(注:当一个信号周期内允许通过的左转弯车辆数为3辆时,此时)城市道路设计第5页共5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