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纬网及地球运动专题复习提纲一、经纬网相关知识 1.纬线和纬度1) 形状: 2) 是否等长: 3) 指示方向: 4) 度数范围: 5) 度数变化规律: 6) 表示方法:北纬XX ;南纬XX 7) 南北半球分界线: 2.经线和经度1) 形状: 2) 是否等长: 3) 指示方向: 4) 度数范围: 5) 度数变化规律: 6) 表示方法:东经XX ;西经XX 7) 东西半球分界线: 8)高纬范围: ;中纬范围: ;低纬范围: 。9)热带范围: ;温带范围: ;寒带范围: 。 3.各种形式经纬网的判读 (2)(1)标出其余经线的度数A的地理坐标( , )B的地理坐标( , )A在B的 方向(4)(3)
2、A的地理坐标( , )B的地理坐标( , )A在 (东、西)半球B在 (东、西)半球A的地理坐标( , )B的地理坐标( , )A在 带(五带)B在 带(五带)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 1) 旋转中心轴: 2) 方向: ,从北极上空上看,呈 转;从南极上空看,呈 转 3) 周期:一个 日( 时 分 秒) 4) 速度: 线速度最大, 线速度最小;除了两极为0外,其余的角速度都约为 2.地球的公转1) 旋转中心: 2) 方向: ,从北极上空上看,呈 转3) 周期:一个 年( 日 时 分 秒)4)运行轨道:是一个 ,在 月初,地球处在近日点,其公转速度最 ;在 月初,地球处在远日点,其公
3、转速度最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 黄赤交角:是 和 的交角,其大小为 2) 黄赤交角产生的影响 同一时刻,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有 个。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 。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 附近。这使得太阳直射点发生有规律地移动。请在下图中填入节气(北半球)和日期: A)从 日至 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从 日至 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B)从 日至 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从 日至 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C)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其周期为一个 年( 日 时 分 秒);D)一年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 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有 次太阳直
4、射,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有、无)太阳直射。E)若黄赤交角变为30,此时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为 ,南北极圈度数为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变 ,热带的范围变 ,温带的范围变 ,寒带的范围变 。三、地球运动(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1)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2)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个 日,即 3)如何识别晨昏线: 在下图中,用蓝色笔描出晨线,用红笔描出昏线 2.地方时1)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约 小时;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分钟。由此可得:所求地地方时 。越东时间越 ,表示的时间的数值越 。所以,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 ”号;若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
5、则用“ ”号。2)时区和区时国际上把世界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了 经度,人们把时区的 的地方时做为该时区的统一时间,即区时。中央经线的度数 15。已知经度,求其所在时区:所在时区的区号=已知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地区时 。东区时间早于西区,东区区号越大时间越早,西区区号越小时间越早,所以,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 ”号;若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 ”号。 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时刻早 小时,所以180经线是日期的分界线,是人为界线;还有一条日期分界线是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是自然界线。所以,往东经过人为界线时,日期要“ ”一天;往东经过自然界线时,日
6、期要“ ”一天。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 边偏转,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 方向偏转,而沿赤道运动方向 。如图:哪些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 ;哪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可能最终会与小岛相连 。四、地球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光始终与晨昏圈相垂直,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有规律移动,晨昏圈也发生了偏移,同时使被晨昏圈切割的昼弧和夜弧长短发生了变化,即昼夜长短的变化问题。 读图回答:1)北半球地区在 日时,昼最长;在 日时,昼最短。2)北半球从 日至 日,昼长夜短,这
7、段时间太阳直射在 半球;从 日至 日,昼短夜长,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在 半球。3)北半球从 日至 日,昼渐长,夜渐短;从 日至 日,昼渐短,夜渐长。4)在 日时,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在 日时,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5)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 ,夜晚时间越 。6)从 日至 日,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变大;从 日至 日,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7)在春秋分时,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怎样? 。此时,晨昏圈和经线的关系怎样 。8)在赤道,一年四季昼夜长短是否有变化? 。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
8、侧递 。也就是说越远离太阳直射点的地方,它的正午太阳高度值越 。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和纬度差的关系是 。有计算公式: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 日时,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北,即太阳直射在 。此时,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和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差最 ,根据1)可知,这些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值最 ;赤道以南的地区和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差最 ,根据1)可知,这些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值最 。3) 日时,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南,即太阳直射在 。此时,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和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差最 ,根据1)可知,这些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值最 ;赤道以北的地区和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差最 ,根据1)可知,这些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值最 。 3.四季和五带的划分1)四季的划分 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时间较 ,正午太阳高度较 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时间较 ,正午太阳高度较 的季节;而春、秋季就是夏、冬两季的过渡季节。北温带的许多国家把 月划分为春季, 月划分为夏季, 月划分为秋季, 月划分为冬季。2)五带的划分填入五带名称及其分界线的纬度,并且回答下列问题:a)什么温度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b)什么温度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c)什么温度带既无太阳直身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d)若黄赤交角变小,此时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变 ,热带的范围变 ,温带的范围变 ,寒带的范围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