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任 娜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西师版第六单元认识钟表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2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的时间。3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钟面,能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认读整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学生准备1个钟面模型。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仔细听: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猜猜它是谁?(钟)2、师:钟表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时间)3、
2、师:生活中,能告诉我们时间的有很多呢!还有哪些呢?(手表;闹钟;手机;电子钟)4、师: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你们想去钟表大世界看看吗?(课件出示各种不同整时钟表)5、导入:这些钟表漂亮吗?喜欢这些钟表吗?那我们现在就和他们交朋友吧!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二、借助经验,认识钟面1感知钟面。师生拿出钟面模型师:请大家注意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谁知道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什么针?那谁知道这根又粗又短的针叫什么针?师指出:钟面上有三根针,有12个数字和刻度。把最短、最粗的针叫做时针;较细、较长的针叫做分针;通常我们把最细、最长的针叫秒针。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主要是根时针和分针有关。哦,今天我们
3、得委屈一下秒针弟弟,我们暂时不去理他,先来和时针和分针交朋友,好吗?师:钟面上的这些指针都是往什么方向运动的?(学生用手比划。)我们就把这个方向称为顺时针方向,反之就是逆时针方向。2、师生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分针、时针和秒针还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那么你们会认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吗?三、认识整时今天我们的好朋友芳芳也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她在干什么呢?生:芳芳正起床了。追问:从图上还能看到些什么?(公鸡、作息时间表、钟表)看看是什么时候?怎么看?(贴上钟表模型)先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4、。我们经常说的7点是生活中的口头语言,而正确的书面语言应该是7时,以后我们都说几时不说几点好吗?看看谁先记住老师的话。谁会像老师这样说?(抽2个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说后全班一起说。)怎样把它写下来呢?教师讲解:第一种方法是普通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几的后面写上一个“时”,如7时写作7时(教师板书:7时)第二种方法是电子计时法,是几时就在左边写上数字几,中间写两个小圆点,右边写两个“0”。这就是记录时间的两种方法,同学们学会了吗?(板书:7:00)师:刚才我们知道了明明7时就起床了,那你能用刚才学的方法看看这两幅图是什么时候明明又在干什么呢?你是怎么认的?在电子表上怎么表示?(8时上学,12时吃午饭)师
5、:仔细观察这3个钟面,他们的分针和时针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同点:分针都指着12;不同点:时针指的位置不同。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句话很重要,一起读读。你会认整时了吗?四、课堂活动1、教师拨指针,学生说时间。2、学生操作师:请大家迅速在你的钟面上拨出你最喜欢的整时时刻。(学生拨)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拨的是几时?这时你在干什么?3,利用今天学习的整时的知识来猜一猜。 显示以下情景:看大风车节目,早上上学,晚上睡觉。 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拨时间五寓练于乐,寓练于生活。1、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所以老师想奖励大家,给大家讲一个校狗和小猪的故事。电脑讲故事:看,公鸡
6、在打鸣,这是早是几时?(生答):6时。小狗喊小猪:“嗨,快起床吧。”小猪说:“再睡一会。”这是几时?(生答):7时半。小狗问:“我们一起去上学吧。”小猪说:“再玩一会吧。”这是中午几时?(生答):中午12时半。小狗说:“我们一起去教室做作业吧。”小猪嘟着嘴说:“再玩一会吧。”这是几时?(生答):4时。小狗说:“我们一起去劳动吧。”小猪说:“再玩一会吧。”这是晚上几时?(生答):8时。小狗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而小猪却还在忙着赶作业呢!2、师:同学们,你们说小狗和小猪谁做得好呢?3、师:小狗每天都按时起床、学习、劳动和休息,养成了非常好的生活习惯。你能把你一天是怎样安排的,说给同桌听一听吗?生交流汇
7、报。六、课堂小结师: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那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略。小朋友,说的真好,时间过的真快啊!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时间就像小马车再着我们向前跑,下面我们来听这首好听的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时间像小马车一样一刻不停的往前跑,课后我们运用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合理安排一下你们一天的学习生活。只要我们管理好了时间,那我们就能在相同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教学反思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
8、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课前,为了让课堂上拨钟的时候不至于太乱,也为了了解学生在这块的认识,我先让孩子拨出四时,巡视了一下,发现大多数孩子知道分针长,时针短,知道把针指着四,但不是所以孩子都能拨对,有了这样的了解,在课的安排上,我将重点是介绍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难点放在认识大约几时上面,、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在课的最后,我用动画制作了一个小故事,两个小动物分别在几时的时候做什么事情,1.复习了时钟的认识,2.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3,通过故事中两
9、个八时,小动物做的事情不一样,比较知道一天中有两个八时。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但是,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前半堂的教学整时还是不错的,后面在教学大约几时的时候,语言不够规范,上的过快,导致部分学生对于什么叫大约几时,不是很了解,最后全部课上完还多几分钟,今后在这方面要注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