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麋鹿》课堂实录(蒋军晶) 一、开场白: 师:同学们在舞台上上课有经验吗? 生:没有! 师:没有,那老师把我的一点经验传授给大家,好吗? 师:舞台上课要注意什么?第一,因为咱们教室非常大,所以待会说话的时候,我会把话筒递给你,不着急,慢慢地说,好吗? 生:好! 师:然后读课文的时候要抬头挺胸的读,这样声音才会放出来,这是老师第二个经验,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第三,你看这个屏幕啊,不是朝咱们这个方向的,不太容易看,待会有一段话在屏幕上,所以后面的同学待会可以站起来侧着身子看,好不好?尽量看清楚,不要怕难为情!明白吗? 生:明白了! 师:明白了咱们就可以把课上好,我
2、们继续再聊一聊好吗? 生:好。 师:我想了解一下《麋鹿》这篇课文你们读过了吗? 生:读过了! 师:真的读过啦?听清楚我的话,课文读了至少一遍的同学请举手。 (全体学生举手示意) 师:都读了至少一遍,很了不起。蒋老师要伸出一个手指来表示对你们的赞成。你们猜猜看我会伸出哪一个手指?来谁来说说,适应一下话筒,来! 生:伸出大拇指。 师:为什么? 生:因为表扬我们,那么大拇指就是表示说我们很棒! 师:约定俗成的伸出大拇指就是你们真——棒!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你们能读至少一遍。 师:读了至少两遍的请举手。 (全体同学举手) 师:哦,又都举手了,没吹牛吧? 生:没有! 师
3、伸出两个手指,哪两个?猜猜看,说说你的理由,谁来? 生:左右手的两个大拇指 (全场大笑) 师:想当然,棒棒你真棒对不对?但是不是这两个大拇指,这两个手指出自一只手。 生:伸出食指和中指 师:是这样吗?(师做动作) 生:是! 师:为什么? 生:表示胜利。 师:哦,就是胜利的意思,我们配上我们流行的感叹词,一二三我们喊一次好不好? 生:好! 师:1——2——3 (生共同发出——耶!) 师:放松了吧? 生:放松了 师:再最后一次问了啊,读了至少三遍的请举手 (少数同学举手) 师:想想看三个手指,哪三个?有人手要比划一下了,呵! 生:我想应该是中指、无明指、小指。
4、 师:做一下,什么意思? 生:OK! 师:是吗? 生:是! 师:一遍一遍的读书,而且是自觉自愿的,那当然是OK的了!读了三遍以上的请举手! (极个别的学生读了三遍以上) 师:哦,看来有很多同学没有读到三遍以上,读了三遍以上的同学我还得伸出手指,几个? 生:四个、五个…… 师:四个、五个、六个 ,请大家伸出十个手指,为这一些同学鼓掌。 (全体鼓掌 ) 师:同学们学语文就要反反复复地读书,刚才这些同学坚持做下去我相信有一天他能收获比今天更多的掌声!相信我的话吗? 生:相信! 师: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生:可以了 师:上课! (学生起立,师生问好) 二、教学过程:
5、师:今天我们学习《麋鹿》,(题目早就在课前写在黑板上)我第一感觉这篇课文生字很多,是吧? 生:是! 师:都会读了吗? 生:会! 师:真的?不太相信我想检查一下,有信心通过老师的检查吗? 生:有! 师:试试看,我把课文的大部分生字都结合在屏幕上的这段文字里边了,请你从头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响亮地读一读,听明白了吗(生:明白)好,开始! (多媒体课件出示):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
6、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学生自由朗读这段文字) 师:你们的速度都一样的呀?按照自己的速度读! (一分半的时间后,基本上的同学都读完了,只有一个学生还在慢慢地读,当听到读书声音没有了,他也停了下来) 师:继续继续。 (师生都听这位同学读完) 师:已逾千头(承接学生读的最后四个字) 师:不错啊,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读,别管别人,自己还没读完整继续读。给大家一个机会,不会读的字请教一下,有么?
7、 (学生举手) 师:哦,还有不会读的字(同时把话筒递给那个举手的学生) 生:惨遭杀—— (师面朝大家,示意大家告诉他) 生(一齐):戮!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还有吗?都会读了呀?检查一下。这里面有一个字,它的意思呀——是超过,请问,这个字读—— 生:逾(小声) 师:大声点! 生:逾! 师:这个字读——一齐读。 生(一齐):逾 师:再读。 生(一齐):逾 师:刚才把这个字读做yǜ的同学再读—— 生(一齐):逾 师:逾,那我打听一下,年纪七十就是古稀之年,那年逾古稀是什么意思呢? 生:已经超过了七十岁 师:对吗? 生(一齐):对 师:所以希
8、望咱们在坐的各位都能年逾古稀!咱们在吃东西的时候也会看一下保质期,假如这个生产日期超过了保质期,用上逾字很简洁地表达可以怎么样表达? 生:逾期。 师:可以吗? 生(一齐):可以 师:就这个意思。这里有两个字,它经常跟山和水结合在一起,这两个字读—— 生:别墅。 师(吃惊):哦哦,别墅跟山和水怎么结合在一起呢?你的意思就是别墅经常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见得到,是不是? 生:是。 (把话筒转给另一个学生) 生:跋涉。 师:一起读—— 生(一齐):跋涉。 师:再读。 生:跋涉。 师:跟山和水结合在一起就是——(故意拖长音,叫学生来承接) 生(一齐):跋山涉水 师:就是爬山趟
9、水的意思,是吗? 生:是。 师:这里面有四个字,组成一个词语,它的意思跟漂泊故乡意思相接近,但是同时又强调生活艰辛,无家可归,谁来说说这个词? 生:销声匿迹。 师:不对,明确地告诉你,销声匿迹就是它踪迹消失了。 (话筒给另一个学生) 生:颠沛流离(学生把pèi读作了shì) 生(一齐):pèi 师:谁来纠正? 生:颠沛流离。 师:跟她一起读。 生(一齐):颠沛流离。 师:特别要注意要把它记住,再读—— 生:颠沛流离。 师:记住了,还要反复地读。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请你读出和这个词相对应的段落,明白吗? 生:明白 (师在黑板上板书外形) 师:谁来读? 生:读“
10、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师:非常准确,而且这个顿号读得特别好,抑扬顿挫。再写一个。 (师板书传奇经历) 师:看清楚啦!(边写边说) 师:谁敢读?呵呵。 生:读“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师:大家给她点掌声呀! (生鼓掌) 师:在这样的环境下面,这么长一段话,这么多长
11、句子,这么多生字,她能读得这么通顺、流畅,很不简单呀,对不对? 生:恩。 (板书生活习惯) 师:想到读哪一段? 生(一齐):第二段 师:预备读 生(一齐):读“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 师:恩,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发现没有?蒋老师写的这段话跟这整篇课文之间有什么的关系呢? 生:用几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这段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不起,那谁能更了不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愿意来试一试? (见学生没反应,补充提示) 师: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讲了——(发现有学生举手)哦,你很好,你能概括(把话筒
12、递过去) 生:麋鹿被—— (看学生讲得有点随意,就纠正) 师:这篇课文讲了—— 生:这篇课文讲了麋鹿俗称“四不像”,而且它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在惨遭杀戮后又回归到了故土,回归了自然。 师:短多了,能不能更短?这里也有我们讲的——(把手指向黑板刚刚写的板书) 生:这篇课文讲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惯和它的传奇经历。 师:掌声 (生鼓掌) 师:有时候要把课文读长,有时候也要把课文读短,短到这样的程度,有助于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同学们,假如这个时候台上出现一头鹿,你能判断是不是麋鹿吗? 生(一齐):能 师:真的
13、能? 生:能! (多媒体出示一头鹿) 师:这是麋鹿吗? 生:…… 师:认为它是麋鹿的请举手—— (无同学举手) 师:没有同学举手呀? (又看了看) 师:啊,有同学举手了,我再增加一点信息,这头鹿,俗称“四不像”,认为它是麋鹿的请举手。 (看有部分同学举手) 师:看来同学对它还挺了解的,明确地告诉你们,画面上这头不是麋鹿,虽然它也叫“四不像”,它真正的名字叫做—— (听台下有同学讲出了名字) 师:对啦,叫驯鹿(板书驯鹿),那它为什么是驯鹿而不是麋鹿呢?别急着举手,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到课文中去寻找理由,找到一条,请你用笔,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一条,找到一条不要急着
14、举手,可以找第二条、第三条,甚至更多,不要讨论,建议单兵作战,静思默想。 (两分半的时间,老师下台指导) 师:好,交流的同学台起头,注意听,注意补充,谁来说第一条?慢慢说,说清楚。 生:这里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那头鹿的角尖指向前方。 师:所以—— 生:所以说它不是麋鹿。 师:非常清楚地讲了第一条,你们同意吗? 生(一齐):同意! 师:对,很明显的,显而易见的(板书角),但我得加个顿号,谁来讲第二点? 生:因为我在这里看见它是在草丛中,而那里只是一些杂草,而不是一些茂密的草丛,所以我看见它不是麋鹿。 师:你观察的层次挤不过这个局部的画面,还观察到周围的实际环境,对不对
15、 生:对。 (把话筒递给另外一个学生) 生: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而上面的鹿尾巴很短,所以我断定—— (学生无法讲下去) 师:它不是—— 生:它不是麋鹿 师:可以用断定这个词,因为它的尾巴短得几乎怎么样?看不到,是不是? (板书尾) 师:有第三条理由吗? 生:因为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而图片上这头麋鹿,我看它蹄子并不是很大,所以我看他不是麋鹿。 师:好的,你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判断(板书蹄),从它的蹄子观察越来越细致,还有什么? 生:因为麋鹿夏天身上的毛是棕红色的,而它身上的毛不是棕红色的,所以我断定它不是麋鹿。 师:更严谨地说它也不是棕灰色的,所以它肯
16、定不是麋鹿。从毛色上来判断。 (板书毛色) 师:还有没有?(看有同学举手),还有啊? 生:还有是面似马的,它面不像马。 师:你要求还挺严格的,它是“四不像”,差不多了,跟马还有一点像的,好的,请坐。 师: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判定它不是麋鹿,那想不想看看真正的麋鹿? 生:想! 师:当看到真正的麋鹿,你也要像讲解员一样,把它的主要特点介绍给大家听,行不行? 生:行! 师:答应我啦! 生:恩。 (多媒体出示一头鹿) 师:马上说这是麋鹿吗? 生:不是! 师:不是,看看它尾巴就知道了,对不对?这也是驯鹿,不是中国的,是外国的驯鹿。 (多媒体出示另一头鹿) 师:这才是真正的麋
17、鹿,是头幼年的麋鹿,这尾巴呢有点模糊,它基本上要拖到地面上,看不太清楚,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好,自己准备一下,待会上来把它的主要特征讲解一下,来,自己准备。 (生自己准备五十秒左右,教师下台指导) 师:好,哪位同学愿意来当讲解员?来向大家讲解一下这麋鹿的特点,外形的(看有人举手),好男同学来。 (看男同学在台下讲) 师:你上来,话筒交给你了,好不好? (看男同学讲的比较匆忙) 师:慢慢说,慢慢说! 生:麋鹿的角尖指向后方,蹄子宽大,尾巴长。 师:没啦! 生:体重可达200千克,(感觉不对,就又改正)200公斤! 师:好的,差不多把所讲的意思讲完了。只是讲得
18、的太快了一点,另外公斤与千克是一个意思。你改得很好,千克太学术化了,别人听不明白。 师:这是好的讲解员能抓住重点来讲,但是我说他只能当一级讲解员,还不能当高级。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讲解员挺难当的,这个参观者会自由提问,只要你能自如的应对参观者的提问,那你就是高级讲解员了,来,谁想来当高级讲解员。好,来! 师:好,我就参观者,小姐贵姓? 生:我姓方。 师:哦,方小姐、方导!今天我来到麋鹿自然保护园我很高兴,我听说啊这麋鹿喜欢生活在湿地环境当中,是吗?(生:是)所以特别想知道,不知在座得各位想不想? 生(一齐):想! 师:我还没有说你们就想呢! 师:麋鹿身上哪些特点让它适合在湿地环境
19、中呢? 生:麋鹿的尾巴像驴一样长,适合驱赶蚊苍,所以他适合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师:哦我明白了,湿地环境中苍蝇蚊子特别多是吧?还有吗? 生:麋鹿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被称为“四不像”。而且它的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麋鹿站的时候,他的角各尖都指向—— 师:停停停,你前面讲的跟湿地环境有什么关系呢?我就讲它身上那些特点适合在湿地环境中生存,还有吗?(生迟疑) 师:好,再想一想,先下去,那为同学有补充吗? 生:因为麋鹿的脚似牛,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湿地的土比较软,比较容易陷进去,所以麋鹿容易跑过去或者跳过去。 师:讲得非常好,我指正一下,不是脚似牛,而是蹄似牛,好吧
20、 师:因为它的蹄子宽大,所以横渡长江易如反掌,蹄似牛很重要啊?还有补充吗? (生无反应) 师:蒋老师补充一点,它身材很高大所以既可以吃树上的树叶,也可以吃地上的草,还有想当高级讲解员的吗?怕了?呵呵!谁来试一试?好男同学上来。 师:这位先生贵姓? 生:姓林。 师:姓林是吧,林导。哦!一不小心当领导了。握握手,哈哈! (此时全场大笑,师生握手。) 师:我刚才了解了很多知识啊,我现在又特别想知道,我听说麋鹿和其他鹿不一样,有很多鹿中之最,你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麋鹿和其他鹿不一样的地方,讲出鹿中之最。 生:它的鹿中之最就是它的尾巴、蹄子、面都和其他鹿科动物不一样。 师:哪不一样
21、呢?一条一条慢慢道来。 生:一般的鹿尾巴非常的小,可麋鹿的尾巴却非常的长,可以驱赶蚊虫。一般的鹿的脚十分细、短,而麋鹿的脚却十分粗厚,可以横渡长江。 师:活学活用了, 不是脚而是蹄子。 (生笑) 生:其他鹿的角一般指向前方,而它却指向后方。似乎就想头领一样指挥战士,冲向前方,披阵杀敌! 师:哦呦!给他点掌声(学生鼓掌)你看他会自由发挥,有潜力有潜力啊!既然有潜力老师就要严格要求了,你说尾巴特别的小,那对应小的应该是大,所以应该是尾巴特别的短! 师:想不想当特级讲解员? 生:想! 师:在座的老师都想当特级老师,不过是特别难的。我们可以准备一下,我一路参观过来发现保护区里插了很多牌
22、子。上面有很多字,我一看这字我到认识,但是古文我不理解它的意思,你们能帮我翻译一下吗?来,小组之间可以自由讨论讨论,待会来讲解! (学生自由讨论,师巡视指导,一分钟) (媒体出示) 海陵县多麋,千百为群,掘食草根,其处为泥,牡者有角,麋喜泽,冬至解角,麋似鹿而色青黑,大如小牛。 师:好,这个讲解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了。特级,谁想来当当特级,来就近吧! 生:第一句海陵县多麋,就是说明海陵县这个地方养殖了有很多麋鹿;而千百为群,则说明麋鹿是群居的动物;掘食草根,说明麋鹿喜欢吃草根;其处为泥,说明麋鹿喜欢潮湿之地;不者有角,说明(师插话:是牡者有角)牡者有角,说明雄母它(师插话:别雄母
23、啊是雄鹿啊)啊说明雄鹿他有角,而雌鹿它没有角;麋喜泽,说明麋鹿喜欢沼泽之地;冬至解角,说明(师插话:这里有个多音字应该是冬至解xiè角)说明到了冬季雄鹿的角会脱 发,(全场大笑)哦,是脱落;麋似鹿而色青黑,说明麋鹿虽然是鹿而色泽却是青黑的颜色;大如小牛,说明麋鹿的体型很大,跟小牛差不多。 师:恩,掌声掌声! (全场鼓掌) 师:鹿脱角可以再生,而人脱发不能再生了啊!真不错,咱们对麋鹿了解了吗?(生:了解)作者真不简单啊,短短一段话,废话不多,就是抓住麋鹿的最主要的特点来写。不多说了,请你把相关的段落再好好地读一读,把这种印象印在自己的脑子里,读吧。 (生读相关的段落一分钟左右) 师:好
24、同学们,记住,描写一样事物,要抓住它最主要的特点来写。就是这样一种珍惜的动物,但是它的经历却是十分的坎坷。蒋老师通过课文来给大家讲述麋鹿的传奇经历,我相信大家听了之后,一定会有些问题问我,大胆举手,蒋老师能当场解答的就当场解答,但是蒋老师解决不了的请大家去查资料,好吗?(生:好) (出示多媒体资料,接下来师讲的就是多媒体的资料) 师:同学们,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几乎销声匿迹,这条说明了这一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
25、等地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到1967年,这里的麋鹿已增加到400多头,并向各国输出。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已逾千头。(师插话:很高兴的告诉大家,现在已经达到了2000多头)。1986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我国林业部的努力下,39头选自英国7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师插话:课文的开头这一部分,描写的就是大丰自然保护区的景象)。 师:同学们,听
26、了它的经历,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我想问,应该汉朝的环境比现在好多了,为什么麋鹿在汉朝的时候会销声匿迹呢? 师:你们有同样的疑问吗? 生:有。 师:因为汉朝的统治者把麋鹿看作是皇权的象征。他不允许麋鹿生活在民间,只允许它生长在皇家园林里。我们典型的皇家园林就是圆明园。就因为这样,所以汉朝的麋鹿被大肆捕杀,数量直线下降。明白了吗?还有想知道的吗? 生: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我想知道是谁在北京南郊发现了麋鹿? (场下学生议论纷纷) 师:你为什么特别想知道这个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麋鹿的人是谁呢? 生:因为我感觉别人为什么不写,是他呢? 师:为什么他独
27、具慧眼呢?还有想知道这个问题的同学吗?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你们为什么想知道呢? 生:因为他向全世界介绍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师:你把麋鹿惨遭厄运的罪魁祸首归结于这个人对吗?(学生:恩)哦,你们都这么认为。 那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叫大卫,是英国的传教士,也是一个动物学家,所以他独具慧眼。他是向当时的慈禧太后申请,慈禧太后不同意,所以在国外,麋鹿不叫麋鹿,他的正式学名叫“大卫鹿”,以他的名字命名,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28、 师:还有问题想知道吗? 生:为什么英国的麋鹿生长良好,而其它的地方相继死去? 师:更确切的说,为什么贝福特公爵的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头麋鹿生长良好,而其他地方的麋鹿却相继死去,对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刚才麋鹿的特点来猜测。你们猜为什么那里的麋鹿生长良好? 生:因为英国贝福特公爵他非常喜爱这18头麋鹿。 师:是的,毫无疑问,贝福特公爵非常喜欢这群麋鹿。当英国发生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们陆续把麋鹿运往各地,他也曾经想运往中国,但是他们得知中国也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他放弃了这个想法,这是原因之一。猜测得很准确,还有吗? 生:因为那个人知道麋鹿习性,把它放养在适合它习性的地方。 师
29、可以想见,乌邦寺动物园是什么环境? 生:潮湿,有很多沼泽。 师:是湿地环境,对吗?(生:对)所以它生长良好。你们看,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来解答我们自己的问题。唉,当我们了解麋鹿的背景知识之后,同学们,我们再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多媒体出示:惊讶、悲伤、高兴、忧虑、愤恨、感动……),我相信大家有不一样的感受,有可能你读着,读着,心里有点惊讶,也有可能非常的悲伤,也有可能高兴、忧虑,很愤恨,甚至也有一些感动。请大家读相关的段落,待会请大家交流,读吧。 (生读相关段落一分钟多) 师:好,同学们,每次上课我最期盼这种交流,对我来说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我想对你们来说也是一样的。谁来说说你最强烈的感受,
30、慢慢说。 生:我的感受就是我很悲伤。 师:悲从何来? 生:因为大部分的麋鹿都相继死去了。 师:你觉得它们的身世很可怜是吗?她觉得悲伤,还有其他的吗? 生:我觉得很愤恨。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师:课文中的一句句话,你从中读出了愤怒,你愤怒他们的强盗行径,对吗?其实有一个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叫维克多雨果,他发现了两个强盗,他们叫英吉利和法兰西,这是法国有名的文学家,这是他的愤恨,还有吗? 生:我很高兴,因为1986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我国林业部的努力下,39头选自英国7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
31、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它们这些39头麋鹿可以回到祖国来,我很高兴。 师:你高兴的是圆满的结局,有很多像麋鹿一样的珍惜动物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这麋鹿还是值得庆幸的。 生:我觉得很欣慰。因为是我们人类把麋鹿销声匿迹,而我们人类又把麋鹿保护起来。 师:你欣慰的是人类当中还有一些有良知的人,你欣慰的是我们已经觉醒了,对吗?最后一个还有谁? 生:我觉得很忧虑。如果再发生世界大战的话,我想生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的麋鹿也会遭毒手,更何况现在,大家都知道麋鹿已经成为珍惜动物,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偷猎者去捕捉麋鹿。 师:我们感动,他的话题已经涉及了战争,涉及了环保,同学们,他的这个疑问也引
32、出了我的疑问,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麋鹿还会迷路吗?”(多媒体出示这段话)后面的“迷路”你们意思明白吗? 生:明白。 师:可以让你们老师带你们讨论,或开一个班级辩论会,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麋鹿(课文)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这是在著名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出现的一幕。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我国古代神话小说
33、《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做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雌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鹿两
34、岁时长角分叉,六岁时叉角才发育完全。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到1967年,这里的麋鹿已增加到400多头,并向各国输出。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已逾千头。 1986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我国林业部的努力下,39头选自英国7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如今,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