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 绩评阅人姓 名周 莹学 号2015212987 华 中 师 范 大 学本 科 生 课 程 作 业作业标题 武汉市黄陂一中校本课程开发 完成时间 2018.5.10 课程名称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专 业 体育教育专业 年 级 2015 2018年五月制定武汉市黄陂一中前川校区校本课程开发一、 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介绍1. 当前教学计划体育教学模块基本按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划分;体育课开展形式:高一年级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授课,高二年级分别按照不同兴趣进行分班上课(项目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其中篮球、足球男女分班),高三年级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授课;课外体育活动:
2、与外校进行篮球联赛、足球联赛(部分学生),冬季每日晨跑,每年进行春、秋两季运动会,拔河比赛,每日课间操等。2. 学校体育资源黄陂一中创立于1933年,原址位于黄陂古城内,1997年搬迁至新城北郊的桃花岗,这里东临滠水河,西接航空港,南依盘龙城,北眺木兰山。学校于1982年被评为省市重点高中;2002年12月通过省级示范高中评估,2003年5月被授予湖北省示范高中称号。黄陂一中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黄陂一中前川校区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 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326人,其中,省级以上骨干教师5人,市、区政府津贴享受者4人,区十大名师两届共8人,省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
3、89人,高级教师123人。现有学生3500多人。其中体育教研组共有12人,优秀青年教师5人,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是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学校,市绿色学校。学校配备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还有一块面积较大的空旷广场。二、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一) 创建特色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学校对体育教学看似重视,实际上投入很少,除了高二年级的以兴趣班为单位上课外,高一、高二的大部分课堂时间不是被科任老师占用,就是进行“放羊”。体育教师的不重视导致体育教学没有特点,学生厌学甚至逃学。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校领导的忽视,由于过于重视学业
4、成绩,导致体育教学被忽视。此次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特色教学来改善体育学习氛围。本次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取运动教育模式,对排球教材进行改编。(二) 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监管不严,加上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传统,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上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的惯性思维。然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的,而不是形成惰性心理。高中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平时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也不知道如何解压。只是按照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来,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论是学生还是体育教师本身,都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
5、识。(三) 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很多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后就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原因是在忙碌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没能将自己从备考中解放出来,突然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就更难适应。高中相对大学来说是相对封闭的,也是相对安全的。但高中时不与同学间进行交流,也许影响不大,可进入大学之后,甚至是步入社会中,团结协作、交流沟通、随机应变、领导组织等这些能力都应具备。而运动教育模式是非常符合以上条件的。所以,进行校本开发是为了更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三、 体育校本课程需求评估(一)学生需求学校的教学特色为文科教学,并且同时兼顾理科知识与综合知识、能力,除教学计划外,无特殊体育活动,这对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6、有一定的阻碍。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术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步入大学殿堂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且,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对传统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产生厌学心理。学生们急需新鲜的教材来充实自身。(二)当代社会需要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突飞猛进,学生要在将来适应社会,为社会可持续贡献自我力量,教育必须有其先行性,课程必须与时俱进。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与社会相适应密切相关、多样化活动方式的课程亟待开发。(三)学科需要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不仅仅是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还要发展学生的各种
7、生活、生存能力。体育与健康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可开发的项目更是比比皆是,只有不断创新,这门学科才会保持活力,不被忽视。四、体育校本课程具体实施步骤(一)制定课程计划实施对象:高三年级在校学生教材选用:排球技战术、拉拉操课时活动内容1理论课:介绍排球运动基本知识,团队建设,描述班级组织形式2介绍垫球、发球,队长帮助队员评价技能水平3球队练习入门技能,老师评述关键技术的基本要点,队长率领队员在本方场地练习4巩固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传授扣球、拦网等技术,穿插战术的讲解,最后队内比赛5简单的拉拉操学习,并进行队内责任分配,选出教练员、后勤组长、拉拉队员等6进行队内战术配合练习,并进行教学比赛7理论课
8、:介绍裁判规则,计分方法,和比赛注意事项,确定比赛规程,制定计划8第一赛季:积分制比赛,队内训练,A队与B队,C队与D队分别进行第一场比赛9队内训练,A队与C队,B队与D队分别进行第二场比赛10队内训练,A队与D队,B队与C队分别进行第三场比赛11排球技术的娱乐,颁奖典礼12第二赛季:交换角色,队内训练后,开始新一轮的比赛13队内训练,A队与B队,C队与D队分别进行第一场比赛14队内训练,A队与C队,B队与D队分别进行第二场比赛15队内训练,A队与D队,B队与C队分别进行第三场比赛16拉拉操表演,积分第一二名进行PK,其他同学观战,颁奖典礼单元教学计划表(二)确定课程目标 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
9、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第一,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祖国,有理想、有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求新创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公平竞争、效率、效益、遵纪守法的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二,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觉的学习态度和独立学习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必备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相应的审美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个性。第四
10、,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生活技能。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必须符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意图,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根本保证。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四个层次,是一个相互联系非常密切的系列的转化过程,即目标是一致的,但越来越具体。(三)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目标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学生、社会和学科。1.对学生的研究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直接指向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尤其是个体学生的有差异的体育学习需求。学生的体育兴趣与
11、需要。学生体育学习的发生条件。学生的能力与已有经验。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2.对学校的研究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为课程开发活动的基础和决策依据,以学校和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办学宗旨、培养目标。 学校体育文化环境 。 学校体育传统。3.对社会的研究 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的拟定不能不考虑国家的需要,开发者对社会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 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社会发展及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校外体育教育。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需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四) 预计将达到的效果1. 学校的建立起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特色教学形式逐步形成;2. 学生对体育课态度改善,渐渐地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3. 学生的社交能力有所提高,同学情谊更加深厚;4. 可以将更多球类运动通过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效果显著;5. 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将更加丰富,课间操也可以从广播体操转变为拉拉操的形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